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廠電氣檢修都做些什麼
1、建立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和安全用電技術措施的編制、審批制度,並建立相應的技術檔案。
2、建立技術交底制度。向專業電工、各類用電人員介紹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和安全用電技術措施的總體意圖、技術內容和注意事項,並應在技術交底文字資料上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簽字手續,註明交底日期。
3、建立安全檢測制度。從臨時用電工程竣工開始,定期對臨時用電工程進行檢測,主要內容是:接地電阻值,電氣設備絕緣電阻值,漏電保護器動作參數等、,以監視臨時用電工程是否安全可靠,並做好檢測記錄。
4、建立電氣維修制度。加強日常和定期維修工作,及時發現和消除隱患,並建立維修工作記錄,記載維修時間、地點、設備、內容、技術措施、處理結果、維修人員、驗收人員等。
5、建立工程拆除制度。建築工程竣工後,臨時用電工程的拆除應有統一的組織和指揮,並須規定拆除時間、人員、程序、方法、注意事項和防護措施等。
6、建立安全檢查和評估制度。施工管理部門和企業要按照JQ59—88《建築施工安全檢查評分標准》定期對現場用電安全情況進行檢查評估。
7、建立安全用電責任制。對臨時用電工程各部位的操作、監護、維修分片、分塊、分機落實到人,並輔以必要的獎懲。
8、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訓制度。定期對專業電工和各類用電人員進行用電安全教育和培訓,凡上崗人員必須持有勞動部門核發的上崗證書,嚴禁無證上崗。
(1)電氣設備維修一般有哪些工序擴展閱讀:
主要功能
為了保證一次設備運行的可靠與安全,需要有許多輔助電氣設備為之服務,能夠實現某項控制功能的若干個電器組件的組合,稱為控制迴路或二次迴路。這些設備要有以下功能:
1、自動控制功能:高壓和大電流開關設備的體積是很大的 ,一般都採用操作系統來控制分、合閘,特別是當設備出了故障時,需要開關自動切斷電路,要有一套自動控制的電氣操作設備,對供電設備進行自動控制;
2、保護功能:電氣設備與線路在運行過程中會發生故障,電流(或電壓)會超過設備與線路允許工作的范圍與限度,這就需要一套檢測這些故障信號並對設備和線路進行自動調整(斷開、切換等)的保護設備;
3、監視功能:電是眼睛看不見的,一台設備是否帶電或斷電,從外表看無法分辨,這就需要設置各種視聽信號,如燈光和音響等,對一次設備進行電氣監視;
4、測量功能:燈光和音響信號只能定性地表明設備的工作狀態(有電或斷電),如果想定量地知道電氣設備的工作情況,還需要有各種儀表測量設備,測量線路的各種參數,如電壓、電流、頻率和功率的大小等。
在設備操作與監視當中,傳統的操作組件、控制電器、儀表和信號等設備大多可被電腦控制系統及電子組件所取代,但在小型設備和就地局部控制的電路中仍有一定的應用范圍。這也都是電路實現微機自動化控制的基礎。
㈡ 電氣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有哪些
(1)每日操作設備前,應擦拭設備內外、工作台、工作區域地面內,保持清潔;容避免油污以防滑倒。
(2)設備各操作手柄、開關、按鈕、急停是否正常,有無破損及短缺。
(3)設備各控制操作系統動作是否靈敏可靠,有無設備異常聲響。
(4)設備各潤滑系統連桿、轉動軸、軸承有無保養及潤滑。
(5)各油路及管道有無漏油、漏水、漏氣現象。
(6)設備各防護安全裝置是否齊全,無失靈現象。
(7)認真做好日常保養工作,並做好保養記錄。
㈢ 電氣設備維修維護人員工作內容
電氣設備維護工作各單位根據自有設備的情況對於日常的維護和保養還是有一專些差別的,但總的來屬說,一些基本方面還是一致,現說明如下:
1 確認已經採取了有效可靠地安全技術及組織措施
2 絕緣子表面清潔、無裂紋、掉瓷、破碎、放電
2 緊固各部位連接點應無腐蝕、過熱
3 檢查櫃體外殼接地是否良好,櫃體干凈整潔。
4 軟母線無背扣、斷股、松股及明顯損傷
5 硬母線光滑平整、無變形相位標志完整
6 導線無受力、無硬物墊磨、損傷、過載現象
7 電源保護裝置工作可靠
8 各支路電源線絕緣良好無過熱現象
9 強切裝置有效可靠
10 指示燈及計量表完整有效、繼電保護靈敏可靠
11 室內干凈整潔無易燃物、門窗關閉嚴密
12 執行終結送電制度
13 清掃現場、整理用具
備注
㈣ 一般機械設備電氣大修工藝應包括哪些內容
