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工業機器人維修的過程中常用的工具有哪些
工業機器人維修中,常常用到一些維修工具及測試儀器,如:熱風槍、電烙鐵、萬用表、直流穩壓電源、示波器、帶燈放大鏡、超聲波清洗儀、拆裝工具、頻譜儀、可編程軟體維修儀、免拆機軟體維修儀等。
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工業機器人管理與維護保養是一個新興的技術工種,其不僅要求管理維護人員掌握工業機器人技術的基本原理,還要求其掌握機器人的安裝、調試、系統編程、維修等的技能。因此,管理維修人員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技能水平,以滿足工業機器人維護保養需求。
1 機器人日常檢查
1.1 剎車檢查
正常運行前,維修管理人員需檢查電機剎車每個軸的電機剎車,檢查方法如下:
第一,運行每個機械手的軸到它負載最大的位置。
第二,機器人控制器上的電機模式選擇開關打到電機關(MOTORS OFF)的位置)。
第三,檢查軸是否在其原來的位置如果電機關掉後,機械手仍保持其位置,說明剎車良好。
1.2 失去減速運行(250mms)功能的危險
不要從電腦或者示教器上改變齒輪變速比或其它運動參數,這將影響減速運行(250mms)功能。
1.3 安全使用示教器
安裝在示教器設備上的使能按鈕(Enabling device),當按下一半時,系統變為電(MOTORS ON)模式。當松開或全部按下按鈕時,系統變為電機關(MOTORS OFF)模式。為了安全使用示教器,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當設備使能按鈕(Enabling device)不能失去功能編程或調試的時候,當機器人不需要移動時,立即松開能使設備使能按鈕(Enabling device);
第二,當編程人員進入安全區域後,必須隨時將示教器帶在身上,避免其他人移動機器人。
1.4 在機械手的工作范圍內工作
如果必須在機械手工作范圍內工作,需遵守以下幾點:
第一,控制器上的模式選擇開關必須打到手動位置,以便操作使能設備來斷開電腦或遙控操作。
第二,當模式選擇開關在<250mms位置時候,最大速度限制在250mms。進入工作區,開關一般都打到這個位置,只有對機器人十分了解的人才可以使用全速(100%full speed)。
第三,注意工業機器人各臂的旋轉軸,當心頭發或衣服攪到上面,另外注意機械手上其它選擇部件或其它設備。
第四,檢查每個軸的電機剎車。
2 工業機器人的維護頻率
維護頻率如下:
第一,一般維護,1次天;
第二,清洗更換濾布,1次500h;
第三,測量系統電池的更換,2次7000h;
第四,計算機風扇單元的更換、伺服風扇單元的更換,1次50000h;
第五,檢查冷卻器,1次月注意;
這個過程需要注意的是:首先,時間間隔主要取決於環境條件;其次,視機器人運行時數和溫度而定;最後,適當確定機器人的運行順暢與否。
3 機器人本體維護保養
第一,一般維護,1次1天;
第二,軸制動測試,1次1天;
第三,潤滑3周副齒輪和齒輪,1次1000h;
第四,潤滑中空手腕,1次500h;
第五,各齒輪箱內的潤滑油,第一次1年更換,以後每5年更換一次。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時間間隔主要取決於環境條件;還要視機器人運行時數和溫度而定;最後,確定機器人的運行順暢與否。
4 工業機器人一般維護
4.1 清洗機械手
應定期清洗機械手底座和手臂。使用溶劑時需謹慎操作。應避免使用丙酮等強溶劑。可使用高壓清洗設備,但應避免直接向機械手噴射。如果機械手有油脂膜等保護,按要求去除。為防止產生靜電,必須使用浸濕或潮濕的抹布擦拭非導電表面,如噴塗設備、軟管等。請勿使用干布。
4.2 中空手腕
