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图示电路中电压源的电流i及电流源的电压u
显然,电阻R1的电压 UR1=Us=2V,那么可得流经电阻的电流 I2=2A;
而电流源只提供1A,那么电压源就也要提供1A,所以 I=1A;
Us = U - UR2;U = Us + UR2 = 2 + Is*R2 = 4V;
2. 用节点电压法求解图示电路中电压U
如图,节点电压发,列公式:
Ua/6+(18-Ua)/3=2,
Ua=24(V)。
Ub/10+Ub/15=2,
Ub=12(V)。
答案U=Ub-Ua=-12(V)。
3. 1.8求图示各电路中的电压U。
(a):3Ω电阻上的压降是3V,左负右正,与电压源叠加后,U=1V;
(b):采用电源变换法,电压源、1Ω电阻和3Ω电阻合并为一个0.75Ω电阻与一个6.75V的电压源的串联,电路变成了一个单回路,电源为6.75V,总电阻为6.75Ω,电路中的电流就是1A,所以U=4V;
(c):这不是桥式电路,仅仅是两个支路的并联,所以可以轻易看出,U=2V。
4. 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如图,标记流经各个电阻的电流。
依基尔霍夫定律,
以恒流源、两个12欧姆电阻为闭环,写出:U=12*i2+12*i5(1)
以两个36欧姆电阻、两个12欧姆电阻为闭环,写出:U=36*i1+36*i4(2)
以电流I的流入点为节点,写出:I=i1+i2=3A(3)
以电流I的流出点为节点,写出:I=i4+i5=3A(4)
将(1)乘以3,再与(2)相加得:4*U=36*(i1+i2+i4+i5)
化简得:U=9*(i1+i2+i4+i5)(5)
将(3)和(4)代入(5)得:U=9*(3+3)=54(v)。
5. 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和电压U
1) 先求出干路电流 I1;
电路中,R2、R3串联后与R4并联,因为R2+R3 = R4 ;
则总电阻 R = R4/2,所以 I1*(R1+R)= Us;
2)I1 = I2 - I, 因为 I2*(R2+R3)= -R4*I;所以得 I = -I1/2;
3)R5、R6是并联关系,因为没有电流流经,所以 a 点电压与 c点电压相等;
即 Uba = Ubc = R3*I2;
好了,具体数值自己去算吧
6. 求图示电路中电压U=( )。
③ 20V
20Ω与10Ω并联,等效电阻为(20/3)Ω。如下电路,电阻的电流为3A,所以U=3A×(20/3)Ω=20V。
7. 图示电路中电压U为( )。
2V 。
电流源的性质是:输出电流不变,电流方向不变;
电压源的性质是:两端电压不变,电流方向由电压源与外电路共同决定。
http://wenku..com/view/1a26938d8762caaedd33d4bc.html
8. 计算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和电压u。
电路上没有受控电流源的电流方向,有两可能的答案。
9. 求图示电路中的电压U和电流I
同学这些公式应该都知道吧!
所以要判断电路是并联还是串联,很明显如图是串联电路,所以电阻是所有电阻加起来的电阻,电压是6,所以套入公式就可以了
电流=电压/电阻
电流=√(功率/电阻)
电流=功率/电压
电压=电流*电阻
电压=√(功率*电阻)
电压=功率/电流
10. 1、求图示电路中的电压u,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 (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2欧支路电流=10-3=7A向下,其端电压=2x7=14v极性为上+下-,
左边支路端电压一样=14v,14=4+u,u=10v。
10A电流源端电压一样=14v,电流从+极流出为发出功率=14x10=140w,
3A电流从4v电压源+极流入为吸收功率=4x3=12w,
2欧吸收功率=7x7x2 或 14x14/2=98w,无值电阻吸收功率=10x3=3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