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球變暖現在具體情況怎麼樣了人類現在的措施有效嗎
全球氣溫升高的原因是什麼?
在冬冷夏熱四季分明的我國大部分地區,人們普遍反映近些年冬季氣溫越來越高了,好像冬天不像以前那樣冷得難熬了。其實不僅是我國這樣,全球的氣溫都在升高;也不是這幾年,自80年代以來氣溫連續升高。由於全球變暖,使得冬季降水量增加,夏季出現異常高溫和嚴重乾旱,某些地區暴雨次數增加,世界各地冰川減少,北半球冰雪覆蓋面積縮小,而且海平面平均每年大約上升2.5毫米。1995年夏季,美國出現了百年未遇的酷熱,不但使許多人在熱浪中喪生,還造成兩起因鐵軌受熱變形而導致火車出軌的事故。歐洲大部分地區也出現酷夏,不少地方最高氣溫達40℃。
全球氣溫的升高,將會給人類帶來直接的破壞性影響:海平面升高將會淹沒許多城市和土地,生態平衡的破壞將導致農業減產,昆蟲和其他傳染病症的動物的遷移更會給人類健康帶來危害。
氣候為什麼會變暖呢?科學家們多年來已經做了大量觀測和研究。不少科學家認為,是人類活動導致全球變暖。人類生產活動中排放大量大量二氧化碳及甲烷、氧化氮等氣體,使得大氣層像溫室一樣吸收更多的熱,使溫度升高。不過也有的科學家提出不同觀點,他們指出,地球歷史上出現過多次冷時變化,現在的升溫也不過是地球氣溫自然變化罷了。到底是人類影響還是自然變化,一時還難以定論
最新《自然》:關注全球氣溫升高
在最新一期英國《自然》雜志上,由多國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發表研究報告稱,全球變暖將導致世界上四分之一的陸地動植物在未來50年內滅絕。也就是說,100多萬個物種將在半個世紀後從地球上消失。
來自8個國家的科學家對歐洲、南非、澳大利亞、巴西、墨西哥和哥斯大黎加6地的1103個物種進行了研究。其中包括植物、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和昆蟲等。他們以聯合國估計的全球氣溫到2050年可能比現在升高0.5至3攝氏度的標准為依據,利用電腦模型計算氣溫升高對每一物種的影響。這是迄今最大規模的類似研究。
全球氣溫升高迫使大部分陸地物種向兩極和高山地區遷徙,但許多動植物無法實現這一點。據科學家保守估計,這6個地區的物種到2050年將消失15%至37%,即平均有26%的物種將因為氣溫升高、無法尋找到適宜的棲息地而滅絕。
補充:另外,全球變暖會導致各種疾病、病毒的傳播速度加大、范圍擴大,最終還是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
全球氣溫升高對人類利少弊多
全球氣候變暖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如何應對氣候變暖對人類生存環境的挑戰,是正在北京召開的氣候變化國際科學討論會的主題之一。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奧巴西教授指出,氣候變化讓我們又多了一個立即採取緊急行動的理由。
當前最急迫的是我們對於全球變暖還缺少基本的認知,氣溫升高到底會改變些什麼。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特別顧問丁一匯說,氣候變暖將會帶來一些有利的影響,如:溫度升高使中緯度的一些地區存在著作物增產的可能;全球木材供應可能會增加;對某些缺水地區的居民來講,可用水量可能增加;中高緯度地區居民因冬季寒冷的死亡率降低;由於出現暖冬,取暖所需能源減少。但是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將是以負面影響為主。
———種植業首當其沖受到沖擊。氣候變暖使蒸發加大,如果降水量不明顯增加,將會使我國農牧交錯帶南擴。東北與內蒙古相接地區農牧交錯帶的界限將南移70公里左右,華北北部農牧交錯帶的界限將南移150公里左右,西北部農牧交錯帶界線將南移20公里左右,草原的面積將因此增加。但農牧過渡帶是潛在的沙漠化地區,沙化威脅巨大。
氣候變暖後,土壤有機質中的微生物分解將加快,造成地力下降,需要施用更多的肥料;氣候變暖同樣對昆蟲、雜草有利,這使得農葯和除草劑的施用量增大。
———農業生產成本將大幅增加。到2030年,我國種植業產量在總體上因全球變暖可能會減少5%~10%左右,其中小麥、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減產為主。年平均溫度增加1°C,大於10°C積溫的持續日數全國平均就延長15天,冬小麥的安全種植北界也將由目前的長城一線北移到沈陽-張家口-包頭-烏魯木齊一線。到2050年,氣候變暖將使三熟制的北界北移500公里之多,從長江流域移至黃河流域;而兩熟制地區將北移至目前一熟制地區的中部,一熟制地區的面積將減少23.1%。
———水將變得更少更臟。全球變暖會影響整個水循環過程,可能使蒸發加大,改變區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極端異常事件的發生,導致洪澇、乾旱災害的頻次和強度增加,以及使地表徑流發生變化。
我國七大流域天然年徑流量整體上呈減少趨勢。其中,長江及其以南地區年徑流量變幅較少;淮河及其以北地區變幅最大,以遼河流域增幅最大,黃河上游次之,松花江最小。全球變暖還使得我國各流域年平均蒸發增大,其中黃河及內陸河地區的蒸發量將可能增大15%左右。
在乾旱年份,氣候變暖引起的缺水量將大大加劇我國華北、西北等地區的缺水形勢,對農業灌溉用水的影響遠遠大於對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影響,尤其是在降水減少和蒸發增加的地區。預計2010——2030年西部地區缺水量約為200億立方米,2050年將缺水100億立方米。全球變暖將使降水變率隨著平均降水量的增加而發生變化,蒸發量也會因全球平均溫度增加而增大,這可能意味著未來旱澇等災害的出現頻率會增加。
由於蒸發量加大,河水流量趨於減少,河流原有的污染程度可能會加重,特別是在枯水季節。同時,河水溫度的上升,也會促進河流里污染物沉積、廢棄物分解,進而使水質下降。
———個人生活質量將會下降。氣候變暖對人類健康的直接影響將更加明顯,高溫使得病毒、細菌、寄生蟲、敏感原更活躍,同時它也會損害人的精神、人體免疫力和疾病抵抗力。高溫熱浪的增加將使與熱有關的疾病和死亡增加。全球變暖對人類健康造成的不利影響對貧窮地區的人口將是最大的。
氣候變暖對人居環境產生影響,居住在河邊和海岸帶的居民受氣候變暖最普遍、最直接的威脅是洪澇和滑坡。人類居住目前正遭遇包括水和能源短缺、垃圾處理和交通等環境問題,這些問題因高溫、多雨而加劇。人口居住密度很高的低海拔海岸區的城市,更是經常處於海岸氣候極端事件的威脅之中。在我國,居民收入大部分來源於受氣候支配的初級資源產業,氣候變暖對我國的不利影響將更嚴重。
科學家質疑
現有遏制全球變暖的方法
