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智能家居的行业标准是什么
为更好地规范智能家电市场,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共同发布的国家标准《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技术通则》(以下简称《通则》)于2012年9月1日正式实施。
作为我国制定的第一个智能家电行业统一标准,其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智能家电发展方向,规范行业秩序。同时,由于家电的智能化技术突飞猛进,相关标准往往容易滞后于产业发展,建议在做好前瞻性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台配套的智能家电产品标准。
《通则》明确定义了智能家电、智能特性、智能化技术及智能控制系统结构等概念。其中,智能家电是指采用一种或多种智能化技术,并具有一种或多种智能特性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智能特性特指人工智能特性,即家用电器中的控制系统所具有的类似人的智能行为,如自学习、自适应、自协调、自诊断、自推理、自组织、自校正等。
《通则》的出台对于行业发展有引导、规范作用,在产品智能化上促使企业真正按照相关技术通则生产,逐步深化家电智能化发展水平。之所以要出台《通则》,原因在于智能化已成为家电业发展的一大趋势,由于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导致目前智能家电市场鱼龙混杂。
智能家电的发展态势虽然蒸蒸日上,但家电智能概念较为混乱,很多商家都把智能作为宣传噱头,而产品是否真正智能,无法评测。
目前国内家电厂商存在滥贴“智能”标签的情况,现在很多家电都贴着“智能”的标签,但技术上远没有达到宣传的水平,属于伪智能。以洗衣机为例,根据智能控制“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能自主驱动智能机器实现控制目标的自动控制技术”定义,智能洗衣机除了做到根据衣物重量、纤维成分控制注水量,还应能根据污渍多少调节洗衣液使用量等。然而,目前市面上的一些所谓的智能洗衣机做不到这一点,它们只是按设计者事先规定的时间、模式、程序运行,仅仅实现了自动化管理,离智能化还有很长一段路。
对此,《通则》规定了家电智能特性检测与评价内容,将其分为智能特性、智能技术、智能结构3个层次,将检测与评价方式分为整机检测、联机检测和脱机检测3种方式。通过
检测评价,每款智能家电必须认定采用了何种智能技术,是否因此产生性能提高、功能扩展的效果,并根据总得分将家电“智商”分为5级,即1级至5级,1级为最高级。此外,《通则》规定,根据检测、评价的结果,对送检家电确定其智能化等级后,应发放智能化等级标志,贴于产品明显处,且在包装箱上标注。
《通则》的实施,对于智能家电行业是一个好消息,但由于该标准并非强制性,加上家电的智能发展是动态的,因此,标准对行业的促进作用有限。
从行业发展角度讲,《通则》的实施细则需进一步细化,提高适用性。同时,配套的智能家电产品标准急需出台,与《通则》形成系统的智能家电标准,真正明晰产业发展方向,引导消费。另外,除了出台配套性的标准外,还应依靠类似于节能补贴式的生产性鼓励措施,促使企业重视信息化工作,真正在产品智能化方面下工夫。
『贰』 《智能化工程施工规范说明》
【摘 要】作者根据多年来专职从事建筑智能化系统行业的实践和体会,认为工程质量存在不少问题,现状不容
乐观。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五个不到位,即设计不到位、施工不到位、监理不到位、检测不到位、验收
不到位。这五个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质量。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行业主管
部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图审查单位、招标代理单位、施工单位、设备材料供应单位、监理
单位、检测单位、质量管理部门等,特别是行业企业、行业从业人员、行业专家,大家共同努力,为
提高行业信誉,提高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质量尽一份力。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 设计 施工 现状 问题
1 概述
十多年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建筑智能化
系统工程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已基本上形成了一个行
业。从建设项目主管部门,到广大建设单位、行业从
业人员,均认为在现代建筑中,智能化系统技术的应
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建筑智能化
系统工程设计施工的现状存在着很多问题。根据本人
多年来专职从事这个行业的实践和体会,本人认为主
要存在以下问题,概括起来说有五个不到位,即设计
不到位、施工不到位、监理不到位、检测不到位、验
收不到位。五个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
程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从目前已建成的工程项目看,
能够达到功能要求的,建设单位满意的较少。这需要
广大从业企业、从业人员及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努力。
2 设计不到位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单位主要是建筑设
计院和系统集成商。无论是设计院,还是集成商,在
从事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中均存在各自的弱点,以致