如有必要,中空手腕是需要經常清洗,以避免灰塵和顆粒物堆積。用不起毛布料進行清潔。手腕清洗後,可在手腕錶面添加少量凡士林或類似物質,以後清洗時將更加方便。
4.3 定期檢查
視需要經常檢查下列要點:檢查是否漏油,如發現嚴重漏油,應向維修人員求助;檢查齒輪游隙是否過大,如發現游隙過大,應向維修人員求助;檢查控制櫃、吹掃單元、工藝櫃和機械手間的電纜是否受損。
4.4 檢查基礎
固定螺釘將機械手固定於基礎上的緊固螺釘和固定夾必須保持清潔,不可接觸水、酸鹼溶液等腐蝕性液體。這樣可避免緊固件服飾。如果鍍鋅層或塗料等防腐蝕保護層受損,需清潔相關零件並塗以防腐蝕塗料。
4.5 軸制動測試
在操作過程中,每個軸電機制動器都會正常磨損。為確定製動器是否正常工作,此時必須進行測試。測試方法:第一,運行機械手軸至相應位置,該位置機械手臂總重及所有負載量達到最大值(最大靜態負載);第二,馬達斷電;第三,檢查所有軸是否維持在原位。如馬達斷電時機械手仍沒有改變位置,則制動力矩足夠。還可手動移動機械手,檢查是否還需要進一步保護措施。
5 工業機器人預防性保養
日常的預防性維護檢查包括以下內容:備份控制器內存;定期監視機器人,檢查機器人、導線和電纜;檢查剎車裝置;檢查機器人的結構緊湊程度;聽聲音振動和噪音;根據特定機器人的手冊查看機器人的潤滑關節;肉眼檢查示教器和控制器電纜;檢查電纜連接、冷卻風扇、電源、安全設備和其他運行設備;如果需要,測試並更換RAM和APC電池;如果機器人需要維修,技術人員應該報告問題,以便安排進行必要的維修。
6 結束語
工業機器人對於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生產效率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企業需要採取科學、合理的維護和保養措施,來保證工業機器人安全、穩定、健康、經濟運行,從而提升企業生產整體效益。
B. 機器人技術主要包括哪些
您好,機器人技術主要包括:機器人結構設計基礎;機器人操作手運動學;機器人操作手動力學;操作機器人關節伺服驅動技術;機器人控制;機器人感測器等,希望以上回答能對您有點幫助。
C. 工業機器人的控制器包括哪幾個部分
你這也太專業了,一般機器人最重要的是感測器,像丹麥優傲機器人顛覆了傳統的感測器技術,不同於昂貴的感測器技術,利用一項專利技術來測量接合處的電流,從而確定力量與移動動作。這項創新使優傲機器人能夠降低其他自動化方案的價格。
D. 機器人技術(包括操作、維修、編程)要多久可以學會
在中國做工業機器人多半都是做控制,做控制需要學習基本的電氣知識,內PLC,基本的容c語言編程邏輯,然後就是實踐。如果要做得深入一些必須學習一些數學和控制理論方面的知識。 如果是做機械設計方向,不需要額外再學習什麼了,把本專業學好就可以了,實踐才是重要的,不過此類工作不是很好找。但是學習都是靠個人,如果你有這方面的天賦加上努力,相信是不會難的,只要技術跟實踐能力跟得上,還是很有發展前景的。至於多久學會就看個人能力及領悟學習能力了,希望您早點學會哦!
E. 工業機器人維修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事項
一、掌握安全理念
「軌跡交叉論」認為,在一個系統中,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的形成過程中,一旦發生時間和空間的運動軌跡交叉,就會造成事故。所以,我們在給機器人「治病」時,一方面要熟悉機器人的安全設備,另一方面要遵守機器人安全操作流程,禁止出現「三違」行為。
二、熟悉安全設備
如果操作不當,機器人就可能引發很嚴重的安全事故,為此誕生了許多安全設備,以進一步降低發生事故的概率和降低事故危害。以某國產機器人為例,簡單介紹下機器人的安全設備。
(一)急停設備
機器人有以下急停設備:
1.示教盒急停按鈕;
