导航:首页 > 电器电路 >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

发布时间:2025-10-12 07:20:54

『壹』 初中物理电学重点知识点

电学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很多学生失分的重点。下面总结了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电流和电路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中发生定向移动的是自由电子)

电流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跟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电路中电流: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

电路构成:

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发电机、电池。

2.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3.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4.导线:连接电路输送电能。

串联和并联

1.串联电路中,电阻阻值之比等于电阻两端电压之比。

当电阻R1和R2串联时,若R1>R2,则U1>U2,电阻越大,要想使电流处处相等,则需要加上更大的电压来实现。做动态电路题目的时候,串联电路中,R1不变,R2变大,则可以直接得出R2分的电压讲增大,因为R1和R2两端的电压之和不变,所以R1两端电压减小。

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阻阻值之比等于通过各支路电流的反比。

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可用道路中两条支路按宽窄分流来形象比拟:宽的支路(相当于阻值小的电阻)分到的车流多;窄的支路(相当于阻值大的电阻)分到的车流少,所以并联电路中,电阻大的分到的电流小,但是需要特别注意,并联电路中,一条支路改变,对另一个支路是没有任何 影响的(短路的除外)。

家庭电路

1.家庭电路的组成: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

2.两根进户线是火线和零线,它们之间的电压是220伏,可用测电笔来判别。如果测电笔中氖管发光,则所测的是火线,不发光的是零线。

3.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而开关则要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串联。

4.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保险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从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

5.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6.安全用电的原则是: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磁体和磁极

1.磁性:物体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吸铁性)。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3.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① 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极);另一个是南极(S极)

② 磁极间的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

元电荷

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2、把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

e=1.60×10-19C;

4、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

欧姆定律公式

1.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I=I1=I2=…=In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

3.U=U1+U2+…+Un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4.I=I1+I2+…+In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5.U=U1=U2=…=Un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

6.R=R1+R2+…+Rn (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7.1/R=1/R1+1/R2+…+1/Rn (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8.R并= R/n(n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9.R串=nR (n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10.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之比)

11.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

电功电功率公式

1.P=UI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2.P=W/t (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3.Q=I2Rt (焦耳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

4.P=P1+P2+…+Pn (适合于任何电路)

5.W=UIt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6.P=I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7.P=U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8.W=Q (经验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其中W是电流流过导体所做的功,Q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

9.W=I2Rt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10.W=U2t/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贰』 九年物理电学的知识点归纳

九年物理电学篇一:九年级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电压

一、电荷

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2,带电体:带了电的物体叫带电体(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3、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二、两种电荷:

1、把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三,验电器

1、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2、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四、电荷量(电荷)

1、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用Q表示

2、电荷的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

3、计算:Q=I/t

五、原子的组成 物体物质

分子原子

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运动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六、元电荷:

1、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离子。

2、把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e=1.60×10-19;03,任何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

七、摩擦起电

1、原因: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2、摩擦起电的实质:电子的转移(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八、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

2、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油等;

3、金属导体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溶液靠正负离子导电;

4、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第2节、电流和电路

一、电流

1、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金属中依靠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酸碱盐水溶液中依靠自由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自由电荷的运动是杂乱无章的,接上电源后,这些自由电荷受到推动力,出现了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还有可能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的方向发生定向移动)

2、能够供电的装置叫电源。干电池的碳棒为正极,锌筒为负极;

3、电流的方向

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4、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

5,电流的三种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

(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

(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注: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转换法的科学思想。(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二、电路:用导线把电源、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实质是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

2、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电灯、电铃、电风扇、电冰箱等)

3、导线:输送电能的装置;(导线的芯线常用铜或铝制成)

4、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有单刀单掷开关、单刀双掷开关)

三、电路图及元件符号:

1、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电路图。

常用的符号如下:

画电路图时要注意:整个电路图是长方形;导线要横平竖直;元件不能画在拐角处。

四、电路的工作状态

1、通路:处处连同的电路;(用电器正常工作)

2、断路:某处断开的电路;又叫开路。(用电器不能工作)

3、短路:用导线直接将电源的正负极连同;(烧坏电源)

十二、串联和并联

1、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互相影响;

2、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特点: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一条支路开路时,其它支 路仍可为通路;

3、常根据电流的流向判断串、并联: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电流方向走一圈,回到负极,则为串联,若出现分支则为并联;

4、 线路简其捷、不能出现交叉;连出的实物图中各元件的顺序一定要与电路图保持一致;一般从电源的正极起,顺着电流方向,依次连接,直至回到电源的负极;并联电路连接中,先串后并,先支路后干路,连接时找准分支点和汇合点。(一找节点,二连干路,三连支路)在连接电路前应将开关断开;

十四、电流的强弱

1、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符号I

2、单位:(1)、国际单位:安培,简称安,符号 A

(2)、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μA)mA 、

(3)、换算关系:1A=1000mA 1mA=1000μA

3、电流强度(I)等于1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I=Q/t

十五、电流的测量:

1,仪器:电流表

2,符号:

3,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

量程和分度值: 电流表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使用“-”和“3”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0~3 V,分度值“0.1 V”;使用“-”和“15”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0~15 V,分度值“0.5 V”.(大量程是小量程的5倍,大分度值也是小分度值的5倍), 若指针位置相同,则示数也是5倍关系

4、电流表的使用

(1)先要三“看清”:看清量程、指针是否指在临刻度线上,正负接线柱

(2)电流表必须和用电器串联;(相当于一根导线)

(3)选择合适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大的量程,并进行试触。)(用大量程试触,不超小量程,用小量程测量)

注:试触法:先把电路的一线头和电流表的一接线柱固定,再用电路的另一线头迅速试触电流表的另一接线柱,若指针摆动很小(读数不准),需换小量程,若超出量程(电流表会烧坏),则需换更大的量程。

5、电流表的读数

(1)明确所选量程(0-3A和0-0.6A)

(2)明确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的电流值)

(3)根据表针向右偏过的格数读出电流值

6、注意事项:

(1)电流表接入电路时,如果指针迅速偏到最右端(所选量程太小)

(2)如果指针向左偏转(正负接线柱接反)

(3)如果指针偏转角度很小(所选量程太大)

7、使用电流表之前如果指针不在零刻度线上,应进行调零(调零旋钮)。 十六、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I=I1=2=??In )

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In)

阅读全文

与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奥迪A6L冷却夜风扇控制电路1故障 浏览:767
中煤锚杆机维修视频 浏览:381
改电路宿舍 浏览:658
吉林改性液体防水卷材多少钱 浏览:154
吴江三星售后维修点 浏览:90
阳台菜园底部如何防水 浏览:538
家用电器与安全用电 浏览:899
邳州万顺家具 浏览:487
防水卷材八组管是多少 浏览:998
偷公家电用什么设备挣钱 浏览:184
卵石式家具 浏览:154
莲湖区全自动指纹锁保修 浏览:817
阳台防水闭水位多少 浏览:824
开的家电店里放什么招财 浏览:726
彼爱家具 浏览:283
淘宝上怎么卖家电 浏览:156
实木家具市场什么木材好 浏览:310
上饶县哪里有家电 浏览:211
觉得自己家电有问题怎么办 浏览:925
沉箱的第三次防水怎么做 浏览: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