由于设计问题影响到工程质量。
(1)建筑设计院专业配套,人才济济,但主要集
中于建筑、结构、水、电、暖五个专业,能从事建筑
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的人员缺少。目前从事智能化设
计的人员主要是从电气专业转行而来,虽然两者有所
相通,但专业之间的差异也是明显的。更何况智能化
技术并非专一,有建筑设备监控、通信、计算机网络、
布线、安防监控、防盗、门禁、停车库管理、公共显
示、电视、广播音响、多媒体会议、机房工程等。本
身又涉及到弱电系统的各子专业,要有这么广泛知识
面的设计人员十分困难,而且这些人员要懂技术,还
要熟悉设备产品。虽然有的设计院领导重视智能化系
统设计,抽调设计人员组建专职的建筑智能化设计研
究所,但要完全符合工程设计要求也做不到,以致设
计院的设计图纸及设备材料表达不到施工招标的要
求,更谈不上能指导施工。如果由电气专业设计人员
兼设计智能化,则施工图质量问题更严重。
(2)系统集成商智能化系统设计人员大大多于
建筑设计院,且大多对智能化系统各子系统技术比较
了解,对设备产品也比较熟悉。问题在于这部分人员
走出校门后未经设计培训,对建筑设计不够了解,施
工图设计质量较差。而且由于建筑设计中建筑、结
构、水、电、暖各专业均由设计院设计,系统集成商
只搞智能化设计,与各专业配合困难。本人曾受建设
单位委托,审阅过几家系统集成商的智能化系统工程
施工图,均存在较大的问题。从严格意义上说,系统
集成商并非勘察设计单位。但他们取得了建筑智能化
系统工程专项设计资质,成为专项设计单位,也有建
设口主管部门发的出图章。其实与建筑设计还有很大
差距,这些企业甚至对校审也无规定,我至今未见到
过系统集成商设计项目完整的校审单,在图签栏中签
字的校对、审核、审定人甚至可能连图纸也未看过。
系统集成商企业领导对参与施工招投标投标文件比较
重视,对于设计目的也想从建设单位中取得施工标,
所以对设计并不重视。
(3)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依据主要是国
家现行标准规范和建设单位的投资情况、功能需求。
目前国内关于智能化系统技术的规范很多,但我认为
这些规范功能论述较多,做什么谈得较多,但怎么做
不够具体。智能化系统设计人员手头缺少一本类似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这样一册工具书。目前国
家现行智能化系统技术设计规范并非覆盖智能化技术
的子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多
媒体技术、一卡通技术、公共显示技术、系统集成、
机房工程等均缺少相应设计规范。
(4)根据有关部门规定,建筑设计施工图必须经
具有审图资格的审图公司审查,经审查合格才能取得
施工许可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图经审图公司
审查的极少,这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一方面部分工
程项目在土建施工开始后才进行智能化系统工程设
计,由系统集成商设计的工程项目施工图更不会送
审;部分建筑设计院设计的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图如
果送审也由于审图公司未配备相应智能化设计审图人
员以致走过场。施工图设计质量未得到有效监督。
(5)建筑设计一般有三个阶段:方案设计、初步
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前两个阶段一般要经规划部门、建
设部门组织的评审。由于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未与
建筑设计一道委托,以致滞后未参加评审。部分工程项
目智能化设计与建筑设计同步进行,但由于参加评审者
为有关主管部门,如规划、建设、环保、消防、交通、
市政、电力等,连电信、广电部门也未参与,以致智能
化部分无人评审。如果建设单位重视智能化系统设计,
组织有关部门、行业专家进行智能化系统工程专项评
审,则必定对后续的施工图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3 施工不到位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施工单位是系统集成商,
系统集成商在智能化系统工程质量方面具有重大责
任。系统集成商承担深化设计、设备材料采购、安装
调试试运行,并要负责质保期内维护、业主管理人员
培训等,其在工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影响施工质量
的原因也很多。
(1)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单位一般由招投
标产生。由于招标代理公司大多缺乏智能化系统工程
招投标的实践和经验,在招标文件的编制,特别是招
标内容和技术要求章节编制中缺乏针对性,套用土建
施工招投标只要求投标单位描述一些施工组织、质量
保证措施、施工进度安排、施工机械等内容,并按此
技术标打分,根据不符合智能化系统技术要求,没有
投标单位对系统设计图纸的理解,设备配置的完整
性、先进性,对各子系统的优化建议或合理化建议
等。技术标无技术内容,评标专家对投标单位的技术
水平及能力看不出。
(2)设计单位在完成工程施工图设计时有一份
主要设备材料表,但这个设备表作为施工招投标时的
工程量清单则还有很大的距离。由于目前设计质量参
差不齐,有的设备表只有名称、数量;有的甚至连设
备表都没有。所以业主在施工招投标时委托招标代理
公司或预概算编制单位编制工程量清单,任务也很繁
重,设备的技术性能指标(因设计单位一般不能指定
设备型号),管线的数量,要在设计图纸上细查。工
程量清单的正确性直接影响商务标的报价及评分。目
前能正确编制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工程量清单的单位
也很少。
(3)智能化系统工程商务报价的评分分值高达
60,甚至70 分,以致商务报价可决定中标与否,系
