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維修電話 > 秀英區市政維修管理中心李

秀英區市政維修管理中心李

發布時間:2021-10-10 21:12:38

1. 杜海鷹的個人履歷

1989.03-1999.08,天津大學建築學教師;
1999.09-2003.10,海南省瓊山市規劃土地局副局長,瓊山市建設局副局長,海口市瓊山區建設局局長;
2003.11-2006.09,海口市政府副總規劃師;
2006.10-2007.02,海口市政府副秘書長;
2007.02-2009.10,海口市建設局局長;
2009.10-2012.02,海口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黨組副書記;
2012.02-2012.06,中共海口市秀英區委委員、常委、書記;海南省海口市桂林洋開發區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分工: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兼管辦公室、住房保障處、資金管理處、資金管理中心。
2012.06-2013.08,任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試用期一年)、黨組成員。

2. 海口市小王向法院起訴小李借款有借據不還小王住秀英區,小李住美蘭區應該向那個法院起訴

被告人所在地法院,即小李所住的美蘭區。

3. 海口經濟適用房申請條件

海口經濟適用房申請條件:

申請經濟適用住房須以家庭為單位,申請人及其家庭成員為共同申請人。申請人年滿18周歲且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年滿35周歲且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單身居民可以單獨申請經濟適用住房。申請須符合以下條件:

(一)家庭戶籍條件

申請人須符合如下情形之一:

1. 申請人具有本市城市主城區規劃范圍內常住戶口,並在本市工作或生活的;

2.申請人不具有本市常住戶口,已在本市轄區內依法注冊登記的單位連續工作並依法繳交各項社會保險滿8年。

(二)家庭收入和資產條件

1.2017年申請經濟適用住房,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須低於26530元(含)。單身居民申請的,年可支配收入須低於39790元(含);

2.申請人家庭人均財產值低於160000元(含)

(三)家庭住房條件

1.申請人及家庭成員未享受過政策性優惠住房,或在申請之日前5年內未轉讓過房產。

2.申請人家庭在本市城市主城區規劃范圍內無自有住房,或家庭人均自有住房建築面積低於20平方米(含)。

申請材料

1.海口市保障性住房申請表(住房保障窗口領取);

2.申請人及其家庭成員的身份證件、戶口簿;

3.申請人及其家庭成員的住房情況證明。無自有住房的申請人可在申請表中直接填報,須提交租賃證明或租賃合同。自有住房面積不達標的申請人須提交房屋面積文件(房產證或房屋面積測繪報告)。

海口無房證明怎麼辦理?(材料+流程)

4.申請人及其家庭成員的收入證明。申請人及其家庭成員有工作單位的由單位(退休人員由社保局)出具工資及收入證明,無工作單位或自由職業的申請人個人申報收入,由街道、社區予以佐證,並出具確認證明。

5.申請人及其家庭成員的婚姻狀況證明,婚姻家庭須提交結婚證,離異或再婚家庭須提交離婚證、離婚協議書或調解書、裁定書、判決書;

申請人簽署的同意接受對收入、財產和住房狀況等核查的書面承諾;

6.其他必要的材料。

申請地點

申請人持所要提交的相關材料,到戶籍所在地的區政務服務中心住房保障窗口提交申請,申請人無本市戶籍的到工作單位所在地的區政務服務中心住房保障窗口提交申請,申請人無本市戶籍、無工作單位的到居住和生活所在地的區政務服務中心住房保障窗口提交申請。

1.秀英區政務中心住房保障窗口:

秀英區丘海大道30號棕櫚泉小區一樓 電話:0898-68615940

2.龍華區住房保障窗口:

龍華區龍昆北路19號龍華區政府政務大廳電話:0898-68560700

3.美蘭區政務中心住房保障窗口:

美蘭區晉江街(區政府大樓旁)電話:0898-65236216

4.瓊山區政務中心住房保障窗口:

瓊山區文庄路文化宮對面 電話:0898-65813500

申請審核程序及時限

住房保障窗口申請→街道辦或鎮政府入戶調查、公示(22個工作日)→區住房保障中心審核、公示、批准(35個工作日)→市住房保障管理中心公示、備案(15個工作日)→區住房保障中心發放准購通知書→選房(每季度一次集中在海甸島怡心路房屋產權交易中心一樓電腦搖號選房)

