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對方全責,責任方不來辦理修車事項!怎麼辦
1、交警出具事故認定書之後,將有責方的駕駛員作為第一被告,將其車輛的保險公司作為第二被告一起起訴到法院,只需要准備好各類損失的相關票據即可,法院自然會判的。
2、這之前可能還要自己去調取一下相關人員的身份信息之類的,拿著事故認定書讓法院立案之後出個查詢函就可以調了。調取地點一般是處理該起事故的交警隊。
2. 追尾了責任方不付維修費怎麼辦
追尾方全責,但是抄卻不去服襲維修車輛的費用,導致車輛在修理廠壓著。遇到這樣的,可以自己先交錢吧車提出來,發票保留好,然後再找對方要錢,一手錢一手發票,對方拿著發票到他的額保險公司報銷,但可能遇到就是不給錢的,那就只能拿著事故責任認定書、修車發票,到法院起訴他,法院審理後,會判決追尾方賠償你的車輛維修費,並承擔本次訴訟費。
3. 車輛事故,對方全責無保險,現在車也修好,對方不出面支付維修費我應怎麼辦
你好:這樣的現象你需要保存好維修票據,交警責任認定書,然後你就可以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了。
4. 汽車事故對方責任汽車維修好了對方不給錢怎麼辦
1、你自己做的鑒定對方肯定不認,正確程序是把對方車輛的所有人、發生事故時的駕駛員(如果兩者不是同一人),這兩個信息在事故認定書上應該有。然後把對方車輛的交強險公司一同作為被告(按你們當地司法實踐或規定,保險公司也可能作為第三人)向法院起訴,如果查不到保險公司就先起訴車輛所有人、駕駛員,等法院通知他應訴之後(你如果拿到法院開庭傳票了就說明對方已經被法院通知到了),向法院申請追加上述保險公司(讓法院問被告去)。 然後你的案子至少要開兩次庭,第一次是你車損的證據經過質證固定下來,然後向法院申請做汽車價值貶損的鑒定,只有向法院申請鑒定了,對方才沒話說。鑒定結論出來後,再復一次庭,圍繞鑒定結論問對方是否異議?如果沒有,直接算錢了。 2、對方全責的話對你的損失應該全賠,這個沒問題。 3、你向法院起訴後,再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讓法院查封對方的車輛。車號你肯定知道,到車管所辦個手續就行了,這樣對方只能用車而不能進行買賣、抵押等處分。注意!你一定要盡快起訴,否則對方把車賣了你基本也就沒東西保全了,除非他還有其他車。對方的車、房信息你可以委託律師到車管所、房屋交易中心查到。 3、訴訟費、鑒定或評估費、保全費你起訴時要預交,勝訴後(肯定勝訴,就是賠的錢多錢少的問題)由對方承擔,除非你的訴訟請求額度過高,則按法院判決的被告實際賠償責任與你按比例分攤上述費用。但律師費法院一般不支持。 4、勝訴後,直接申請強制執行,執行此前保全的車輛即可。如果不夠賠償,你還要自己調查對方財產線索。 !!切記!!快起訴,然後馬上做財產保全!
5. 交通事故交警已經判定對方全責,車輛也定損,維修好但是對方不給修理廠付錢,不能提車怎麼辦
交通事故交警已經判定對方全責,車輛也定損維修後肇事方拒絕賠償的,回可以可以申請人民調解委員會答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根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二十二條 當事人自行協商達成協議的,可以按照下列方式履行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
(一)當事人自行賠償;
(二)到投保的保險公司或者道路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服務場所辦理損害賠償事宜。
當事人自行協商達成協議後未履行的,可以申請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5)車輛維修好了責任方不出怎麼辦擴展閱讀: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八十四條 當事人可以採取以下方式解決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爭議:
(一)申請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
(二)申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
(三)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第八十五條 當事人申請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後,雙方當事人認為有必要的,可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
當事人申請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調解未達成協議的,當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或者自人民調解委員會作出終止調解之日起三日內,一致書面申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進行調解。
6. 車被追尾,對方全責,車4S店定損,維修,車修好了,車提不出來,對方不給錢,應該怎麼辦!
