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源有内阻,电路图像应该是怎么样的
都是对的,从外部看效果是一样的。电路组成回路才能有电流,电流就在回路里转一圈,不管内部外部电荷都是往一个方向移动。
2. 一个电路里面只有两个相同电阻并联,电源有内阻那这个电路的路端电压是不是等于每个电阻上的电压详细解
那是肯定的喽。路端电压就是指电源连接负载时两端输出的电压。也就是在两个并联电阻上产生的电压。用全电路欧姆定律求解吧。这又不难。用电源电动势减掉一个内阻压降就得。
3. 有内阻和无内阻电路会有什么区别
有内阻电源输出端加负载后,电压会随负载电流的增加而降低。
无内阻(内阻很小)的电源输出端加负载后,电压不会随负载电流增加而增加。
4. 一个电路的电源是有内阻的,那这个电路是纯电阻电路吗如果电源没有内阻,理想电源,那这个电路又是不是
实际上理想电源是不存在的,只不过相对来说内阻很小就忽略了,研究的时候可以看成理想电源
5. 有内阻的电源所在的并联电路里面的电压砸算
用基尔霍夫定律来算。
参见网络
http://ke..com/view/131449.htm
------------------------------补充
这个题目简单,那就用全电路的欧姆定律来算。
I=E/(R+r)
式中I为干路总电流,E电源电动势,R外电路总电阻,r电源内阻。
S断开时,I=E/(R+r)
1.6=40/(24+r)
解得r=1欧
(其实后面已知的电源内阻是可以通过这个计算出来的。)
S闭合时,路端电压
U=E-Ir=40-4*1=36V
R中的电流,I1=U/R=36/24=1.5A
M中的电流,I2=4.0-1.5=2.5A
电机总功率:P=U*I2=90W
发热的功率就是用电机线圈电阻的焦耳热,电流已算。
P热=I^2 * R=2.5*2.5*0.4=2.5W
转化机械能的功率 P机械=P-P热=87.5W
电源的内阻,电机线圈电阻,都是相当于一个理想电源(或理想电机——就是线圈电阻为0的)串联上一个小电阻。本题中分别是1欧,0,4欧。可以把电路图按照这个画一个等效电路图,就很清楚了。
6. 电压表(有内阻)串联在电路中显示的读数是不是就是
电压表(有内阻)串联在电路中显示的读数是——电压自身电阻的分压
7. 物理电路 关于内阻的问题
电源没有内阻称为理想电源,如图1所示为一个理想电压源UAB
由于电压源有内阻,则负载上的电压UR = UAB*( R / (R+Rin) ) --- 欧姆定律推得
通俗总结:带内阻电源的内阻会和负载抢电源的能量,理想电源就木有这回事。
祝好,还不明白追问。
8. 电源有内阻,纯电阻电路外电阻减小,输出功率怎么变化
设电源电动势为 E ,内阻为 r ,外电阻为 R
电流 I = E /(R + r) ①
输出功率 P = I²R ②
将 ① 代入 ② 解得 :P = E²R/(R + r)² ③
由于 R + r ≧版 2√Rr (R = r 时取等号) ④
所以,将④权代入③整理得:P ≦ E²/ 4r ⑤
由 ⑤ 知:外电阻等于内阻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
实际问题中,外电阻减小,输出功率如图所示。
当R小于r时,R减小,P减小。
当R大于r时,R减小至R=r时,P增大;R继续减小,P随之减小。
9. 在电路中并联一个有内阻的电压表
你的这句 “在电路中并联一个有内阻的电压表” 先纠正一下
不管是什么电压表,都是有内内阻的容,从应用上来说,这个内阻是越大越好。测量的误差越小。
你这里提的条件应该是 “ 在电路中并联一个内阻较小的电压表 ”。其实还要加前提条件的,就是要是直流回路。
如果在一个某个直流回路中的一个电阻是R1,电压表内阻是R0,并联电压表时,这个R1就不是R1了,是R1并联上了R0,我们知道并联的等效电阻是一定小于并联中的任何一个电阻的,所以这个地方的实际等效电阻就会比R1小一些。那么整个回路中的等效总电阻就减小了,如果电路其他参数不变,根据欧姆定律,I = U/R,U是电源电压,R是整个回路的总的等效电阻,上面说到整个回路中的等效总电阻会减小,那么回路的电流 I 就会增大,导致线路中的其他电阻器件的压降增加,反过来,这个R1上的电压就会降低。所以结论就是:
在电路中并联一个内阻较小的电压表,测量的电压会变小。
10. 两个有内阻的电源接在电路
1、实际电路是不允许这样接的,因为这样接,低电动势的电源起不到电源专作用而变成了另一属电源的负载. 2、实际电源总是有内阻的.分析、计算此类题时,将电源等效成与内阻串联的电压源或并联的电流源,再与外电阻并联,计算比较简单的.个人认为等效为电流源更简单一些,外电阻上的电流=(外电阻阻值的倒数与并联电阻阻值的倒数之比)*电流源总电流,即 I=(Ie1+Ie2)(1/R)/(1/(1/r1)+(1/r2)+(1/R)) 式中,Ie1=E1/r1; Ie2=E2/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