科學家對近 20 年來地球陸地生態系統的碳排放與吸收情況進行研究之後認為,所謂的"碳沉降"效應可能只是暫時的,不能依靠它來長期遏制全球變暖。
"碳沉降"是指植被吸收的二氧化碳多於它們釋放的二氧化碳,這有助於降低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緩解全球變暖的趨勢。
來自歐洲和美國等多個地區的 30 名科學家在將於 8 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志上說,地球植被的碳沉降效果並不穩定,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氧氣含量的數據證實,陸地生物圈在 20 世紀 80 年代期間吸收和排放的二氧化碳數量基本相當,沒有出現碳沉降,20 世紀 90 年代則有一定的沉降效果。
數據表明,20 世紀 90 年代的碳沉降效應主要出現在北半球的非熱帶地區,包括北美、中國、歐洲等。科學家認為,出現碳沉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上述地區的退耕還林。此外,森林和草場火災減少,使植被釋放的碳減少,對碳沉降也有幫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蟲災等其他因素的變化可能導致樹葉、枯死植物和土壤微生物釋放的碳減少。
科學家說,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可以提高植物生長速度,從而吸收更多的碳,暫時增強碳沉降效果,但這一效應終將達到飽和。影響碳沉降的不穩定因素很多,長期來看,全球陸地生物圈並不一定能夠持續起到碳沉降的作用,特別是在溫暖而乾燥的年份。
森林救不了地球變暖
《環球時報》 (2001年06月08日第十六版)
進入夏季,在人們苦惱於氣溫"一年更比一年高"時,美國一群科學家又給了人們當頭一棒,他們的最新研究表明:要想阻止氣溫逐年升高的趨勢、化解溫室效應的威脅,人類還得另想辦法,而不能像從前那樣寄厚望於森林。因為森林吸收的大量二氧化碳,最終幾乎會如數奉還給地球。 溫室效應被列為21世紀人類面臨的最大威脅之一,它除了讓天氣變得越來越熱外,還給全球的濕地沼澤、沿海低地、珊瑚礁、溫帶寒帶大量物種帶來毀滅性打擊。 追根溯源,溫室效應是過量的二氧化碳在大氣中聚集而產生的一種天氣現象。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吸收大量二氧化碳,這已是人們長期以來的共識,因而一直以來,森林被認為是解決溫室效應的利器。 5月24日出版的《自然》雜志發表了美國著名杜克大學的幾位植物學家和生態學家的一份最新實驗報告。7年前,這幾位科學家在杜克大學校區附近選擇了兩片森林,開始了評估樹木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實驗。據推算,到2050年,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量將比現在增加35%-50%。於是,他們就在第一組森林中不斷施放二氧化碳濃度為560ppm(ppm為百萬分之一)的氣體,以模擬50年後的濃度水平;第二組森林則保持目前正常的二氧化碳水平,即濃度在365ppm左右。 在實驗開始的前兩年裡,第一組森林的樹木在高濃度二氧化碳下生長明顯加快,生長速度比第二組森林的樹木大約快25%。但兩年後,生長速度卻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下降,最終和第二組森林的樹木的生長速度基本持平。分析原因,主要是土壤中的養分,特別是氮養分隨著樹木的迅速生長而消耗殆盡。 實驗結果顯示,樹木生長需要陽光、水分、養分等多種因素,缺一不可,森林可以在短期內加速吸收二氧化碳,但因為土壤中的養分無法配套供應,所以從長期來看,無法指望森林會消化掉50年後增加的50%的二氧化碳。另外,科學家們在跟蹤觀察二氧化碳在樹木生長過程中的作用後發現,樹木吸收的二氧化碳主要是對樹葉的生長起作用,對樹乾的作用則不明顯。這樣帶來的最要命的後果是,樹葉脫落以後會慢慢腐爛,它所吸收的二氧化碳在3年內將幾乎全部回到大氣中,而並非像以前人們所說的那樣,會留在土壤里。 主持這項實驗的杜克大學生物學教授戴維·埃斯沃斯對這一結果評價說:"如果這一結果在全球植被生態中被普遍證實,人們就不得不對環境問題進行再思考了。"目前,已經有實驗表明,熱帶樹木與其他地區的樹木相比,對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相對更低一些。 外界對這份報告給予了極大關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一位植物學家說,這一結果的"潛在重要性"會越來越明顯,它徹底推翻了人們的傳統觀念。 盡管森林在涵養水源、防止水土流失、調節氣候等方面都有無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大量消化二氧化碳的能力上,人們不能太樂觀。參與這項實驗的另一位生態學教授拉姆·奧林認為,這一實驗結果的重要性就在於此。他說,也許人們只能從減少二氧化碳氣體的排放量入手來解決溫室效應問題了,這將使全球的環保問題變得更為復雜,利益沖突更為尖銳。 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一直是國際間一個極為敏感的問題。去年的海牙國際環保會議不歡而散,美歐之間爭執的關鍵問題就是二氧化碳排放標准。美國堅持認為,對發達國家排放量的限制應當考慮到森林對二氧化碳的吸收因素。如果考慮這一因素,對50年後的前景就不必過於悲觀,對發達國家的二氧化碳排放標準的要求就不必過於苛刻。現在,這項最新的實驗成果可以說正擊中了美國的要害。果真如此,美國將不能以森林為借口來逃避自己的責任,而全球只能進一步嚴格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這又將直接影響到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
微生物能"吃掉"溫室氣體 地球變暖有物相剋
《江南時報》 (2002年08月12日第十五版)
本報綜合消息 幾位來自德國的科學家宣稱他們在黑海中發現了一種以甲烷為食的生命體,並稱這種生命體可以用來抑制全球變暖問題的繼續惡化。 這些科學家稱他們這次發現的生命體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已經有40億年的歷史。他們是在黑海中沒有光線、沒有氧氣的深度中發現這種微生物的,並發現這些微生物是以甲烷為食的。 在此之前,科學家們一直認為甲烷只能夠通過與氧氣進行反應而消耗掉。這些德國科學家希望這些微生物可以用來"吃掉"目前還儲存在地球表面以下的溫室氣體,許多甲烷目前還凍結在兩極地帶的冰層以下,但是隨著全球變暖問題的加劇,它們很有可能被釋放出來,使污染問題變得更為嚴重。這次研究活動的發起人之一的AntjeBoetius教授說:"這些在黑海中發現的微生物可能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居民。我們可能要依靠他們來阻止氣候災難的發生。"