摘自:本地寶

4. 海南藍眾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怎麼樣

海南藍眾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是2017-11-10注冊成立的有限合夥企業,注冊地址位於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區海口港北側A0202地塊保利秀英港項目2號地塊二期14幢1424房。

海南藍眾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69027MA5T25G92X,企業法人張超,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海南藍眾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的經營范圍是:網路信息技術開發;信息技術外包;電子商務;房地產信息咨詢;房地產投資開發;房地產經紀;酒店項目投資與經營管理,旅遊業務咨詢,體育項目投資,體育用品銷售。

海南藍眾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對外投資1家公司,具有0處分支機構。

通過愛企查查看海南藍眾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更多信息和資訊。

5. 李樹人的太原市政府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2003年以來,在相關研究領域取得了一些成績,為山西省委、省政府和太原市委、市政府的科學決策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1、作為省政府經濟結構調整領導組辦公室的特邀專家,承擔了《山西省行業結構調整方案》和《山西省行業結構調整實施辦法》冶金部分的主要執筆工作,並因此在2003年得到省政府的獎勵。同時,分別完成了山西省發改委高級專家基金合同課題《山西省發展不銹鋼深加工的對策研究》(主要執筆)和《山西省現代物流業發展戰略及規劃研究》(部分執筆)。
2、作為市委、市政府的決策咨詢人員,承擔了大量研究工作,如「太原市擴大對外開放調研究報告」(執筆)、「太原市「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研究」(課題負責與主要執筆)、「太原企業創新主體問題研究」(執筆)、「太原市教育資源優化配置研究」(主要執筆)、「太原市公眾科學素養調查報告」(主筆)、「太原城市化研究」(副組長,通過了省科學技術廳組織的成果鑒定)、「太原市民營經濟發展研究」(執筆)、「太原市人口沿革及近期結構特徵研究」(課題負責及總撰)等。
3、理論文章。在主要為領導決策提供應用研究的同時,撰寫了一批理論文章,如與導師牛仁亮教授撰寫的「中國不銹鋼企業綜合競爭優勢提升研究」,發表在國家一級期刋《中國軟科學》2006年第10期;在太原日報理論版發表「實現太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歷史選擇」一文,得到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申維辰同志的好評。
4、其它工作。除應用研究和理論研究外,參與了大量其它的寫作任務,如參與了太原市第九次黨代會報告的撰寫工作;參與了「太原市住房公積金管理辦法」的修改等。 牛仁亮、李樹人等,中國不銹鋼企業綜合競爭優勢提升研究[J],中國軟科學,2006年10期;
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形成障礙及主體模式選擇[J],經濟問題,2006年10期;加快發展太原服務業的思考[J],前進,2005年6期;
李樹人等,技術創新與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6年12期;李樹人等,科技進步與人才戰略[J],山西科技,2005年4期;
李霆、李樹人等,山西主要煤炭相關產業發展研究[R],山西新型能源基地發展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年8月;
牛仁亮主筆,李樹人撰寫「山西省冶金行業發展分析」[R],山西省結構調整主要行業發展分析,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
2003年7月被省政府授予經濟結構調整先進個人;2006年3月因撰寫《科技進步與人才戰略》獲2005年度省社科聯「百部(篇)工程」三等獎,排名第二。