車被追尾,對方全責,車4S店定損,維修,車修好了,車提不出來,對方不給錢,建議直接起訴對方和對方車輛的保險公司,要求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一、按照保險法第六十五條規定:
保險人對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的損害,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或者合同的約定,直接向該第三者賠償保險金。
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損害,被保險人對第三者應負的賠償責任確定的,根據被保險人的請求,保險人應當直接向該第三者賠償保險金。被保險人怠於請求的,第三者有權就其應獲賠償部分直接向保險人請求賠償保險金。
既然修車費在保險公司的定損金額范圍內,理賠應該沒問題,你可以持交通事故認定書、保險公司定損單、修車發票等證據材料將保險公司和對方駕駛員一同起訴到法院,目前地方法院對交通事故賠償案件都有減免訴訟費及優先執行的便民措施。
二、車險理賠注意事項
(1)發生事故時不要私了
當發生交通事故時,最好不要私了,更不能忍氣吞聲。
(2)小損失理賠不值得
哪怕一丁點的小刮擦都要去保險公司理賠。這樣做既浪費時間,又增加了自己的理賠率,因為保險公司每年根據車主的出險率有一定的折扣。
(3)一人名下兩車 互碰拒賠
遵照現行的車險相干規則,同屬一人名下的兩輛車相撞,無論事變義務如何認定,只有關涉到交強險和三者險的理賠,保險公司一律不予賠付。
(4)「全險」不等於「全賠」
事實上,「全險」一詞在法律上和保險術語中並不存在,它只是人們的艱深用語。不少人習性性把包含交強險、商業三者險、不計免賠險、車損險、盜搶險、車上人員險等在內的幾個重要險種籠統地稱為「全險」。但事實上,這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全額保險,因而也不能夠取得保險公司的「全賠」。
7. 車輛出險維修後對方不付錢怎麼辦
如對方不予配合,只能起訴維權,或者申請代位求償。
可先從保險公司那兒拿到修車錢,而追討賠償的事兒就交給保險公司去辦——「代位求償」這一車險理賠規則無疑是無責方車主理賠的「尚方寶劍」。但在現實中,很多車主並不清楚車險中的這一「隱形」規定。而對於保險公司來說,由於追償的成功率很低,它們也不大願意從無責車主那兒「接手」索賠權。
四步讀懂「代位求償」
PART1
「代位」適用於財產險,車險中只針對車損
改革後的商業車險規定,投保車主遭遇車禍,如果對方是全責,可對方車主投保額度不足或是拒不賠償,可以讓自己的保險公司先行賠付,然後由保險公司負責向對方追償。
不過,並非所有的險種都可以請保險公司「代位求償」,這一權利通常只適用於財產險。記者查閱了一些車險、家財險、責任險的條款,其中在「賠償處理」的部分有與「代位求償」相關的說明,本文主要以車險為主。
在車險當中,「代位求償」只針對車損,如果事故涉及到人員傷亡,這部分的賠償就無法通過「代位求償」來實現。還有一些特殊情況,代位求償發揮不了作用,如車輛停在路邊被人砸了或者劃傷了,不知道是誰乾的。在沒有明確責任方的背景下,保險公司也不會輕易接手代位求償權。碰到這種損失,車主只能走常規的報案途徑去爭取賠償金。
PART2
「求償權」自賠付日起,但追償成功率較低
保險公司取得「代位求償」的權利並不需要經過被保險人(車主)授權或者第三者(責任方)同意。一旦保險公司向車主給付了賠償金,這項權利便自動轉移給了保險公司。在申請「代位求償」時,車主要向保險公司提供必要的文件和所知道的相關情況,比如第三方(責任方)姓名、聯系電話、地址等。
「代位求償」的確解決了車主的煩心事,但獲得了「追償權」的保險公司,能否追回賠償款呢?據媒體報道,在商業車險改革試點中,「代位求償」的案件增加了不少,可追償成功率並不高,這也是目前保險公司沒有大張旗鼓宣傳「代位求償」的一個原因。
PART 3
「求償」對象不含家人,需符合險內責任規定
前文已經提到,「代位求償」是依法向「第三者」請求賠償,那麼誰才是「第三者」呢?
根據《保險法》第62條規定,「除被保險人的家庭成員或者其組成人員故意造成本法第六十條第一款規定的保險事故外,保險人不得對被保險人的家庭成員或者其組成人員行使代位請求賠償的權利。」這里的家庭成員應當理解為與被保險人共同生活、與被保險人擁有共同財產的人,或者由被保險人承擔撫養或者贍養義務的 人。
之所以被保險人家庭人員及其組成人員被排除在外,是因為他們與被保險人是利益共同體。如果保險公司先行支付賠償金給被保險人,然後又向其家庭成員或者其組成人員求償,就相當於向被保險人要回了賠償金,最終被保險人的損失還是得不到賠償,保險也就失去了意義。
還有一種極其特殊的情況,倘若交通事故中的兩輛車同屬於一名車主,其中一輛車由另外一名駕駛員(相當於借車人)駕駛,原車主想使用「代位求償」也是行不通的,這里的借車人就相當於「其他組成人員」。在這種情況中,兩輛車的保險受益人為同一個人,即車主,而根據第三方責任險的規定,不管誰的責任,自己名下的兩部車相撞根本沒得賠。因此,「代位求償」生效的前提是要在車險理賠責任范圍內。
PART 4
確保車主得到賠償,也防止因賠付而過分收益
記者從業內了解到,保險公司一方面是想通過「代位求償」確保被保險人的損失得到充分賠償;另一方面,「代位求償」這項賠付規則也是為了防止被保險人因為保險賠付而過分受益,即重復獲賠。
為什麼這么說呢,如果車主私下已經從第三方(責任方)獲得了賠款,然後再從保險公司那裡又獲得了賠償金,那從保險公司的角度來說,這筆錢不就花得冤枉嗎?