減緩全球變暖新招
--往海水中撒鐵
《中國環境報》 2001年1月13日
紐西蘭科學家最近提出了解決全球變暖的新途徑:提高南太平洋海水的鐵含量。海水的鐵含量升高,浮游生物和浮游植物就會快速生長。紐西蘭水和大氣研究所(NIWA)把此項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雜志上。
很久以前,科學家就曾想用增加鐵含量的辦法使南太平洋水生植物快速生長,如同陸地上的森林和草原,這些植物在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方面起重要作用。於是,科學家把2噸分解鐵撒在南太平洋50多平方公里的范圍內,把水中的鐵含量提高了10倍。兩周之內,浮游生物比播撒區外的增加了10倍之多。 南太平洋面積佔世界海洋面積的15%,對全球氣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它的鐵含量偏低。 NIWA撒鐵之後,美國航空航天局隔6個星期拍攝的畫面表明,浮游植物的擴散面積已達1100平方公里。浮游植物持續生長時間之長超乎人們的預料,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是浮游植物具有把特殊物質釋放到海水中的能力,以便於吸收鐵。衛星圖像生動地展示了南太平洋生態圈對鐵含量些許增加的敏感性。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做舟。
2. 目前世界上有幾大汽車集團,該旗下都有什麼品牌
當今世界上有10大汽車品牌,分別是:
通用,福特,戴姆勒,豐田,大眾,本田,日產,標致,菲亞特,寶馬。
1、通用
旗下品牌有:旁蒂克雪佛蘭、凱迪拉克、別克、霍頓、沃克斯豪爾、奧茲莫比爾、歐寶、紳寶、土星、雷鳥、悍馬、GMC、Suzuki(鈴木)、Isuzu (五十鈴)大宇。五十鈴、富士(速波)和鈴木製造的汽車產品。
3. 美國斯坦福大學怎麼樣
美國斯坦福大學歷史悠久,實力雄厚,是世界著名大學。
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全名小利蘭·斯坦福大學,或譯作史丹佛大學,通常直接稱作斯坦福大學,坐落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斯坦福市,是一所享譽世界頂尖的私立研究型大學。
該校校區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帕羅奧圖(Palo Alto),與舊金山相鄰,佔地35平方公里,是美國面積第二大的大學,與哈佛大學並列為美國東西兩岸的學術重鎮。
斯坦福大學也獲得多個雜志調查評為最著名的學府之一。泰晤士《世界聲譽排名》(2013-14年)將其評為第三。《普林斯頓評論》於2010及2013年所做的調查顯示,斯坦福是最多美國家長及學生的"夢想學府"。一份於2003年發表的蓋洛普投票顯示,它也是美國普羅大眾眼中第二最久負盛名的學府。美國商業雜志《福布斯》亦於2012年,贊賞斯坦福大學"因成就了矽谷及領導著世界經濟與科技產品的發展,而為首屈一指的名校"。《紐約時報》及《石板雜志》甚至提到斯坦福作為"象徵著美國大學"的地位及名譽。
4. 汽車的每個第一
世界上第一輛四驅車是1902年荷蘭Spijker兄弟製造的Spijker賽車,可笑的是它是為贏取競速比賽設計的,並不能進行越野駕駛。1903年戴姆勒之子保羅設計出世界上第一輛四驅越野車Austro-Daimler Car,這才算是吉普車起源的歷史。然而在1940年的Willys出現以前,幾乎沒有「吉普」真正大量生產過,所以極易被人們遺忘。對於現代的四驅越野車而言,真正起引導作用的仍然是Willys吉普。不過不能忘記的是Willys是戰爭的產物,它的產生是為了抗衡德國人製造出的四驅軍車(德國戰敗後其科技與車輛遭到不公的毀滅和唾棄,所以早被人忘卻和轉移),因此我們要學四驅越野,首先就要知道美、德兩條大量生產的吉普車發展線。
----------------------------------------------------------------
世界第一輛汽車
1、 世界第一輛蒸汽機車
有個法國人居尼奧,從小聰明伶俐,善於思考。1763年,38歲的居尼奧回到法國,擔任法國陸軍技術軍官。居尼奧共用了6年的時間在1769年製成了世界第一輛具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汽車。從此以後各國出版物都公認法國是蒸汽汽車的誕生地。
2、 世界第一輛汽油汽車
卡爾.賓士就是現今德國大名鼎鼎的"賓士"汽車公司的第一代祖宗,戴姆勒--賓士汽車公司的創始人之一。1878年他34歲時,首次研製成功了一台二沖程煤氣發動機。1883年開始創建"賓士公司和萊茵煤氣發動機廠"。1885年10月,賓士設計製造了一輛裝汽油機的三輪汽車。賓士最早製造的這輛車,由於性能不過關,經常熄火拋錨。但賓士並沒有因此而喪氣。1886年1月29日,賓士取得了專利權。此後這輛車終於以全新的面貌行駛在曼海姆城的大街上。因此德國人把1886年稱作汽車的誕生年。賓士的這輛三輪汽車,現珍藏在德國慕尼黑科技博物館,保存完損無缺,還可以發動,旁邊懸掛著"這是世界第一輛汽車"的說明牌。這輛汽車1994年曾以1億馬克的高價保險運到北京"國際家庭轎車研討及展示會"上展覽。 另一位工程師名叫戈特利布.戴姆勒,是世界第一輛四輪汽車的創始者,被人們稱作"世界汽車之父"。
1882年,戴姆勒辭去奧托公司職務,與朋友們共同創建汽車製造廠。1883年,他發明成功了世界第一台高壓縮比的內燃發動機,成為現代汽車發動機的鼻祖。1885年,戴姆勒把它的單缸發動機裝到自行車上,製成了世界上第一輛摩托車。接著,在邁巴赫的協助下,在一輛四輪馬車上裝上自己的發動機,這便是世界上最早的四輪汽油汽車。1890年,他創建戴姆勒發動機公司,1926年同賓士汽車公司合並,成立戴姆勒--賓士汽車公司。
-------------------------------------------------------------------
我國的第一輛汽車於1929年5月在沈陽問世,由張學良將軍掌管的遼寧迫擊炮廠製造。張學良讓民生工廠廠長李宜春從美國購進「瑞雪」號整車一輛,作為樣車。李宜春將整車拆卸,然後除發動機後軸、電氣裝置和輪胎等用原車零件外,對其它零件重新設計製造,到1931年5月歷時兩年,終於試製成功我國第一輛汽車,命名為民生牌75型汽車,開辟了中國自製汽車的先河.