统集成商在投标时也重视商务报价。虽然目前主流评
标办法为综合评分法与最低价中标评分法,实际上综
合评分法也趋向于次低价。由于总的形势是低价中
标,投标单位也只能报低价。在工程中要能用上著名
品牌高档设备是困难的。虽然招标文件中推荐品牌为
三个,性能指标完全一样不可能,往往为三个品牌中
最便宜的那个设备材料品牌中标。系统集成商为了商
务标取得好分数,不惜以低于设备供货商报价的价格
直接投标,但中标后为了公司利润,以变更产品型号
规格或品牌施工影响工程质量。
(4)目前有大量的工程施工并非中标单位在做,
而是挂靠企业。这些挂靠企业低资质甚至无资质,
人数少,管理成本低,可以低价中标,低价竞争能
力高于管理规范的高资质企业。但由于低资质、无
资质企业技术力量薄弱,施工能力较差,工程质量
很难保证。
(5)项目经理到场率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招标
文件中往往规定要一级资质的项目经理,系统集成商
投标时也承诺为一级项目经理,但实际上往往是一般
现场管理人员,施工时无能力指导手下工作,也缺乏
方方面面的组织协调能力,勉强应付完成工程,不能
把工程做精做好。系统集成商企业领导也一般重视投
标中标,不重视施工。
(6)系统集成商施工工艺与技术能力低于机电
安装公司。本人有时也参加一些工程的竣工验收,发
现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要整改的问题多于机电安装施
工。例如很简单的一只弱电箱,从箱子安装,进出线
缆管子固定,接地线的规格,线缆端子的标识等均存
在问题,说明项目施工人员缺乏施工工艺的培训和技
术。有的机柜背后线缆绑扎也存在问题,进出管线电
缆井内十分无序,弱电管线敷设不规范影响到信号传
输的质量。
(7)智能化系统工程子系统涉及众多设备供货厂
家,部分系统并非工程总承包单位能施工安装,如BA
系统、会议系统、专业音响扩声系统等,需要设备供
货厂商配合调试。个别工程由于费用等问题存在造成
供货厂家不配合,以致影响工程施工进度或质量。
4 监理不到位
建设项目工程监理受建设单位委托,对工程质
量承担责任。现状是工程监理单位缺乏智能化系统工
程监理人员。监理公司具有土建、设备安装监理人
员,不少监理公司由电气监理人员兼管智能化系统工
程施工。电气监理人员对智能化安装施工相通的问题
可能会有监理意见,如桥架的安装、线缆的敷设、接
地端子箱的安装等。但他们对智能化技术方面的施工
缺少专业知识,没有发言权,也使施工人员得不到指
导。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质量缺乏有效监督。
5 检测不到位
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结束要经过检测,检测结
论是评估工程施工质量的依据。目前,第三方检测得
不到落实,有的仅一、两个项目经过第三方检测,有
的工程甚至什么也不检测。建设单位也没有认识到检
测的重要性。
6 验收不到位
工程施工完成后是竣工验收。竣工验收通过后
建筑物可投入使用。质检部门对建筑物验收重视高于
建筑、结构、水、电、暖各专业,质检部门有这方面
的验收技术人员,但他们也缺乏智能化系统工程质检
验收人员。 笔者认为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完成后必须
进行专项验收,由质检部门、设计单位、行业专家等
有关人员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审查,包括所有文件资
料、竣工图纸及现场查看,对不符合规范的提出整改
意见,以对建设单位负责,对工程负责。
7 结束语
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
质量不尽如人意,存在较多的问题,迁涉到方方面
面,主要是行业主管部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
工图审查单位、招标代理单位、施工单位、设备材料
供应单位、监理单位、检测单位、质量管理部门等,
要提高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质量是大家的共同责任。
特别是行业企业、行业从业人员、行业专家,大家共
同努力,为提高行业信誉,提高工程质量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 卢庆新.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的现状与对策.智能
建筑电气技术,2004(1)
2 卢庆新.努力加强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管理.智
能建筑论坛,2005(4)
3 卢庆新.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图设计主要问题.智
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5(7)
4 卢庆新.建设项目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施工质量控制
要点.智能建筑论坛,2005(7)
『叁』 弱电规范,安防规范,监控规范,智能化规范,技术规范,门禁规范
主要的国标规范:
GB/T50314-2006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JGJ/T16-92 民用建筑电器设计规范
GB50396-2007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4-2007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CJ/T166-2006 建设事业集成电路(IC)卡应用技术
GB50371-2006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