2.控制櫃急停按鈕(斷開伺服電源)。
當急停按鈕被按下,機器人立即停止運行;外部急停輸入信號來自外圍設備(如安全光柵、安全柵欄、安全門);信號接線端在機器人控制櫃內。
(二)模式選擇開關
模式選擇開關安裝在機器人的示教盒上,維修人員能通過這個開關來選擇一種運行模式。通過模式選擇開關選擇運行模式時,相應的信息會顯示在示教盒(TP)的液晶顯示屏(LCD)上。
運行模式
1.操作界面有效;
2.能通過示教盒的啟動按鈕來啟動機器人程序;
3.安全柵欄信號有效;
4.機器人能以制定的速度運行。
示教模式
1.程序只能通過示教盒(TP)來激活;
2.機器人運行速度不超過250mm/s;
3.安全柵欄信號有效。
(三)安全設備
1.安全柵欄(固定的防護裝置);
2.安全門(帶互鎖裝置),安全插銷和插槽;
3.其他保護設備。
這些安全裝置必須符合國家相關安全標准。
安全柵欄
1.柵欄必須能夠抵擋可預見的操作及周圍沖擊;
2.柵欄不能有尖銳的邊沿和突出物,並且它本身不是引起危險的根源;
3.柵欄防止人們通過「打開互鎖設備」以外的其他方式,進入機器人的保護區域內(即非安全區域);
4.柵欄是永久固定在一個地方的,只有藉助工具才能使其移動;
5.柵欄要盡可能地不妨礙生產過程;
6.柵欄應該安置在距離機器人最大運動范圍足夠遠的地方;
7.柵欄要接地以防止發生意外的觸電事故。
安全門和安全插銷
1.除非安全門關閉,否則機器人不能自動運行;
2.全門關閉前,不能重新啟動機器人在線運行,這是操作人員必須要考慮的;
3.安全門利用安全插銷和安全插槽來固定,必須選擇合適尺寸;
4.安全門必須在危險發生前一直保持關閉狀態(帶保護閘的防護裝置),或者是在機器人運行時打開安全門就能發送停止或急停命令(互鎖的防護裝置)。
注意:要確保用來防止危險(如停止機器人系統的危險運行等)的互鎖裝置,不能成為產生新的危險來源(如危險物掉落到工作區域)。
三、相關注意事項
我們維修人員在給機器人維修時,經常會遇到「修不好」、「沒有維修價值」的情況,只能進行更換部件操作了。那麼更換部件又有哪些需要注意事項呢?
(一)更換前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在操作機器人前,檢查控制櫃的前門急停按鈕被按下時,伺服電源燈是否為關閉狀態。在緊急情況下若不能使機器人停止,會引起人員受傷或設備損壞。
在機器人的活動范圍內進行示教操作時,請注意以下事項:
1.保持從正面觀看機器人;
2.嚴格遵守操作步驟;
3.確保在緊急情況下操作人員可以推到安全的場所;
4.由於誤操作所引起的機器人動作,可能引發傷亡事故;如有問題,請立即按下控制櫃或示教盒上的任一急停按鈕;
5.進行機器人示教作業前,要檢查機器人動作有無異常,檢查外部電纜遮蓋物有無破損。如有異常,則應及時修理或採取其他必要措施;
6.示教盒用完後須放回原位。如不慎將示教盒放在機器人、夾具或地上,當機器人運動時,示教盒可能與機器人或夾具發生碰撞,從而引發人身傷害或設備損壞事故。
(二)更換控制櫃部件時需要注意
1.務必在斷開電源後,再打開控制櫃的門,否則有觸電危險;
2.切斷電源5分鍾後再更換伺服單元、開關電源盒單元、系統I/O單元、接觸器等元件,在這期間請不要觸摸接線端子,否則有觸電危險;
3.維修中,在總電源(閘刀開關、開關等)控制櫃及有關控制箱處貼上「禁止通電」、「禁止合上電源」等警告牌;
4.再生電阻器是高溫部件,不要觸摸,否則有燙傷的危險;
5.維修結束後,請不要將工具遺留在控制櫃內,確認控制櫃的門是否關好。
(三)更換伺服時需要注意
1.更換伺服單元,務必要在切斷電源5分鍾後進行;
2.在這期間,請不要觸摸接線端子,否則有觸電的危險。
(四)更換系統主機單元時需要注意
更換系統主機單元,務必要切斷電源,否則有觸電危險。
(五)更換接觸器等元件時需要注意
更換接觸器等電氣元件一定要切斷外部電源,務必確認機器人控制櫃沒有電源接入。
(六)更換電池時需要注意
1.舊電池應妥善處理,以免造成污染;
