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学电路分析
解:将电阻RL从电路中断开,得到剩余电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Uoc、Req。根据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当RL=Req时,RL可以获得最大功率,最大功率为Pmax=Uoc²/(4Req)。
(a)10Ω电阻变化为和右端的20Ω、50V电压源串联,设该串联支路的电流为I,方向向右。左端50V电压源串联20Ω电阻,设电流为I1,方向也向右。根据KCL则垂直20Ω电阻的电流为I1-I,方向向下。
由KVL:20I1+20(I1-I)=50;(10+20)×I+50=20(I1-I)。
解方程组,得:I=-0.625,I1=0.9375。
所以:Uoc=Uab=20I+50=-0.625×20+50=-37.5(V)。
再将两个电压源短路,得:Req=Rab=(10+20∥20)∥20=10(Ω)。
RL=Req=10Ω时,Pmax=(-37.5)²/(4×10)=35.15625(W)。
(b)先将左端的两个电压源分别串联电阻,根据电源等效变换原则进行化简:
10V串联3Ω电阻,等效为10/3A电流源、并联3Ω电阻;10V串联6Ω电阻,等效为10/6A电流源、并联6Ω电阻。
两个电流源同向并联,等效为10/3+10/6=5(A)电流源;3Ω电阻和6Ω电阻并联,等效为2Ω电阻。
5A电流源并联2Ω电阻,等效为2×5=10V电压源、串联2Ω电阻。如下图:
RL断开后,剩余电路的电流为电流源电流2A,逆时针方向。同时15Ω电阻中无电流、无电压,所以:Uoc=Uab=3×2+2×2+10=20(V)。
再将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得到:Req=15+3+2=20(Ω)。
当RL=20Ω时,Pmax=20²/(4×20)=5(W)。
『贰』 电路原理和电路分析有什么区别
电路原理的内容涵盖了广泛的电路基础知识,包括电路模型和基本定律、线性电阻网络分析、正弦稳态电路分析、非线性电路,以及分布参数电路和均匀传输线等。这些内容为学习者提供了理解电路行为的基础。
相比之下,电路分析则侧重于具体的分析与计算方法,包括直流电阻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互感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二端口网络、磁路和铁芯线圈电路等。此外,电路分析还包括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为工程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电路原理更适合普通高等学校电类专业师生和科技人员,因为它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背景的知识。而电路分析则更适用于二级职业技术学院及民办高等学校电类各专业师生,以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因为它更注重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有助于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总的来说,电路原理和电路分析虽然在内容上有所重叠,但侧重点不同。电路原理强调基础知识和应用背景,而电路分析则侧重于理论和分析方法。两者结合起来,可以为学生和工程师提供全面的电路知识。
『叁』 几种分析电路的常用方法
分析电路的常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直流等效电路分析法
二、交流等效电路分析法
三、时间常数分析法
四、频率特性分析法
以上四种方法各有侧重,可以根据具体电路的特点和分析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
『肆』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怎样分析
大概以下两步:
确定电位,计算输入电流;
根据运算放大器输入电阻很大、输入电流几乎为0的特点,把理论上的节点简化为实际的通路,确定反馈电流基本就是输入电流。
结合下图两种反相比例运算电路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种电路,因正端电流i+≈0,则确定u+≈0,u-≈u+=0。
计算输入电流i1=(ui-U-)/R1≈ui/R1,方向向右
因i-≈0,电阻R1右端的节点退化为通路,if≈i1=ui/R1,if方向与i1相同,都向右。
第二种流行电路,直接确定u+≈0,u-≈u+=0。
计算输入电流i1=(ui-U-)/R1≈ui/R1,方向向右
因i-≈0,电阻R1右端的节点退化为通路,if≈i1=ui/R1,if方向与i1相同,都向右。
因为输入电流i1流到电阻R1右端后不能向下转弯,故把此处运放负端叫做虚地。
详细参见《模拟电子技术简明教程》(元增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伍』 有哪些著名的电路分析教材
电路分析是电子工程领域的基础,对于电子工程师来说,选择合适的教材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著名的电路分析教材:
1. 《尼尔森的电路分析》:第九版的内容全面且深入,讲解方式直观,让读者感觉就像作者在面前阐述他对电路的理解。这本书的中文翻译版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第十版翻译版也已经发布,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习题答案难以获取,所以不推荐初学者使用。
2. 《查尔斯的电路基础》:作者曾担任IEEE主席,这本书对电路学科的历史有深入的了解,并为读者补充了很多背景知识。对于有一定电路基础的人来说,阅读这本书会感到非常享受。
3. 《电子学》:这是哈佛大学的教材,已经被译成多种语言。本书强调了电子电路系统设计者所需的实用方法,即对电路的基本原理、经验准则以及大量实用电路设计技巧的掌握。
4. 《实用电子元器件与电路基础》:这本书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入门教材,适合初学者学习电子元器件和电路的基础知识。
『陆』 什么是电路分析的节点分析
标出电路里所有相连接的导线,设定每一群相连接的导线为单独节点。在相邻的两个结点之间,必定有一个元件。
选择一个节点为参考点。设定这参考点为接地点,电位为零,以接地线或底架标示于电路图。这选择不会影响结果,但可以简化运算。通常,选择连接最多支路的节点可以使解析更加简易。
对于每一个未知电压节点,按照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写出一个方程式,要求所有流入这节点的支路电流的总和等于所有流出这节点的支路电流的总和。特别注意,节点的电压指的是节点与参考点之间的电压差。
假若有电压源处于两个未知电压节点之间,则可合并这两个节点为单独一个“超节点”(supernode),将进入与离开这两个节点的电流一同按照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处理。另外,再添加一个电压方程式,写出这两个节点的电压关系。
解析这一组联立方程式,寻求每一个未知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