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详细解说超再生接收电路原理
不管是再生式超再生式都得有一单连改变调谐奌。哈脱3奌式振荡原理、线卷、反馈电回容、调答谐电容组成。或通过主副线卷的寄生耦合即调整距离来改变振荡奌。再生式最大的缺奌不稳定。电路前端加了高放级以提高接收灵敏度。再生式收音机需天线才能收到信号,中短波范围。
2. 超再生接收原理
无线电接收机基础,无线电遥控知识,等书籍里都会有!
1912年,德·福雷斯特、阿姆斯特朗、兰茂尔发明了再生式电路,该电路利用正反馈技术使音频信号放大到可以接收的程度。普通的再生式电路,是利用正反馈来加强输入信号,而超再生电路确实用输入信号来影响本地振荡信号,因此得名。再生电路有“无线电话的产婆”之称。
超再生检波接收器,超再生检波电路实际上是一个受间歇振荡控制的高频振荡器,这个高频振荡器采用电容三点式振荡器,振荡频率和发射器的发射频率相一致。
超再生检波接收器:超再生检波电路实际上是一个受间歇振荡控制的高频振荡器,这个高频振荡器采用电容三点式振荡器,振荡频率和发射器的发射频率相一致。而间歇振荡(又称猝歇振荡 quenching oscillation)是在高频振荡的振荡过程中产生的,反过来又控制着高频振荡器的振荡和间歇。而间歇(猝歇)振荡的频率是由电路的参数决定的(一般为1百~几百千赫)。这个频率选低了,电路的抗干扰性能较好,但接收灵敏度较低:反之,频率选高了,接收灵敏度较好,但抗干扰性能变差。应根据实际情况二者兼顾。
超再生检波电路有很高的增益,在未收到控制信号时,由于受外界杂散信号的干扰和电路自身的热搔动,产生一种特有的噪声,叫超噪声,这个噪声的频率范围为0.3~5kHz之间,听起来像流水似的“沙沙”声。在无信号时,超噪声电平很高,经滤波放大后输出噪声电压,该电压作为电路一种状态的控制信号,使继电器吸合或断开(由设计的状态而定)。
当有控制信号到来时,电路揩振,超噪声被抑制,高频振荡器开始产生振荡。而振荡过程建立的快慢和间歇时间的长短,受接收信号的振幅控制。接收信号振幅大时,起始电平高,振荡过程建立快,每次振荡间歇时间也短,得到的控制电压也高;反之,当接收到的信号的振幅小时,得到的控制电压也低。这样,在电路的负载上便得到了与控制信号一致的低频电压,这个电压便是电路状态的另一种控制电压。
3. 51单片机如何使用"315M无线接收模块(5V超再生电路)"
51单片机如何使用"315M无线接收模块(5V超再生电路)"?编码我大概懂了,但是解码一直没能实现,请问解码原理是怎样的?能不能用编码原理去解?还有我的是软件编码和解码。
你的理解就是正解。不知道你怎么编码的,但自编自解是最方便的,你什么脉宽代表1,解码就检测这个脉宽,对于0码也是一样。
4. 谁了解超再生电路的工作原理
电流不对啊
先把R7换成可调电阻
调一下电流,直到有声音
然后把R1同法做一次(到声音最大)
Q1做高频放大
Q2做超再生检波
358低放
5. 无线电路的超外差式接收和超再生式接收有何区别
超外差式接收:将接收信号与本机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经混频后得到一个中频信号,这称为外差式接收。得到的中频信号后再经中频放大器放大的,称为超外差式。中频信号经检波后得到音频信号。 再生式接收:早期的电子管很昂贵。为了使用较少的电子管得到较高的射频信号放大量,人们发明了再生式收信机,把射频放大器输出信号的一部分有控制地正反馈到输入端。把正反馈量调整到将要自激振荡、但还没有起振的临界点。借助于适当的正反馈,信号在放大器件中反复得到放大,使简单的接收机也可以获得较高的灵敏度。当接收频率、电源电压、天线位置等条件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再生式接收机的临界振荡点,因此需要经常调整反馈量以保持最佳工作点。接收机除了调谐、音量旋钮外还必须设一个再生调整旋钮,使用起来需要反复调节,很不方便。一旦反馈工作点调得不适合,产生的自激振荡还会从天辐射出去,造成干扰。 为了解决再生式接收机需要不断调整的麻烦,人们又发明了超再生式接收机,就是在再生式接收机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淬熄电路,一方面使正反馈量加大到足以自激振荡的程度,另一方面给器件加上一个超音频的偏置,使放大器的工作点不断在自激振荡和截止关断之间切换,这样电路由于较强的正反馈而具有很强的放大作用,但又没有完全进入自激振荡状态,其平均工作点受到输入射频信号的控制。只要工作点的变化速度在超音频范围,不会影响人耳对音频信号的分辨。这种超再生接收机只要一级射频电路就可以得到很高的灵敏度,不但可以接收调幅信号,也可以接收调频信号。
6. 433m超再生接收电路和无线电发射器的使用
".....给低电平对面接收到低电平没错....."
