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地下室防水防潮施工方案
1. 地下室防潮通常採取的結構措施包括:首先在地下室牆體外側塗抹20毫米厚的1:2防水砂漿,確保牆體砌築時灰縫飽滿,且採用水泥砂漿;地下室地板與一樓地板之間應設置兩層水平防潮層。此外,地下室牆體外側需要分層回填並夯實低滲透性的土壤。
2. 當設計最高地下水位高於地下室底板頂部時,必須採取防水措施。由於外防水措施效果更佳,應用較為普遍;而內防水措施通常用於修復工程。
3. 卷材防水施工應首先進行地下室底板的防水處理,然後將卷材連續粘貼至牆體外側。地下室地面防水應先澆築C10級混凝土墊層,厚度約為100毫米,隨後粘貼卷材,並在其上抹20毫米厚1:3水泥砂漿,最後澆築鋼筋混凝土底板。牆體外側先抹20毫米厚1:3水泥砂漿,塗刷冷底油,之後粘貼卷材,確保卷材錯縫搭接,相鄰卷材搭接寬度不小於100毫米。卷材的最上端應高於最高水平線約500毫米,並在其外側砌築半磚牆。
4. 提升防水性能的方法包括:採用骨料級配的混凝土,通過不同粒徑骨料的級配來提高混凝土中水泥砂漿的含量,使砂漿填充骨料間空隙,堵塞滲水通道,從而增強防水性能;在混凝土中加入加氣劑或密實劑,以提高其抗滲性。
5. 地下室防潮的方法有:選擇具有防潮性能的裝修材料,如牆紙和玻化磚;加強空氣流通以達到防潮目的,可通過抽風機、空調或除濕機進行室內除濕;在梅雨季節或室外濕度較高時,可使用乾燥劑或碳袋等物品進行吸濕;安裝地暖可以成為地下室防潮的有效手段之一,地暖能提升地下室的室內溫度,保持一定的溫度以維持室內乾燥,但需注意控制溫度,避免過熱導致室內過於乾燥。
⑵ 地下室地板漏水怎麼處理
地下室地板漏水的處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步:
鋪設排水板:
澆築細石砼面層:
打鑿與回填:
內牆面貼瓷磚:
綜上所述,處理地下室地板漏水需要綜合考慮排水、防水和美觀等多方面因素,通過鋪設排水板、澆築細石砼面層、打鑿與回填以及內牆面貼瓷磚等措施,可以有效解決地下室地板漏水問題。
⑶ 地下室怎麼做防水
地下室做防水的方法如下:
1、結構自防水:即利用防水混凝土的抗滲性和密實性進行防水,可以用在地下室、地下水泵房、水池、地下通道等。
2、加防水層:可以在結構物外側增加防水層來防水,常用的防水層有水泥砂漿、卷材、防水塗料等。
3、滲排水防水:利用盲溝、滲排水層等措施來排除附近的水源來防水。
半地下室滲漏的原因分析:
1、防水設計等級偏低。
雖然設計上考慮會考慮到地下室返潮的情況,但是針對樓道或者牆板的設計未設置柔性防水層,只採用局部磚砌牆,導致滯水容易透過磚砌牆滲漏到室內。
2、建築標高設計疏忽。
有些建築設計一旦遇到特大暴雨導致滯水順著樓道口或者通風窗流入地下室,是因為半地下室的牆體通風窗口底標高和樓道口地面標高與室外地面標高的差值偏小,導致室內地面積水,也大大的影響了半地下室的使用。
3、地基處理存在缺陷。
有些施工隊在前期勘探工作上做的不細致,施工作業也馬虎,導致潛伏在地下的隱患沒有清查,質量也可想而知,導致後續換土墊層或者砂石墊層的技術做不到位。
或者是墊層的填料含水量大,雜質多,又或者過厚壓不實等各種原因,都會導致基層地板因沉降不均勻導致產生裂縫,也造成了地下室滲漏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