6. 古滇國的李家山——古滇國中心

新世紀伊始,江川縣李家山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李家山為什麼會獲此殊榮,讓我們看看作者所知的一部分資料:
1972年春,在李家山發掘戰國至東漢古墓27座,出土文物1300多件,聞名遐邇的牛虎銅案出土於24號墓。這次發掘雖然是在「文革」中,但是發掘一公布,就轟動了海內外。1989年江川縣人民政府將李家山公布為江川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1年隆冬至次年初夏,又對李家山進行大規模發掘,發掘古墓50餘座,出土文物2000多件。1993年1月,李家山發掘被國家認定為1992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1993年,中國文物精華展在上海舉行,國家文物局指定雲南省送展李家山文物。「十一」國慶,李家山15件(組)文物被置於上海博物館顯著位置展出,又一次轟動海內外;
1993年11月,李家山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行內人都說,北有馬踏飛燕,南有牛虎銅案。1999年,李家山出土的牛虎銅案赴美國巡展,其保險金額達1000萬美元;在我省被定為國寶級的5件文物中,李家山有2件。
據專家探測,李家山大約有古墓200餘座。僅從已發掘的80餘座來說,其青銅器數量之多,文物價值之高;其表現形式之特,文化內涵之深;其製作之精,工藝之絕,在當今也屬罕見。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李家山埋藏著古滇國的燦爛文明! 李家山就在星雲湖西岸之濱。作者之家也在星雲湖畔,相距大約十公里。李家山出名後,近三十年,我先後數十次登上李家山。在山上山下進行過多次觀察。李家山位於江川縣城之北約十五公里處,是星雲湖畔多依山的支脈,山勢東南走向,海拔1778米,山腳至山頂高差約60米。登上李家山,前方海闊天空,星雲湖盡收眼底;後面靠山厚實,多依山蜿蜒巍峨。
李家山,有人叫它為虎山。李家山就是虎頭,多依山是虎身,你看它像一隻下山猛虎,凸腰縮背俯視著星雲湖,好像隨時准備咆哮著沖向湖中;有人說李家山像一把巨大的頂天立地的交椅,多依山是靠背,李家山是右側扶手。
從遠處看,李家山確實並不起眼,相貌平平,它不能算雄偉,它在周圍眾多的連綿起伏的群山中,甚至於顯得矮小平庸;它也談不上秀麗,山上有稀稀疏疏的幾棵樹,也不是什麼古樹名木。
如果把李家山看作一隻虎,那麼虎頭下有早街,虎腹下有海西,虎尾處有西山這三個村落。李家山東北方一公里處就是龍街。龍街是一座古城。漢代時的俞元縣,縣治到底居何處,眾說紛紜,特別是隨著撫仙湖水下建築的發現,「俞元縣城何處在」變得撲朔迷離。作者1985年曾著文提出俞元縣治就在龍街,但畢竟是一家之言,而且身卑言輕,不作定論。俞元縣到了唐代改為絳縣,絳縣縣治就是李家山下的龍街,這無爭議,早成定論。龍街古名碌雲異城,舊有八景,其中有兩景直接與李家山有關:
一曰:峭石溫泉。李家山下,怪石崢嶸,峭拔絕倫,溫泉出於其下,清透見底,遊人爭相沐浴,浴後清爽無比。其原址已被多年從李家山沖下的泥土掩埋,今溫泉並非原景,水溫也今不如昔。
今日李家山下,由西向東北,一字排開一串水泉,有溫泉,有暖泉,有冷泉,卻也有趣。早街街心有一口泉,常有汽泡上冒,像一串串珍珠在上升,人稱珍珠泉,夜深人靜時,時斷時續的冒泡的波波的響聲,像是一對情人在喃喃私語;
海西村內有一泉,分段為飲水井、洗菜井、洗衣井。在飲水井內,有黑色之魚無數,魚不怕人,任憑觀賞;奇的是,如果有人撒予葵花籽,魚群成堆,爭相搶吃,這倒也罷,怪的是不一會,只見一個個魚從嘴裡往外吐瓜子殼。村人們說,此魚貓不敢吃,狗不敢聞,人吃了生病遇災,還舉了不少實例,不由人不信!人們還說,此魚生不見卵,死不見屍,長生不老,將其稱作神魚,敬若神明。
李家山二景曰:雲集曉鍾。西山村後半山上,舊傳常有瑞雲集於此,唐建雲集寺。白雲深處天將曉,寺僧擊鍾,聲聞遐邇。其音清雅悠然,聆之有超凡脫世之感。原寺已毀,現重建。千百年來,李家山下的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世世代代廝守著這座寶山,相安無事。