这个很可能根本从来没有信号送过出去。高电平的时侯接收端只有1v而且乱的输出,这个也不可能确认是一个有效接收到的信号,很可能是共地原因而产生的噪音干扰。正确测试这类收发模块应该用编╱解码芯片作数据。
7. 315MHZ超再生接收电路有图有几个元件不知道多大
你是打算自己做么还是?这种超再生的模块网上卖的很便宜啊,自己做不合适了。成套的发射接收好像也就6、7块钱。
8. 超再生解调电路原理
超再生无线电遥控电路由无线电发射器和超再生检波式接收器两部分组成。
无线电发射器:它是由一个能产生等幅振荡的高频载频振荡器(一般用30~450MHz)和一个产生低频调制信号的低频振荡器组成的。用来产生载频振东和调制振荡的电路一般有:多揩苦荡器、互补振荡器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等。
由低频振荡器产生的低频调制波,一般为宽度一定的方波。如果是多路控制,则可以采用每一路宽度不同的方波,或是频率不同的方波去调制高频载波,组成一组组的己调制波,作为控制信号向空中发射,组成一组组的己调制波,作为控制信号向空中发射。如图2所示。
超再生检波接收器:超再生检波电路实际上是一个受间歇振荡控制的高频振荡器,这个高频振荡器采用电容三点式振荡器,振荡频率和发射器的发射频率相一致。而间歇振荡(又称淬装饰振荡)双是在高频振荡的振荡过程中产生的,反过来又控制着高频振荡器的振荡和间歇。而间歇(淬熄)振荡的频率是由电路的参数决定的(一般为1百~几百千赫)。这个频率选低了,电路的抗干扰性能较好,但接收灵敏度较低:反之,频率选高了,接收灵敏度较好,但抗干扰性能变差。应根据实际情况二者兼顾。
超再生检波电路有很高的增益,在未收到控制信号时,由于受外界杂散信号的干扰和电路自身的热搔动,产生一种特有的噪声,叫超噪声,这个噪声的频率范围为0.3~5kHz之间,听起来像流水似的“沙沙”声。在无信号时,超噪声电平很高,经滤波放大后输出噪声电压,该电压作为电路一种状态的控制信号,使继电器吸合或断开(由设计的状态而定)。
当有控制信号到来时,电路揩振,超噪声被抑制,高频振荡器开始产生振荡。而振荡过程建立的快慢和间歇时间的长短,受接收信号的振幅控制。接收信号振幅大时,起始电平高,振荡过程建立快,每次振荡间歇时间也短,得到的控制电压也高;反之,当接收到的信号的振幅小时,得到的控制电压也低。这样,在电路的负载上便得到了与控制信号一致的低频电压,这个电压便是电路状态的另一种控制电压。
如果是多通道遥控电路,经超再生检波和低频放大后的信号,还需经选频回路选频,然后分别去控制相应的控制回路。
才疏学浅,不知道这个有没有帮助 下面是电路图
9. 什么是超再生、超外差
1、超再生是一种直放式接收机,是利用正反馈原理,把经过放大了的信息回馈到输入端,再放大、循环,信号本身不经过变频,直接进行处理,具有电路简单、灵敏度高、体积小,成本低等优点,也有灵敏度不稳定、选择性差、抗干扰能力差等缺点。所谓直放,是与超外差技术相对应的。也就是说信号本身不经过变频,直接进行处理。
2、超外差接收机中有一个振荡器叫本机振荡器。它产生的高频电磁波与所接收的高频信号混合而产生一个差频,这个差频就是中频。如要接收的信号是900KHZ.本振频率是1365KHZ.两频率混合后就可以产生一个465KHZ或者2265KHZ的差频。接收机中用LC电路选择465KHZ作为中频信号。超外差(superheterodyne)原是超声外差(supersonic heterodyne)的缩写,并非指本振源频率比信号频率高。
2、本振频率中有锁相环,数字分频、数字鉴相器等电路,保证极高的稳定度,否则会产生本振频率漂移;
3、都有锁相环电路来保证本振频率的稳定度;
4、一般采用稳定性好的晶体振荡器;
5、振荡频率高,易起振,振频稳,振幅高,振荡特性好;
6、本振电路多采用体积小、可靠性高的单片大规模集成数字频率合成器;
7、每一级电源都应有0.1μF或0.01 μF的旁路电容接地;
8、电源可数模分开供电,接地及屏蔽良好,本振输出端有带通滤波器,使本振输出杂波小。
10. 怎样调试超再生电路
1、关于315M无线模块,一般是一个串行的DATA口,超再生接收模块也是这样一软件的方法也是可以实现的,需要很好的理解,同时也需要反复调试,我可以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