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汽車服務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
汽車售後服務環節成為消費者投訴重點
根據車質網數據顯示,在2018年汽車消費者投訴的十大服務問題中,引發消費者抱怨的主要問題依然集中在售後環節。其中,「召回方案不合理」成為2018年最大抱怨點,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819宗,佔到了服務類投訴數總量的18.73%。
2019年第三季度,汽車服務類投訴問題中,服務態度問題投訴量環比出現大幅增長,較上季度上漲47.6%,其他服務問題的投訴量則相對較為平均。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互聯網對中國汽車後市場行業的機遇挑戰與應對策略專項咨詢報告》。
❷ 汽車維修的發展前景
(1)傳統經營模式相對落後。在西方一些國家,汽車維修行業是獲利指數最大的行業,更甚者一度成為國家支柱產業,對國家GDP增長率提供巨大的貢獻。但縱觀我國汽車維修行業,狀況不容樂觀。僅憑維修而獲得經濟收益,難以在經營汽車維修項目的時與維修技術有機融合。這些成因,就容易導致我國汽車維修行業,難以達到汽車產業體系提出的高速發展要求。
(2)維修技術、設備落後。
我國汽車維修行業發展至今,已進入一個穩步發展的階段。當前從業人員達已達240多萬人,年維修產值達到300億元。國內較多廠家在自身研製的基礎上,能產出一批有一定技術含量高的檢修設備。但總體水平相對國外發達國家而言,仍較為落後,主要表現為:雖有成果,但精品不多。技術開發和創新能力不強,只有少數汽車維修廠家能夠按照相關要求的護理和檢測設備,這是起義。其二,售後與服務的模式較為落後,而造成這個原因主要在於我國的汽車維修從業人員中,真正能夠具備診斷汽車故障能力的汽車技術人才不足百分之20。由此可見,我國在維修技術、設備上與發達國家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這也就決定了我國汽車維修行業的低效率。
(3)人力資源基礎薄弱。
據了解,維修從業人員學歷水平多是初中、中專水平,多是90後、農民工居多。這一弊端顯而易見,學歷水平有限,所掌握的技能也相對較少。技術人員要經過專門的培訓才能真正上崗操作,真正能掌握維修技術的不到百分之10。這樣的從業結構,就決定了維修企業的高度。同時,這樣也是導致該行業得不到應有的發展的重要原因。
以xxx汽車維修中心為例,維修過程簡單、技術裝置單一、技術含量不高。很多時候維修人員都是以師傅帶徒弟的幫帶模式進行傳授修車技術。加上傳統的就業觀念,以80、90後為主流的就業群體,怕苦怕累,認為維修汽車工作又臟又累沒好的發展前景,所以大多都不願從事這一行業。所以,這就造成了從業人員大多數以文化不高、素質偏低者居多,導致維修企業人才匱乏,青黃不接。更不可思義的是以北京吉普212等為代表的教科書,至今仍然在使用,致使大專院校汽車專業的高才生,在維修企業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反而被修理廠的師傅冷眼相看,故而這些高者生大多數另選其它行業。直到今天,這種局面仍然沒有擺脫,所以維修企業技術人員的現狀與汽車工業飛速發展極不協調。
(4)缺乏規范的行業行規。「無規矩不成方圓」,各行各業都需要有自身的行業行規來約束行為。與國外汽車維修行業相比,我國在這方面尤為欠缺。盡管有專門的行業協會,但實際上形同虛設,難以真正起到規范作用。正因為我國汽車維修行業沒有有效的、規范的行業標准,所以導致我國汽修行業運行過程中,往往容易出現虛報維修價格、以次充好、劣質產品居多的維修零部件的情況出現。
❸ 汽車維修行業以後發展趨勢怎麼樣
一.我國的汽車保有情況
自上世紀80年代中國開始出現私人汽車,到2003年社會保有量達到1219萬輛,私人汽車突破千萬輛用了近20年,而突破2000萬輛僅僅用了3年時間。2010年,我國汽車的保有量達到了7000萬輛。據統計2010年9月底,我國機動車保有量達1.99億輛,其中汽車8500多萬輛。每年新增機動車2000多萬輛;機動車駕駛人達2.05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1.44億人,每年新增駕駛人2200多萬人。從全世界范圍來看,千人汽車保有量為120輛。而中國目前千人汽車保有量只有54輛,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中國作為一個新興汽車大國,去年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和第一大新車市場,汽車保有量近年來也迅速擴大。德國一家汽車市場調研機構的最新預測報道說,到2015年,亞洲地區將擁有全球四分之一的汽車,也就是2.8億輛。其中中國和印度的市場增長潛力巨大。 以上數據不難看出我國汽車保有量的增長速度是驚人的,按照這一態勢發展,到2025年,我國汽車總需求量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國。中國汽車市場良好的發展勢頭和前景為世界各國重視和認可,預計到2025年,中國汽車市場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
二.汽車維修人力資源需求分析