2.電池每2年更換一次,電池更換後確認零點位置是否正確。
F. 機器人都有哪些組成部分
機械手主要由執行機構、驅動機構和控制系統三大部分組成。手部是用來抓持工件(或工具)的部件,根據被抓持物件的形狀、尺寸、重量、材料和作業要求而有多種結構形式,如夾持型、托持型和吸附型等。運動機構,使手部完成各種轉動(擺動)、移動或復合運動來實現規定的動作,改變被抓持物件的位置和姿勢。運動機構的升降、伸縮、旋轉等獨立運動方式,稱為機械手的自由度。
為了抓取空間中任意位置和方位的物體,需有6個自由度。自由度是機械手設計的關鍵參數。自由度越多,機械手的靈活性越大,通用性越廣,其結構也越復雜。一般專用機械手有2~3個自由度。控制系統是通過對機械手每個自由度的電機的控制,來完成特定動作。同時接收感測器反饋的信息,形成穩定的閉環控制。控制系統的核心通常是由單片機或dsp等微控制晶元構成,通過對其編程實現所要功能。
一、執行機構
機械手的執行機構分為手部、手臂、軀干;
1、手部
手部安裝在手臂的前端。手臂的內孔中裝有傳動軸,可把運用傳給手腕,以轉動、伸曲手腕、開閉手指。
機械手手部的構造系模仿人的手指,分為無關節、固定關節和自由關節3種。手指的數量又可分為二指、三指、四指等,其中以二指用的最多。可根據夾持對象的形狀和大小配備多種形狀和大小的夾頭以適應操作的需要。所謂沒有手指的手部,一般都是指真空吸盤或磁性吸盤。
2、手臂
手臂的作用是引導手指准確地抓住工件,並運送到所需的位置上。為了使機械手能夠正確地工作,手臂的3個自由度都要精確地定位。
3、軀干軀干是安裝手臂、動力源和各種執行機構的支架。
二、驅動機構
機械手所用的驅動機構主要有4種:液壓驅動、氣壓驅動、電氣驅動和機械驅動。其中以液壓驅動、氣壓驅動用得最多。
1、液壓驅動式
液壓驅動式機械手通常由液動機(各種油缸、油馬達)、伺服閥、油泵、油箱等組成驅動系統,由驅動機械手執行機構進行工作。通常它的具有很大的抓舉能力(高達幾百千克以上),其特點是結構緊湊、動作平穩、耐沖擊、耐震動、防爆性好,但液壓元件要求有較高的製造精度和密封性能,否則漏油將污染環境。
2、氣壓驅動式
其驅動系統通常由氣缸、氣閥、氣罐和空壓機組成,其特點是氣源方便、動作迅速、結構簡單、造價較低、維修方便。但難以進行速度控制,氣壓不可太高,故抓舉能力較低。
3、電氣驅動式電力驅動是機械手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驅動方式。其特點是電源方便,響應快,驅動力較大(關節型的持重已達400kg),信號檢測、傳動、處理方便,並可採用多種靈活的控制方案。驅動電機一般採用步進電機,直流伺服電機(AC)為主要的驅動方式。由於電機速度高,通常須採用減速機構(如諧波傳動、RV擺線針輪傳動、齒輪傳動、螺旋傳動和多桿機構等)。有些機械手已開始採用無減速機構的大轉矩、低轉速電機進行直接驅動(DD)這既可使機構簡化,又可提高控制精度。
4、機械驅動式
機械驅動只用於動作固定的場合。一般用凸輪連桿機構來實現規定的動作。其特點是動作確實可靠,工作速度高,成本低,但不易於調整。其他還有採用混合驅動,即液-氣或電-液混合驅動。
三、控制系統
機械手控制的要素包括工作順序、到達位置、動作時間、運動速度、加減速度等。機械手的控制分為點位控制和連續軌跡控制兩種。
控制系統可根據動作的要求,設計採用數字順序控制。它首先要編製程序加以存儲,然後再根據規定的程序,控制機械手進行工作程序的存儲方式有分離存儲和集中存儲兩種。分離存儲是將各種控制因素的信息分別存儲於兩種以上的存儲裝置中,如順序信息存儲於插銷板、凸輪轉鼓、穿孔帶內;位置信息存儲於時間繼電器、定速回轉鼓等;集中存儲是將各種控制因素的信息全部存儲於一種存儲裝置內,如磁帶、磁鼓等。這種方式使用於順序、位置、時間、速度等必須同時控制的場合,即連續控制的情況下使用。
