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并联在电路中的电容 有 什么用
滤波作用。与电抗器串联形成滤波回路的交流滤波电容器及用在高压直流传送系统的直流滤波电容器
『贰』 求电容串联并联在电路中各有什么作用
首先要了解电容的特性:
电容的特性就是储存电荷和释放电荷,利用电容的这个特性,在不同的电路中发挥其作用。1、滤波:消除(减缓)电压的波动,当电压处于波峰时,电压向电容充电,电压处于低谷时,电容释放电荷,使电路中的电压波动趋向平缓,在这种电路中,电容容量越大,效果越明显,所以使用的电容都是大容量的。2、耦合:就是传送交流信号,由于避免前后级互相之间影响直流工作状态,交流信号的传送在许多场合下都不能直接连接传送给后一级,而利用电容的充、放电特性,把交流信号传送到后一级,这种耦合适用于有一定的频率,频率越高,耦合越明显,采用的电容容量就越小。3、旁路:从以上两种情况看到,电容容量越小、信号频率越低,电容对于信号来说相当于断路;电容容量越大、信号频率越高,那么,电容对于信号来说相当于导通;如果我们在信号线路上接有一个电容到地(零位),那么信号中越高频率的信号就越会通过电容落地(流失),这时电容对高频来说就是起到了旁路作用,所以,电容旁路往往是对高频进行衰减、滤除的一种做法。
分析电容的并联和串联的作用和特性:
1、电容器并联时,相当于电极的面积加大,电容量也就加大了。并联时的总容量为各电容量之和:C并=C1+C2+C3+…… 顺便说说电容器的串联。若三个电容器串联后外加电压为U, 则U=U1+U2+U3=Q1/C1+Q2/C2+Q3/C3, 而电荷Q1=Q2=Q3=Q,所以Q/C串=(1/C1+1/C2+1/C3)Q 1/C串=1/C1+1/C2+1/C3 可见,串联后总电容量减小。
2、 电容器串联时,要并联阻值比电容器绝缘电阻小的电阻,使各电容器上的电压分配均匀,以免电压分配不均而损坏电容器。 又可知,电容的串、并联计算正好与电阻的串、并联计算相反。
电压是充电时的电压,容量与电流,电压的关系和功率相似,和负载有关, 电压和容量为定量时 ,负载电阻越小,电流越大,时间越短 电压和负载为定量时 ,容量越大,电流不变,时间越长 但实际放电电路中,一般负载是不变的,电容的电压是逐渐下降的,电流也就逐渐下降 。 1.电容量(uf)=电流(mA)/15 限流电阻(Ω)=310/最大允许浪涌电流 放电电阻(KΩ)=500/电容(uf) 2.计算方式 C=15×I C为电容容量 单位微法 i设备为工作电流 单位为安 如一个灯泡的电阻为0.6安 电容就选择 15×0.6=9微法 在电路里串连 9微法的 电容就可以了 3.经验公式,1uF输出50mA(如果是线性的话,10000F的超级电容可以达到500兆安培的浪涌电流) 还有 4.半波整流方式计算应该是每uF电容量提供约30mA电流,这是在中国的50Hz220V线路上的参考。
tob_id_5319
全波整流时电流加倍,即每uF可提供60mA电流。 而我比较清楚的是,书本上的公式: R*C≥(3~5)*T/2,需要知道纹波成份中的频率最低信号的频率是多少(即最大的T),然后来确定C的值。 电容的容量。 电容容量表示能贮存电能的大小。电容对交流信号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容抗与交流信号的频率和电容量有关,容抗XC=1/2πf c (f表示交流信号的频率,C表示电容容量)。 ④电容的容量单位和耐压。 电容的基本单位是F(法),其它单位还有:毫法(mF)、微法(uF)、纳法(nF)、皮法(pF)。由于单位F 的容量太大,所以我们看到的一般都是μF、nF、pF的单位。换算关系:1F=1000000μF,1μF=1000nF=1000000pF。 每一个电容都有它的耐压值,用V表示。一般无极电容的标称耐压值比较高有:63V、100V、160V、250V、400V、600V、1000V等。有极电容的耐压相对比较低,一般标称耐压值有:4V、6.3V、10V、16V、25V、35V、50V、63V、80V、100V、220V、400V等。 电力电容器计算:如标称电压690v,容量15kvar的三相电容组。用于600v电路中,三角形接法,则实际有效的容量为:s=15kvar*600*600/(690*690)=11.34kvar。 即:容量和电压成平方比关系
『叁』 电路中导线并联的电容作用是什么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
1电力电缆并电容,矫正功率因数。(如电容柜,电感日光灯)
2单相电机电缆并电容,取得前移的电流,获得旋转磁场。(如风扇,洗衣机)
3三相电机电缆并电容,可能是要获得激磁电流,做为发电机用。
4继电器、电磁铁并电容,为了消除断电时产生的干扰。
5某些设备电源进口并电容,为了消除干扰(双向)。(EMI)