按照《保險法》的要求,「保險事故發生後,被保險人已經從第三者取得損害賠償的,保險人賠償保險金時,可以相應扣減被保險人從第三者已取得的賠償金額」。所以,你若是想通過「代位求償」而獲得雙份賠償,恐怕是不可能的。
據車險理賠專家介紹,在車險當中,「代位求償」時的賠付額度與被保險人自己投保的車險保額相關。比如說,有些老司機投保時,並不會購買商業險中的車損險, 僅投保了一份交強險。那麼,如果滿足「代位求償」的條件,保險公司僅負責交強險額度內的賠付,即最多賠付2000元。
投保貼士
不能私下放棄索賠權利
如果私下和對方約定放棄索賠,視同自己放棄索賠權,保險公司也不會再支付賠償款,而已經支付的賠償款會被索回。另外,如果保險公司去法院起訴第三者,需要被保險人配合出庭作證的,被保險人也必須配合,否則保險公司打輸了官司,也會以被保險人不配合、自動放棄索賠為由,把之前支付的賠償款追討回來。
未賠付部分可私下求償
保險公司是對事故中,屬於保險責任范圍內的部分進行賠付。但很多時候,保險標的的損害是多方面的,對於保險公司沒有賠付的部分,該怎麼辦呢?事實上,保險公司行使「代位求償」權時,不影響被保險人就未取得賠償的部分向第三者請求賠償。換言之,保險公司就其賠償的部分向第三者求償;與此同時,被保險人也可以就保險公司未賠償部分向第三者求償,二者互不影響。
次年續保費標准存爭議
車主申請「代位求償」,理賠的時候是方便了,但可能會影響到第二年的保費。有保險專家認為,使用「代位求償」視同出險,第二年的保費可能會相應上調。但也有觀點認為,是否提高保費應以車主是否有責為標准,而使用「代位求償」權的車主並非事故責任方,只是把索賠權利讓渡給保險公司而已,不應該被處以提高保費的懲罰。
8. 車子被撞,對方全責,修好了,對方卻不肯賠錢,怎麼辦
如果肇事車輛有購買保險,可以將肇事車輛車主、司機和購買保險的保險公司一起起訴進來。先由承保的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肇事者承擔。
當事人提出起訴的,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一)起訴人是自然人的,提交身份證明復印件;起訴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提交營業執照或者組織機構代碼證復印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身份證明書;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能提供組織機構代碼的,應當提供組織機構被注銷的情況說明;
(二)委託起訴或者代為告訴的,應當提交授權委託書、代理人身份證明、代為告訴人身份證明等相關材料;
(三)具體明確的足以使被告或者被告人與他人相區別的姓名或者名稱、住所等信息;
(四)起訴狀原本和與被告或者被告人及其他當事人人數相符的副本;
(五)與訴請相關的證據或者證明材料。
書寫起訴狀的注意事項
1、原告應當寫明姓名、性別、出生日期、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原告是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應當寫明法定代理人姓名、性別、出生日期、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在訴訟地位後括注與原告的關系。
2、起訴時已經委託訴訟代理人的,應當寫明委託訴訟代理人基本信息。
3、被告是自然人的,應當寫明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被告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寫明名稱、住所等信息。
4、原告在起訴狀中直接列寫第三人的,視為其申請人民法院追加該第三人參加訴訟。是否通知第三人參加訴訟,由人民法院審查決定。
5、起訴狀應當由本人簽名。
法院執行中,執行申請人有義務向法院提供被執行人的財產信息,法院也有職責依法調查被執行人的財產信息。
(8)車輛維修好了責任方不出怎麼辦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同時投保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以下簡稱「交強險」)和第三者責任商業保險(以下簡稱「商業三者險」)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同時起訴侵權人和保險公司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下列規則確定賠償責任:
(一)先由承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
(二)不足部分,由承保商業三者險的保險公司根據保險合同予以賠償;
(三)仍有不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定由侵權人予以賠償。
被侵權人或者其近親屬請求承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優先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9. 交通事故關於責任方不肯出面支付相關修理費用如何處理
一是,寫好民事訴狀,將車主和保險公司列為被告,起訴請求要求對方和保險公司承擔你的修理費用;二是,到事故發生地的法院立案;三是:法院立案後會給你一定期限的舉證期,普通程序(組織成合議庭,也就是三個審理此案,舉證時間為不少於三十日),獨任程序(一個法官審理此案,舉證期一般在十五天左右),另外還要通知你開庭時間,一般在舉證期屆滿後的二、三天內。
10. 如果對方全責,我的車子修好了,對方保險需要全責方出面,對方不來怎麼辦
根據您的描述,對方承擔全責,如果您在事故發生時正在進行營運活動,交通事故所造成車輛毀損在修復期間的營運損失對方應該予以賠償。您可以先與對方協商要求賠償車輛修復期間的停運損失,或者在交警部門的調解下與對方協商解決。如果對方堅持拒絕承擔賠償責任的話,您可以到當地的法院起訴解決。您可以參考最高人民法院法釋〔1999〕5號《關於交通事故中的財產損失是否包括被損車輛停運損失問題的批復》:「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中,如果受害人的被損車輛正用於貨物運輸或者旅客運輸經營活動,要求賠償被損車輛修復期間的停運損失的,交通事故責任者應當予以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