自1953年7月第一汽車製造廠動工興建,1956年7月投產,1957年7月13日我國生產出第一輛載貨的解放牌汽車,又於1958年5月,我國第一汽車製造廠自行研製設計生產了第一輛與當時政治風雲起伏顛簸、榮辱與共的紅旗牌轎車,被譽為「東方神韻」。幾十年來,我國汽車工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汽車生產採用了各種高科技及人性化的安全及便利設施,汲國外汽車科研之精華。不僅秉乘了傳統的堅固造型,更具時尚汽車的柔媚風貌,線條流暢,駕乘舒適的「座駕」新寵不斷誕生。
汽車的先河,終究是值得欽佩的。
--------------------------------------------------------------------
中國生產的第一輛汽車的最高時速
1957年5月,一汽按一機部通知開始設計轎車。58年5月5日試制一輛東風牌71型小轎車。該車為流線型車身,上部銀灰色,下部紫紅色,6座,裝有冷熱風,發動機罩前上方有一銀色小龍裝飾,發動機最大功率51千瓦,最高車速128公里/小時,耗油量百公里9升。1958年5月,毛澤東主席和林伯渠等中央領導在中南海後花園觀看並乘坐了這輛轎車。
--------------------------------------------------------------------
世界上第一輛營業性公共汽車
最早的汽車以蒸汽機為動力,所以它們其實更像火車機車而不像現在我們常見的汽車。1825年,英國戈爾沃斯·格尼公爵通過一系列研究並製造出一種蒸汽公共汽車。這種蒸汽公共汽車可乘坐18人,速度每小時19千米,它的蒸汽機裝在車後。這是世界上第一輛營業性的公共汽車。到1828年,英國出現了第一個公共汽車運輸公司—蘇格蘭蒸汽汽車公司,這時的公共汽車的設計已經有所改進,可以乘坐22位乘客,每小時的速度也增加到32千米。
-------------------------------------------------------------------
世界上第一輛左置汽車
斯圖加特賓士汽車博物館參觀時看到第一輛汽車是三輪的,很小的手把式操縱在前輪上方,按說應該是中置的。
從第二輛車開始雖然也是手把式操縱,但明顯偏在了左邊,所以最早的左置汽車應該是在德國。
--------------------------------------------------------------------
全球第一輛非金屬車身的汽車
好車比如88年的Ferrari F40是全碳纖維車身,賽車比如81年McLaren MP4/1,連車架都是碳纖維的
--------------------------------------------------------------------
1977年世界第一輛超音速汽車的速度記錄
最快速度
1.6公里(1英里)距離內的陸上行駛最高速度為每小時1227.985公里,是英國的安迪·格林於1977年10月在美國內華達州的黑岩沙漠上創造的,他駕駛的是一輛理查德·格林設計的推力SSC型汽車,裝有羅爾斯·羅伊斯雙缸噴氣發動機,可產生22..68噸推力,該車是第一輛超音速汽車。
--------------------------------------------------------------------
汽車速度之最
最初的汽車比馬車還慢,可隨著汽車的發展,汽車行駛速度也有了驚人的發展。到了1997年,英國駕駛員安迪·林格駕駛的"沖刺"汽車跑出了1227.73公里/小時的速度,創造了最新的汽車行駛世界紀錄,由於其速度超出當時環境下聲速的2%,成為世界上第一輛"超音速"汽車。
世界最小的車
日本製造的車身僅4.785毫米,體積跟一粒米差不多。有包括微型電動元件在內的24種零件,從車頂小巧電線輸入3伏的電壓,且能行走。
世界最長的轎車
美國製造的一輛長達18.28米的小轎車,裝有14隻車輪,車內有2台彩電、一部錄相機、4部電話、一個小酒吧,並放置了冰箱和1個保險櫃。巨大的車頂可供直升飛機起飛和降落。
世界上最小的轎車
紐約國際汽車博覽會上展出的一輛僅重30公斤的轎車,折疊起來像1 只小型手提箱,它能載人,人也能攜帶它。
世界上第一條汽車裝配線
1913年美國的福特公司在底特律建成世界上第一條汽車自動流水裝配線,首次實現汽車的批量生產。將當時蓍名的T型車的組裝時間從12.5小時縮短到1.5小時。
世界第一輛流線型車
1934年克萊斯勒公司造出的氣流牌汽車是世界上第一輛流線型車,是汽車造型史上的重要創舉。
世界上第一輛在月球上行駛的汽車
1971年,美國"阿波羅-15號"宇宙飛船把三名宇航員連同一輛"巡航者-1號"登月車送上月球,這是人類歷史上行駛在月球表面的第一輛汽車。
世界上最特殊的車
法拉利400I是世界上最特殊的跑車。是一位沙特王子為了讓自己在歐洲時能駕駛一輛與眾不同的超級跑車而請蓍名汽車設計大師米凱洛蒂專門設計的。水滴型的車身、纖細的風窗支柱,並裝有排量為4.823升的V12發動機,極速245公里/小時、功率可達315馬力。該車設計出來僅生產了一輛。
世界上最豪華的車
"鬼怪VI"是取代"銀鬼"的勞斯萊斯的級品車。大部分零件不僅用手工打制,且都打上工匠的名字,如其車身就打有勞斯萊斯蓍名車身工匠姆利納·帕克·沃德的名字。
世界上最重的轎車
自1924年來美國歷屆總統用的都是林肯牌轎車。美國前總統布希的林肯車是1989型,深藍色6人座,長17.7米,排量7.5升的防彈車,重達7.5噸,是目前有資料可查的總統座駕重量之最。
世界上第一次機動車大賽
1894年在法國舉行了首次機動車大賽,參賽的21輛車中有德國賓士、法國標致等,是對早期汽車的一次大檢閱。
世界上第一次汽車大賽