現代汽車維修服務於千家萬戶,面對的是機、電、液一體的高科技集成物,且種類繁多,技術更新快,對從業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從專業能力分析,要適應汽車維修及相關工作需要,主要應有以下要求:(1)掌握必備專業知識其中主要包括:電工電子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機械基礎及汽車運行材料;汽車構造與維修;汽車故障診斷檢測;汽車維修檢測設備;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職業道德規范等(2)具有較強的專業基本技能和與生產過程相關的基本能力其中主要包括:汽車維修通用基本技術;特定車型維修技術;專業英語與獲取信息的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繼續學習的能力。
三.行業新變化:學汽修又臟又累嗎
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汽車維修這一行業即臟又累,很少有人願意從事這一職業。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和改革的深入及高新技術的發展,我國的汽車維修企業近年來迅猛發展,並已開始走向成熟,汽車維修企業不斷向大規模、高檔次、高水平發展。一些新企業投資幾百萬、幾千萬,建造現代化廠房、辦公樓、職業宿舍、衛生間和豪華的業務室,購置美、德等國家生產的先進維修設備和檢測儀器,老企業也紛紛裝修、增添設備。在重視「硬體」投資的同時,也注重「軟體」上的水平,技術工人必須經培訓持證上崗,同時重視汽車維修新技術培訓。各維修企業都在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道路。
四.傳統方式的改變:學汽修難嗎?
由於現代轎車從結構到控制技術已經高科技化,再採用過去「手藝修車」的方式已行不通,單靠經驗大拆大卸的解體方法已不適應現代汽車維修。現代汽車科技含量高,必須採取不解體方法,用檢測儀進行診斷,正確地尋找出故障及產生故障的原因,制訂排除故障方案。這是規范化的修車方法。
五.當前從業人員素質調查
目前,國內維修企業的從業人員技術素質普遍偏低,總體的技術水平不能適應汽車新技術的發展需要。據統計,現有維修企業的從業人員中有65%以上是高中、初中甚至小學畢業生,25%來自各類技術學校或中專,不到10%為大專以上相關專業畢業生。就人員分布來看,5%的高學歷人員部分從事相關企業管理工作,25%的各類技校生正在成為企業的骨幹,而70%的低學歷畢業生都在一線工作,而且技術水平提高較慢,由此看來,維修企業正需要有理論基礎,經過正規培訓的技術型人才,這類人才經過實踐鍛煉後能迅速提高,他們直接充實到生產一線,提高整體技術水平。
六.汽修高級人員市場需求
從最近召開的全國高級技能人才培養與研討會上獲悉,我國目前技術工人隊伍結構中,技師以上、高級工、中級工、初級工的比例僅為4:8:31:57,而發達國家的比例為11:23:49:17, 顯然,我國中高級技術人才短缺情況十分嚴重。其中尤其以汽修熱門專業為代表,被稱為「高級藍領」的高級技工已經成為稀缺資源,「高級藍領」出現斷層的消息屢屢見諸報端。
據預測,我國汽車維修方面中高級技術人才缺口將達到250萬左右,目前,北京、深圳、上海、廣州、長沙等地汽車維修高級技工的薪金待遇更是可以和研究生相媲美,從這一系列數據看來,學習好汽修,掌握一門過硬的本領,就業前景非常廣闊。
❹ 汽車維修未來發展前景
你好 很不錯的,因為汽車的數量是很多的,這也就導致了汽車市場對專業的技術人員的需求加大,所以汽車行業就業情況也是和不錯的。
❺ 汽車服務工程專業就業方向及前景
汽車產業按照其產業特點可分為汽車製造業和汽車服務業兩大塊,前者包括汽車出廠前的設計、研發、組裝、試驗等一系列製造過程;而汽車服務業則關注從汽車設計、生產進入流通領域,到汽車再生的全生命周期過程的技術與管理。大家提到汽車服務工程,好多人都會把它和賣車和修車聯系起來,那麼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些汽車服務工程,希望對想報考該專業的同學一些幫助。
畢業生的主要去向
汽車服務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就業面十分寬廣,學生畢業後可以就業於汽車生產企業,以及汽車銷售、評估、檢測維修、金融與保險等汽車服務領域,從事與汽車服務相關的技術和管理工作,也可以到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例如,長安大學汽車服務工程專業的畢業生的就業去向有以下幾類:整車製造廠,如:一汽大眾、上汽乘用車、廣州豐田、東風日產、北汽福田、廈門金龍、廈門金旅、蘇州金龍等汽車公司;汽車行業第三方服務機構,如: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等;交通運輸企業及管理部門,如:蘇州汽車客運集團有限公司等;繼續深造或出國留學,每年約20%左右的畢業生選擇保送或者考取國內985及211院校的碩士研究生,報考碩士較集中的專業有車輛工程、機械工程、交通運輸工程等。
❻ 對於汽車維修企業來講,與企業發展戰略相關的事項主要有哪些
汽車維修工序中有調漆、噴漆、打磨及其他機械加工,涉及環保主要有這么幾個方面版的環保問題:雜訊權、廢氣(粉塵、有機廢氣)、危險廢物(有些企業還可能涉及廢水)。雜訊主要來源於機械設備、氣流聲等;粉塵主要來自於汽車車身清掃、設備、汽車零...
