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简述存储转发交换方式与线路交换方式的区别
存储转发交换方式是交换机工作方式的一种形式;就是当交换机接受到外部数据时,并不是立即进行转发,而是先讲数据在设备内存保存下来一份后,然后再将存储的这份数据进行转发,也就是传输。这种方式会造成传输过程的时间上多一点(一般是毫秒计算,很小)。但是数据的安全性方面要好很多,不会出现数据丢失的现象!
1、线路交换(电路交换)
以电路联接为目的的交换方式是电路交换方式。电话网中就是采用电路交换方式。我们可以打一次电话来体验这种交换方式。打电话时,首先是摘下话机拨号。拨号完毕,交换机就知道了要和谁通话,并为双方建立连接,等一方挂机后,交换机就把双方的线路断开,为双方各自开始一次新的通话做好准备。因此,我们可以体会到,电路交换的动作,就是在通信时建立(即联接)电路,通信完毕时拆除(即断开)电路。至于在通信过程中双方传送信息的内容,与交换系统无关。线路交换的特点:1、独占性:建立线路之后、释放线路之前,即使站点之间无任何数据可以传输,整个线路仍不允许其它站点共享,因此线路的利用率较低,并且容易引起接续时的拥塞。2、实时性好:一旦线路建立,通信双方的所有资源(包括线路资源)均用于本次通信,除了少量的传输延迟之外,不再有其它延迟,具有较好的实时性;3、线路交换设备简单,不提供任何缓存装置;4、用户数据透明传输,要求收发双方自动进行速率匹配。来源:网界网论坛
『贰』 线路交换和虚电路有何区别
线路交换是真正的物理线路交换,以前用在电话线路中;
虚电路交换是多路复用技术,每一条物理线路可以进行多条连接。
『叁』 什么是线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1、线路交换
网络交换技术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电路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和ATM技术。公众电话网(PSTN网)和移动网(包括GSM网和CDMA网)采用的都是电路交换技术,它的基本特点是采用面向连接的方式,在双方进行通信之前,需要为通信双方分配一条具有固定带宽的通信电路,通信双方在通信过程中将一直占用所分配的资源,直到通信结束,并且在电路的建立和释放过程中都需要利用相关的信令协议。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在通信过程中可以保证为用户提供足够的带宽,并且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但同时带来的缺点是网络的带宽利用率不高,一旦电路被建立不管通信双方是否处于通话状态,分配的电路都一直被占用。
2、报文交换
报文交换技术和分组交换技术类似,也是采用存储转发机制,但报文交换是以报文作为传送单元,由于报文长度差异很大,长报文可能导致很大的时延,并且对每个节点来说缓冲区的分配也比较困难,为了满足各种长度报文的需要并且达到高效的目的,节点需要分配不同大小的缓冲区,否则就有可能造成数据传送的失败。在实际应用中报文交换主要用于传输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通信业务,如公用电报网。报文交换比分组交换出现的要早一些,分组交换是在报文交换的基础上,将报文分割成分组进行传输,在传输时延和传输效率上进行了平衡,从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3、分组交换
电路交换技术主要适用于传送话音相关的业务,这种网络交换方式对于数据业务而言,有着很大的局限性。首先数据通信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峰值比特率和平均比特率相差较大,如果采用电路交换技术,若按峰值比特率分配电路带宽则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如果按照平均比特率分配带宽,则会造成数据的大量丢失。其次是和语音业务比较起来,数据业务对时延没有严格的要求,但需要进行无差错的传输,而语音信号可以有一定程度的失真但实时性一定要高。分组交换技术就是针对数据通信业务的特点而提出的一种交换方式,它的基本特点是面向无连接而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将需要传送的数据按照一定的长度分割成许多小段数据,并在数据之前增加相应的用于对数据进行选路和校验等功能的头部字段,作为数据传送的基本单元即分组。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在通信之前不需要建立连接,每个节点首先将前一节点送来的分组收下并保存在缓冲区中,然后根据分组头部中的地址信息选择适当的链路将其发送至下一个节点,这样在通信过程中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和网络的能力来动态分配带宽。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但时延较大。
『肆』 分组交换与线路交换的定义和区别是
第一个公共分组交换数据网(x.25)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它是一个以数据通信为目标的公共数据网(public
data
network,pdn)。
在pdn内各节点是有交换机(pse)组成的,交换机间交换的数据单元是分组(数据包),所以交换机具有存储转发分组的能力。
分组交换也称包交换,它是将用户传送的数据划分成一定的长度,每个部分叫做一个分组。在每个分组的前面加上一个分组头,用以指明该分组发往何地址,然后由交换机根据每个分组的地址标志,将他们转发至目的地,这一过程称为分组交换。进行分组交换的通信网称为分组交换网。从交换技术的发展历史看,数据交换经历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和综合业务数字交换的发展过程。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分组交换相对于之前的数据传送技术而言,具有几个特点:①多路复用技术,②流量控制与管理,③提高了线路的利用率。
『伍』 线路交换方式的通信过程有哪几个阶段
电路交换的通信过程有三个阶段:建立连接、传输数据和拆除连接。
电话通信的过程是首先摘机,听到拨号音后拨号,交换机找寻被叫,向被叫振铃同时向主叫送回铃音,此时表明在电话网的主被叫之间已经建立起双向的话音传送通路。
当被叫摘机应答,即可进入通话阶段;在通话过程中,任何一方挂机,交换机会拆除已建立的通话通路,并向另一方送忙音提示挂机,从而结束通话。
(5)电路交换路线扩展阅读:
电路交换连接建立以后,数据就可以从源节点发送到中间节点,再由中间节点交换到终端节点。当然终端节点也可以经中间节点向源节点发送数据。
这种数据传输有最短的传播延迟,并且没有阻塞的问题,除非有意外的线路或节点故障而使电路中断。但要求在整个数据传输过程中,建立的电路必须始终保持连接状态,通信双方的信息传输延迟仅取决于电磁信号沿媒体传输的延迟。
『陆』 什么是线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电路交换是一种直接的交换,在一对需要进行通信的装置之间提供一条临时的专用通道。报文交换是存储转发方式的一种,每个报文由传输的数据的报头组成。分组交换是报文交换的改进,有两种方式:数据报和虚电路。
『柒』 线路交换的介绍
线路交换(Circuit Exchanging)方式与电话交换方式的工作过程很类似。在线路交换中,两台计算机通过通信子网进行数据交换之前,首先要在通信子网中建立一个实际的物理线路连接。
『捌』 简述分组交换方式和线路交换方式的区别
1、存储转发交换方式与线路交换方式的区别: 与电路(线路)交换方式相比,报文(存储)交换方式不要求交换网为通信双方预先建立一条专用的数据通路,不存在建立电路和拆除电路的过程。在报文交换中,每一个报文由传输的数据和报头组成
『玖』 线路交换的意义是什么
线路交换(Circuit Exchanging)方式与电话交换方式的工作过程很类似。在线路交换中,两台计算机通过通信子网进行数据交换之前,首先要在通信子网中建立一个实际的物理线路连接。
『拾』 请简述网络中线路交换的过程
计算机网络中的线路交换与电话交换方式的工作过程类似。线路交换的通信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线路建立、数据传输、线路释放。这种交换方式的特点是:在一次信息传输的全过程中,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需要一直维持着一条专用的通信线路,不允许其他通信使用整个路径中的任何一段线路,且从信源端到目标端的直通路径建立时间长,一旦线路建立起来,信息传输延时短,适用于交互式信息传输;不适用于突发性通信,系统效率低;系统不具备存储数据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