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腦維修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一、在進行故障現象復現、維修判斷的過程中,應避免故障范圍擴大;
二、在維修時,須查驗、核對裝箱單及配置;
三、必須充分地與用戶溝通。了解用戶的操作過程、出故障時所進行過的操作、用戶使用電腦的水平等。
四、維修中第一要注意的就是觀察——觀察、觀察、再觀察!!!
周圍環境:電源環境、其它高功率電器、電、磁場狀況、機器的布局、網路硬體環境、溫濕度、環境的潔凈程度;安放電腦的檯面是否穩固。周邊設備是否存在變形、變色、異味等異常現象;
硬體環境:機箱內的清潔度、溫濕度,采誦寧上的跳接線設置、顏色、形狀、氣味等,采誦寧或設備間的連接是否正確;有無錯誤或錯接、缺針/斷針等現象;用戶加裝的與機器相連的其它設備等一切可能與機器運行有關的其它硬體設施;
軟體環境:
A. 系統中載入了何種軟體、它們與其它軟、硬體間是否有沖突或不匹配的地方;
B. 除標配軟體及設置外,要觀察設備、主板及系統等的驅動、補丁是否安裝、是否合適;要處理的故障是否為業內公認的BUG或兼容問題;用戶加裝的其它應用與配置是否合適;
加電過程中的觀察:元器件的溫度、異味、是否冒煙等;系統時間是否正確;
拆裝采誦寧時的觀察:要有記錄采誦寧原始安裝狀態的好習慣,且要認真觀察采誦寧上元器件的形狀、顏色、原始的安裝狀態等情況;
觀察用戶的操作過程和習慣,及是否符合要求等。
B. 電腦維修步驟與維修操作注意事項都有哪些
對電腦進行維修,應遵循如下步驟:
一、了解情況
即在服務前,與用戶溝通,了解故障發生前後的情況,進行初步的判斷。如果能了解到故障發生前後盡可能詳細的情況,將使現場維修效率及判斷的准確性得到提高。了解用戶的故障與技術標準是否有沖突。
向用戶了解情況,應藉助第二部分中相關的分析判斷方法,與用戶交流。這樣不僅能初步判斷故障部位,也對准備相應的維修備件有幫助。
二、復現故障
即在與用戶充分溝通的情況下,確認:
1. 用戶所報修故障現象是否存在,並對所見現象進行初步的判斷,確定下一步的操作;
2. 是否還有其它故障存在。
三、判斷、維修
即對所見的故障現象進行判斷、定位,找出產生故障的原因,並進行修復的過程。在進行判斷維修的過程中,應遵循下面一節「維修判斷」中所述的原則、方法、注意事項,及第二、三部分所述內容進行操作。
四、檢驗
1. 維修後必須進行檢驗,確認所復現或發現的故障現象解決,且用戶的電腦不存在其它可見的故障。電腦整機正常的標准,參見《聯想台式電腦整機檢驗規范》;
2. 必須按照《XX維修檢驗確認單》所列內容,進行整機驗機,盡可能消除用戶未發現的故障,並及時排除之。
C. 電腦送到服務站維修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送到服務站維修,要注意以下幾點:
1、首先最好要去大一點的店面去修理機器,版然後要注意的話就應該權是不要被別人偷換自己機器的硬體。
2、而且注意的事情就是如果機器診斷出是某個硬體的問題,需要更換全新的硬體的時候要慎重。
3、如果需要更換主板或者其他的硬體時候,建議再去其他的維修點檢測是否有同樣的問題。一般小店維修都是小毛病給說成什麼內部出錯了,然後就修不好了。只能換新的,一般這樣的就慎重一點。
D. 維修電腦要注意些什麼
1:盡量帶整機去修理
就是把「電腦機箱」帶過去就可以了。
不用帶顯示器。
2:打開「主機機箱」——拍個照
目的是,記下零部件的信息,別讓「電腦店的奸商」把硬體給你換了。
最好找出當初的配電腦配置單
品牌機的配置可以去網上查詢。
組裝機——最好記錄下一份主機的配置。
別把主板從機箱上卸下來
雖然說這樣子讓你帶著更輕便。
不過要注意,如果你是電腦小白,請不要這樣做。
因為在你一轉眼的時候,很可能就會把你的內存條、主板上的「蜂鳴器」等直接給你取下,或者偷換了。
最好登錄下貼吧咨詢一下
把你的配置單列出來,問問吧中大神,你的配置是否需要升級??!!