作者在李家山成名後到龍街下鄉,曾打聽過李家山的過去。老人們告訴我,他們聽老人們說過,古時候那裡是一個古戰場,諸葛亮帶兵在那裡打過仗。那裡死過不少將軍和士兵,留下了不少屍體和兵器。這個世代相傳的說法,讓人們千百年來就對李家山有一種神秘感。
江川李家山與晉寧石寨山相距並不遠,直線距離不過二三十公里。晉寧石寨山與江川李家山為同時期古墓群點。石寨山發掘早而成名早,因出土滇王之印而名滿天下。李家山與石寨山之間,距李家山數里之遙還有兩座山,也曾出土了一些青銅器,出土器物的文化內涵與李家山的頗為一致,年代也相似。此地有一山,因山形像瓢而名瓢山,我到那裡下鄉,老人們告訴我,此地盛傳「找著瓢山洞,金子銀子馱不動」的民謠,不知是否也與地下埋藏有關。
過去的李家山,草木叢生,墳墓林立,野獸出沒,人跡罕至。讓人有一種陰森恐怖的感覺!人們偶爾會在山上發現一些青銅器和玉飾品,但認為這既不能吃,又不能用,大都當作不祥之物,一丟了之。只是覺得印證了老人們的關於古戰場的說法,不當一回事。 時間推移到了1965年9月。人們響應偉大領袖「農業學大寨」的號召,「向荒山進軍」,在李家山上挖大寨田。一批青銅器重見天日。人們把這些「東西」像在地里掏出藕來堆藕一樣堆到地頭,收工時有興趣的留下,像分柴火一樣按人掰成幾份,各人丟在畚箕籮筐里弄回家。聽說龍街供銷社門市收購廢舊銅鐵,就當作破銅爛鐵背到那裡,兩三塊錢一公斤稱給人家,得一點錢作為貼補油鹽家用。
值得慶幸的是,龍街供銷社有一位職工算是有一點基本的文物常識,他雖然不完全懂得這些「破銅爛鐵」的確切價值,但他認為這可能應該算是文物,隨即告訴了縣文化館,館里也告訴了省博物館。可那時,正是「文化大革命」前夕,「山雨欲來風滿樓」,人們哪裡顧得上這種事。這事就像在星雲湖裡丟了塊石頭,很快就被淹沒了。
次年,農民們大戰李家山,又有更多的青銅器被挖出。文化館的同志去看了後,又報告了省博物館。省博物館告知了正好在江川參加「社會主義教育(簡稱『社教』或『四清』)運動」的張增祺老師。張增祺老師是北京大學歷史系學生,畢業後分在雲南省博物館工作,聽到這一消息,立即趕到現場。
李家山出現的一切,讓這位北大高材生大吃一驚而又大開眼界,他一眼就看出,這是一片埋藏著許多價值連城的文物的古墓地。凡梯田所及的較淺層的墓葬,文物暴露無遺,已經被無意間破壞;被像挖山洋芋一樣挖出的成百上千件文物,被像堆包穀似的堆在山下生產隊公房裡。
張老師感到事態的嚴重,立即信手抓了幾件標本,趕回昆明省館匯報。館里「大革命」轟轟烈烈,大字報鋪天蓋地,當權派朝不保夕,文物發掘工作也無人顧及。張老師只是一陣嘆息,趕回江川,呼籲進行保護。那些被挖出的文物,以三四元錢一公斤的調撥價上交給了省博物館。
六年之後的1972年,全國各項工作有了一些轉機,文物發掘工作被列上議事日程。1月18日,元旦剛過,由張增祺任領隊,有孫太初、王大道、熊瑛、張永康等人參加,邱先充、闞勇、白文祥、熊永忠等先後短期介入,縣文化館李茂興自始至終參加的聯合發掘隊進入現場,進行正式發掘。發掘於當年5月中旬結束,分三段進行,期間因春節等因素停頓過兩次,實際工作兩月多。發掘戰國至漢的古墓27座,出土文物1300多件。
在發掘過程中,有成千上萬的人前往李家山觀看。作者當時正好讀大學,當年2月底上昆明路過李家山,客車停下,我和大家一口氣爬上李家山,看到發掘隊的老師們在一個很大很深的墓坑裡,小心翼翼地清理露土的文物。當時條件很艱苦,發掘隊的老師們就住宿在當地農民家中。發掘出的文物存放在生產隊幹部家中。發掘隊離開時,將文物裝箱後全部運往省博物館收藏。請早街一位老農代為看護李家山。
1973年,江川縣文化館應群眾之要求,與省博物館聯系,曾借出文物100餘件,在老戲院(後為印刷廠和幼兒園)的戲台上搞了一次展覽,作者學的是歷史,對文物有一定興趣,當時正好是假期回家,由故鄉專程前來觀看。展出結束後,將文物裝入箱內,放在文化館的樓梯下,後搬入一職工的床下,人們到那玩時,從床下拖出來作撲克桌。1978年如數交還省博物館。1973年,雲南省博物館舉辦「雲南省青銅文物展覽」,展覽會的會徽圖案就是李家山出土的牛虎銅案(當時好像叫銅牛虎案)。展出的文物中,李家山出土文物佔了一大半。我們昆明師范學院(現雲南師范大學)歷史系的學員,全部都去觀看了展覽。同學們知道李家山就在我的家鄉,很是羨慕,我也很是自豪了一陣。後來,牛虎銅案被作為滇文化的象徵,其復製件置於北京人民大會堂雲南廳,其大型雕塑立於雲南省博物館前。
