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設備維修操作中,應注意哪些安全技術問題
(1)任何機抄械設備在拆卸前必須切斷電源,襲並掛上「正在修理」的標記牌,以免發生工傷事故。
(2)如果在機械設備下面工作,則應在修理的設備上掛上「正在修理,切勿轉動機器」的牌子。修理帶車輪的機械,應用三角鐵塞住車輪,防止滾動。用千斤頂頂升時,千斤頂應放平穩。墊高機器或部件前先找到墊高工具,嚴禁使用磚頭、碎木或其他容易碎裂的物體來塞墊。
(3)高空作業時,應扎系安全帶,做好防護措施。修理時注意安全,不準上下投遞工具和零件,以免失手造成事故或損壞工具。
(4)大型零件吊起時,繩索應牢固,要扎得牢靠,吊起時不能傾斜,安放時要平穩。
(5)修理中如需要多人操作時,必須有專人指揮,相互密切配合。
(6)修理中不準用手試摸滑動表面、轉動部位或用手摸試螺紋孔。
(7)試車前要檢查電源接得是否正確,認真檢查機器各部位確認無誤後方可開車。
『貳』 維修部門與車間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磨具打磨引發的火災渡造冷卻引發的燙傷事故金屬靜電引發的電板故障及靜電傷人事件有害氣體的處理不得當患上職業病用電不規范產生漏電事故安裝系統不規范使汽車配件散落傷人等等
『叄』 汽車維修車間安全注意事項有哪些
您好。這個需要注意。不能再車間抽煙。正確使用各種維修工具。總體來說就是注意各種有安全隱患的事。謝謝希望能幫到您。祝您生活愉快【汽車有問題,問汽車大師。4S店專業技師,10分鍾解決。】
『肆』 車間設備維修技術怎麼提高
如果是小修,就計入製造費用;如果金額較大,並且對設備使用壽命和產能等有顯著提高,及計入該機器設備的固定資產原值。
『伍』 車間維修的主要類型有哪些
設備維修,電路維護,機具維修等
『陸』 汽車維修車間安全生產隱患有哪些
汽車維修廠的安全隱患比較多,一方面是人身安全,另一方面是財產安全回。人身安全包括正確使用工具設答備,如舉升機、焊機、噴槍等,正確操作,如在操作燃油管之前一定要釋放油壓,在拆水箱蓋之前一定要等到水溫降下來,在灰塵大的地方操作是一定要注意帶好防護裝置,不要長時間將尾氣直接排到維修車間,搬運重物時注意用力技巧,散落的潤滑油一定要及時擦乾凈等等。對於財產安全,主要是注意不要損傷用戶的車輛,如不要穿戴有尖銳裝飾物的衣服、不要帶戒指等等
『柒』 煉鐵維修技術問題有哪些
從煉鐵機械設備的故障特點出發,通過對煉鐵機械設備維修保養與管理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安全隱患因素進行研究,總結出煉鐵機械設備的具體維修保養措施與管理方案,為我國生產...