1898年在巴黎舉行的從巴黎到波爾多的行程為1200公里的汽車比賽.。法國人著名汽車設計師勒瓦頌用了48小時駕車第一個到達終點。
世界上第一本《交通規則》
1903年,美國的波斯特·伊諾在所著的《論交通規則》一書首次提出要設立帶狀人行通道,並指出車輛應靠右行駛等規則,在這些原則指導下,道路法規逐步建立起來。
世界上第一條高速公路
1925年,橫跨整個美國大陸,從紐約直達舊金山的林肯高速公路貫通,這是世界上第一條高速公路
汽車的十項世界紀錄
最高速度
1979年12月17日,一輛裝有火箭發動機的三輪汽車"Budweiser火箭"在加州的愛德伍德空軍基地,創造了1190千米/小時的紀錄,與音速之比是1:1.0106。
最長行駛距離
一輛1957年的賓士180D汽車,在1978年8月已經轉完它的里程錶,證明它已經行駛了1930800千米的路程。
倒車的最長距離
查爾斯·克瑞哈頓和詹姆斯·哈格斯駕駛他們的1929年的福特A型車,從紐約倒車到洛杉磯,再倒車回去,全程11553千米,歷時42天。
兩輪行駛的最長距離
瑞典的本特·納伯格駕駛一輛三菱Colt Gti汽車,以兩個輪子不間斷的行駛了7小時,行程310千米。
最遠的拖帶距離
為了贏得1000美元的賭注,加拿大的蘭克·伊利特和喬治·斯考特說服了168個不同的駕駛員,將他們的沒有發動機的福特T型車從Halitax拖到加拿大的太平洋海岸,行程1657千米,歷時89天。
最長的車
一輛由加州的基·瑞伯設計的汽車,長30.5米。它可以作為一個整體行駛,也能以中間軸轉動。車里眾多設施包括:大尺寸的水床,帶潛水區的游泳池和直升飛機降落台。
最便宜的新車
1922年的Red Bug四輪車,售價只有150美元,由Briggs Stratton公司製造。
最老的駕駛員
加州的羅伊·瑞林,103歲依然充滿活力,曾在88.5千米/小時限速區內超速到153千米/小時。羅伊一直自己開車直到去世,這一天剛好是他105歲生日的前一天。
最差的駕駛員
有記錄的最差駕駛員是一個75歲的男人,他在1966年10月15日在德克薩斯的Mckinney得到了10張罰款單,逆行4次,撞車駛離現場4次,6次交通事故,所有這一切都是在20分鍾內發生的。
最多的罰款單
在1985-1988年間,紐約的塞娃·馬圖斯共得了2899張罰款單,總共15萬美元。她把車用19年地址登記,取得了36個不同牌照,在警方要收罰款時她失蹤了。
世界上第一輛汽車的試車者
貝爾塔·林格爾(卡爾·本茨的妻子)。"賓士1號"獲得專利後,由於車常拋錨,受到不少冷嘲熱諷,因此發明者本人不願在公開場合駕駛它上街。在本茨事業遭受挫折與困境時,總是全力支持他的妻子貝爾塔再一次用行動給了丈夫信心。1888年8月的一個清晨,這位勇敢的女性,帶著兩個兒子從曼海姆出發,試行了100公里到達娘家普福爾茨海姆,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試車者和女駕駛員。由於車行駛至維斯洛赫時,他們向一家葯店要過一些汽油和水,有人戲稱,這里是世界上第一個汽車加油站。
世界上第一輛四輪汽車 世界上第一輛摩托車
1896年,由德國工程師戴姆勒在其好友威廉·邁巴赫的幫助下,將他們研製的1.1馬力的汽油機安裝在一輛四輪車上,這就是蓍名的"戴姆勒1號" 1885年德國工程師戴姆勒將自己研製的功率1.1馬力的發動機裝在一輛木製自行車上,通過採用一根裝有小齒輪的中間軸傳遞動力,使固定在後輪上的內齒圈轉動驅動車輪旋轉,世界第一輛摩托車誕生。
世界上第一輛吉普車 世界上第一張汽車專利證書
1940年,進入全面戰時動員的美國軍方開始 向全美汽車製造商徵招"低車身偵察車",一家叫班特姆的小公司利用各種市售件拼裝出一輛樣車並一舉中標。由於班特姆公司無力批量生產該車,美國陸軍把生產任務交給了威利斯-奧佛蘭德公司,這種臨時拼裝起來的吉普車因其四輪驅動、爬坡能力極強的特點成為"盟軍制勝法?quot;和戰後受歡迎的車種。 由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於1886年1月29日向德國皇家專利局申請,同年11月2 日批准。專利號為37435,類別屬於空氣及氣態動力機械類,專利名為氣態發動機車。即公認的世界上第一輛三輪汽車"賓士1號"。
世界上最貴的轎車
勞斯萊斯公司1907年生產的銀鬼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昂貴(估計價值2000萬英磅)、最著名的車。曾是英國女王的"坐騎",也是著名影星的愛車。1925年該車停止生產
-------------------------------------------------------------------
1923年 福特汽車創造年產汽車超過200萬輛的新記錄。美國出現可選裝的汽車收音機。賓士公司製造出第一輛用於大獎賽的中置發動機汽車。
1930年 布加迪製造了」皇家」號汽車。卡迪拉克第一次使用V6型發動機。
1932年 阿爾法汽車公司推出第一輛單座位大獎賽汽車。
1934年 克萊斯勒率先推出流線型車身轎車。雪鐵龍推出前輪驅動汽車。
1938年 美國別克汽車裝上了轉向閃光燈。
1941年 大眾汽車公司首先生產水陸兩用汽車
1947年 日產生產達特桑牌汽車。當年全球汽車產量585萬輛。第一輛法拉利跑車參加比賽。
1950年 陸虎公司推出世界第一台廢氣渦輪增壓發動機。當年全球汽車產量突破1000萬輛。達到1057萬輛。
1954年 賓士300SL跑車採用燃油電子噴射發動機。
1958年 中國 」東風」轎車問世,這是中國第一輛轎車。
1965年 兩輛水陸兩用汽車橫渡英吉利海峽。
1966年 查帕瑞2F賽車首次採用導流板。
1968年 福特公司推出防抱死剎車裝置(ABS)。