6交流整流电路电源并电容,为了滤波。(大多数电器,电视,录像机,音响等)
7某些直流焊机并电容,为了储能。(储能焊)
8电子设备内部并电容原因很多:消除干扰,滤波,储能,谐振,耦合,隔直,矫正频率,补偿,等等
主要利用电容的几个特性:
电流超前(功率补偿,移相)
隔直(耦合)
储能(滤波,谐振)
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抗干扰)
『肆』 多个电容并联到电源上作用和原理是什么
电容是退耦电容。退耦(有时候也叫去耦电容)是一种提高电路可靠性特别是提高集成电路供电电源质量的重要措施。
一般系统电路中都有独立的电源电路,但这个电路的质量并不一定很高,电压依然有可能波动。同时,电路中的一部分器件有可能存在启动、停用这种交替状态。这些都会导致电源电压发生一些轻微的变动。
对于一些精密电路而言,这些看似轻微的波动就可能改变电路的运行状态,使得输出发生变化或者不稳定。为此,一般在精密电路和重要集成电路的电源端会并联上两个去耦电容组合,一个是电解电容(滤低频),一个是无极性电容(滤高频),这种做法可以大大提升电源质量。在绘制电路原理图时(特别是利用Protel这种软件),很多工程师会把去耦电容都放在一起(一个系统中,很可能有多个地方需要用到去耦电容组,所以这样的组合有好几套,最后每个精密电路或重要集成电路都分配一组),在绘制PCB的时候再分开(参考上面的组合),而且最好越贴近保护的集成电路或精密电路,效果越好。
『伍』 电容器串并联电路中电容量的计算方法
1、串联公式少一括号:C = C1*C2/(C1 + C2) ;
2、并联耐压数值按最小的计算,木桶原理 ;
补充部分:
串联分压比—— V1 = C2/(C1 + C2)*V ........电容越大分得电压越小,交流直流条件下均如此;
并联分流比—— I1 = C1/(C1 + C2)*I ........电容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大,当然,这是交流条件下电容串联值下降,相当板距在加长, 各容倒数再求和,再求倒数总容量。
电容并联值增加,相当板面在增大, 并后容量很好求,各容数值来相加。想起电阻串并联,电容计算正相反, 电容串联电阻并,电容并联电阻串。
说明:两个或两个以上电容器串联时,相当于绝缘距离加长,因为只有最靠两边的两块极板起作用,又因电容和距离成反比,距离增加,电容下降;两个或两个以上电容器并联时,相当于极板的面积增大了,又因电容和面积成正比,面积增加,电容增大。
电容串联: 电容串联后容量值减小,如公式:1/C1+1/C2=1/C 如两个50uf串联起来就变成25uf. 耐压值变大,如耐压值=两个电容耐压值相加。如两个耐压100V的串联起来就变成200V的了. 电解电容器串联时,应将一个电容器正极与另一个的负极相接,最后接入线路的两条引线,应该有一条为正,一条为负。 也可以将负负相串做无极电容用.在要求不高的场合(如工频),可以用两个有极性电容同极相接串联代替,但是它的容量和普通无极性电容串联算法不同,因为在反向电压下的极性电容相当于短路,所以两个极性20uF电容串联,其容量接近20uF。最好在每个极性电容两端并接一个二极管,极性与电容相同,形成反向电流通路,避免电容在反向电压下发热击穿。
这种用极性电容串接成的“无极性电容”,目前在一些廉价的农机具用的单相电动机中使用相当多。 电容并联:电容并联后容量变大,耐压值不变.公式:C=C1+C2 如两个50uf并联起来就变成100uf. 电解电容并联使用时,应该使正极与正极相接,负极与负极相接,最后接入线路时电解电容器的引出线也应该一条为正极,另一条为负极。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使电容既串联又并联,这种使用方法称为混联。容量、耐压可以先计算并联,然后计算串联。
电阻串联: R=R1+R2+R3+...+Rn ;
并联: 1/R=1/R1+1/R2+1/R3+...+1/Rn。
『陆』 如果在家庭电路中并联一个电容
这个问题强调的是后果,那我就按后果来回答,想把电容在电路中的各种问题描述清楚实在非常复杂,希望楼主理解:
电容的种类很多,根据其类型来区分有瓷片电容、电解电容、涤纶电容、钽电容、云母电容、纸介电容等,根据其特性应用于不同场合和领域。每种类型又有不同的耐压参数和容量参数,有标准的、非标的,所以规格非常多。
在家用电器中常用的电容有:电解电容、瓷片电容、涤纶电容,高级音响或者功放电路为了追求高品质音质,还会用到钽电容,只是价格比较昂贵。
如果是在电路中并联电容,首要考虑的是电容 的耐压参数和极性,如果电路上的电压高于电容器本身的耐压和极性接反,那电容器就可能击穿或者损坏,最坏的结果是爆裂。
如果是在直流电路中并联电容,如果是有极性电容,除耐压参数外,还必须注意极性,极性接反会损坏电容甚至使电容爆裂。
电容爆裂也就是最坏的物理后果吧。