GB50339-2003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093-2002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74-93 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GB50343-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T50311-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2-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50198-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肆』 智能化设计中的依据和要求
无论怎么智能化,最终都是要以人为本的吧~~~~
所谓智能,我的理解是尽可能的让人操作回或者说控制的时答候更加舒服,方便。 更多的由计算机的运算系统来代替人工的脑力运算系统……
个人理解,不知道对你有木有帮助【摊手~】
然后话说,今年北京国际设计周的主题不是智能城市么?你去搜搜看或许有相关的东西可以参考,当时鸟屎(中华世纪坛)有展出各种智能化的设计产品,包括什么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统,城市建设规模的可能性发展方向,还有个日本之前出过的智能猫耳(由心跳血压一类来感知人的情感波动的东西貌似是的)一类的东西……
『伍』 智能化工程有设计和施工的相关标准规范吗
有许多国标50311。50312国家标准目录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4314-2000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339-2003
《上海智能建筑设计标准》DJB-08-47-95
《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国家建设部99年公布
《天津市住宅建设智能化技术规程》2000年公布 DB29-23-2000
《小康住宅电气设计(标准)导则》1997年公布《64~1920Kbit/会议电视系统进网技术要求》 GB/T15839-9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
《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GB/T50314-2000
《CATV行业标准》 GY/T121-95
《有线电视广播技术规范》 GY/T106-92
《工业企业共用天线电视系统设计规范》 GBJ/T120-98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 GB1498-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98-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339-200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6-9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J50116-98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YD/T926.1-9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1-2000
《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 GA38-1992
《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 GA27-1992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75-1994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GA/T74-1994
《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GB/T16571-1996
『陆』 最新的智能化工程设计依据有哪些
这些都是相关的, 但是 如果非商业楼宇还得加入不同专业的标准, 其它弱电系统的我就不列了。
GB 3484-90企业能量平衡通则
GB/T 3486—1993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
GB/T 3485—1998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
GB/T 7119—1993评价企业合理用水技术通则
GB/T 6422—86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导则
GB/T 2589—90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 13234—91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
GB15316-1994节能监测技术通则
GB/T 15587—1995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GB/T 17166-1997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
GB/T 16614-1996企业能量平衡统计方法
GBT 50314-2006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 50378-2006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中国医院协会 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
