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直流电机可控硅调速电路图
如图所示:
可控硅是P1N1P2N2四层三端结构元件,共有三个PN结,分析原理时,可以把它看作由一个PNP管和一个NPN管所组成,其等效图解如右图所示。
双向可控硅:双向可控硅是一种硅可控整流器件,也称作双向晶闸管。这种器件在电路中能够实现交流电的无触点控制,以小电流控制大电流,具有无火花、动作快、寿命长、可靠性高以及简化电路结构等优点。从外表上看,双向可控硅和普通可控硅很相似,也有三个电极。
但是,它除了其中一个电极G仍叫做控制极外,另外两个电极通常却不再叫做阳极和阴极,而统称为主电极Tl和T2。
晶闸管(即可控硅)调速技术在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运用,逐渐发展成为一门高科技电子自动化控制学科,晶闸管(可控硅)直流调速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成熟。
这不仅是经济性与可靠性的大大提高,而且使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有了更广阔的运用,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简单说来,主要由以下几点:
1、首先是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性能好,调速范围广,从零速到预定速度,非常易于平滑调速,即无极调速;
2、启动、制动力矩大,易于快速启动和制动,尤其是低速启动效果非常好;
3、过载能力强,能承受较为频繁、较大的冲击载荷。
(1)可控硅电路图扩展阅读
直流电动机晶闸管(可控硅)调速装置这些优点,是非常适合于客运索道的使用范畴,比如:低速大扭矩,客运索道的运载力是相当大的,尤其是在必要时刻要做出一定的速度调节。
在实际的运用中,无论是速度如何调节,客运索道的直流调速系统总是能够使直流电动机输出足够的扭矩,使客运索道的速度都能够平滑稳定地运行自如,这就足可见到晶闸管(可控硅)调速系统的可靠性,同时还可以满足直流电动机的良好的启动和制动性能。
晶闸管(可控硅)调速装置的种类很多,在客运索道中直流电动机的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最为广泛运用的是可编程控制晶闸管数字触发器,是一种集成电路组成,可由用户现场编程和配置内部参数。
从而获得所需要的功能,输出触发脉冲安全可靠,电路响应速度快,可提高触发脉冲的对称性和稳定性。这种调速装置的特点就是体积小,移相范围宽,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控制精度高等优点,在业界受到很好的评价。
直流电动机尽管比交流电动机有着良好的调速性能,但是与交流电动机相比,它的一些缺点却始终不能弥补的,比如:
1、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复杂,具有碳刷和整流子,滑环和碳刷需要经常维护或更换,碳刷在运转过程中还会产生火花。
这不仅仅是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的增加,电动机的容量都受到一定的限制,使用环境也不能在易爆气体及尘埃较多的场合下使用;
2、由于直流电动机具有换向器的结构,所以它的结构强度上就受到了一定的约束,它的转速一般仅为每分钟几百转到一千转,而交流电动机每分钟最高可达几千转,在转速上,交流电动机比直流电动机有着更绝对的优势。
除此之外,直流电动机受换向的限制,电枢电压也受到限制,最高只能做到一千多伏,而交流电动机可达10 千伏,甚至还高,所有的直流电动机的缺点,交流电动机几乎都可以来弥补。
㈡ 220v交流双向可控硅控制电压电路图
如上图1
所示,左侧为两个30K/2W的电阻,这样限制输入电流为:220V/60K=3.67mA,由于该版路仅仅是为了提取交流权信号,因此小电流输入即可。整流桥芯片采用小功率(2W)的KBP210,之后接入一个光耦(P521),这样如图1整流后信号电压值超过光耦前段二极管的导通电压时,即产生一次脉冲,光耦右侧为一上拉电路,VCC为单片机供电电压:+3.3V。光耦三极管导通时,输出低电平,关闭时输出高电平。
