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別墅小區除了物業管理費,還會有什麼費用
有引入物業管理單位的,在物業管理方面主要是物業管理費,另外還可能有公共維修金,如有帶電梯(空中別墅型的)的還有電梯的電費公攤。還有小區綠化水的公攤,路燈的公攤。也可能還有停車費。主要是這些。
B. 高層與疊拼混住的小區物業費按照別墅標准收取合法嗎
合法。
1、 一個物業管理區域只能成立一個業主大會,一個物業管理區域由一個物業管理企業實施物業管理,這主要體現了物業管理的統一管理原則。
2、物業管理企業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對房屋及配套的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進行維修、養護、管理,維護相關區域內的環境衛生和秩序,向業主所收取的費用。
附相關資料: (1) 物業管理區域以行政機關批準的建設區劃為准,即以一個完整住宅小區的佔地紅線為邊界,這相當於一個自然村落,因其內部有先天的、有機的聯系,作為一個管理區域,具有合法性與合理性。
(2)一個住宅區由若干個分期批準的建設區劃構成的,可以作為一個物業管理區域。這照顧了購買人的認知與預期,也符合目前的普遍作法。
(3)已經確定的一個物業管理區域內,如果某一部分具備單獨實施物業管理的條件,而該部分的業主又決定單獨管理的,經主管行政機關批准,可以劃分為一個物業管理區域。這主要用來解決存在某些先天不合理狀態的小區,重新調整物業管理區域的問題,這種調整應以業主自治為基礎,行政機關居間裁判。因為歸根到底,這是業主之間的利益關系,是民事主體之間權利義務的分配。
《物業管理條例》中有關內容的規定
第二十一條在業主、業主大會選聘物業服務企業之前,建設單位選聘物業服務企業的,應當簽訂書面的前期物業服務合同。
第二十二條建設單位應當在銷售物業之前,制定臨時管理規約,對有關物業的使用、維護、管理,業主的共同利益,業主應當履行的義務,違反臨時管理規約應當承擔的責任等事項依法作出約定。
建設單位制定的臨時管理規約,不得侵害物業買受人的合法權益。
第二十三條建設單位應當在物業銷售前將臨時管理規約向物業買受人明示,並予以說明。
物業買受人在與建設單位簽訂物業買賣合同時,應當對遵守臨時管理規約予以書面承諾。
第二十四條國家提倡建設單位按照房地產開發與物業管理相分離的原則,通過招投標的方式選聘具有相應資質的物業服務企業。
住宅物業的建設單位,應當通過招投標的方式選聘具有相應資質的物業服務企業;投標人少於3個或者住宅規模較小的,經物業所在地的區、縣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可以採用協議方式選聘具有相應資質的物業服務企業。
第二十五條建設單位與物業買受人簽訂的買賣合同應當包含前期物業服務合同約定的內容。
第二十六條前期物業服務合同可以約定期限;但是,期限未滿、業主委員會與物業服務企業簽訂的物業服務合同生效的,前期物業服務合同終止。
C. 別墅區物業費收費標准
別墅區的物業費是根據當地的市場調節價來制定的 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數據回 此物業費標准在前期答房產公司魚物業公司在市場調節價的基礎上協商而來(房產公司前期是物業公司的大業主,物業費有大業主與之協商) 在買房時你手中的前期物業服務協議都已經註明物業費多少 只要不超過當地的政府調節價 在物價局有備案都是可以的 當然物業公司會列出一個行得通的演算法給你看 例如他的綠化養護費用 保潔保安費用等等支出除以項目面積得出一個值 而盈利會根據國家標准低於那個值 然後剩下的就是攤到業主家的物業費了
D. 別墅物業管理的特點和要求是什麼
物業服務,是以人為本,為人服務。別墅物業相比一般住宅物業來講,更需要注重服務的質量和要求,且必須遠遠高於一般小區物業,對於物業客服人員和工程人員,在為業主提供服務的時候必須要更加規范為業主所想所急。真正做到業主是上帝。其實總結,別墅的物業管理要求是必須高於一般物業管理。
一、別墅物業管理的特點
別墅小區建造開發商按現代高檔次、高品位居住區的理念策劃,對小區地域環境選址、小區總體布局、綠化水景景觀、保安消防、環境保潔、居住功能、會所配套、現代通訊、水處理系統等逐一周密規劃,因此無論在居住生活質量、自然生態環境、社區文明和安全狀況等方面都超越其它類別的住宅小區,尤其是它的低容積率、高綠化覆蓋率、庭院幽靜、草木蔥郁、繁花似錦、陽光充足、空氣清新等物業綜合品質在當前是一流的。
別墅小區內通常都規劃配套會所,包括游泳池、網球場、健身房、咖啡廳、兒童樂園、美容美發、購物超市等設施;另外,小區安全硬體設施齊全,
諸如小區監控中心、周界報警系統、小區道路監控網路系統以及層內報警裝置等自成一體,始終處於安全、可靠、正常的運行狀態;與此同時,軟體方面加強巡視力度,從而為別墅小區的治安及業主安全提供可靠保障,真正讓業主生活在一個安全、舒適、便捷的社區中,使業主不出小區就能享受星級賓館式的優質服務。