因為很可能你當初購買的CPU,現在的報價就在二三十元左右——這時就沒必要花幾百元更換什麼主板了。
修理後要做的
1
一定要,開機查看
就是真正登錄下系統,查看具體運行如何。
因為很多商家,直接讓你開「進入系統前」的顯示畫面——既然我們是小白,就一白到底。
就是要開機登錄系統後,再確定是否正常。
記得帶個U盤,目的是安裝「魯大師」
以上兩步的真正目的是
在確定能正常開機的前提下,確認魯大師檢測出的配置,要與你當初保存的配置單內硬體的具體型號一一對應。
別最後電腦能正常開機了,獨顯卻被人換成了「GT210」這種,價格只有二十多元的獨顯了!!!
特別注意
1
品牌機盡量去品牌修理處修理
如果你不太懂電腦,請盡量不要在街邊的「二手零部件滿地放的電腦店」修理。
不然他們給你換了許多東西你都不知道。
2
不要去
「零部件堆放雜亂」的地方修理——這並不能說明他們專業。
不過這種凌亂的環境——到是「順手更換你的硬體的好地方」
請不要去,店鋪中堆滿了硬體的地方修理。
因為「亂」——是賣家故意的,這樣他們順手牽羊就很方便了。
10
3
不要亂更換主板
如果你的硬體是剛剛購買的,那就說明應該在」保修期「——直接返修吧。
如果你的配置是老舊的,那他們在更換主板時,你只認准」華碩、技嘉和微星「的。
其他牌子的主板,因為你的配置老舊,廠家壓根不再生產這種舊型號的主板了,如果他賣你的價格在百元以上的其他二三線品牌——請不要更換。
E. 維修電腦時,應該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
維修電腦設備時來應注意以下幾點自,
1、在清理電路板時應用粗毛刷掃除表麵灰塵,不得用空壓氣直接吹塵(空壓氣含有水分);必須清洗時,要用純酒精洗,不得用清水或汽油。
2、在維修電腦板時,所使用的電鉻鐵功率不超過40W,不得有漏電現象(特別是維修主控板),不得使用焊錫膏助焊(焊錫膏帶酸性物質,會腐蝕銅條),建議使用松香膏。
F. 電腦維修步驟與維修操作注意事項
§ 電腦維修步驟
對電腦進行維修,應遵循如下步驟:
一、了解情況
即在服務前,與用戶溝通,了解故障發生前後的情況,進行初步的判斷。如果能了解到故障發生前後盡可能詳細的情況,將使現場維修效率及判斷的准確性得到提高。了解用戶的故障與技術標準是否有沖突。
向用戶了解情況,應藉助第二部分中相關的分析判斷方法,與用戶交流。這樣不僅能初步判斷故障部位,也對准備相應的維修備件有幫助。
二、復現故障
即在與用戶充分溝通的情況下,確認:
1. 用戶所報修故障現象是否存在,並對所見現象進行初步的判斷,確定下一步的操作;
2. 是否還有其它故障存在。
三、判斷、維修
即對所見的故障現象進行判斷、定位,找出產生故障的原因,並進行修復的過程。在進行判斷維修的過程中,應遵循下面一節維修判斷中所述的原則、方法、注意事項,及第二、三部分所述內容進行操作。
四、檢驗
1. 維修後必須進行檢驗,確認所復現或發現的故障現象解決,且用戶的電腦不存在其它可見的故障。電腦整機正常的標准,參見《聯想台式電腦整機檢驗規范》;
2. 必須按照《XX維修檢驗確認單》所列內容,進行整機驗機,盡可能消除用戶未發現的故障,並及時排除之。
§ 電腦維修操作
在維修過程中,下列各條款應引起切實的關注和注意。
一、在進行故障現象復現、維修判斷的過程中,應避免故障范圍擴大;
二、在維修時,須查驗、核對裝箱單及配置;
三、必須充分地與用戶溝通。了解用戶的操作過程、出故障時所進行過的操作、用戶使用電腦的水平等。
四、維修中第一要注意的就是觀察--觀察、觀察、再觀察!!!