『捌』 生產管理-日常車間問題(質量&技術)有哪些,怎麼處理請盡量多給建議
正常情況下,車間現場的管理問題一般有: 1、首先是安全生產管理的問題,需要通過員工的參與、演練、培訓等加強 2、生產效率的問題:通過標准化生產管理,即標准工序、標准工時、標准用料和標准用工進行效率的管理,一般也會用到IE手法 3、生產現場的質量管理:工藝質量方面的看板管理是必須的,通過班前會對員工進行質量問題的培訓,通過現場的QC加強質量管理等等 4、生產成本管理,建立基於崗位的KPI成本指標,利用班前會,每天進行成本的管控,是現場成本管理的主要方法 5、設備維護維修管理,通過全員參與,引入TPM,加強設備設施的維護維修管理,提升設備稼動率 6、員工士氣管理,通過各種勞動競賽,培訓等,提升員工工作積極性 7、交期管理:通過對生產現場批次的監督與管理,控制與調整,提升生產計劃的按時完成率 8、物料管理:通過生產現場生產效率的提升,加強不合格品的管理,加強現場停滯物料的管控 以上是生產現場管理中常見的問題,不同的企業會有所不同
『玖』 設備維修的內容都包括哪些內容
設備維修是指通過修復或更換磨損零件,調整精度,排除故障,恢復設備原有功能而進行的技術活動,其主要作用在於恢復設備精度,性能,提高效率,延長使用壽命,保持生產能力。設備維修的基本內容包括:設備維護保養、設備檢查和設備修理。
一、設備維護保養
設備維護保養的內容是保持設備清潔、整齊、潤滑良好、安全運行,包括及時緊固松動的緊固件,調整活動部分的間隙等。簡言之,即「清潔、潤滑、緊固、調整、防腐」十字作業法。實踐證明,設備的壽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維護保養的好壞。維護保養依工作量大小和難易程度分為日常保養、一級保養、二級保養、三級保養等。
日常保養,又稱例行保養。其主要內容是:進行清潔、潤滑、緊固易松動的零件,檢查零件、部件的完整。這類保養的項目和部位較少,大多數在設備的外部。
一級保養,主要內容是:普遍地進行擰緊、清潔、潤滑、緊固,還要部分地進行調整。日常保養和一級保養一般由操作工人承擔。
二級保養。主要內容包括內部清潔、潤滑、局部解體檢查和調整。
三級保養。主要是對設備主體部分進行解體檢查和調整工作,必要時對達到規定磨損限度的零件加以更換。此外,還要對主要零部件的磨損情況進行測量、鑒定和記錄。二級保養、三級保養在操作工人參加下,一般由專職保養維修工人承擔。
在各類維護保養中,日常保養是基礎。保養的類別和內容,要針對不同設備的特點加以規定,不僅要考慮到設備的生產工藝、結構復雜程度、規模大小等具體情況和特點,同時要考慮到不同工業企業內部長期形成的維修習慣。
二、設備檢查
設備檢查,是指對設備的運行情況、工作精度、磨損或腐蝕程度進行測量和校驗。通過檢查全面掌握機器設備的技術狀況和磨損情況,及時查明和消除設備的隱患,有目的地做好修理前的准備工作,以提高修理質量,縮短修理時間。
檢查按時間間隔分為日常檢查和定期檢查。日常檢查由設備操作人員執行,同日常保養結合起來,目的是及時發現不正常的技術狀況,進行必要的維護保養工作。定期檢查是按照計劃,在操作者參加下,定期由專職維修工執行。目的是通過檢查,全面准確地掌握零件磨損的實際情況,以便確定是否有進行修理的必要。
檢查按技術功能,可分為機能檢查和精度檢查。機能檢查是指對設備的各項機能進行檢查與測定,如是否漏油、漏水、漏氣,防塵密閉性如何,零件耐高溫、高速、高壓的性能如何等。精度檢查是指對設備的實際加工精度進行檢查和測定,以便確定設備精度的優劣程度,為設備驗收、修理和更新提供依據。
三、設備修理