機械設備電器大修時要全部電器及線路拆除更換新線,檢查元器件凡是不能維持使用到下一個大修期限的都要更換新件,清洗電器箱並要刷上新的油漆,布線整齊,電動機要分解清洗更換軸承等等,這些都是大修時要做的內容。
㈤ 電氣設備的維修包括什麼和什麼兩方面
電路故障維修和機械故障維修,同時對設備進行定期維護,並做好設備維護日常巡檢工作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㈥ 電氣設備大修應包括哪些內容
電氣設備大修、小修周期及檢修內容
一、電氣檢修工作的目的和分類
電氣設備的檢修工作主要分為:大修和小修兩種。其中大修是對設備進行較全面的檢查、清掃和修理,其間隔時間較長;小修是消除設備在運行中發現的缺陷,並重點檢查易磨、易損部件,進行必要的處理,或進行必要的清掃和試驗,其間隔時間較短。此外還有事故檢修,它是指設備發生故障後被迫進行的對其損壞的部分進行檢查、修理和更換。
為了提高設備的出力或改進設備的工作條件而進行的改進工程,一般均和大修工作同時配合進行。
二、大修前的准備工作 1、編制大修項目表。
2、擬定大修的控制進度,安排班組的施工進度; 3、制定必要的技術措施和安全措施;
4、做好物質准備(包括材料、備品配件、工具、起重搬運設施、試驗設備、安全用具等)及場地布置;
5、准備好技術記錄表格,確定應測繪和校核的備品配件圖紙; 6、組織班組討論大修計劃、項目、進度、措施及質量要求,做好勞力安排、特種工藝培訓,協調班組和工種間的配合工作,並確定檢修項目的施工和驗收負責人。
7、重大的特殊檢修項目,應制定專人負責准備。製造周期長的備品配件和特殊材料必須盡早落實。在大修前的一次小修中,應詳細檢查設備,核實設備技術狀況和年度計劃中的特殊項目,必要時修改技術措施。
三、大修的組織和管理
四、檢修後的驗收和總結(30天內寫出大修總結報告)
五、設備停運時間超過半年,投運前應按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進行試驗,超過一年的,按交接試驗要求進行;
變壓器的檢修
1、根據變壓器的運行情況和檢查試驗結果來確定變壓器是否進行大修,新投運變壓器在投運5年內應大修一次,以後每5-10年大修一次。
2、運行中的變壓器發現異常狀況或經試驗周期判明有內部故障時,應提前進行大修;
大修後的試驗項目
1、測定繞組的絕緣電阻和吸收比。用2500V兆歐表測定
2、測定繞組連同套管的泄漏電流,直流試驗電壓值10KV,泄漏電流在環境溫度40度時小於等於77微安。30度時為50、20度時為33。
3、測定繞組連同套管的介質損耗因數tgd.規定3150KVA以上的變壓器應進行。 4、繞組連同套管一起的交流耐壓試驗,規定10KV側試驗值42KV。 5、測量非純瓷套管的介質損耗和電容值。 6、油箱中的絕緣油試驗。
㈦ 設備維修的內容都包括哪些內容
設備維修是指通過修復或更換磨損零件,調整精度,排除故障,恢復設備原有功能而進行的技術活動,其主要作用在於恢復設備精度,性能,提高效率,延長使用壽命,保持生產能力。設備維修的基本內容包括:設備維護保養、設備檢查和設備修理。
一、設備維護保養
設備維護保養的內容是保持設備清潔、整齊、潤滑良好、安全運行,包括及時緊固松動的緊固件,調整活動部分的間隙等。簡言之,即「清潔、潤滑、緊固、調整、防腐」十字作業法。實踐證明,設備的壽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維護保養的好壞。維護保養依工作量大小和難易程度分為日常保養、一級保養、二級保養、三級保養等。
日常保養,又稱例行保養。其主要內容是:進行清潔、潤滑、緊固易松動的零件,檢查零件、部件的完整。這類保養的項目和部位較少,大多數在設備的外部。
一級保養,主要內容是:普遍地進行擰緊、清潔、潤滑、緊固,還要部分地進行調整。日常保養和一級保養一般由操作工人承擔。
二級保養。主要內容包括內部清潔、潤滑、局部解體檢查和調整。
三級保養。主要是對設備主體部分進行解體檢查和調整工作,必要時對達到規定磨損限度的零件加以更換。此外,還要對主要零部件的磨損情況進行測量、鑒定和記錄。二級保養、三級保養在操作工人參加下,一般由專職保養維修工人承擔。
在各類維護保養中,日常保養是基礎。保養的類別和內容,要針對不同設備的特點加以規定,不僅要考慮到設備的生產工藝、結構復雜程度、規模大小等具體情況和特點,同時要考慮到不同工業企業內部長期形成的維修習慣。
二、設備檢查
設備檢查,是指對設備的運行情況、工作精度、磨損或腐蝕程度進行測量和校驗。通過檢查全面掌握機器設備的技術狀況和磨損情況,及時查明和消除設備的隱患,有目的地做好修理前的准備工作,以提高修理質量,縮短修理時間。
