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新冠疫苗是誰發明的
新冠疫苗的發明者是陳薇。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消息,由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及康希諾生物聯合申報的新冠疫苗專利申請,已被授予專利權,這是我國首個新冠疫苗專利。
陳薇,女,1966年2月26日出生於浙江蘭溪,中共黨員,生物安全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專業技術二級,少將軍銜,博士生導師。
陳薇1988年畢業於浙江大學,獲得化學工程學士學位;1991年獲得清華大學工學碩士學位,同年4月特招入伍;1998年獲得軍事醫學科學院醫學博士學位;2002年晉升為研究員;2003年成為博士生導師;2006年7月擔任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副所長;2011年12月擔任軍事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同年獲得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2015年被授予專業技術少將軍銜;2017年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1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20年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
2. 疫苗是什麼東西
什麼是疫苗
天花病毒
疫苗是將病原微生物(如細菌、立克次氏體、病毒等)及其代謝產物,經過人工減毒、滅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製成的用於預防傳染病的自動免疫制劑。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動物體免疫系統的特性。當動物體接觸到這種不具傷害力的病原菌後,免疫系統便會產生一定的保護物質,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質、特殊抗體等;當動物再次接觸到這種病原菌時,動物體的免疫系統便會依循其原有的記憶,製造更多的保護物質來阻止病原菌的傷害。
疫苗的發現可謂是人類發展史上意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類繁衍生息的歷史就是人類不斷同疾病和自然災害斗爭的歷史,控制傳染性疾病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預防,而接種疫苗被認為是最行之有效的措施。而事實證明也是如此,威脅人類幾百年的天花病毒在牛痘疫苗出現後便被徹底消滅了,迎來了人類用疫苗迎戰病毒的第一個勝利,也更加堅信疫苗對控制和消滅傳染性疾病的作用。此後200年間疫苗家族不斷擴大發展,目前用於人類疾病防治的疫苗有20多種,根據技術特點分為傳統疫苗和新型疫苗。傳統疫苗主要包括減毒活疫苗和滅活疫苗,新型疫苗則以基因疫苗為主。
疫苗的種類
注射疫苗
疫苗是用來輔助人類免疫系統抵禦疾病的,這就決定製造疫苗首先應選擇合適的生物活體,使之即不引入新的病原體,又能增強人體的免疫能力。隨著生物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這一領域的技術也日漸多元化,疫苗種類也不斷更新,主要有如下幾種:
(1)滅活疫苗俗稱「死疫苗」,是用病原微生物經培養繁殖或接種於動物組織,生長繁殖後失去致病能力但仍保留免疫原性而製成的,進入人體後可直接引起免疫應答,但不能繁殖,比較安全、穩定,適合喪失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的病人使用。不過需要多次注射才能產生連續而牢固的免疫力。例如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傷寒疫苗和小兒麻痹症疫苗。
(2)非細胞疫苗是依照「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撇棄生物體中具有毒副作用的成分,而只吸納其中的病原部分製造而成的,最熟悉的例子就是HIB疫苗。主要特點和死疫苗相似。
(3)減毒疫苗是通過改變微生物的生長環境或者採取一定技術使之老化,達到降低其生物活性的目的,進而製造出的符合人類要求的疫苗,這也是當前發展最為成功的一種疫苗,主要包括用於防疫麻疹、腮腺炎、風疹等惡性傳染病的各種疫苗。這種疫苗每人一生只需注射一次,因為它能夠在人體中
3. 5款上市的新冠疫苗有什麼不同之處
新型冠狀病毒疫苗(2019-nCoV vaccine),是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中國已經符合條件的新冠疫苗上市的達到4個了,其中有三個是滅活疫苗,還有一個是腺病毒載體疫苗,到2021年3月20日,全國累計集中7495.6萬個,到3月27日,已經超過了1億個人接種了新冠病毒疫苗,並且這個接種人數還在不停的增長中。還有1款重組蛋白疫苗獲批了附條件上市。
國葯集團北京生物疫苗在接種第1天後,10天可以產生抗體,要等2~4周後才能接種第2針。注射後,過14天可以產生抗體,能免疫比較持久。陳薇院士團隊研發的腺病毒載體疫苗,是為一個採用單針免疫的新冠疫苗,接種疫苗28天後,保護效率為65.28%。其他的疫苗都需要注射2到3針。
4. 國內首個新冠疫苗專利是哪個團隊申報的
國內首個新冠疫苗專利是由軍科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及康希諾生物聯合申報的。現已被授予專利權,這是我國首個新冠疫苗專利。
該疫苗的申請名稱為「一種以人復制缺陷腺病毒為載體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就是此前陳薇院士團隊開發的腺病毒載體疫苗(Ad5-nCoV疫苗)。
根據專利摘要,該發明提供一種以人5型復制缺陷腺病毒為載體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該疫苗在小鼠和豚鼠模型上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在短時間內誘導機體產生強烈的細胞及體液免疫反應。此外,該疫苗制備快速簡便,可在短期內實現大規模生產用於應對突發疫情。
為抗擊疫情,陳薇院士帶領團隊研發重組新冠疫苗,在國內和國際分別率先進入I期、Ⅱ期臨床試驗,驗證了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該疫苗Ⅲ期國際臨床試驗正在有序推進。
(4)新型疫苗以什麼維修擴展閱讀:
新冠疫苗需求大於供給
據了解,13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疫苗研發過程復雜,需要較長時間,存在風險且成本高昂,早期研發階段中的大部分疫苗都失敗了。而全球需要多種不同類型的候選疫苗,以最大化找到成功解決方案的機會。
當成功研發出新疫苗後,需求將大於供給。過度需求和供應競爭已導致疫苗民族主義和價格欺詐風險,只有全球團結、公共部門投資和參與才能解決這種情況。
5. 新冠肺炎的疫苗針劑是用的哪些成份加工製作出來的防疫效果會那麼突出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分類,新冠疫苗一-共是十類,一般可將其精簡歸納為六類,包括減毒疫苗、滅活疫苗、蛋白亞單位疫苗、病毒載體疫苗、核酸疫苗和病毒樣顆粒疫苗,具體如下:
1、減毒疫苗,通過各種方式傳代培養出弱毒株,模擬一次幾乎沒有症狀的感染來刺激免疫系統,極其個別情況可能恢復毒力。2、滅活疫苗,使用β-丙內酯滅活病毒,使其失去傳染性和致病性,但保留了病毒完整結構,具有能夠讓免疫系統識別的抗原性。3、亞單位疫苗,通過各種方式培養病毒抗原蛋白,如S蛋白,之後經過純化制備而成,純度高、安全性好,但部分疫苗的效果相對較差。
4、病毒載體疫苗,通過基因技術將表達抗原蛋白的基因移植到其他病毒.上進行培養,讓新的病毒產生新冠病毒的抗原蛋白。
5、核酸疫苗,通過基因技術製作新冠病毒的核酸,嫁接到-一個載體上,讓病毒抗原在機體內製造,而不是在體外製造後注入體內。
6、病毒樣顆粒疫苗,製作只含有病毒完整外殼,而沒有遺傳物質的顆粒,能夠引發機體免疫反應,但不會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