1973年 克萊斯勒汽車裝上電子點火器。
1975年 保時捷推出渦輪增壓式賽車,成為提速最快的公路跑車。
1976年 賓士建成氣流速度達270公里/時的汽車風洞,為世界之最。
1977年 雷諾在F1賽車上採用渦輪增壓器。
1978年 在英國,一輛太陽能汽車時速達到13公里。馬自達推出雙轉子發動機雙座運動車RX-7。日本研製出混合動力汽車。
1979年 巴西研製成功酒精汽車,並成為酒精汽車大國。
1981年 福特在其轎車兩側裝上機翼,改裝了3輛」會飛的汽車」。日本研製出原地轉向汽車。德羅林汽車是第一輛,也是唯一一輛不銹鋼車身的汽車。
1982年 奧迪100車的風阻系數為0.30,為當時最低。
1983年 理查德·諾布爾的噴氣式」推力2號」車創下1019公里/時車速記錄。
寶馬的4缸F1賽車最大功率達到1000馬力。
1984年 前蘇聯研製出雙燃料汽車。
1985年 第一屆太陽能汽車賽在瑞士舉行。通用成立土星分部。
1986年 瑞克·梅柯創造了376公里/時的環形賽道平均車速記錄。寶馬展出Z1型賽車,車身採用塑料車身,升降車門。
1987年 五十鈴在東京展上展出陶瓷柴油發動機。
1989年 大眾開發電力、柴油混合動力汽車。
1990年 通用開發出一次充電可以88公里/時速度行駛190公里的電動車。
1993年 麥克拉侖碳纖維車身F1賽車推出。
5. 請問建築大師的別墅平面圖在什麼網站可以找到
20世紀名著名設計師
貝倫斯(Peter Behrens, 1868-1940)
貝倫斯是德國現代建築和工業設計的先驅。1886-1891年貝倫斯在漢堡工藝美術學校接受藝術教育,後改行學習建築。1893年起成為慕尼黑分離派成員,1900年加入由藝術家、建築師、設計師組成的七人團,開始建築設計活動,1907年成為德意志製造聯盟的推進者與領袖人物,同年受聘擔任德國通用電器公司AEG的藝術顧問,開始其作為工業設計師的職業生涯。
1909年,貝倫斯設計了德國通用電氣公司AEG的透平機製造車間與機械車間,在建築形式上摒棄了傳統的附加裝飾,造型簡潔,壯觀悅目,被稱為第一座真正的現代建築。
除了建築設計之外,貝倫斯還為AEG做了許多產品設計,如電水壺、電鍾、電風扇等。這些設計沒有一點偽裝和牽強,使機器在家居環境中亦能以自我的語言來表達。貝倫斯在AEG這個實行集中管理的大公司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他全面負責公司的建築設計、視覺傳達設計以及產品設計,使這家龐雜的大公司樹立起一個統一完整的鮮明形象,開創了現代公司識別計劃的先河。AEG的標識經他數易其稿,一直沿用至今,成為歐洲最著名的標志之一。
貝倫斯還是一位傑出的設計教育家,他的學生包括格羅披烏斯,米斯和柯布西埃,他們後來都成為20世紀最偉大的現代建築師和設計師。
格羅披烏斯(Walter Gropius, 1883-1969)
格羅披烏斯出生於柏林的一個建築師家庭,青年時代曾在柏林和慕尼黑學習建築。1907年起在貝倫斯的事務所工作,1910年與邁耶合夥在柏林開設建築事務所,並於次年合作設計了採用大片玻璃幕牆和轉角窗的法古斯工廠。
1919年,格羅披烏斯在德國魏瑪創建了建國立建築學校,簡稱包豪斯,其目的是培養新型設計人才。學校重視基礎訓練,逐漸形成以平面構成、立體構成和色彩構成為特色的基礎課程。學校主張藝術與技術的統一;動手能力與理論素養並重;強調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產品;提倡在掌握手工藝的同時,了解現代工業的特點並遵循自然與客觀的法則來進行設計。1925年,由於受到反動政府的迫害,包豪斯遷往德騷,格羅披烏斯提拔了一些優秀的教員,完善了教學計劃和設施,並設計了新的包豪斯校舍。
1928年,格羅披烏斯迫於各種壓力,辭去包豪斯校長職務。1937年,格羅披烏斯到美國哈佛大學任建築系主任,並創立了協和設計事務所。
格羅披烏斯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設計師,設計理論家和設計教育的奠基人,他對二十世紀現代設計的影響是難以估計的。
米斯(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1886-1969)
米斯生於德國的一個普通石匠家庭。1907年,他與格羅披烏斯一同在貝倫斯的事務所工作,受到貝倫斯的很大影響。1928年,他提出了 少即是多的名言,提倡純凈、簡潔的建築表現。1929年,米斯設計了巴塞羅那國際博覽會的德國館,其空暢的內部空間,優雅而單純的現代傢具,使他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受注目的現代設計家。
1930年米斯擔任包豪斯第三任校長,努力把學校改造為一個單純的設計教育中心。他認為只有建築設計能夠使設計教育得到健康的發展,因而這種以建築為核心來凝聚其他專業的做法一直貫穿於米斯的任期中。但之後政治氣氛日益惡化,1933年納粹政府上台,其文化部發出的第一號命令就是關閉包豪斯,至此結束了其14年的辦學歷程。
1938年,米斯移居美國,任伊利諾理工學院建築系教授。他通過自己一生的實踐,奠定了明確的現代主義建築風格,並影響了好幾代的現代建築師和設計師,很少有人對現代建築的影響能夠有他那麼大。美國作家湯姆.沃爾夫曾在他的著作《從包豪斯到現在》中提到,米斯的原則改變了世界都會三分之一的天際線,這並不誇張,反映出了他的重要作用和影響。
納吉(Laszlo Moholy-Nagy, 1895-1946)
