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RCM和TPM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RCM和TPM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一:RCM與TPM的定義:
RCM是指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是歐美通過對設備磨損曲線和設備故障診斷技術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後發展出來的一種維修體系。
TPM通常翻譯為全員生產維修。它是40年前由一位美國製造人員提出。由日本的汽車電子元件製造商——Nippondenso在1960』s後期率先引入維修領域。從理論上講,TPM是一種維修程序,起源於「全員質量管理」。
二、RCM與TPM的區別與聯系
聯系:對於企業來講,裝備維修有兩個目標:一是確定物理部件在當前工作環境下的維修需求;二是盡可能經濟有效的完成這些維修作業。RCM通常用於解決第一個目標,TPM則用於解決第二個目標。
RCM主要通過規范化的分析確定裝備的實際維修需求,制定適用且有效的維修工作類型,即提高維修策略的效能。其前提條件是要求工業部門具備基本的裝備運轉條件,而且操作人員的技能水平、養成和訓練要求的標准要高。
TPM起源於製造業,強調人的重要性。TPM過程試圖對企業的組織結構進行重塑以挖掘其自身潛力。TPM的目的是進行更好的維修,而實際上經過TPM規劃後的維修作業及其計劃安排並沒有變,變的是具體操作的人員。
區別:RCM和TPM之間的一個主要區別是RCM用於提高維修策略而TPM則認為單靠維修並不能提高系統可靠性。由於進程需求的不同產生的因素,諸如:缺乏細心的操作人員和缺少操作實踐經驗,落後的基本裝備運行條件和裝備負載的改變等均對裝備可靠性有影響。除非所有工人能積極的、有意識的避免失誤減少損失,否則製造業和礦業就不能經濟有效的實現早期故障診斷和減少故障。
由於RCM與TPM之間存在著一定的互補性,因此如何有效的將兩者有機結合必將成為未來維修技術的研究方向。
❷ rcm什麼意思啊
CRM是英文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的簡寫,一般譯作「客戶關系管理」。CRM最早產生於美國,由Gartner Group 首先提出的CRM這個概念的。20世紀90年代以後伴隨著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大潮得到了迅速發展。不同的學者或商業機構對CRM的概念都有不同的看法。
這個概念的原創者認為,CRM是一種商業策略,它按照客戶的分類情況有效地組織企業資源,培養以客戶為中心地經營行為以及實施以客戶為中心地業務流程,並以此為手段來提高企業贏利能力、利潤以及顧客滿意度。
IBM公司認為,CRM通過提高產品性能,增強顧客服務,提高顧客交付價值和顧客滿意度,與客戶建立起長期、穩定、相互信任的密切關系,從而為企業吸引新客戶、維系老客戶,提高效益和競爭優勢。
SAP公司:CRM系統的核心是對客戶數據的管理,客戶資料庫是企業重要的數據中心,記錄企業在市場營銷與銷售過程中和客戶發生的各種交互行為,以及各類有關活動的狀態,提供各類數據模型,為後期的分析和決策提供支持
總結以上經典的CRM概念的基礎上,從銷售理念、業務流程和技術支持三個層次,可將CRM定義為:CRM是現代信息技術、經營思想的結合體,它以信息技術為手段,通過對以「客戶為中心」的業務流程的重要組合和設計,形成一個自動化的解決方案,以提高客戶的忠誠度,最終實現業務操作效益的提高和利潤的增長。
無論如何定義CRM,「以客戶為中心」將是CRM的核心所在。CRM通過滿足客戶個性化的需要、提高客戶忠誠度,實現縮短銷售周期、降低銷售成本、增加收入、拓展市場、全面提升企業贏利能力和競爭能力的目的。任何企業實施客戶關系管理的初衷都是想為顧客創造更多的價值,即實現顧客與企業的「雙贏」。
❸ 設備預防性維修管理的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RCM
1.設備的可靠性分析
1)什麼是RCM
2)RCM的產生和發展-維修新觀念
3)RCM分析的輸版出
4)RCM的用途及經濟權效益
2.RCM的原理和分析過程
1) RCM的基本觀點
2) RCM分析中的7個基本問題
3) RCM的分析過程
❹ 什麼是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性
定義: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工作(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 RCM)是基於可靠性分析方法實現維修策略優化的一門技術。其目標是在滿足安全性、環境技術要求和使用工作要求的同時,獲得產品的最小維修資源消耗。通過這項工作,用戶可以找出系統組成中對系統性能影響最大的零部件及其維修工作方式。
區別:應該說RCM屬於可靠性分析(這個可靠性是泛指可靠性工程)的一種方法,常用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包括預計、RBD、FMECA、故障樹、事件樹、Markov、壽命周期費用分析、RCM等等;不知道你說的普通可靠性分析是指的哪一個?