別墅住宅小區講究高檔次、高品位,其入住的業主身份也同樣如此,入住的業主一般在社會地位、經濟實力、文化修養等方面皆有不同程度的層次和背景,其中相當一部分為外籍企業家和高級職員,他們居住房屋的養護、室內設備、設施維修、小區環境的品質管理、生活服務及配套設施的需求等方面有相當層次的要求,因此對小區物業管理的服務層次也必須相應提高。 別墅物業管理首先要保證業主的人身、財產安全,生活方便、舒適,物業保值增值。能夠購買別墅的一般都是社會經濟地位比較高的人,因為有錢,經濟地位比較高,財產比較多,就更容易引起壞人的注意或意外事故的侵擾。因此,物業管理應特別突出保安管理工作,要實行封閉式管理,通過技防和人防結合,實施小區周邊安全控制, 24 小時小區內全面巡邏,全面監控,對門崗實行三流管理:即進出人員、車輛、物品管理實行登記制度、物品檢查制度;對來訪客人,要電話徵得業主同意,方可進入。要採取一切有效措施,確保業主人身、財產安全。高水平的保安服務,絕不僅僅是看門站崗巡邏,而是在做好日常保安服務的同時,通過管理者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調查研究,收集社會治安信息、動態,發現那些可能給小區和業主安全帶來危害的潛在隱患,並及時、准確,實事求是地向業主事先提出必要的警示,採取切實可行的防範措施,把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和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一般居住在別墅里的業主,除了要求有個安全的居住條件,還要求有一個清靜、優美的生活環境,且別墅區內綠化覆蓋率較高,綠化及景觀配置檔次也較高。因此,物業管理應特別注意搞好環境綠化,實行「三分種,七分養」的養護原則。首先應對小區的花木進行分類,將植物的特徵、習性編寫掛牌,登記造冊,編好工作計劃,根據季節、數植位置、環境等因素早打算早安排。根據不同園林樹木的生產需要和某些特定的要求,及時對樹木採取灌溉、施肥、修剪、防治病蟲害、防寒、除草中耕等園藝技術措施;另一方面進行看管、巡查、維護保潔等工作,為業主創造出一個花園式的居住環境,使一棟棟別墅掩映於綠茵叢中,鳥語花香;另外一個方面是水景水質的處理和保養,由於大多數別墅區外河道水質污染,區內河溪水多靠地下水井和天然雨水,水的流動有局限性、范圍小、綠藻生長較快,因此應定期投放殺藻劑,專人負責河、溪水面漂物的清撈,每天啟動巡環泵 6 小時以上,使水不斷流動,保持充足的氧分,確保別墅區水景不受污染,讓業主能真正享受到居住在花木水的自然環境中。
二、別墅小區物業管理的內容
1、客戶服務:進行入伙登記、客戶接待、客戶聯系、業主檔案資料管理、延伸服務需求登記、裝修管理服務、業主投訴處理及回訪等。
2、工程維修服務:業主報修服務應實行 365 天 24 小時報修制度,還包括房屋設備設施的養護和修繕、各種設備的安全正常運行和維修保養、供水及供氣管線的檢查保養等。
3、保安服務:組織保安人員 24 小時不間斷值勤巡視和門崗「三流」管理,即車流、人流、物流;防盜防火、保證業主人身、財產安全。
4、保潔、綠化養護服務:每天定時對公共區域保潔衛生,做到無垃圾、無堆積物、無積水,小區整潔、道路干凈、交通通暢,搞好區域的綠化養護工作和擺花工作,綠化環境優美、環境優雅,使業主享受一個清新、優美而舒適的生活環境。
5、應急處理服務:制定並實施治安、火警、停水、停電水侵及其它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定期組織人員進行培訓和演練,明確責任人,確保別墅小區發生緊急狀態時能應對自如,使業主的利益得到最大的維護。
6、延伸服務:在社區提供多種延伸服務,滿足業主便民服務、代辦服務、特約服務和社會文化活動服務的需求。
三、別墅小區的管理模式
別墅小區管理的構架設置要充分體現公司的服務理念,讓業主、開發商和政府主管部門從別墅的組織架構上就能清楚地看到項目上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崗位設置。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崗位的命名都是為了業主的利益,都是為了更高效、更直接地為業主提供最需要的服務。項目上組織架構設置應避免設行政人事部、財務部、檔案室、市場部等傳統的、類似上級公司職能部門的機構,避免形成部門繁多、人浮於事、效率低下的機構,讓業主承擔其不願承擔的支出。
別墅小區管理的架構設置不但要滿足業主居住的公共性服務需求,更要充分考慮業主的延伸服務需求,架構設置要有利於物業管理企業開展對業主提供公共性的專業服務和延伸服務,要讓業主在其需要的時候,能找到人和叫到人。延伸服務的人員,能讓業主需要便民服務、代辦服務、特約服務和社區文化服務時有人接待、有人服務,提供 12 小時客戶接待、隨叫隨到的服務。保安、工程維修服務提供 365 天 24 小時服務。