㈢ 可控硅怎么用 三个引脚分别怎么接啊 不要电路图,我看不懂。 本人菜鸟一个 希望各位大神帮忙。
三个脚是要测量的,才可以知道怎么接,三脚分别用字母K A G表示,k接正极,a接负极,g为电源控制极
㈣ 这是个可控硅,请高手帮我讲解这电路图的工作原理,这图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MTC-110-16 是可控硅(晶闸管)模块,内部有两个相同的可控硅。
A 是阳极, K 是阴极, G 是控制极。版
从电路图可知:
1号可控硅的权阳极 A1 与2号可控硅的阴极 K2 在内部是连接在一起的,并且与器件外部的两个端子 ① 、K2相连 。
注意:①、②、③、是连接大电流的主端子。
可控硅_网络 http://ke..com/link?url=AP_uw9JA26ffnC2m4w6vg8InnBD-_YzjZ3MRquMn0yDk403-_
㈤ 可控硅无触点开关电路图
晶闸管特性
可控硅为了能够直观地认识晶闸管的工作特性,大家先看这块示教板(图3)。晶闸管VS与小灯泡EL串联起来,通过开关S接在直流电源上。注意阳极A是接电源的正极,阴极K接电源的负极,控制极G通过按钮开关SB接在1.5V直流电源的正极(这里使用的是KP1型晶闸管,若采用KP5型,应接在3V直流电源的正极)。晶闸管与电源的这种连接方式叫做正向连接,也就是说,给晶闸管阳极和控制极所加的都是正向电压。合上电源开关S,小灯泡不亮,说明晶闸管没有导通;再按一下按钮开关SB,给控制极输入一个触发电压,小灯泡亮了,说明晶闸管导通了。这个演示实验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呢?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要使晶闸管导通,一是在它的阳极A与阴极K之间外加正向电压,二是在它的控制极G与阴极K之间输入一个正向触发电压。晶闸管导通后,松开按钮开关,去掉触发电压,仍然维持导通状态。
晶闸管特点
"一触即发"。但是,如果阳极或控制极外加的是反向电压,晶闸管就不能导通。控制极的作用是通过外加正向触发脉冲使晶闸管导通,却不能使它关断。那么,用什么方法才能使导通的晶闸管关断呢?使导通的晶闸管关断,可以断开阳极电源(图3中的开关S)或使阳极电流小于维持导通的最小值(称为维持电流)。如果晶闸管阳极和阴极之间外加的是交流电压或脉动直流电压,那么,在电压过零时,晶闸管会自行关断。
典型应用电路
锁存器电路;
单向可控硅SCR振荡器;
SCR半波整流稳压电源;
SCR全波整流稳压电源;
双向可控硅和固体继电器(SSR);
抑制RF干扰的辅助电路。
㈥ 谁能告诉我一个最简单的可控硅触发电路,有的话上原理图,谢谢了。
触发信号经过一个电阻加到控制极,控制极再接个电阻到阴极就可以了
㈦ 220v双向可控硅电路图求详解。
如果负载是感性负载,例如,电动机什么的,有线圈的,在关断时会出现一个电压很高反电动势,容易将可控硅击穿。为了泄放掉这个电动势,保护可控硅不被击穿,就并联了这样一个电路
㈧ 单片机控制PWM,用到双向可控硅。怎样设计相关电路图和程序(C语言的)
这个我抄经常用,电机调速控制,严袭格说这不是PWM,是可控硅移相触发。
电路很简单,一个可控硅触发电路,一个过零检测电路,配合一段中断服务程序就能完成。
不知道你应用的一些详情,简单说一下思路。
可控硅触发一般使用MOC3021,相关手册上有典型电路,CPU端接一个GPIO就可以。
闭环控制时过零检测不需要很精确,一般用一个双向光耦就足够,光耦输入接交流电输入,输出接CPU中断,用史密特整形一下输出信号最好。
中断程序的结构分成两部分,过零中断与延时中断。
过零中断做两件事,输出复位,开始延时。如果定时器有外部管脚复位启动功能,可以不要这段。
延时中断做一件事,触发输出。如果定时器有触发输出功能,可以没有这段中断程序。
具体的延时时间,由主程序控制,一般是根据PID的计算结果进行设置。注意,延时时间越长,输出电压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