1975年,全國性文物核心期刊《考古學報》第二期,全文發表了張增祺、王大道兩位老師執筆撰寫的《雲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發掘報告》。圖文雖然排得很緊,但還是佔了該期雜志的大半本,這是沒有先例的。
《報告》刊出後,李家山在海內外一鳴驚人!
1984年,我擔任江川縣史志辦主任,主編《江川縣志》。我想如果《江川縣志》不寫李家山,就不叫《江川縣志》。當時我想調查了解有關李家山文物發掘的事,並想要幾張出土文物的彩色照片用在《縣志》上。為此,我約了縣文化局的同志一道於1984和1985兩年內三上昆明到省博物館交涉,找了領導和有關人員,幾經周折,好話說盡,最後花了80元錢(我當時的月工資是47元)買了三四張照片,是黑白照片,而且沒有底片。我們點名想要的牛虎銅案等照片,連影子都沒見到。省博物館將照片拿給我們的同時還說,因為文物是在你們縣出土的,又是因公需要,所以優惠價賣幾張給你們,要是外地的,還不賣呢!我當時打聽了一下,一個牛虎銅案的復製件要多少錢,他告訴我,石膏復製件大約在上萬元。是我當時的二十年工資之和!這給我上了很生動又很難忘的一課,讓我真正開始懂得了文物的價值! 1991年夏,李家山下的溫泉村,請了玉溪地礦局區調隊指導在李家山上探測硅礦,村民們挖探礦槽,有一條探礦槽直達李家山頂,經過山頂南端,一個中型古墓暴露無遺,當即發生哄搶文物事件。後經縣文物管理所多方查詢,追回了一些散落在民間的文物。在此後一度時間里,李家山盜墓事件時有耳聞。山下一帶,傳說著「要想抱個金娃娃,李家山上去挖挖」!
李家山古墓群的保護引起了縣里的重視,有關專家對李家山進行了詳盡勘測,認定李家山還有為數不少的古墓。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由雲南省考古所張新寧老師帶隊,由省考古所王桂蓉、楊帆、張聰;地區文管所楊傑、馬勇昌等;還有從江川有關單位部門抽調了劉學義、伏汝祥、趙運宇等組成聯合發掘隊,於1991年12月19日開始,對李家山進行第二次發掘。
作者時任中共江川縣委副書記,主管宣傳意識形態,聯系教科文衛方面工作。當時主管文衛的副縣長在省委黨校學習,文化方面的工作,特別是文物方面的事,文化局找我較多。發掘期間,我多次前往李家山,有時三天兩頭跑,有時是去查看解決發掘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有時是陪上級領導去參觀,忙個不亦樂乎。
當時,人們對文物的價值的認識也不可和第一次發掘的「文革」時期同日而語。這次發掘出大量的珍貴文物,特別是大量金器的出土,「江川李家山挖出金娃娃」的消息,一時傳遍了滇中山山水水,不僅江川,連昆明,還有其他地州的人們也在傳播,不少人還專程跑來觀看。李家山上像是趕街一樣,隨時都有人上上下下,山上經常人滿為患。
一座古墓起土所要時間並不是很長,而清理墓葬需要的時間更長更多。一座大墓往往要十天半月才能清理完,這工作又不能急,只能按部就班慢慢來。那時我常去那裡,今天去,是這樣,明天去,差不多,後天去,變化不大。這種長期的露天工作,給安全保衛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問題。我很是焦急。
為了確保文物的安全和挖掘工作的順利進行,我去給縣公安局商量,調派了一位綽號叫「黃大炮」的科長,率幾位得力的幹警(還是武警?)背著沖鋒槍在李家山上日夜守護。時值隆冬,天寒地凍,條件之艱苦,可想而知。不巧的是,遇上了一段陰天,北風寒雨,實難忍耐。我又到當地駐軍找首長商量,借來了軍用帳篷,守護條件才有些改善。
1992年1月,已發掘出土的上千件文物裝箱堆放在山下一幢沒有任何安全設施的二樓的一個房間里。春節很快就要到了,發掘隊的人們也要放假回家過年。山上山下,尤其是山下已裝箱的文物的安全令人堪憂。為了避免萬一,縣委縣府幾位領導緊急商定,於1992年1月15日晚,由我率縣公檢法司的二十多位幹警,全副武裝,晚飯後趕到李家山,將已裝箱的文物上鎖,貼上縣人民政府的封條,裝上警車,連夜押運回縣城,存放在縣檔案館。