1>可能目前電子企業用得較多的是預計,這種分析的目的是在產品設計初期預計產品的故障率、MTBF等可靠性參數指標,從而給設計人員提供參考,設計時重點關注預計結果較差的部件。
但是預計的結果參考價值很有限,所得數值只能告訴你產品的故障率是在這個數量級上面,而且對於機械零部件和企業自產元器件(如果沒有送去做可靠性試驗測數據的話),缺乏足夠的數據,完全無法預計。
2>RBD——可靠性框圖(可靠性建模)也可以計算故障率,但是與預計不同的是可以考慮零部件並聯模型、貯存備份等情況,而預計是把產品看做一個大串聯系統。
3>FMECA——故障模式影響及危害性分析,用於找出產品可能的故障模式和其可能造成的危害,其本質就是填表,幫助設計人員一步步分析產品可能發生的故障有哪些,並分別標注每個故障模式的嚴酷度。
4>故障樹——聊這個之前我想提一下可靠性分析要達到什麼目的:我們做可靠性工作就是要提高產品的可靠性,減少產品發生故障的概率,那麼,這就要有一個過程;哲學里邊有個方法論還是什麼來著,告訴我們認識事物解決問題的過程是「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可靠性工作也是如此。
前面FMECA解決了故障「是什麼」,那麼故障樹分析就是要分析故障原因,解決「為什麼」的問題,找到引起故障發生的原因,並分析找到其中對產品影響最大的那些故障來源,這樣設計師就可以針對這些重要的、關鍵的故障做改進。
5>事件樹、Markov,一般是配合故障樹使用,進行系統PSA、PRA分析,針對關鍵部件進行Markov分析。
6>壽命周期費用分析(Life Cycle Cost,LCC),主要是考慮錢,是計算整個系統或產品從方案醞釀到使用直至報廢的時間歷程中全部費用的方法。
7>RCM——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性分析,樓主關心的分析方法,在其定義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它的目的是制定維修策略,這個策略必須能夠滿足系統的可靠性、安全性要求,而且所消耗的維修資源(人力、時間、備品備件等)最小。
呵呵,今天很閑,瞎扯了很多,都是原創哦,跟很多正在做可靠性工作的軍工單位交流過,絕非轉載,希望能幫到你。
❺ 什麼是RCM
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RCM)是目前國際上通用的、用以確定資產預防性維修需求、優化維修制度的一種系統工程方法。
它的基本思路是:對系統進行功能與故障分析,明確系統內各故障的後果;用規范化的邏輯決斷方法,確定出各故障後果的預防性對策;通過現場故障數據統計、專家評估、定量化建模等手段在保證安全性和完好性的前提下,以維修停機損失最小為目標優化系統的維修策略。
(5)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rcm擴展閱讀:
澳大利亞RCM認證流程
1、第三方的實驗室評估產品,確定執行的測試標准;
2、測試如出現不符合項,實驗室會對產品進行整改以符合並達到澳洲標准要求;
3、測試通過,出具測試報告;
4、提交測試報告至澳洲發證機構進行文件審核;
5、澳洲審核通過,核發RCM證書;
6、客戶可自行或者交由實驗室完成澳洲網站注冊工作;
❻ 精益維修怎麼進行實施
精益維修是精益思想在維修行業的生產(維修)實踐中不斷應用、總結而發展形成的。它以精益思想為指導,綜合運用各種維修技術,涉及到企業管理、物流、生產和維修等活動;通過一系列的原則、概念和技術,發現和消除維修過程中的各種"浪費",創造更多維修的"價值"。
因此,精益維修與傳統的事後維修、預防性維修和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一樣,是一種維修思想,它綜合了以上幾種維修思想,以現有維修技術為支撐,並突出了消除浪費和創造價值在維修活動中的地位。RichySmith用金字塔模型闡述了精益維修的執行環境和技術",主要包括:全員生產維護(TPM)、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RCM)、5S過程、Kaizen改進方法、自主維修技術、故障源分析技術(RCA)、備件准時供應、工作指令系統(workordersystem)、計算機維修管理系統(CMMS)、設備管理系統(EquipmentManagementSystem,EMS)等思想和技術。精益維修還突出了維修人員在維修活動中的主導作用,將其定位為維修企業最具價值的資產。當前精益維修多應用於工廠等生產設備的維修,而在工程機械維修中尚處於起步階段,亟需在現有工程機械維修思想和技術基礎上,深入分析工程機械維修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在精益思想的指導下,開展工程機械的精益維修實踐和理論研究。
