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施工現場臨時消防用水規范
法律分析:
1、施工現場臨時消防給水系統可與現場生產、生活給水系統合並設置,其消防用水量應按不小於10L/s計算,且應設置將現場生產、生活用水轉為消防用水的應急閥門。生產、生活用水轉為消防用水的應急閥門不應超過2個,閥門應設置在易於操作的場所,並應有明顯標志。
2、 施工現場臨時室外消防給水系統應符合下列要求:
1) 給水管網應布置成環狀,當臨時室外消防用水量不大於15L/s時,可布置成枝狀;
2) 臨時室外消防給水主幹管的直徑不應小於DN100;
3) 給水管網末端壓力不應小於0.2MPa;
4) 室外消火栓沿現場主要臨時道路、擬建工程、主要臨建設施布置,距離道路邊線不應大於2m,距擬建工程紅線或臨時建築外邊線不應小於5.0m;
5) 消火栓的間距不應大於120m。
3、施工現場全部處於市政消火栓的150m保護范圍內,可不設臨時室外消防給水系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二十九條負責公共消防設施維護管理的單位,應當保持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車通道等公共消防設施的完好有效。在修建道路以及停電、停水、截斷通信線路時有可能影響消防隊滅火救援的,有關單位必須事先通知當地消防救援機構。
B. 高位消防水箱下水管需要設閥門嗎
根據《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第6.9.21條的規定,高位消防水箱的出水管應安裝閥門。具體要求是閥門應設置在明桿閥門的下方,並且需採用自密封閥。這一規定旨在確保消防水系統在關鍵時刻能夠迅速啟用。
明桿閥門下方設置閥門的理由在於,明桿閥門在開啟或關閉時,閥桿會露出閥體,便於操作人員直觀觀察閥門的狀態。而將閥門設置在明桿閥門下方,則可以避免操作人員直接接觸高溫或高壓的水體,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同時,自密封閥的設計使得閥門在關閉狀態下能夠自動密封,防止水體泄漏,確保系統穩定運行。
對於高位消防水箱下水管是否需要設置閥門的問題,規范明確指出,必須安裝閥門。這一要求不僅適用於出水管,同樣適用於進水管、泄水管等其他管道。通過安裝閥門,可以實現對水箱進出水的精確控制,確保消防系統的正常運作。
值得注意的是,自密封閥的設計有助於提高系統的安全性。當閥門關閉後,自密封閥能夠迅速密封,防止水體泄漏。這對於保障消防水系統在緊急情況下的可靠性至關重要。同時,這種設計也簡化了日常維護工作,降低了故障發生的可能性。
此外,將閥門設置在明桿閥門下方,還便於日常檢查和維護。操作人員可以輕松觀察到閥門的狀態,及時發現並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這種設計不僅提升了系統的安全性能,也方便了日常管理。
C. 消防安全閥開啟范圍規范
根據《消防水源和消防給水設施設計規范》(GB 50084-2001)的規定,消防安全閥的開啟范圍應符合以下要求:
消防安全閥的開啟壓力一般為工作壓力的1.1倍。
消防安全閥的開啟范圍應滿足下列條件:
(1)水泵單機時,閥口直徑不應小於出口管徑的75%。
(2)水泵並聯時,閥口直徑不應小於出口管徑的80%。
(3)消火栓、室內消火栓和固定式滅火裝置中的安全閥,其閥口直徑不應小於消火栓或者固定式滅火裝置出口管徑的50%。
總之,消防安全閥的開啟范圍應符合相關的國家規范要求,以確保消防水源供應穩定可靠,防止消防水源管道爆裂和破損,從而保證火場滅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