在發掘期間,作者多次請教發掘隊領隊張新寧老師。我說,按原來的說法,滇王之印出土於晉寧石寨山,也就是說,滇王墓地就在石寨山,李家山與石寨山為同時期墓地。那麼,李家山只是滇王屬下的一個貴族的墓地。可是,這次發掘,李家山又出土了這么多的高規格的文物,這是否可以說李家山也是一個滇王的墓地呢?張老師用不容置疑的口氣告訴我,李家山出土了這么多的銅鼓和高規格的青銅器,不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遠遠超過了石寨山,可以肯定地說:李家山也是古滇國的一個王族墓地。在從戰國到兩漢的幾百年間,該有幾十上百個滇王吧!滇王之印是西漢時中央王朝所贈,這顆印出土於石寨山滇王之墓,但滇王不是只有一個;就像皇陵不止一處一樣,滇王墓地也不止一處,李家山肯定也是一處滇王的王族墓地。我們還談到了一些出土文物。張新寧老師信手拿起一個金劍鞘對我說,這種金劍鞘,當年晉寧石寨山好不容易見了一個,破朽得不成樣子,花重金送到故宮博物院請老師修復,用了兩三年,修復後用一個盒子裝著拿回來。李家山這次出土這么多個,而且保存完好,二千來年了,還是金光燦爛,熠熠生輝!彈性韌性都很好,這確實難得!?
對出土文物的研究證明,李家山滇國王族墓地的時代從戰國後期一直延續到東漢初,與石寨山相始終。所要指出的是,從「兩山」的出土文物來看,李家山自戰國後期就已進入青銅文化的興盛時期,隨葬品數量多質量高的大墓層出不窮;但同一時期的石寨山,仍以幾件大多是陶器為隨葬品的小墓為多見。到了西漢,「兩山」並駕齊驅,同處於青銅文化的繁榮時期;西漢中期,石寨山有了某種想要超過李家山的跡象,但到了東漢初,石寨山已明顯衰落,而這一時期的李家山仍有不少規模較大的墓葬涌現,出土的青銅器也更多地保存了原滇國的風格。專家推斷,李家山較石寨山繁榮時間早,衰落時間晚,中間從未中斷。這充分說明,滇國統治者先發跡於李家山一帶,後來由於某種原因曾將滇國中心移向石寨山一帶。當西漢中央王朝滅滇國時,滇王殘余勢力又退回李家山一帶,直到中原王朝推行郡縣制最後取代滇王政權。可以肯定地說,李家山自始至終都是滇國的中心地帶。 1992年3月,李家山的發掘工作告一段落;4月,國家文物局組織有關專家對李家山的發掘工作進行了驗收。7月,將放置在縣檔案館的李家山出土文物移至縣人民武裝部辦公樓進行整理。
令人頭疼的是,自從發掘隊撤下山來後,盜墓賊上山盜墓就從未間斷過。
有一次我和張增祺老師交談,他給我說過這么一件事。他有一位在美國的同學寫信給他說,
美國一個文物出售店在出售李家山文物,不知是否真假,如果是真的,他想買下來。並隨信寄來了實物的照片,請張增祺老師鑒別。對李家山文物很有研究的張老師一看就知道實物是「真傢伙」。但不好復信,如說是真的,我們的文物管理工作何等糟糕;如說是假的,又覺得對不起自己的良心和老同學,只好保持尷尬的沉默。
1993年3月31日《雲南經濟報》報載:李家山出土的「一座屬於國家一級文物干欄式小屋,人居其上,畜居其下,內有數人或立或坐,造型生動,神態畢肖的青銅民居,馬仔出了200元購去,而當出現在香港的拍賣市場時已標價600萬港幣,這位香港老闆還算有良心,他轉告大陸文物部門,優先讓大陸購回,期限為一年,一年後不再恭候。然而商人畢竟是商人,畢竟是以牟利為目的,錢是一分也不肯少的。」
有一天是星期天,縣公安局局長羅曉傑來找到我,他說出了點小事,來找我匯報。事情是這樣的:李家山盜賣文物屢禁不止,甚至於越演越烈,在李家山附近經常有倒賣文物的非法交易在暗中進行。根據線索,公安局安插可靠之人打進其內部,掌握了這天晚上要在江城進行文物交易,公安局提前到達預定地點埋伏,但買文物之人非常狡猾,臨時又變更了交易地點。新地點地形復雜,在圍抓犯罪嫌疑人時,由於對方有人抗拒,公安幹警被迫開槍,子彈從一犯罪嫌疑人的後背進入,從前胸穿出,現已送醫院搶救,不知後果如何。主犯系外地人在逃。開槍之人是一個新同志,有思想包袱。我問傷了自己人沒有,羅局長說,因天黑,安插
進去的同志被誤打了一拳,受了點輕傷,沒事。我說,只要不傷著自己人就好。文物黑市交易是一種犯罪行為,在倒賣文物時因抗拒被公安幹警擊傷,是咎由自取。
一度時期,江川文物黑市交易猖獗。因為文物倒賣,有死有傷,一個倒買文物的犯罪嫌疑人被殺死在侯家溝河埂上。