精益維修的實施過程:
為了在企業正確地推行精益維修的理念,並使企業的每一個成員和組成單位都明確自己在精益維修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些維修咨詢公司提出了針對製造企業實行的精益維修工作流程圖。通過該流程圖,可以確保該流程中的每一位成員都能夠收到准確的信息,並便於他們規劃最對現有資源的最有效能的利用,同時也為管理全部的可靠性工作提供一個了准確的信息處理機制。該流程圖中,首先應該明確各個工作組和各維修管理部門的功能,同時,要求所有的人都認可這個工作過程,從該流程圖可以看出,精益維修的良好效果必須通過團隊的共同努力來創建,這一點恰恰突出了實現精益維修的金字塔中全員生產維修(TPM)的核心精神。
❼ 設備為什麼要進行計劃性檢修
由第一次產業革命時的事後檢修/故障檢修(BM,Break Maintenance)發展到19世紀第二次產業革命的預防性檢修(PM,Prevention Maintenance)。預防性檢修又經過多年的發展,根據檢修的技術條件、目標的不同而出現不同的檢修方式。主要有以時間為依據,預先設定檢修工作內容與周期的定期檢修 (TBM,Time Based Maintenance),或稱計劃檢修 (SM,Schele Maintenance)。我國的計劃維修管理起源於前蘇聯,其思想是:在嚴格的設備設計製造規范和完全計劃形式的生產體制條件下,為預防設備的故障和事故損失,企業對設備採取強制性計劃維修。我國計劃經濟時代在此基礎上總結出一套完善的"二保加大修"的設備管理體系。計劃維修在現代逐步發展為將事後處理變為事前預測分析,事前防範,超越了傳統設備管理的預防性維修(Preventive Maintenance)體系。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RCM(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起源於美國航空界。該方法以各類故障模型為基礎,以故障分析和狀態監測為手段,以提高設備的可靠性為目標的設備管理方式,即是在對元件的可能故障對整個系統可靠性影響評估的基礎上決定維修計劃的一種維修策略。它需要先建立一個設備故障模型,然後以預計的或觀測到的外場系統性能為基礎,對維修過程和活動進行控制。如可以通過分析預期或實際系統或部件的失效,跟蹤該系統失效的發展趨勢來描述系統的性能,以確定規劃維修的有效性。下面是我對計劃性檢修的一點體會: 對設備的保養以及大修做出計劃,更有針對性。以防止在保養的時候盲目進行,應該進行更換的零件沒有更換,還能工作的零件卻進行了更換。 有效地突出重點的設備,經常容易發生故障的設備,維修復雜的設備,針對性加強維修人員的技能。 重點分析解決生產效率降低的原因,使設備的生產效率保持下來,防止設備在有效的生命周期內單位時間完成的生產任務越來越少。 更好地評估設備的可靠性,為新設備的采購提供資料 更好,更合理配製維修人員的數量和層次。 最後根據統計分析的結果,形成一定的文件,再根據效果,對第一次的分析有不合理的地方進行修正,堅持下來。應該能得到良好的效果。以上是我的看法,也許對你有用
❽ 什麼是設備的主動維修,預先維修以及以可靠性為中心的RCM管理
所謂主動維修,來預先維修實自際是發現故障或非正常響應時就應進行的維修,有點類似過去的維護保養。而不是等設備罷工了,再組織維修。這樣儀器設備的損壞程度要小的多。這樣的難度要大的多,且需要高素質的友使用及維修人員。
以可靠性為中心則簡單些,只要注意儀器定期或隨時的檢定/校準。最好的辦法是有自己的計量標准。否則花錢作一般問題就會出現。
❾ Global Purchasing RCM中的RCM指的是什麼
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RCM)是目前國際上通用的、用以確定資產預防性維修需求、優化維修制度的一種系統工程方法。它的基本思路是:對系統進行功能與故障分析,明確系統內各故障的後果;用規范化的邏輯決斷方法,確定出各故障後果的預防性對策;通過現場故障數據統計、專家評估、定量化建模等手段在保證安全性和完好性的前提下,以維修停機損失最小為目標優化系統的維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