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結構膠能防水嗎
結構膠不能滿足防水密封要求。
防水的基本原則是剛柔相濟。 結構膠為剛性,對結構變形敏感。結構膠不一定具有耐候性,有溫度變化的要求和使用環境要求,如濕度。
結構膠強度高、抗剝離、耐沖擊、施工工藝簡便。用於金屬、陶瓷、塑料、橡膠、木材等同種材料或者不同種材料之間的粘接。
(1)橡膠件壓縮多少可以防水設計擴展閱讀:
用途發展
建築結構膠粘劑因其優異性能,廣泛地應用於施工安裝、裝修、密封、結構粘接劑等領域中,建築行業在成為我國優先發展的支柱產業時,我國建築膠粘劑無論在品種上還是產量上都得到迅速的發展。
現代建築的發展方向將是設計標准化、施工機械化、構件預制化及建材的輕質、高強和多功能化。而建築結構膠粘劑的廣泛應用,將加快此四化的進程,並且在提高施工速度、美化建築物、改進建築質量、節省工時與能源環保、減少污染等諸多方面都有重要意義,因此建築用膠粘劑已成為重要的化學建材之一。
研製歷史
建築結構膠粘劑起步較晚,發展很快。建築結構膠粘劑的出現是20世紀80年代初期。1978年由法國援建的遼陽化纖總廠一座變電所大樓的承載梁,因設計上配筋不足,樓房建成後有幾根梁出現裂紋,後經法方採用法國西卡杜爾31#建築結構膠粘劑,將鋼板粘貼在梁的底部進行補強,修補了裂紋,達到原設計強度,使其恢復正常使用功能,收到了省工、省資、可靠及安全的效果。
之後於1980年,建設部正式下達了「建築結構膠粘劑研製及應用技術推廣」的課題,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與遼寧建築科學研究所共同攻關。於1983年完成了課題,研製出我國第一個實用型JGN型建築結構膠粘劑,填補了我國在加固補強材料的空白。
市場推動
市場需要促進了推廣研究應用JGN型建築結構膠粘劑於1983年鑒定不久,承擔本課題的單位--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與遼寧建築科學研究所即進行了加固建築構件和多種工程的試用與推廣工作。
由於在應用此膠對建築物加固粘接時,不僅使加固的構件達到或超過原設計水平,提高了強度、剛度、穩定性和整體性之外,還能延長使用壽命、安全可靠,而且因施工簡便、工期短而節省了時間與資金,它還具有不破壞原有結構、不佔用空間、加固後外部美觀、密封防漏及防腐等多項功能,因而很快得到各方面的關注。
使加固技術得以在國內迅速推廣應用。新的加固材料的研製是推動加固技術發展的動力。檢測鑒定技術的發展依賴於檢驗測試儀器的發展,加固技術的發展依賴於新材料的發展。由輕質、抗腐蝕、耐高溫的新材料構成的效果好、易施工的加固方法可推動加固材料的發展, 加固改造理論的提高是加固技術發展的先決條件。
目前的加固基本上是針對構造和承載能力不足的構件,缺乏從結構總體上的把握與判別,如建築抗震設計中的概念設計,混凝土結構設計中的強柱弱梁強節點。加固後構件的承載能力提高,防火等級大幅度下降等問題。這些問題需要從總體上把握,靠加固理論的提高來解決, 加固改造技術的提高還體現在施工技術改善和提高及施工機具上,
1996年,我國膠粘劑的生產量為133萬噸,其中建築膠粘劑佔40萬噸;2000年膠粘劑生產量為243萬噸,建築膠粘劑近70萬噸,占合成膠粘劑的1/3還強;預計到2005年膠粘劑將達354萬噸,建築膠粘劑約達到110萬噸。
其產品結構也將有較大的變化,最大的變化就是用於建築結構的粘接、加固與維修的建築膠粘劑將在近三、四年裡增長加3倍以上,並且應用領域將進一步擴大。可以預見,此類膠種發展時間雖然不長,但增長速度最快,該膠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20世紀80年代中期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形勢,建築行業迅猛發展,與此同時仍有大量的老舊建築物需要進行維修加固與改造,如冶金工業部需要加固的老廠房就達300-400萬平方米。有一些新的建築物也因用途變更、存在缺陷,需要進行改造與加固,此時期的市場需求大大促進建築結構膠粘劑的推廣與應用。
1985年,我國全年建築結構膠粘劑也就幾十噸之多,到1990年已經達到幾百噸,又因為市場的需要,除了加固用建築結構膠粘劑之外,還出現了長樁接長建築結構膠粘劑、用於修補的修補膠粘劑等。建築結構膠粘劑不但產量大增且品種不斷豐富,進入一個迅速發展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