別墅小區作為一個物業項目,對該項目物業管理的架構設置為項目物業服務中心,任命一個物業服務中心經理全面負責,並配備一名物業經理助理協助管理。物業服務中心下設各部門其具體操作崗位有客戶服務、保安、維保、保潔、綠化以及其他服務人員,他們分別在各自部門主管領導下,按別墅小區管理運作規程和操作規程完成各自崗位的作業任務。制定從經理、各部門主管及操作人員崗位職責,明確工作職責,責任到人,便於內部定期考核。
E. 一個五百棟別墅的小區,現在入住了三百戶左右,物業還在由開發商代管,如何從開發商手中接管物業
成立業主委員會,通過投票的方式解聘現物業公司,重新選定新的物業服務企業。
第三章 業主、業主大會與業主委員會
第十條 房屋的所有權人為業主。
業主身份的確認,以房屋登記簿或者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能夠證明其權屬的有效證明為依據。
第十一條 業主對物業管理區域共有部分實施共同管理,監督物業服務企業履行物業服務合同。
第十二條 物業管理區域內全體業主組成業主大會,並選舉產生業主委員會作為業主大會的執行機構。一個物業管理區域成立一個業主大會。業主大會應當代表和維護物業管理區域內全體業主在物業管理活動中的合法權益。
物業管理區域內業主人數較少且經三分之二以上業主同意,決定不成立業主大會的,由業主共同履行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的職責。
物業管理區域內業主人數較多的,可以以幢、單元為單位,推選業主代表參加業主大會會議。業主代表參加業主大會會議前,應當事先書面徵求其所代表的業主意見,並將經業主本人簽字的書面意見在業主大會會議上如實反映。
第十三條 未設立業主大會,發生物業服務企業停止服務或者其他重大、緊急物業管理事件,需要業主共同決定解聘、選聘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事項的,由物業所在地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和街道辦事處或者鄉(鎮)人民政府協助業主決定有關事項。
第十四條 物業管理區域內,交付業主的專有部分建築面積達到建築總面積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建設單位應當向物業所在地街道辦事處或者鄉(鎮)人民政府書面申請成立業主大會。
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應當自接到申請之日起六十日內,推舉業主代表擔任籌備組組長,組織成立首次業主大會會議籌備組。籌備組主要由業主代表組成,也可以吸收建設單位、前期物業服務企業、街道辦事處或者鄉(鎮)人民政府的代表各一人參加。
籌備組成員名單確定後,應當將其成員名單和工作職責在物業管理區域內顯著位置公示。
籌備組應當自成立之日起六十日內組織召開首次業主大會會議。
第十五條 建設單位應當自首次業主大會會議籌備組成立之日起七日內,向籌備組提供業主名冊、業主專有和共有部分面積、建築總面積等資料,並承擔召開首次業主大會會議所需費用。
第十六條 業主大會履行下列職責:
(一)制定和修改業主大會議事規則及管理規約;
(二)選舉業主委員會或者更換業主委員會成員;
(三)監督業主委員會工作,聽取業主委員會的工作報告,改變或者撤銷業主委員會不適當的決定;
(四)選聘、解聘物業服務企業;
(五)籌集和使用物業專項維修資金;
(六)決定改建、重建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
(七)決定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其他物業管理事項。
第十七條 業主委員會應當自選舉產生之日起二十日內,持以下材料向物業所在地街道辦事處或者鄉(鎮)人民政府備案:
(一)業主大會設立和業主委員會選舉情況的報告;
(二)業主大會決議;
(三)管理規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
(四)業主委員會委員名單。
街道辦事處或者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在五日內將備案證明復印件分送縣(市、區)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和物業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社區居民委員會。前款(二)、(三)、(四)項內容發生變更時,應當及時辦理備案變更手續。
