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电路中的结点数和支路数是如何判断的,求教。
C:9条支路,4个结点。 D:10条支路,5个结点。一般节点这样判断就可以了:有回三条线交于一点,则该点就是节答点。
在电路中,任何超过两条电路连接的点,都称为节点;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电路,都称为支路。
支路是网络的一个分支,支路上的元件通过的是同一个电流,即串联电路。
不同支路的汇合点就是节点,节点电位相同。
(1)电路数节点扩展阅读:
供电支路[branchcircuit]∶供电系统的一部分,电路支路为电路中能通过同一电流的每个分支.,它分为有源支路(支路中含有电源)和无源支路.。在电路中支路为单个电路元件或是若干个电路元件的串联,构成的一个分支,一个分支上流经的是同一个电流,电路中每个分支都称作支路。
干路:并联电路的总电流流过的路线;(就像树干)支路:并联电路的分支电流流过的路线。(就像树枝)
㈡ 怎样数电路中节点个数
导线相交的点为节点,如
T
型、
十
型
,相邻的节点如果有短路导线相连,则合并为一个节点,如π
型,只算一个节点。节点处肯定有电流分支。
㈢ 如何确定电路中的支路节点又如何数
在电路中,任何超过两条电路连接的点,都称为节点;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电路专,都称属为支路。
给你一个图你就能知道怎么找了
电路:由金属导线和电气以及电子部件组成的导电回路,称其为电路。最简单的电路由电源负载和导线、开关等元件组成按一定方式联接起来,为电荷流通提供了路径的总体。
电流流过的回路叫做电路。最简单的电路由电源负载和导线、开关等元件组成按一定方式联接起来,为电荷流通提供了路径的总体;电路处处连通叫做通路。只有通路,电路中才有电流通过。电路某一处断开叫做断路或者开路。电路某一部分的两端直接接通,使这部分的电压变成零,叫做短路。
㈣ 如何确定该电路的支路数目以及节点数目。。。
定下电流的参考方向,依次在各条电路上标以I1,I2,I3,……,最后数下标号个数,就知道支路条数,上图明显支路数为5,节点数为3.对于节点,电势相同的合为一个节点。
㈤ 如何数电路中的节点支路
任一个二端元件都可看成一条支路,而元件也就是支路的两个端点就叫节点,回路就是所有元器件即支路能连成一个圈。后续课程有个节点分析,很有用,你要还不清楚,你继续把电分书往后看,多做题,然后你就会知道这根本不算问题了。
㈥ 电路理论中,有判断回路数和节点数的公式吗比如这个题。
电路的结构千变万化,回路数和节点数没有固定的数量关系,所以也没有这种公式,要靠自己去观察。
这个电路有4个节点(如附图红点),但只能任何选择其中3个作为独立节点。回路数有7个,但独立回路也只能选出3个,最简单如附图绿框的3个,另4个都可以由这3个拼合的,不是独立回路。
㈦ 如何数电路中的节点支路
网孔:将电路画在平面上内部不含有支路的回路,称为网孔。也就是说,网孔内不含有元件。
节点:有两个以上的元件首尾相连的节点。
回路:有支路组成的闭合路径。
节点法是最基本的电路分析法之一,另一个是网孔分析,一般的电路书籍都会讲到(初中电路为什么没讲到我就不知道了)。应该将这是一个最基本方法,不是技巧。
可以很方便地直接求出各元件的端电压,进而就出各支路电流。
节点法,全称节点电压法,此法的应用本身是十分简单的,但要先知道一个定律,就是基尔霍夫电流定律(英文KCL),即对于电路中的任何节点,流入其中的总电流等于流出它的总电流。
至于什么是节点,也很简单,就是两个和两个以上的元件相连接的点(看图,a,b,c,d点)。
有了这些知识,应用节点法就很简单,其步骤如下(看图):
1)找出公共节点,设其电压为0。公共节点的选取一般选连接的元件最多的那个点,初中的话,一般就是电源负极了,如图中的d点。
2)选了公共节点后,就设其他的节点电压依次为v1,v2,v3,...。
3)标出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流方向。这个是可以任意去标的,想怎么标就怎么标,但是要注意了,标了之后,如果最后计算的结果是正值,那么实际电流方向就是你标的那个方向;如果是负值,那就是反方向。所以,一般习惯性的是从电源正极往负极方向标箭头(你不这样标,也没关系的,反正要看最后的计算结果)。图中我按习惯标了I1,I2,I3,I4,I5
4)标了电流方向,就用KCL定律了,对每一个节点应用KCL,图中有三个节点a,b,c要用,d点不用,它是公共节点。
对节点a:V1=12V
对节点b:(v1-v2)/2=(v2-v3)/2+v2/2
对节点c:(v2-v3)/2+(v1-v3)/2=v3/2
三个方程,三个未知数,正好可以解出v1,v2,v3。
解出来之后,你就可以计算各个电流了,这个根据需要了,但你直接得出的是各个节点的电压值。
数学上是很简单的,但要真正理解这种方法,是需要花点心思想一想的。这种方法应付初中的任何电路难题,都搓搓有余了。
PS-关于公共点:公共点设的电压为0,这并不意味着其实际电压为0,只是为了计算方便。聪明的你,也许看出了,解出来的各个点的电压值是相对于公共节点d的差值,是个相对值,这是数学上的处理方法。假如你解出来v2=6V(我没有去解方程,只是假设),而公共节点实际电压为10V,那么b点实际电压就是16V,明白了吧(这种情况是可能的,因为这个电路可能是一个大电路的一部分,而d点可能是大电路中的一个点而已)。这个方法的巧妙之处就是通过设一个公共0电压,简化了计算。
但无论如何,各个元件中的电流是不变的,因为计算电流时,是要用到元件两端的电压差。
注:本回答,参考了其他网友的回答。
㈧ 电路节点怎么数
通常只要结点连线上的元件不全是串联和并联,就被作为是结点,否则则被等效为一条支路(当然同样可以认为是结点,但却是多余的考虑,因为串并联可以简单的等效为一条支路,不必考虑为节点)。。。
㈨ 这个电路的节点数与支路是多少为什么啊!
所给电路有3个结点,其中ab两个独立节点可列KCL,5条支路,其中电流源支路电流是已知数。
㈩ 如何数电路中的支路与结点
电路节点是电流的汇合处,支路是不同的电流路径。如果相邻的节点之间有导线直接相连,称为非独立节点,可以合并为一个独立节点。分析电路时先确定节点,由节点确定支路。
图 a 是求ab 连线的电流,节点就不可以合并,是4个节点,5条支路,虽然分析可知电桥是平衡的,没有电流通过 ab。图 b 左、右是两个独立的闭合回路,a、b 之间没有回路,没有电流通过,所以无节点、无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