設備修理,是指修復由於日常的或不正常的原因而造成的設備損壞和精度劣化。通過修理更換磨損、老化、腐蝕的零部件,可以使設備性能得到恢復。設備的修理和維護保養是設備維修的不同方面,二者由於工作內容與作用的區別是不能相互替代的,應把二者同時做好,以便相互配合、相互補充。
1、設備修理的種類。根據修理范圍的大小、修理間隔期長短、修理費用多少,設備修理可分為小修理、中修理和大修理三類。
(1)小修理。小修理通常只需修復、更換部分磨損較快和使用期限等於或小於修理間隔期的零件,調整設備的局部結構,以保證設備能正常運轉到計劃修理時間。小修理的特點是:修理次數多,工作量小,每次修理時間短,修理費用計入生產費用。小修理一般在生產現場由車間專職維修工人執行。
(2)中修理。中修理是對設備進行部分解體、修理或更換部分主要零件與基準件,或修理使用期限等於或小於修理間隔期的零件;同時要檢查整個機械繫統,緊固所有機件,消除擴大的間隙,校正設備的基準,以保證機器設備能恢復和達到應有的標准和技術要求。中修理的特點是:修理次數較多,工作量不很大,每次修理時間較短,修理費用計入生產費用。中修理的大部分項目由車間的專職維修工在生產車間現場進行,個別要求高的項目可由機修車間承擔,修理後要組織檢查驗收並辦理送修和承修單位交接手續。
(3)大修理。大修理是指通過更換,恢復其主要零部件,恢復設備原有精度、性能和生產效率而進行的全面修理。大修理的特點是:修理次數少,工作量大,每次修理時間較長,修理費用由大修理基金支付。設備大修後,質量管理部門和設備管理部門應組織使用和承修單位有關人員共同檢查驗收,合格後送修單位與承修單位辦理交接手續。
2、設備修理的方法
常用的設備修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一些:
(1)標准修理法,又稱強制修理法,是指根據設備零件的使用壽命,預先編制具體的修理計劃,明確規定設備的修理日期、類別和內容。設備運轉到規定的期限,不管其技術狀況好壞,任務輕重,都必須按照規定的作業范圍和要求進行修理。此方法有利於做好修理前准備工作,有效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轉,但有時會造成過度修理,增加了修理費用。
(2)定期修理法,是指根據零件的使用壽命、生產類型、工件條件和有關定額資料,事先規定出各類計劃修理的固定順序、計劃修理間隔期及其修理工作量。在修理前通常根據設備狀態來確定修理內容。此方法有利於做好修理前准備工作,有利於採用先進修理技術,減少修理費用。
(3)檢查後修理法,是指根據設備零部件的磨損資料,事先只規定檢查次數和時間,而每次修理的具體期限、類別和內容均由檢查後的結果來決定。這種方法簡單易行,但由於修理計劃性較差,檢查時有可能由於對設備狀況的主觀判斷誤差引起零件的過度磨損或故障。
『拾』 車間電氣維修安全應注意的問題
一低壓設備操作
1 操作時,應小心仔細,維修前先驗電,確定帶電荷不到點部位;
2 不得用手直接接觸帶電部位;
3 檢修完畢後,將門和面板放回原位;
34現場維修時,設備開關處,掛牌上鎖設立警示標志。
5需停電檢修的設備,按照停電掛牌上鎖的原則,不能停電的,需有一人監護,一人工作,切不可一人獨自作業。
二 電機的檢修
1 檢查電機運轉時有無異響,檢查軸承;
2 搖側電機絕緣,絕緣電阻一般不低於0.5兆歐;
3 檢查電機風扇,是否損壞;
4 檢查電機端子是否損壞;
5 檢測電機空載電流是否偏高,空載電流一般不超過額定電流的30%至40%。
6 電機的潤滑
三 電機按潤滑周期進行潤滑。
1.對於容量較小,無注油孔的電動機,每運行4000h(約半年)至少檢查一次,如發現潤滑脂變質,可提早更換。
2. 對於容量較大、轉速較高、有注排油裝置的電動機,一般運行750~1500小時(約1~2個月),注油一次。加油時要勤加、少加潤滑脂,將注油孔清理干凈,用油槍通過油杯注入。