第十八條 業主委員會應當根據業主大會的授權,履行下列職責:
(一)執行業主大會的決議、決定;
(二)召集並主持業主大會會議,報告物業管理的實施情況;
(三)代表業主與業主大會選聘的物業服務企業簽訂物業服務合同;
(四)及時了解業主、物業使用人的意見和建議,督促業主按時交納物業服務費用,監督和協助物業服務企業履行物業服務合同;
(五)監督管理規約的實施;
(六)組織、監督專項維修資金的籌集和使用;
(七)調解業主之間因物業使用、維護和管理產生的糾紛;
(八)業主大會賦予的其他職責。
業主委員會成員實行任期制,有關任期、候補、空缺、資格終止等事項由業主大會議事規則規定。
業主委員會的辦公經費和成員的工作津貼應當從業主共有部分的收益中提取或者由全體業主負擔,具體辦法和標准由業主大會決定。
業主委員會應當定期向業主公布辦公經費的收支情況。
第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業主委員會成員資格終止:
(一)任職期限屆滿的;
(二)不履行業主義務的;
(三)不再具備業主身份的;
(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或者無民事行為能力的;
(五)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六)以書面形式向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提出辭職的;
(七)業主大會議事規則規定的其他情形。
業主委員會成員資格終止的,應當自終止之日起三日內將所保管的檔案資料、印章及其他應當移交的財物移交給業主委員會;拒不移交的,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街道辦事處或者鄉(鎮)人民政府應當責令移交。
過半數業主要求撤換業主委員會或者業主委員會成員的,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街道辦事處或者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及時協助全體業主重新選舉。
第二十條 主要配套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共用的舊住宅區、分散小區可以劃分為一個物業管理區域。業主可以向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申請成立一個業主大會。
不具備成立業主大會條件的舊住宅區、分散小區,街道辦事處或者鄉(鎮)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業主自行管理,或者經過半數業主同意,委託他人進行清潔衛生、園林綠化、秩序維護等物業管理。
F. 別墅的物業費是怎麼個收費標准
一、物業費是物業產權人、使用人委託物業管理單位對居住小區內的房屋建築及其設備、公用內設施、容綠化、衛生、交通、治安和環境等項目進行日常維護、修繕、整治及提供其他與居民生活相關的服務所收取的費用。
二、一級收費標准:
1.00元 /平方米·月 (已包含稅、費 )
二級收費標准:
0.75元 /平方米·月 (已包含稅、費 )
三級收費標准:
0.45元 /平方米·月 (已包含稅、費 )
四級收費標准:
0.35元 /平方米·月(已包含稅、費 )
三、依據《物業管理條例》
第六條物業服務收費明碼標價的內容包括:物業管理企業名稱、收費對象、服務內容、服務標准、計費方式、計費起始時間、收費項目、收費標准、價格管理形式、收費依據、價格舉報電話12358等。
實行政府指導價的物業服務收費應當同時標明基準收費標准、浮動幅度,以及實際收費標准。
G. 別墅小區除了物業管理費,還會有什麼費用
物業管理費,這個佔大頭,我家物業費一個月一平米12塊8,其餘的都是一些公共設施的版費用,買車權位就不用交停車費了,地皮緊張,一戶最多給賣兩個車位,別墅門口的花園是歸業主打理的,不打理就給物業繳費讓物業打理,一個月也不多,倒是有一個月收費說要給小區門口裝路障,一戶300,小區三個門全都裝了升降路障,這個錢掏的還是心服口服的
H. 別墅物業環境管理與服務人員怎麼配置
別墅一般為封閉式,服務人員配置:在出入口處配置保安,再根據你的小區布局配置巡邏崗,內巡邏崗容巡邏頻率要看你樓盤定位。保潔工、維修工、綠化等配置根據面積和最大工作量來。物管員最好以能夠和每戶達到一般交流為標准配備。說白了,看你公司投入多少。
I. 別墅的物業費是怎麼個收費標准
如果小區已經成立業主大會,物業服務收費實行市場調節價,由業內主大會和物業公司自行協商制容定收費標准。物業管理費收取標准一方面要受國家有關政策法規的制約,不能亂收費;另一方面,物業管理費收取標准還要受到用戶收入水平高低的限制,也要服從優質優價的原則。
J. 關於物業別墅小區中出現亂搭亂建如何解決
.
