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仿造半加器的设计方法、试设计一个半减器、所用门电路自由选定
半减器的设计过程:
1. 列真值表
A B Y
0 0 0
0 1 1
1 0 1
1 1 0
2. 写逻辑表达式
Y=A'B+AB'
3. 选一个异回或门可直接答实现。
2. 怎样用半加器和或门组成全加器 还有电路图
全加和∑i
向高位的进位Ci
低位送进来的进位Ci
输入量输出量用半加器构成..采用一个符号位判断:
即:当两个同号数相加,若所得结果与两数符号不同
3. 采用什么逻辑门电路实现半加器
用异或门(74LS86)和二与非门实现半加器,用两片74LS00与非门实现半加器。
最基本版的逻辑关系是与、或、权非,最基本的逻辑门是与门、或门和非门。逻辑门可以用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分立原件构成,成为分立元件门。也可以将门电路的所有器件及连接导线制作在同一块半导体基片上,构成集成逻辑门电路。
(3)半加器电路扩展阅读:
简单的逻辑门可由晶体管组成。这些晶体管的组合可以使代表两种信号的高低电平在通过它们之后产生高电平或者低电平的信号。高、低电平可以分别代表逻辑上的“真”与“假”或二进制当中的1和0,从而实现逻辑运算。常见的逻辑门包括“与”闸,“或”闸,“非”闸,“异或”闸(也称:互斥或)等等。
逻辑门是组成数字系统的基本结构,通常组合使用实现更为复杂的逻辑运算。一些厂商通过逻辑门的组合生产一些实用、小型、集成的产品,例如可编程逻辑器件等。
这种功能代表了数字电路中理想开关表现的假定,但是在实际的反相器设计中,元件有其需要特别关注的电气特性。实际上,CMOS反相器的非理想过渡区表现使其能在模拟电路中用作A类功率放大器(如作为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级)。
4. 设计一个用与非门及用异或门、与门组成的半加器电路
用与非门及用异或门、与门组成的半加器电路如下:
(4)半加器电路扩展阅读:
电路设计注意事项:
网络连通性,在原理图设计完成后需要对网络连通性做细致检查,防止因为书写问题导致的网络未连通情况,比如说PWR_IN与PWR-IN,可能在原理图中不明显,但却是不同的网络。
芯片电源退耦问题,在放置电源退耦电容时,应注意退耦电容的摆放位置,在数字电路设计中,退耦电容应尽可能靠近IC放置,电源应先经过电容后到达IC,以使退耦电容发挥最大的效果。在多层设计中,应尽可能使电容和IC在同一面,避免电容经过孔连接到IC。
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尽可能分开,数字电路在工作时,陡峭的电平变化会产生很大的电流,在电源内阻比较大的情况下造成电源电平的波动,严重情况下会引起逻辑电平识别错误,尤其是对模拟电路的干扰影响不能忽略,所以尽可能把两部分分开处理。
电源回路问题,电源与地连接的回路尽可能平行走线,避免绕大圈引起天线效应,有助于提高系统的EMC水平。
元器件摆放问题,元件摆放最好以一定的间距,设定好默认栅格,可以使电路板设计更加整齐,合适的间距也有利于电路板的焊接和调试维修。
5. 数电高手进!!!设计用与非门和与门组成的半加器电路
半加器真值表输入输出ABSCO0000011010101101全加器真值表输入输出</a>
6. 设计一个半加器电路,要求用与非门实现!谁懂哎!
半加复器真值表制
输入 输出
A B S CO
0 0 0 0
0 1 1 0
1 0 1 0
1 1 0 1
全加器真值表
输入 输出
CI A B S CO
0 0 0 0 0
0 0 1 1 0
0 1 0 1 0
0 1 1 0 1
1 0 0 1 0
1 0 1 0 1
1 1 0 0 1
1 1 1 1 1
7. 设计一个半加器电路,要求用与非门实现
该半加法器采用异或门(74LS86)和双非门、双片74LS00和双非门实现。
最基本的内逻辑关系是和、容或、和,而最基本的逻辑门是和、或门与非门。逻辑门可以由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分立元件组成。也可以在同一半导体衬底上制造门电路的所有元件和连接线,以形成集成的逻辑门电路。
(7)半加器电路扩展阅读:
简单的逻辑门可以由晶体管组成。这些晶体管的组合允许代表这两种信号的高电平和低电平通过它们产生高电平或低电平信号。高电平和低电平可以分别在逻辑上表示“真”和“假”,在二进制中表示“1”和“0”,从而实现逻辑操作。常见的逻辑闸包括“和”闸、“或”闸、“非”闸、“异或”闸(也称为互斥或)等等。
逻辑门是数字系统的基本结构,通常组合使用以实现更复杂的逻辑操作。有些制造商使用逻辑门组合来生产一些实用的、小型的集成产品,如可编程逻辑器件。
这个函数代表了数字电路中理想开关性能的假设,但在实际的逆变器设计中,组件的电气特性需要特别注意。事实上,CMOS逆变器的非理想过渡区性能使其在模拟电路中用作A类功率放大器(例如,作为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级)。
8. 两个半加器和一个或门怎么组成一个全加器我想看看详细的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