3.電動機加油時,注入量約為軸承凈容積的1/2(2極電機)、2/3(4極以上電機)。潤滑脂為2#鋰基脂或其它高溫潤滑脂。(TA或WTA型及高溫環境溫度電機用)
四其它配電櫃的維護維修
一般按先停電後檢修的原則,確實無法停電的,必須兩人同時進行,一人操作一人監護。
4.1 儀表檢查
a .PLC和感測器均為精密儀器,嚴禁進行絕緣檢測實驗,以避免損壞設備。
b.檢查儀表指示是否正常,現場儀表指示與控制是現實是否一致,調節器輸出與現場閥位是否一致;
c.檢查儀表電源(AC220V或DC24V)、氣源壓力是否正常;
d.檢查儀表保溫伴熱情況;(如:橢圓齒輪流量計、電磁流量計、渦街流量計、渦輪流量計、質量流量計、法蘭式差壓變送器、浮筒液位計和調節閥等)
e.檢查儀表管線的保溫情況;(如:差壓變送器和壓力變送器導壓管)
f.檢查儀表和工藝連介面的泄漏情況;
g.查看儀表的完好情況。
h.儀表本體和連接件的腐蝕情況;
4.2 儀表維修
定期排污
a、排污前,必須和工藝人員聯系,取得工藝人員認可才能進行;
b、流量或壓力調節系統排污前,應先將自動切換到手動,保證調節閥的開度不變
c、對於差壓變送器,排污前先將三閥組正負取壓閥關死
d、排污閥下放置容器,慢慢打開正負導壓管排污閥,使物料和污物進入容器,防止物料直接排入地溝,否則,一來污染環境,二來造成浪費;
e、由於閥門質量差,排污閥門開關幾次以後會出現關不死的問題,應急措施是加盲板,保證排污閥處於不泄漏,以免影響測量精確度;
f、開啟三閥組正負取壓閥,擰松差壓變送器本體上排污(排氣)螺絲進行排污,排污完成後擰緊螺絲;
g、觀察現場指示儀表,直至輸出正常。
4.3儀表的拆卸與安裝
a、根據工藝的需要,拆卸現場儀表;
b、拆卸法蘭差壓變送器時,一定要注意確認物料已空才能進行,並注意保護變送器膜片。若物料倒空有困難,必須確保液面在安裝儀表法蘭口以下,待儀表拆卸後,及時裝上盲板;
c、拆卸熱電偶、熱電阻、電動變送器等儀表後,電源電纜和信號電纜接頭分別用絕緣膠布、粘膠帶包好,妥善放置,注意拆卸變送器必須先停電;
d、對於氣動儀表、電氣閥門定位器等,要關閉氣源,並松開過濾器減壓閥接頭;
e、拆卸的儀表其位號要放在明顯處,安裝時對號入座,防止同類儀表由於量程不同安裝混淆,造成儀表故障;
f、帶有聯鎖的儀表,切換置手動然後再拆卸;
g、儀表安裝時,一定要注意儀表位號,對號入座;否則儀表不對號安裝,出現故障很難發現;
h、儀表安裝時,先對氣源進行排污,待排污後再供氣,防止氣源不幹凈造成堵塞等現象,使儀表出現故障;
i、調節閥安裝時注意閥體箭頭和流向一致。若物料比較臟,可打開前後截止閥沖洗後再安裝(注意物料回收或污染環境),前後截止閥開度應全開後再返回半圈;
j、採用單法蘭差壓變送器測量密閉容器液位時,通常加入負遷移,這種測量方法是在負壓連通管內充液,因此當重新安裝後,要注意在負壓連通道內加液,加液高度和液體密度的乘積等於法蘭變送器的負遷移量。所加液體一般和被測介質即容器內物料相同;
k、用隔離液加以保護的差壓變送器、壓力變送器,重新開車時,要注意在檢查導壓管,隔離液不可滲出;
l、當用差壓變送器測量蒸汽流量時,應先關閉三閥組正負取壓閥門,打開平衡閥,檢查零位。待導壓管內蒸汽全部冷凝成水後再開表。防止蒸汽末冷凝時開表出現振盪現象,有時會損壞儀表,也有一種安裝方式,即環室取壓閥後一個隔離罐,在開表前通過隔離罐往導壓管內充冷水,這樣在測量蒸汽流量時就可以立即開表,不會引起振盪;
m、熱電偶補償導線接線注意正負極性,不能接反。熱電阻A.B.C三極注意不要混淆;
n、檢查調節器輸出,DCS輸出、手操器輸出和調節閥閥位指示一致(或與電氣閥門定位器輸入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