納吉出生於匈牙利,早年以繪畫和平面設計為主。納吉於1921年來到包豪斯, 1923年接替伊頓的職務,負責包豪斯的基礎課程教學。納吉強調形式和色彩的理性認識,注重點,線,面的關系,通過實踐,使學生了解如何客觀的分析兩度空間的構成,並進而推廣到三度空間的構成上,這就為設計教育奠定了三大構成的基礎,也意味著包豪斯開始由表現主義轉向理性主義。與此同時,納吉也在金屬製品車間擔任導師,致力於用金屬與玻璃結合的辦法教育學生從事實習,為燈具設計開辟了一條新途徑,在這里出現了許多包豪斯最有影響的作品。他努力把學生從個人藝術表現的立場轉變到比較理性的,科學地了解和掌握新技術和新媒介,他指導學生製作的金屬製品都具有非常簡單的幾何造型,同時也具有明確、恰當的功能特徵和性能。
包豪斯解散後,納吉於1937年在美國芝加哥成立了新包豪斯,作為原包豪斯的延續,將一種新的方法引入了美國的創造性教育,但這所學校的畢業生多數被聘為藝術家,手工藝人和教師,而非工業設計師。新包豪斯後來與伊利諾工學院合並。
布勞耶(Marcel Breuer, 1902-1981)
布勞耶出生於匈牙利,1920年曾在維也納藝術學院學習,後成為包豪斯的第一期學生,畢業後任包豪斯傢具部門的教師,主持傢具車間。在那裡,布勞耶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創造了一系列簡潔、輕巧、功能化並適於批量生產的鋼管椅,造型輕巧優雅,結構簡單,成為他對20世紀現代設計做出的最大貢獻。
1932-1934年,他主要在瑞士工作,從事傢具的設計。1935年開始致力於膠合板成型傢具、標准化模數單元傢具、室內設計以及標准化模數的單元住宅等的研究。1937-1946年布勞耶任教於哈佛大學建築學院。1947年,布勞耶設計了自己在康乃狄克州的住宅;並於1953-1958年設計了位於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總部;1963-1966年,他還設計了位於紐約的惠特尼博物館。布勞耶巧妙的在自然關系中處理木,石材料,形成獨特的風格。
布勞耶相信工業化大生產,努力於傢具與建築部件的規范化與標准化,是一位真正的功能主義者和現代設計的先驅。
華根菲爾德(Wilhelm Wagenfeld, 1900-1990)
華根菲爾德出生於德國不來梅,早年曾在銀具廠工作,並接受過藝術教育,1923年開始在包豪斯就學、任教。在包豪斯的金屬車間,華根菲爾德設計了著名的鍍鉻鋼管台燈,迄今仍有生產。華根菲爾德反對自我中心的設計觀念,他聲稱工業中的設計是一種協作的活動,與藝術家的工作毫無共同之處。他否認把功能作為形式的決定性因素,認為功能並不是最終目的,而是良好設計的先決條件。這種觀念的改變和他適應工業生產的能力,使他得以作為一位主要的設計師在第三帝國期間繼續工作,這在他先前的包豪斯同仁中是少見的。
1929年,他開始從傢具,陶瓷,玻璃等工業中獲得設計委託,1931-1935年,他被委任為柏林的國立美術學院的教授。1935年被聘為勞西茲玻璃公司的藝術指導。由於改善了產品質量,他設計的特製精美玻璃製品使他獲得了國際聲譽。他主要的作品都是模壓成型的玻璃器皿,如供餐館、酒家所用的酒杯,商業上使用的瓶、罐,及採用模數化的廚房容器和盤子等。所有這些產品都沒有裝飾,而是強調簡潔的線條和微妙的體型變化,有克制的探索了玻璃可塑的特徵。
戰後,華根菲爾德一面在德國科學院和國立美術學院任職,繼續從事設計教育,一面積極從事設計活動。1954年,華根菲爾德成了獨立開業的設計師,設計了不少優秀的燈具,在這些設計中,燈泡刻板的幾何形態被較為有機形態的塑料燈罩所緩和。
華根菲爾德作為參與批量生產最有名的德國設計師之一,使工業設計的潛力在更加專業化的生產體系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揮。
布蘭德(Marianne Brandt, 1893-1983)
布蘭德1911年進入皇家撒克遜學院學習繪畫、雕塑,1917年建立了個人的工作室。1923年,布蘭德進入包豪斯的金屬製品車間學習。受到納吉的影響,她將新興材料與傳統材料相結合,設計了一系列革新性與功能性並重的產品,其中包括她1924年設計的著名的茶壺。她的設計採用幾何形式,運用簡潔抽象的要素組合傳達自身的實用功能。布蘭德也十分關注批量化生產問題,1927年她設計了著名的有康登台燈,具有可彎曲的燈頸,穩健的基座,造型簡潔優美,功能效果好,並且適於批量生產,成了經典的設計,也標志著包豪斯在工業設計上趨於成熟。
離開包豪斯後,布蘭德仍進行了一段時間的金屬製品設計,但後來布蘭德主要從事繪畫,雕塑,並擔任一些院校的教學工作,再也沒有重現在包豪斯時的輝煌。
布蘭德是現代設計史中的重要人物,不僅因為她創造了許多20世紀最美觀耐用的金屬製品,還因為她在男性主導的金屬製品設計領域擁有一席之地。後來布蘭德曾回憶就學包豪斯時,在她受到廣泛肯定和接受之前,只能被分配做一些沉悶重復的工作的情況。最終布蘭德成為了包豪斯培養的最著名的設計師之一,並且是僅有的幾個並非出自織物車間的女設計師之一,直至今天,她的有些設計仍在生產。
波爾舍(Ferdinand Alexander Porsche, 1875-1951)
波爾捨生於波希米亞(Bohemia),多年從事汽車設計工作,1910年時,他已在空氣動力學與汽車造型的關系研究上有所造詣,成為流線型理論與實踐的專家。