其中插銷板使用於需要迅速改變程序的場合。換一種程序只需抽換一種插銷板限可,而同一插件又可以反復使用;穿孔帶容納的程序長度可不受限制,但如果發生錯誤時就要全部更換;穿孔卡的信息容量有限,但便於更換、保存,可重復使用;磁蕊和磁鼓僅適用於存儲容量較大的場合。至於選擇哪一種控制元件,則根據動作的復雜程序和精確程序來確定。對動作復雜的機械手,採用求教再現型控制系統。更復雜的機械手採用數字控制系統、小型計算機或微處理機控制的系統。控制系統以插銷板用的最多,其次是凸輪轉鼓。它裝有許多凸輪,每一個凸輪分配給一個運動軸,轉鼓運動一周便完成一個循環。
G. 機器人由那幾部分組成,各部分什麼功能
機器人一般由執行機構、驅動裝置、檢測裝置和控制系統和復雜機械等組成。
各個組成部分的作用:
一、執行機構
執行驅動裝置發出的系統指令;
二、驅動裝置
是驅使執行機構運動的機構,按照控制系統發出的指令信號,藉助於動力元件使機器人進行動作。
三、檢測裝置
是實時檢測機器人的運動及工作情況,根據需要反饋給控制系統,與設定信息進行比較後,對執行機構進行調整,以保證機器人的動作符合預定的要求。
四、控制系統
常用於負責系統的管理、通訊、運動學和動力學計算,並向下級微機發送指令信息;
拓展資料
能力評價
機器人能力的評價標准包括:智能,指感覺和感知,包括記憶、運算、比較、鑒別、判斷、決策、學習和邏輯推理等;機能,指變通性、通用性或空間佔有性等;物理能,指力、速度、可靠性、聯用性和壽命等。因此,可以說機器人就是具有生物功能的實際空間運行工具,可以代替人類完成一些危險或難以進行的勞作、任務等。
按照用途主要可以分為:
工業機器人、農業機器人、家用機器人、醫用機器人、服務型機器人、空間機器人、 水下機器人、軍用機器人、 排險救災機器人、 教育教學機器人、娛樂機器人等
按照功能可以分為:
操作機器人, 移動機器人, 信息 機器人, 人機機器人
按照裝置可以分為:
電力驅動機器人,液壓機器人,氣動機器人
按照受控方式可以分為:
點位控制型機器人,連續控制型機器人
H. 機器人包括哪些控制技術
開放性模塊化的控制系統體系結構:採用分布式CPU計算機結構,分為機器人控制器,運動控制器、光電隔離I/O控制板、感測器處理板和編程示教盒,機器人控制器和編程示教盒通過串口匯流排進行通訊。機器人控制器的主計算機完成機器人的運動規劃、插補和位置伺候以及主控邏輯,數字I/O、感測器處理等功能,而編程示教盒完成信息的顯示和按鍵的輸入。
模塊化層次化的控制器軟體系統:控制系統建立在基於開源的實時多任務操作系統linux上,採用分層和模塊化結構設計,以實現軟體系統的開放性,整個控制器軟體系統分為三個層次:硬體驅動層、核心層和應用層。三個層次分別面對不同的功能需求,對應不同層次的開發,系統中各個層次內部由若干個功能相對應的 模塊組成,這些功能模塊相互協調實現該層次所提供的功能。
I. 工業機器人機械繫統總體設計主要包括哪幾個方面的內容
1、開放性模塊化的控制系統體系結構:採用分布式CPU計算機結構,分為機器人控制器(RC),運動控制器(MC),光電隔離I/O控制板、感測器處理板和編程示教盒等。
2、模塊化層次化的控制器軟體系統:軟體系統建立在基於開源的實時多任務操作系統Linux上,採用分層和模塊化結構設計,以實現軟體系統的開放性。
3、機器人的故障診斷與安全維護技術:通過各種信息,對機器人故障進行診斷,並進行相應維護,是保證機器人安全性的關鍵技術。
4、網路化機器人控制器技術:當前機器人的應用工程由單台機器人工作站向機器人生產線發展,機器人控制器的聯網技術變得越來越重要。可用於機器人控制器之間和機器人控制器同上位機的通訊,便於對機器人生產線進行監控、診斷和管理。
(9)機器人維修手冊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機器人本體,其臂部一般採用空間開鏈連桿機構,其中的運動副(轉動副或移動副)常稱為關節,關節個數通常即為機器人的自由度數。