不清楚為何要亂搭亂建,一般都是不懂品質的土老財才會這么乾的。要多向業主宣傳亂搭亂建別墅的品質及價值都會降低很多的。別墅價值體現不單是按每棟建築面積,價格差關鍵是容積率大小,如:容積率0.30左右比容積率0.60左右的別墅,每平方米價格要高出一倍左右。
辦理了《房地產權證》之後,就是別墅的所有權人。別墅花園的佔地面積擁有土地使用權利的,是可以改造或重建,但必須要先到規劃部門辦理審批手續。
別墅改造或重建先要徵得鄰居同意,這里說的徵得鄰居同意。就是影響鄰居的權利,如房隔距、景觀視線、採光...等權利。建議在去規劃部門審批前,徵求一下鄰居意見。
最不可理解的有些別墅業主只單一貪圖面積,非要把2層或3層的別墅改造搞成4層的洋房;或犧牲容積率的代價,不把別墅改建成普通洋房的決心誓不罷「修」。不但降低了自己的住宅品質及價值,而且一但今後再想把洋房改建回別墅,就算是有錢有權,國家政策放在那裡,規劃部門誰也不敢去審批。所以,把別墅定義搞清楚就知道了。
國土資源部對別墅的定義:是指獨門獨戶獨院,兩至三層樓形式;佔地面積又相當大,容積率又非常低。
別墅是包括地下層在內的最多三層的獨棟住宅形式,帶室內車庫。像很多亞別墅、類別墅,如:「四層單棟洋房」、「雙拼、聯排排屋」、「疊加小高層」都是高檔住宅,也叫排屋、洋房,不屬於別墅。
別墅(Villa):「口」
雙拼(Two Family House):「日」
排屋(Town House):「目」
排屋有公攤面積,中間有共體牆。別墅是沒有公攤面積的,別墅花園佔地面積在房地證上有土地使用權面積的。
別墅的買賣雙方合同一般都有註明:
1、本商品房戶型為:別墅;
2、獨立別墅所屬地塊(包括別墅佔地)佔地面積???平方米。
容積率是指建築總面積與建築用地面積的比。例如,在1萬平方米用地的土地上,有4000平方米的建築總面積,其容積率為0.4。
規劃對低密度住宅的大體標准概念,高層低密度住宅容積率不大於2.2;多層低密度住宅容積率不大於1.2;排屋(Town House)容積率不大於0.7;別墅(Villa)容積率不大於0.35。
2006年5月31日,國土資源部發布通知,「中國一律停止別墅類房地產項目供地和辦理相關用地手續,並對別墅進行全面清理。」同時明確,聯排、雙拼以及Town House等低密度住宅不屬於別墅范圍,而被劃入高檔住宅范圍。隨著土地資源的稀缺,政府對市場供應量的控制必將引發別墅(Villa)在售項目的價格高漲。
自停批別墅用地的政策出台以來,土地資源的稀缺性便成為別墅的最大賣點。而兼得城市生活便利與低密度住宅形態雙重特點的別墅,更是日趨絕版之勢。土地資源的不可再生,決定了別墅產品相對其它住宅產品而言,更能保值增值。尤其是高爾夫別墅產品,在國家對「別墅和高爾夫用地雙禁」政策下,高爾夫別墅資源更顯嚴重稀缺,使其更具大幅度的升值潛力。在美國、澳大利亞、東南亞等地區,高爾夫別墅的平均升值幅度是其他別墅項目的6倍。
中國各級城市都已經沒有新建或者在建的別墅樓盤了,以前拿了土地還沒開發的,已沒有了。目前因不能開發別墅項目,也只能開發排屋、洋房類的高檔住宅。 所以,把別墅定義搞清楚就知道了。
現在有開發商採用外觀以別墅整體設計的2套雙拼,賣給客戶後再改成1套別墅,來規避政策上帶來的風險及稀缺問題。特別是外觀設計整棟的二層雙拼,整棟二層雙拼容積率低於三層的別墅容積率,這個方法也很不錯,但容積率低的整棟雙拼改造別墅也會比容積率高的別墅品質及價值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