20世紀30年代,德國新興的高速公路刺激了對流線型的極大熱情,諸如梅桑德斯和巴戈利亞公司都生產了適於高速公路的優良車型,將流線型與嚴格的歐洲車身設計傳統結合起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波爾舍為大眾所設計的一款小型廉價車,其原型是1936-1937年間設計的,也是大眾公司最早的汽車之一,因為體積小,採取簡潔的流線型風格,外型酷似甲殼蟲,因而被戲稱為甲殼蟲小汽車。與現代主義刻板的幾何形式語言相比,其有機形態更富於生趣,更易於理解和接受,一經推出就大受歡迎。希特勒本人參加了1937年大眾甲殼蟲小汽車的生產開幕式,並且乘坐了汽車,表示贊賞。然而1939年戰爭爆發,該汽車的批量生產被迫中斷,超過30萬的定單無法兌現,汽車廠在戰爭期間只能生產軍用車輛,直至1945年英國佔領軍首先在德國恢復了該車的批量生產,大眾公司緊隨其後。到20世紀50年代,甲殼蟲汽車作為新興中產階級的首選交通工具成為德國復興的標志。
科拉尼(Luigi Colani, 1926- )
科拉尼出生於德國柏林,早年在柏林學習雕塑,後到巴黎學習空氣動力學,1953年在加州負責新材料項目,這樣的經歷使他的設計具有空氣動力學和仿生學的特點,表現出強烈的造型意識。當時的德國設計界努力推進以系統論和邏輯優先論為基礎的理性設計,而科拉尼則試圖跳出功能主義圈子,希望通過更自由的造型來增加趣味性,他設計了大量造型極為誇張的作品,被稱為設計怪傑。
早在50年代,他就為多家公司設計跑車和汽艇,其中包括世界上第一輛單體構造的跑車BMW700(1959)。60年代他又在傢具設計領域獲得舉世矚目的成功。之後,科拉尼用他極富想像力的創作手法設計了大量的運輸工具、日常用品和家用電器。雖然它們並非百分之百都是優良設計,但確實有極高的造型質量,受到輿論和公眾的普遍認可,與此同時他也遭到來自堅持現代主義的設計機構的激烈批評。科拉尼說:地球是圓的,所有的星際物體都是圓的,而且在圓形或橢圓形的軌道上運動......甚至連我們自身也是從圓形的物種細胞中繁衍出來的,我又為什麼要加入把一切都變的有稜有角的人們的行列呢?我將追隨伽利略的信條:我的世界也是圓的。
作為20世紀最著名,同時也是最受爭議的設計師之一,有人認為他離經叛道,也有人把他當作天才和聖人一樣崇拜。然而科拉尼認為他的靈感都來自於自然:我所做的無非是模仿自然界向我們揭示的種種真實。
拉姆斯(Dieter Rams, 1932- )
拉姆斯早年在德國威斯巴登的實用藝術學校學習建築設計及室內設計,後作為職業工業設計師從事設計活動。20世紀50年代中期,拉姆斯等一批年輕設計師受聘於當時尚默默無聞的博朗公司,組建設計部,並與烏爾姆造型學院建立了合作關系。該院的產品設計系主任古戈洛特發展出一套系統設計的方法,而拉姆斯則成為該理論的積極實踐者。1956年,拉姆斯與古戈洛特共同設計了一種收音機和唱機的組合裝置,該產品有一個全封閉的白色金屬外殼,加上一個有機玻璃的蓋子,被稱為白色公主之匣。1959年,他們將系統設計理論應用到實踐中,設計了袖珍型電唱機與收音機組合,與先前的音響組合不同的是,其電唱機和收音機是可分可合的標准部件,使用十分方便,這種積木式的設計是以後高保真音響設備設計的開端,到了70年代,幾乎所有的公司都採用這種積木式的組合體系。
拉姆斯將系統設計方法在實踐中逐漸完善,並推廣到傢具乃至建築設計,使整個空間有條不紊,嚴格單純,成為德國的設計特徵之一。
系統設計形成的完全沒有裝飾的形式特徵,被稱為減約風格,色彩上主張採取中性色彩:黑,白,灰。拉姆斯認為單純的風格只不過是解決系統問題的結果,提供最大的效率並清除社會的混亂,他說:最好的設計是最少的設計,因此被設計理論界成為新功能主義者。
6. 湖南益陽沃斯華根汽車維修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湖南益陽沃斯華根汽車維修服務有限公司是2017-12-26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版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湖南省權益陽市赫山區桃花侖東路889號。
湖南益陽沃斯華根汽車維修服務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30903MA4PB2723J,企業法人文慶良,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湖南益陽沃斯華根汽車維修服務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汽車銷售、汽車零配件、汽車裝飾用品的銷售、汽車美容、汽車內飾用品、汽車用品的銷售、室內洗車、一類機動車維修;汽車救援服務、二手車經紀、汽車信息咨詢;代辦機動車車輛的注冊登記、過戶、變更、補證、車輛年檢、駕駛證年檢;汽車租賃。(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湖南益陽沃斯華根汽車維修服務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7. 美國波士頓大學怎麼樣
暢時留學 為您解答
波士頓本來就是大學城么,當然好了
:在市區內:
「東北大學」是一所大型的私立大學,在Fenway有一座校園。
「波士頓大學」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學之一,位於查爾斯河畔的聯邦大道。
「惠洛克學院」、「西蒙斯學院」、「馬薩諸塞葯學院」和「溫沃斯理工學院」組成了「芬威大學」群,毗鄰東北大學。
「薩福克大學」是一所小型私立大學,以法學院著稱,校園坐落在燈塔山。
「新英格蘭法學院」是一所小型的私立法學院,位於劇院區,創建時是美國唯一的一所女子法學院。
「埃默森學院」是一所小型的私立學院,在表演藝術領域、新聞、寫作和電影方面有很高的聲望,位置靠近波士頓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