1993年1月17日,《中國文物報》頭版報道:江川李家山第二次發掘被列入1992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同年初,國家決定,中國第三屆文物精華展首次(一二屆均在北京故宮)出京在上海舉行,國家文物局與上海博物館共同擬定了文物調展名單,全國「展出近二百件(組)文物」,指定雲南調展李家山15件(組)文物(其中有一組編鍾是6件),幾佔全部展出文物的百分之十。
作者擔任李家山文物送展組組長,帶五人護送這些每件都是價值連城的文物乘火車送往上海參展。國家文物局張德勤先生在專為這次展覽所出版的《1993·中國文物精華》一書的前言中指出:「西漢的貼金小銅鼓和紡織場面貯貝器,是雲南江川李家山滇王國貴族墓葬出土的精品。貼金小銅鼓形制小巧玲瓏,器表整體貼金,裝飾工藝極為獨特,是一件前所未見的上乘之作。紡織場面貯貝器,器身兩側以立虎作器蓋,中央跽坐一女性貴族,周身貼金,身旁兩女奴分別捧食盒,執華傘,外圍多人從事紡織,形象生動,是滇族生活、生產活動的再現。」
1994年4至5月,經國家文物局同意,並經外交部和廣電部批准,雲南省文化廳與日本國家NHK電視台商定,在對李家山85-87號墓發掘時,由NHK電視台進行實況拍攝。本人前期為之做了一些有關協調方面的事。發掘開始後,我調地區文聯工作,還帶文聯的同志到李家山參觀。也就在這段時間,中央電視台黃金時段的「神州風采」欄目,到江川拍攝李家山出土文物等,市縣有關領導叫我陪同,我隨中央台欄目組的同志到江川跑了一段時間,完成了任務。後來,「神州風采」播放了李家山出土文物,在全國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1992年4月,李家山發掘工作基本告一段落,為了使李家山文物能夠留在江川,為了便於利用,本人竭力倡導必須建設一個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在縣委和縣府有關會議上,本人多次提議,並說:「江川人就是脫褲子賣,也要建一個李家山博物館!」
為了立項和爭取資金,本人和縣有關同志穿梭於省地,找有關領導和部門,以求得支持和得到資金。一次我到地區找領導,一直追到地區體委,找到了時任地委副書記的王正培和副專員普朝和,兩位領導都已聽到了我的「就是賣褲子也要建成一個博物館」的話,對我們的決心給予肯定。建設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後來得到了省地,特別是地區資金的大力支持。李家山博物館於1993年底破土動工,1994年秋建成開館,展出李家山出土文物200餘件,成了全國第一個青銅器專業博物館。在全國縣級博物館中是館藏文物最豐富,文物價值最高的博物館;成為雲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人們到江川必去的地方之一。
李家山自1972年首次發掘後,特別是1992年第二次發掘以來,隨著出土文物的數量和質量的不斷提升,名氣越來越大,看護的難度也越來越大,天底下不知有多少雙眼睛天天在盯著李家山,有多少人對李家山文物垂涎三尺。省地(市)縣對此都給予了一定的重視和投入。我自1994年到地區文聯工作以後,也還始終不渝地關注著李家山。我作為市政協常委,在有關會議上,進行呼籲,要求對李家山嚴加看護,嚴防不法分子偷盜李家山文物。我專門在市政協會議上提出了關於加強對李家山看管的提案,參加了市政協組織的對李家山及其出土文物的保護開發的調查視察工作,並在市政協全會上,就李家山等的開發和利用作了大會發言。
由於各級領導的重視,現在已成立了李家山古墓群警衛中隊,在山頂有看守房,山西南方有看守台。配備了強悍的警衛人員,足夠的槍支、狼狗、通訊工具等,並建成了一個山上山下的聯防系統。
最近,李家山的保護開發利用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總的設想是,征地、建圍牆、蓋房子,建成一個著名的文化旅遊點。現在,已經在李家山北部建成了一條從山腳到山頂的長約千米的比較壯觀的石階。人們要參觀李家山,可以乘車到山下,沿石階而上即可到達山頂。
李家山向人們昭示:
李家山有著一個光輝燦爛的過去!
李家山有著一個光輝燦爛的未來!

