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設備維修人員在維修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設備維修安全注意事項:
一、設備維修前
1、勞保用品的准備。進入車間前必須穿戴好工作服裝、勞保手套、防護眼鏡等勞動保護用具。
2、分析將要進行的維修工作,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應採取相應的措施。
3、需要登高作業的,必須佩戴登高安全用品,登高作業下方必須擺放警示牌,提醒路人注意高空墜物。
4、設備維修前,先檢查電、液、氣動力源是否斷開,且在開關處掛「正在修理」、「禁止合閘」等警示牌或專人監護,監護人不得從事操作或做與監護無關的事。
5、設備維修前必須檢查、分析、了解設備故障發生的原因及現狀。必須檢查設備各部位是否存有浮葯,如有必須採取措施後方可維修。
6、設備在維修、保養、維護前,必須要切斷設備主電源及光電開關、行程開關、接近開關、氣動原件等控制原件、附助原件的電源、氣源,只有確認設備不會誤動作後才可進行維修、保養、維護。
二、設備維修中
1、嚴禁維修處於運動狀態下直接接觸設備及部件。
2、工作過程中採用人力移動機件時,人員要妥善配合,多人搬抬應有一人指揮,動作一致,穩起、穩放、穩步前進。
3、工作中注意周圍人員及自身的安全,防止揮動工具、工具脫落、工件飛濺造成傷害。兩人以上工作要注意配合,工件放置整齊、平穩。
4、使用電動工具時注意隨時檢查緊固件、旋轉件的緊固情況,確保其完好後,進行使用。
5、登高作業中要隨時檢查安全帶是否掛的牢靠,確保安全使用。
6、一般情況下,禁止在旋轉、轉動的設備及其附屬迴路上進行工作。如果必須在旋轉、轉動著的設備上進行檢查、清理及調查等工作時,必須注意扣緊袖口、戴好工作帽,防止被旋轉部分捲入絞傷或碰傷。
7、禁止帶電拆卸自動化控制設備,如PLC模塊、在線儀表、氣動閥的線路板等,以免損壞電子元器件。
8、禁止在設備未停止的時候對設備進行維護保養。
三、設備維修後
1、設備開動前,先查看防護設備、緊固螺釘,電、液、氣動力源開關是否無缺,然後進行試車查驗,運轉合格後才調投入運用,操作時嚴格遵守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
2、作業完結後,及時拾掇場所衛生,堅持潔凈規整,油液污水不得留在地上,以防滑倒傷人。
3、修補人員完結巡檢、修補作業後,應當及時仔細填寫巡檢、修補記載,不得呈現漏填、錯填現象,記載留用備檢。
4、設備管理負責人仔細查看審理修補人員填寫的巡檢、修補記載,保證記載真實有效。運用電動工具時留神隨時查看緊固件、旋轉件的緊固狀況,保證其無缺後,進行運用。
5、登高作業中要隨時查看安全帶是否掛的可靠,保證安全運用。
6、一般狀況下,阻撓在旋轉、滾動的設備及其隸屬迴路上進行作業。假如有必要在旋轉、滾動著的設備上進行查看、拾掇及查詢等作業時,有必要留神扣緊袖口、戴好作業帽,防止被旋轉部分卷進絞傷或碰傷。
7、阻撓帶電拆開自動化操控設備,如PLC模塊、在線表面、氣動閥的線路板等,防止損壞電子元器件。
8、阻撓在設備未連續的時分對設備進行保護保養。
(1)如何安全維修設備擴展閱讀:
設備開動前,先查看防護設備、緊固螺釘,電、液、氣動力源開關是否無缺,然後進行試車查驗,作業合格後才調投入運用,操作時嚴格遵守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
機械設備檢修是企業的一項慣例作業,在檢修過程中,因為時刻緊,任務重,作業環境雜亂,多工種彼此配合忌穿插作業頻頻,形成事端易發多發。要針對檢修作業存在的風險要素,採納有用的防範措施,才幹防止檢修作業過程在的人身損傷。
1、檢修作業時按規則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
2、檢修設備時有必要嚴格執行「斷電掛牌」准則。
3、如果在機械設備下面作業,則應在檢修的設備上掛上「正在修補,切勿翻滾機器」的牌子。修補帶車輪的機械,應用三角鐵塞住車輪,防止翻滾。
4、高空作業時,應扎系安全帶,做好防護措施。修補時留意安全,禁絕上下投遞東西和零件,防止失手形成事端或損壞東西。
5、修補中如需要多人操作時,有必要有專人指揮,彼此密切配合。
6、檢修設備前有必要進行放空處理。
7、在防爆區域進行檢修時,留意防火防爆,安全運用防爆東西。
8、拆開設備時,拆開力氣應均勻,防止用力過大而形成碰傷等現象。
9、穿插作業時勤於調查,以防物體掉落傷人。
10、拆開設備時,應按次序進行,對拆開件的相對方位作出標記和記載,並妥善保管。
11、在拆裝軸承等淬火機件時,應適用銅棒或棒槌墊著錘擊,不得用大錘直接敲打。
Ⅱ 設備維修工作中要注意哪些安全技術
核心提示: (1)任何機械設備在拆卸前必須切斷電源,並掛上正在修理的標記牌,以免發生工傷事故。 (2)如果在機械設備下面工作,則應在修理的設備上掛上正在修理,切勿轉動機器的牌子。修理帶車輪的機械,應用三角鐵塞住車輪,防
<div align="center" "=""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1)任何機械設備在拆卸前必須切斷電源,並掛上「正在修理」的標記牌,以免發生工傷事故。