檢查按時間間隔分為日常檢查和定期檢查。日常檢查由設備操作人員執行,同日常保養結合起來,目的是及時發現不正常的技術狀況,進行必要的維護保養工作。定期檢查是按照計劃,在操作者參加下,定期由專職維修工執行。目的是通過檢查,全面准確地掌握零件磨損的實際情況,以便確定是否有進行修理的必要。
檢查按技術功能,可分為機能檢查和精度檢查。機能檢查是指對設備的各項機能進行檢查與測定,如是否漏油、漏水、漏氣,防塵密閉性如何,零件耐高溫、高速、高壓的性能如何等。精度檢查是指對設備的實際加工精度進行檢查和測定,以便確定設備精度的優劣程度,為設備驗收、修理和更新提供依據。
三、設備修理
設備修理,是指修復由於日常的或不正常的原因而造成的設備損壞和精度劣化。通過修理更換磨損、老化、腐蝕的零部件,可以使設備性能得到恢復。設備的修理和維護保養是設備維修的不同方面,二者由於工作內容與作用的區別是不能相互替代的,應把二者同時做好,以便相互配合、相互補充。
1、設備修理的種類。根據修理范圍的大小、修理間隔期長短、修理費用多少,設備修理可分為小修理、中修理和大修理三類。
(1)小修理。小修理通常只需修復、更換部分磨損較快和使用期限等於或小於修理間隔期的零件,調整設備的局部結構,以保證設備能正常運轉到計劃修理時間。小修理的特點是:修理次數多,工作量小,每次修理時間短,修理費用計入生產費用。小修理一般在生產現場由車間專職維修工人執行。
(2)中修理。中修理是對設備進行部分解體、修理或更換部分主要零件與基準件,或修理使用期限等於或小於修理間隔期的零件;同時要檢查整個機械繫統,緊固所有機件,消除擴大的間隙,校正設備的基準,以保證機器設備能恢復和達到應有的標准和技術要求。中修理的特點是:修理次數較多,工作量不很大,每次修理時間較短,修理費用計入生產費用。中修理的大部分項目由車間的專職維修工在生產車間現場進行,個別要求高的項目可由機修車間承擔,修理後要組織檢查驗收並辦理送修和承修單位交接手續。
(3)大修理。大修理是指通過更換,恢復其主要零部件,恢復設備原有精度、性能和生產效率而進行的全面修理。大修理的特點是:修理次數少,工作量大,每次修理時間較長,修理費用由大修理基金支付。設備大修後,質量管理部門和設備管理部門應組織使用和承修單位有關人員共同檢查驗收,合格後送修單位與承修單位辦理交接手續。
2、設備修理的方法
常用的設備修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一些:
(1)標准修理法,又稱強制修理法,是指根據設備零件的使用壽命,預先編制具體的修理計劃,明確規定設備的修理日期、類別和內容。設備運轉到規定的期限,不管其技術狀況好壞,任務輕重,都必須按照規定的作業范圍和要求進行修理。此方法有利於做好修理前准備工作,有效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轉,但有時會造成過度修理,增加了修理費用。
(2)定期修理法,是指根據零件的使用壽命、生產類型、工件條件和有關定額資料,事先規定出各類計劃修理的固定順序、計劃修理間隔期及其修理工作量。在修理前通常根據設備狀態來確定修理內容。此方法有利於做好修理前准備工作,有利於採用先進修理技術,減少修理費用。
(3)檢查後修理法,是指根據設備零部件的磨損資料,事先只規定檢查次數和時間,而每次修理的具體期限、類別和內容均由檢查後的結果來決定。這種方法簡單易行,但由於修理計劃性較差,檢查時有可能由於對設備狀況的主觀判斷誤差引起零件的過度磨損或故障。
㈧ 電氣設備維修包括哪些方面
你好,設復備的維修包括日常維護保制養和故障檢修兩方面。
電氣設備在運行中出現的故障,有些可能是由於操作使用不當、安裝不合理或維修不正確等人為因素造成的,稱為人為故障。而有些故障則可能是由於電氣設備在運行時過載、機械振動、電弧的燒損、長期動作的自然磨損、周圍環境溫度和濕度的影響、金屬屑和油污等有害介質的侵蝕以及電器元件自身的質量問題或使用壽命等而產生的,稱為自然故障。
如有幫助請採納。
㈨ 電氣設備檢修有哪些方法
電氣設備檢修分為事後維修、預防性定期檢修、狀態檢修和改進性檢修等等。 事後維修是當設備發生故障或其他失效時進行的非計劃性維修;預防性定期檢修主要是指一種以時間為基礎的預防檢修方式也稱計劃檢修;狀態檢修或預知維修是從預防性檢修發展而來的更高層次的檢修體制,是一種以設備狀態為基礎、以預測設備狀態發展趨勢為依據的檢修方式;改進性檢修是為了消除設備的先天性缺陷或頻發故障,對設備的局部結構或零件的設計加以改進,並結合檢修過程實施的修方式。改進性檢修通過檢查和修理實踐,對設備易出故障的薄弱環節進行改進,改善設備的技術性能,提高可用率。與技術改造針對補償設備的無形磨損相比較,改進性檢修是要通過改進和提高設備的可靠性、維修性來提高設備的可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