7. 秀英區勞動和社會保障管理中心的電話

秀英區勞動和社會保障管理中心:68666725(陳女士)。

8. 海口市公安局秀英分局依法對聯防隊員毆打群眾

海口5名聯防隊員涉嫌尋釁滋事 被依法刑拘
海南日報海口5月2日訊(記者計思佳)記者了解到,今天,海口市公安局秀英分局依法對聯防隊員毆打群眾案件立案偵查,對涉嫌尋釁滋事罪的王某、吳某某、嚴某某、鄺某某、李某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
4月30日,海口市秀英區政府對長流鎮瓊華村違法建築進行強拆過程中,發生了該區聯防隊員毆打群眾的情況,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發現案件線索後,海口市公安局秀英分局及時開展調查取證,經初步調查核實,海口市公安局秀英分局對7名毆打群眾的聯防隊員進行治安拘留,並對該案件開展進一步調查工作。
經專案組對該案件進一步調查取證,獲取的證據證實王某、吳某某、嚴某某、鄺某某、李某某等5名聯防隊員的行為涉嫌尋釁滋事罪,海口市公安局秀英分局於5月2日對王某、吳某某、嚴某某、鄺某某、李某某等5名聯防隊員立案偵查並依法刑事拘留。
目前,該案件在進一步審理中。

閱讀全文

與秀英區市政維修管理中心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boost電路原理 瀏覽:225
飛塗外牆防水膠怎麼樣 瀏覽:8
如何查詢百邦維修進度 瀏覽:742
廣東gf防水材料多少錢一公斤 瀏覽:348
膠州仿古傢具市場在哪裡 瀏覽:249
汽車水泵保修期限 瀏覽:101
贛州市哪裡回收舊家電 瀏覽:293
深圳市邸高家居 瀏覽:539
房屋漏水物業如何維修 瀏覽:54
前鋒熱水器瀘州維修點 瀏覽:768
電動車維修技巧免費視頻教程全集 瀏覽:449
電影里的智能家居 瀏覽:277
塔吊維修怎麼寫 瀏覽:373
成都家居用品公司 瀏覽:927
多久壓電路 瀏覽:328
濟南歷城區家電維修地址 瀏覽:429
買華為平板如何注意買到翻新機 瀏覽:162
switch如何驗證是不是翻新 瀏覽:275
濟南lg空調售後維修電話 瀏覽:286
小米虹口維修點 瀏覽: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