1. 周圍環境:電源環境、其它高功率電器、電、磁場狀況、機器的布局、網路硬體環境、溫濕度、環境的潔凈程度;安放電腦的檯面是否穩固。周邊設備是否存在變形、變色、異味等異常現象;
2. 硬體環境:機箱內的清潔度、溫濕度,采誦寧上的跳接線設置、顏色、形狀、氣味等,采誦寧或設備間的連接是否正確;有無錯誤或錯接、缺針/斷針等現象;用戶加裝的與機器相連的其它設備等一切可能與機器運行有關的其它硬體設施;
3. 軟體環境:
A. 系統中載入了何種軟體、它們與其它軟、硬體間是否有沖突或不匹配的地方;
B. 除標配軟體及設置外,要觀察設備、主板及系統等的驅動、補丁是否安裝、是否合適;要處理的故障是否為業內公認的BUG或兼容問題;用戶加裝的其它應用與配置是否合適;
4. 加電過程中的觀察:元器件的溫度、異味、是否冒煙等;系統時間是否正確;
5. 拆裝采誦寧時的觀察:要有記錄采誦寧原始安裝狀態的好習慣,且要認真觀察采誦寧上元器件的形狀、顏色、原始的安裝狀態等情況;
6. 觀察用戶的操作過程和習慣,及是否符合要求等。
五、在維修前,如果灰塵較多,或懷疑是灰塵引起的,應先除塵
六、對於自己不熟悉的應用或設備,應在認真閱讀用戶使用手冊或其它相關文檔後,才可動手操作。
七、平時要多注意通過《技術直通車》、《技術工程信息通報》等下發的技術資料及其他工程師們的經驗來積累自己的經驗和提高維修水平。
八、禁止維修工程師為用戶安裝地線。如用戶要安裝地線,請用戶聯系正式電工為其安裝。
九、如果要通過比較法、替換法進行故障判斷的話,應先徵得用戶的同意。
十、在進行維修判斷的過程中,如有可能影響到用戶所存儲的數據,一定要在做好備份、或保護措施、並徵得用戶同意後,才可繼續進行。
十一、當出現大批量的相似故障(不僅是可能判斷為批量的故障)時,一定要對周圍的環境、連接的設備,以及與故障采誦寧相關的其它采誦寧或設備進行認真的檢查和記錄,以找出引起故障的根本原因。
十二、隨機性故障的處理思路。隨機性故障是指:隨機性死機、隨機性報錯、隨機性出現不穩定現象。對於這類故障的處理思路應該是:
1. 慎換硬體,特別是上門服務時。一定要在充分的軟體調試和觀察後,在一定的分析基礎上進行硬體更換。如果沒有把握,最好在維修站內進行硬體更換操作。
2. 以軟體調整為主。調整的內容有:
1) 設置BIOS為出廠狀態(注意BIOS開關位置)
2) 查殺病毒
3) 調整電源管理
4) 調整系統運行環境
5) 必要時做磁碟整理,包括磁碟碎片整理、無用文件的清理及介質檢查(注意,應在檢查磁碟分區正常及分區中空餘空間足夠的情況下進行)。
6) 確認有無用戶自加裝的軟硬體,如果有,確認其性能的完好性/兼容性。
7) 與無故障的機器比較、對比。這種對比的一種方法是,在一台配置與故障機相同的無故障機器上,逐個插入故障機中的采誦寧(包括軟體),查看無故障機的變化,當在插入某采誦寧後,無故障機出現了與故障機類似的現象,可判該采誦寧有故障。注意這種方式的對比,應做得徹底,以防漏掉可能有兩種采誦寧引起同一故障的情況。
十三、應努力學習相關技術知識、掌握操作系統的安裝、使用方法及配置工具的使用等;理解各配置參數的意義與適用的范圍。
十四、請求支持需要關注的內容
1. 硬體及配置信息(盡可能詳盡)
2. 軟體及配置信息(盡可能詳盡)
3. 周圍環境
4. 完整的故障現象描述。即用戶第一次報修時的故障現象,經過維修操作後故障現象的變化情況。(清晰的描述)
5. 做過的維修操作(要詳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