根據關節配置型式和運動坐標形式的不同,機器人執行機構可分為直角坐標式、圓柱坐標式、極坐標式和關節坐標式等類型。出於擬人化的考慮,常將機器人本體的有關部位分別稱為基座、腰部、臂部、腕部、手部(夾持器或末端執行器)和行走部(對於移動機器人)等。
J. 機器人維護的內容有哪些
工業機器人在製造業使用的程度在不斷增加,主要使用在較為惡劣的條件下,或工作強度和持續性要求較高的場合,品牌機器人的故障率較低,因此得到了較為廣泛的認可。
但即使工業機器人的設計較規范完善,集成度較高,故障率較低,但仍須定期進行常規檢查和預防性維護。常見的機器人有:串聯關節式機器人,直角坐標式機器人,Delta並聯機器人,scara機器人,自動引導小車等,本文中的維護主要針對關節式機器人。
一、工業機器人本體維護保養
1、普通維護
1)清洗機械手
定期清洗機械手底座和手臂;可使用高壓清洗設備,但應避免直接向機械手噴射;如果機械手有油脂膜等保護,按要求去除。(應避免使用丙酮等強溶劑、避免使用塑料保護、為防止產生靜電,必須使用浸濕或潮濕的抹布擦拭非導電表面,如噴塗設備、軟管等。請勿使用干布。)
2)中空手腕的清洗維護
根據實際情況,中空手腕需要經常清洗,以避免灰塵和顆粒物堆積,用不起絨球、干凈的布料進行清潔,手腕清洗後,可在手腕錶面添加少量凡士林或類似物質,以後清洗時將更加方便。
3)定期檢查
檢查是否漏油;檢查齒輪游隙是否過大;檢查控制櫃、吹掃單元、工藝櫃和機械手間的電纜是否受損。
4)固定螺栓的檢查
將機械手固定於基礎上的緊固螺栓和固定夾必須保持清潔,不可接觸水、酸鹼溶液等腐蝕性液體。如果鍍鋅層或塗料等防腐蝕保護層受損,需清潔相關零件並塗上防腐蝕塗料。
2、軸制動測試
在操作過程中,每個軸電機制動器都會正常磨損。為確定製動器是否正常工作,此時必須進行測試。
測試方法:按照以下所述檢查每個軸馬達的制動器。
1)運行機械手軸至相應位置,該位置機械手臂總重量及所有負載量達到最大值(最大靜態負載);
2)馬達斷電;
3)檢查所有軸是否維持在原位置;
如馬達斷電時機械手仍沒有改變位置,則制動力矩足夠。還可手動移動機械手,檢查是否還需要進一步的保護措施。當移動機器人緊急停止時,制動器會幫助停止,因此可能會產生磨損。所以,在機器使用壽命期間需要反復測試,以檢驗機器是否維持著原來的能力。
3、系統潤滑加油
1)軸副齒輪和齒輪潤滑加油
確保機器人及相關系統關閉並處於鎖定狀態,每個油嘴中擠入少許(1克)潤滑脂,逐個潤滑副齒輪滑脂嘴和各齒輪滑脂嘴 ,不要注入太多,以免損壞密封。
2)中空手腕潤滑加油
中空手腕10個潤滑點,每個注脂嘴只需幾滴潤滑劑(1克),不要注入過量潤滑劑,避免損壞腕部密封和內部套筒。
4、檢查各齒輪箱內油位
各軸加油孔的位置不同,需要有針對性的檢查,有的需要旋轉後處於垂直狀態再開蓋進行檢查。
5、維護周期(時間間隔可根據環境條件、機器人運行時數和溫度而適當調整)
1) 普通維護頻率:1次/天;
2) 軸制動測試:1次/天;
3) 潤滑3軸副齒輪和齒輪:1次/1000H;
4)潤滑中空手腕:1次/500H;
5) 各齒輪箱內的潤滑油:第一次1年更換,以後每5年更換一次。
二、系統控制櫃的維護
1、維護內容
1)檢查控制器散熱情況
嚴禁控制器覆蓋塑料或其它材料;控制器後面和側面留出足夠間隔(>120mm);嚴禁控制器的位置靠近熱源;嚴禁控制器頂部放有雜物;避免控制器過臟;避免一台或多台冷卻風扇不工作;避免風扇進口或出口堵塞;避免空氣濾布過臟;控制器內不執行作業時,其前門必須保持關閉。
2)清潔示教器
應從實際需要出發按適當的頻度清潔示教器;盡管面板漆膜能耐受大部分溶劑的腐蝕,但仍應避免接觸丙酮等強溶劑;示教器不用時應拆下並放置在干凈的場所。
3)清洗控制器內部
應根據環境條件按適當間隔清潔控制器內部,如每年一次;須特別注意冷卻風扇和進風口/出風口清潔。清潔時使用除塵刷,並用吸塵器吸去刷下的灰塵。請勿用吸塵器直接清潔各部件,否則會導致靜電放電,進而損壞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