ANSI/ASHRAE Standard 62.1-2007 室内空气品质验收标准
CE 89/336/EWG电磁兼容技术
BS EN779 一般空调过滤器-过滤器效能标准
EN50133 警报系统.安全用通路控制系统.元件的一般要求
EN50131 警报系统
EN50136 警报发送系统
IEEE 802.15.4 无线标准无线部分的外地网络,使用 2.4 GHz 的频率范围
ISO 16484 楼宇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柒』 智能家电标准相关介绍
导语:《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技术通则》是我国制定的第一个智能家电行业统一标准,正式实施于2012年9月1日。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各类琳琅满目的智能家电在市场上涌现出来,《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技术通则》的出台目的正是为了规范智能家电的市场行为,促进智能家电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智能家电标准内容简述
国家标准GB/T28219-2011《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技术通则》是国家质量监督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1年12月5日批准并发布的,于2012年9月1日正式实施。
《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技术通则》明确规范定义了智能家电、智能化技术和智能特性,智能家电是采用一种或多种智能化技术使之具有一种或多种智能特性的家用电器,具有消费者可感知的具体智能特性是其必备条件;智能化技术是一种将人工智能和控制相结合产生的交叉应用技术,比如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而智能特性是指人造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类似人的智能行为的特性,自学习、自适应、自推断等等都属于智能特性。
适用于智能家电整机及其组成结构的智能化特性检测与评价的智能家电的智能化技术及智能特性检测与评价的条件、方法和要求也在《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技术通则》中得到了明确的规定。在《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技术通则》中,智能家电的智能特性检测和评价有三个层次,分别是智能特性、智能技术和智能结构。《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技术通则》还规定了智能家电的智能特性检测和评价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整机检测、联机检测和脱机检测。每款家电通过检测和评价后将其智能化评为5级,由1级到5级其智能化降低,得分为80~100为最高级1级,2级得分为60~79分,3级得分为40~59分,4级得分为20~39分,5级得分为0~19分。送检家电在通过检测并获得评级后签发智能化等级标志,生产商应当将标志贴于产品表面显眼处,并包装箱上应当进行标注。
《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技术通则》颁布意义
我国智能家电市场处于发展阶段,市场行为较为混乱,《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技术通则》的出台有利于规范智能家电市场行为,为智能家电市场指明发展的方向。
『捌』 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标准
一、 智能化系统设计标准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134—2006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1—200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T50312—2007
《民用闭路电视监视电视系统技术规范》 GB50198—2011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2004
《声系统设备互联优选配接值》 GB/T14197-93
《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2008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5-2007
二、 智能化系统设计范围
1 综合布线系统
2 计算机网络系统
3 安全防范系统(视频监控、一卡通)
4 背景音乐及公共广播系统
5 多媒体信息发布及查询系统
6 有线电视系统
7 排队叫号系统
8 会议系统
9 指挥中心机房和大屏
三、 智能化设计原则
1. 实用性
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必须符合实际需要和投资的合理性,决不片面追求先进性和超前性,以免造成投资的浪费。在每个子系统的实施方案中,都应把系统实用性放在很重要的地位,只有在确保系统稳定、可靠、实用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发挥系统的功能,展现系统的其它特点。
2. 可靠性
系统应具备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技术文件规定功能的能力,应具备系统长期和稳定工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