电容在电路中可起滤波、旁路作用。例如配合电感或者电阻可以搭建成选频网络构建成振荡电路。例如在整流电路中并联电解电容就可使整流后的脉动直流变成平滑的直流电流,这些可以通过示波器清楚的观察到。
如果在220V市电上直接并一个高耐压(至少是600V左右)大容量(100uF左右)的无极电容,从一定程度可以滤掉电网中的尖峰电压和补偿的作用,由于补偿效果是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的,所以,一般不在220V线路上使用补偿。而是在10KV线路上使用补偿。也不会产生什么不良后果。
在家用的洗衣机里面,就有电机的启动电容,一般是600V/6uF左右,配合电机的启动和正常转动。如果电容器干涸了,电机就会嗡嗡响而转不起来。
总之,电容并联在电路中首要注意耐压和极性,就不会损坏,再根据电路的实际需要取电容的容量值,即可达到你需要的后果,而不会产生不可预知的后果。
『柒』 两个电容并联的作用是什么呢
两个电容并联的作用:用于补偿电力系统感性负荷的无功功率,以提高功率因数,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线路损耗。
单相并联电容器主要由心子、外壳和出线结构等几部分组成。用金属箔(作为极板)与绝缘纸或塑料薄膜叠起来一起卷绕,由若干元件、绝缘件和紧固件经过压装而构成电容心子,并浸渍绝缘油。
电容极板的引线经串、并联后引至出线瓷套管下端的出线连接片。电容器的金属外壳内充以绝缘介质油。
(7)并联电路电容扩展阅读:
并联电路的特点主要有:
1、所有并联元件的端电压是同一个电压。
2、并联电路的总电流是所有元件的电流之和。图示电路中,i是总电流,i1、i2、i3分别是元件1、2、3的电流,i=i1+i2+i3。
实例:民用照明灯泡都是并联接到220V额定电压的电源上,因此每只灯泡所承受的电压均为220V,而外电路的总电流则是流过所有灯泡的电流之和。
『捌』 电容器并联电路有什么特点
电容器并联电路的特点:
1.各个电容器上的电压相等。
2.总电荷量等于各个电容的电荷量之和。
3.总电容等于各个电容器电容之和。
简介:
电容器,通常简称其容纳电荷的本领为电容,用字母C表示。定义1:电容器,顾名思义,是‘装电的容器’,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英文名称:capacitor。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 能量转换,控制等方面。定义2:电容器,任何两个彼此绝缘且相隔很近的导体(包括导线)间都构成一个电容器。
『玖』 电容并联电路中总电容等于什么
电容并联抄电路中总电容等于和分电容之和。
两个相互靠近的导体,中间夹一层不导电的绝缘介质,这就构成了电容器。当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之间加上电压时,电容器就会储存电荷。
电容器的电容量在数值上等于一个导电极板上的电荷量与两个极板之间的电压之比。电容器的电容量的基本单位是法拉,在电路图中通常用字母C表示电容元件。
电容储存电荷的“容器”,就有“容量”大小的问题。为了衡量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确定了电容量这个物理量。电容器必须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才能储存电荷。
不同的电容器在电压作用下储存的电荷量也可能不相同。国际上统一规定,给电容器外加1伏特直流电压时,它所能储存的电荷量,为该电容器的电容量(即单位电压下的电量),用字母C表示。
电容量的基本单位为法拉(F)。在1伏特直流电压作用下,如果电容器储存的电荷为1库仑,电容量就被定为1法拉,法拉用符号F表示,1F=1Q/V。
『拾』 电容器的并联电路与串联电路是怎样的
1、电容器的并联电路电容器并联后,金属极板的面积就相当于各个专并联电容器的总面积属
因此多个电容器并联后,其总电容量为各并联电容量之和
即:C=Cl+C2+C3+…+Cn当两人个电容器并联后,整个电容器损耗电阻R为这两人个电容器损耗电阻R的并联值,损耗电阻R的实际值就会很小,使组合电容器在高频电路下的损耗很小
2、电容器的串联电路在某些特殊的情形下,电容器也可串联使用
电容器串联使用时,金属极板之间的距离相当于各串联电容器之间的和(其总电容会小于串联回路中的任何一个电容量)
因此,电容器串联时,串联容量的倒数为各容量的倒数和
即:1/C=1/Ci+l/C2+1/C3+…+l/Cn电容器串联后,会产生分压作用,其分压比为电容量的倒数比
当两个电容器处于串联状态时,这两个电容器的损耗电阻也处于串联状态,帮会使整个电容器的等效损耗电阻变大,使损耗值变得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