(2)如果在機械設備下面工作,則應在修理的設備上掛上「正在修理,切勿轉動機器」的牌子。修理帶車輪的機械,應用三角鐵塞住車輪,防止滾動。用千斤頂頂升時,千斤頂應放平穩。墊高機器或部件前先找到墊高工具,嚴禁使用磚頭、碎木或其他容易碎裂的物體來塞墊。
(3)高空作業時,應扎系安全帶,做好防護措施。修理時注意安全,不準上下投遞工具和零件,以免失手造成事故或損壞工具。
(4)大型零件吊起時,繩索應牢固,要扎得牢靠,吊起時不能傾斜,安放時要平穩。
(5)修理中如需要多人操作時,必須有專人指揮,相互密切配合。
(6)修理中不準用手試摸滑動表面、轉動部位或用手摸試螺紋孔。
(7)試車前要檢查電源接得是否正確,認真檢查機器各部位確認無誤後方可開車。
Ⅲ 從安全形度考慮設備維修前需要做哪些工作
來設備維修安全注意事項
源一、設備維修前
1、勞保用品的准備。進入車間前必須穿戴好工作服裝、勞保手套、防護眼鏡等勞動保護用具。進入門禁車間時佩戴人員信息卡刷卡進入門禁車間。
2、按照五步法分析將要進行的維修工作,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應採取相應的措施。
3、需要動火作業的,按照《動火管理規定》要求進行審批,開具動火令,並配備現場監護人和消防器材,易燃易爆物品全部清理,留出必要的安全距離。
4、需要登高作業的,按照《登高管理規定》要求,開具登高令,佩戴登高安全用品,登高作業下方必須擺放警示牌,提醒路人注意高空墜物。
5、需要使用電動車的,按照《電動車使用規定》要求進行使用,騎行時靠右行駛速度不得超過15㎞/h,必須佩帶安全頭盔並系好下顎帶,到達目的地後妥善存放電動車,不得影響其他車輛正常行駛。
6、設備維修前,先檢查電、液、氣動力源是否斷開,且在開關處掛「正在修理」、「禁止合閘」等警示牌或專人監護,監護人不得從事操作或做與監護無關的事。
7、設備維修前必須檢查、分析、了解設備故障發生的原因及現狀。必須檢查設備各部位是否存有浮葯,如有必須採取措施後方可維修。
Ⅳ 設備設施檢修計劃如何添加安全方面的內容
在設備設施檢修來計劃中增加源:
1、安全風險分析:將在作業時會發生的不安全因素分析透徹,如:進入受限空間,易造成中毒或窒息;登高作業易造成高空墜落;機械拆除易造成機械打擊等等。
2、不安全因素的確定。
3、安全防範措施:針對各項不安全因素制定相應的安全措施,如進入受限空間,易造成中毒或窒息的防範措施:1)必須辦理「進入受限空間作業票證」;2)必須辦理「抽加盲板作業票證」;3)必須進行置換;4)進行氣體檢測;5)必須按規定穿戴防護用品;6)進入罐體必須有人監護;7)必須制定應急救護措施等等。
4、實施檢修負責人和各操作人員進行確定,並在防範措施欄由負責人簽字。
Ⅳ 設備維修過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項有那些~!
設備維修作業安全操作規程專
相關下屬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8590fd0100cqlw.html
Ⅵ 設備維修中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怎麼預防
安全生產法第三條規定了安全生產管理的基本方針。所謂「安全第一」,回就是說,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在處答理保證安全與實現生產經營活動的其他各項目標的關繫上,要始終把安全特別是從業人員和其他人員的人身安全放在首要的位置,實行「安全優先」的原則。
從根本上說,保證生產安全與實現生產經營活動本身的目標是一致的。因為就各方面對生產經營活動本身的目標期望而言,投資者希望取得盈利和盡可能多的投資回報;從業人員希望獲得勞動報酬,增加個人收入;政府則希望多一些就業崗位,增加社會需要的產品或服務的供應,促進社會的穩定和繁榮。而要使這些目標能夠實現,一項基本前提,就是必須保證生產安全。如果不能保證生產安全,發生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的事故,投資者、從業人員和政府的目標都難以實現或者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生產經營活動中保證安全的目標與其他目標之間,在一定情況下又會發生矛盾。比如,投到安全生產方面的資金多一些,投到其他方面的資金就會少一些;嚴格按安全生產的操作規程辦事,生產效率就可能會受到一些影響,等等。
Ⅶ 設備檢修的安全措施有哪些
1.對停電電氣設備進行停電、放電(帶電容器)、驗電、裝設接地線。
2.送電前專,將所有參與檢修人屬員全部集中,並核對無誤後;方可拆除接地裝置,並進行送電。
3.根據檢修現場實際情況,採取其它有效安全措施。如檢修前專項安全教育、檢查確認等。
Ⅷ 如何做好設備檢修和現場安全管理
按「PDCA」的抄工作方法進襲行管理。PDCA模式可簡述如下:
P——策劃:根據顧客的要求和組織的方針,為提供結果建立必要的目標和過程;
D——實施:實施過程;
C——檢查:根據方針、目標和產品要求,對過程和產品進行監視和測量,並報告結果;
A——改進:採取措施,以持續改進過程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