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电路图中QS、FU、KM、KT、SQ、SB分别是什么电器元件的文字符号
1、QS:刀开关。复
2、FU:熔制断器。
3、KM:接触器。
4、KA:中间继电器。
5、KI:过流(欠流)继电器。
6、KT:时间继电器。
7、SB:按钮。
8、SQ:行程开关。
(1)电路sb3扩展阅读:
电器元器件布置图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必须遵循相关国家标准设计和绘制电器元件布置图。
2、相同类型的电器元件布置时,应把体积较大和较重的安装在控制柜或面板的下方。
3、发热的元器件应该安装在控制柜或面板的上方或后方,但热继电器一般安装在接触器的下面,以方便与电机和接触器的连接。
4、需要经常维护、整定和检修的电器元件、操作开关、监视仪器仪表,其安装位置应高低适宜,以便工作人员操作。
5、强电、弱电应该分开走线,注意屏蔽层的连接,防止干扰的窜入。
电器元器件的布置应考虑安装间隙,并尽可能做到整齐、美观。
㈡ 电路图SB代表什么
s start/ stop 都有可能是
b button 按钮
就是 启动 或者 停止 按钮
㈢ 电路图中SB什么意思
电路图中SB是按钮开关的意思。
按钮开关是指利用按钮推动传动机构,使动触点与静触版点按通或断开并实现权电路换接的开关。按钮开关是一种结构简单,应用十分广泛的主令电器。在电气自动控制电路中,用于手动发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接触器、继电器、电磁起动器等。
(3)电路sb3扩展阅读:
按钮开关的结构种类很多,可分为普通揿钮式、蘑菇头式、自锁式、自复位式、旋柄式、带指示灯式、带灯符号式及钥匙式等,有单钮、双钮、i钮及不同组合形式。一般是采用积水式结构,由按钮帽、复位弹簧、静触头、动触头和外壳等组成。
通常做成复合式,有一对常闭触头和常开触头,有的产品可通过多个元件的串联增加触头对数。还有一种自持式按钮,按下后即可自动保持闭合位置,断电后才能打开。
在按钮未按下时,动触头与上面的静触头是接通的,这对触头称为常闭触头。此时,动触头与下面的静触头是断开的,这对触头称为常开触头:按下按钮,常闭触头断开,常开触头闭合;松开按钮,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原来的工作状态。
㈣ 这个电路中的点动怎样接SB3的5接那里,我怎样接都是自锁
sB3的3号线接常闭进,5号线接常闭出,从3号线接一根短线到SB3的常开另一个常开接线圈,点动时就能把自锁断开
㈤ 这个电气原理图的SB3作用
这个电气原理图的SB3是点动按钮。
它的作用是工作时断开电路图中3-5的同时接通1-5。使自保触点1-3失去自保作用,线路只能进行点动控制。
㈥ 原理图中SB3 SB4应该是开关啊,那请问这样接地有什么意义呢,开关起不到任何作用啊,能不能解释一下
应该是接线端子号,RING1代表号位,你可以查一下线路图。
㈦ 点动双重联锁正反转电路中如果去掉一个SB3会怎样
您好,你的问题,我之抄前好像也遇到过,以下是我原来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希望能帮助到你,若有错误,还望见谅!首先说明的是,按下点动按钮SB3时,其固有机械结构保证按钮的常闭点先断开,然后常开触点闭合,你可以找一个连锁按钮拆开看看就知道了。
因此,按下电动按钮时,首先切断的是KM自锁回路,KM断电,然后SB3才接通KM电动回路,KM得电吸和,但是此时SB3常闭点仍然断开自锁回路,所以KM不能完成自锁功能。
当松开SB3时,其常开点先于常闭点断开回路,KM失电释放,然后SB3才达到闭合状态,但是此时KM已经释放自锁触头当然是已经同时断开,所以KM不能得电吸和。这个过程很快,但是按钮的机械性能保证了电气连锁性能的实现。
至于“有些人说自锁之后按点动运行就没什么效果了,就是按下SB3再松开线圈仍然通电自锁,”是完全错误的说法。非常感谢您的耐心观看,如有帮助请采纳,祝生活愉快!谢谢!
㈧ 此电路图按下SB3测得1200多;按下SB2测得600多。通电后按下SB2电机M1启动。但按下SB3后就跳闸。
起动次序错误了,大负载的起动冲击电流叠加到小的负载上,使前面的保护开关过载导致跳闸。
应当先起动大负载M2,稳定运行后再起动小负载M1。
㈨ 这个电路图是如何实现三相电机正反转!请说明原理,SB1`SB2`SB3按下是如何工作的。
按下启动按钮SB1,SB1常开触点闭合,KM1线圈有电,
kM1常开触点闭合,构成自锁,
KM2常闭触点断开,防止内误按下SB2形成短路,构成电容气闭锁,
同时SB1常闭触点断开,防止KM2线圈回路有电,构成机械闭锁;
反转控制过程类似⋯
㈩ 该电气控制电路图中SB3常开和SB3常开之间用虚线连接。有什么含义
用虚线连接说明SB3按钮的常开和常闭是联动的,当按下SB3时常开点闭合,常闭点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