❼ 請問新能源汽車售後服務怎麼樣有前途嗎
小編認為新能源汽車售後服務發展前景很不錯,但是發展的道路會有一點艱辛。下面跟著小編生活慢慢淶一起去看看新能源汽車售後服務的特點吧。
首先,新能源汽車公認的三大核心痛點中的前兩大痛點(電池壽命短、充電不方便、維修難)正在得到解決或緩解,「維修難」問題依然更加突出——-新能源汽車售後網點少,專業維修人員缺乏,整體服務能力薄弱。
由於新能源汽車整體保有量仍較小(截至2020年7月,全國保有量不足450萬輛),且高度分散,單車維修產值較低。與燃油車相比,收費標准降低了50%以上),對維修公司沒有吸引力,導致大部分維修公司沒有積極進入新能源汽車維修領域。
綜上,相信你已經知道新能源汽車售後服務怎麼樣啦。
❽ 汽車維修發展前景
隨著交通事業的不斷發展,道路運輸汽車維修業呈現出多姿多彩的發展局面,由於運輸車輛的不斷更新換代,維修技術和質量也在不斷更新提高;也由於汽車使用的社會化,各行各業都在大量地投入汽車使用量,汽車購買是一次性投入,汽車維修則貫穿於汽車使用的全壽命周期,維修費用支出在汽車消費構成中佔有較高比例。
目前,全國機動車維修業戶為46萬家,汽車維修業在不斷地向社會化方向發展,汽車修理行業從產品型的行業轉變為服務型行業,成為一個社會化的、人才專業型、技術密集型的和相對獨立的行業,而且發展勢頭迅猛,,作為長期從事道路運輸服務的汽車維修單位面對這種日新月異的新形勢怎樣發揮長處、找好位置、搶占市場,確實是值得我們探討和深思的問題。
(一)、4S店遍地開花、發展勢頭強勁
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的持續增長,汽車迅速進入家庭,我國已經開始全面進入汽車社會。據統計,當前,全國民用汽車擁有量達到1.54億輛,其中家用小客車已經突破1億輛,全國平均每百戶家庭擁有25輛汽車,加之政府的推動,集整車銷售、配件供應、維修服務和信息反饋四種服務於一體的汽車服務應運而生,並成了汽車銷售和維修市場的主流。這種模式源於歐洲,由於近年來中國汽車保有量的劇增,4S店在我國已百花爭艷。它主要是針對某一品牌的一系列車型提供服務,產家會有定期的培訓。目前全國共有4S店23500家,佔全國維修業戶總數的5%。4S店大多以小型轎車為主,大中城市都有相當多的4S店進駐。有些道路運輸企業的修理廠也建起了4S店,很多的客戶會選擇在4S店看車、購車,保修期內一般會到4S店進行售後服務。因為4S店取得了汽車生產企業的授權,在維修配件和維修技術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但由於4S店的費用相對較高,很多客戶在車輛過保以後會選擇到修理廠進行車輛維修。
(二)、特約維修、品牌服務
特約維修站這種模式在20世紀末盛行,大都集中在修理廠,目前也有一定數量的存在,道路運輸企業的修理廠大都保留著各類大型客車的特約維修站,這種服務站必須得到廠家授權,只負責給特定品牌的汽車提供服務,其專用維修設備大多由該品牌汽車製造商家提供。零部件也是原生產廠家提供,這種模式在一定時期內會在維修市場中存在下去,並在專業運輸企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三)、 修理廠綜合服務 獨立經營
綜合修理廠在汽車維修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具有一些特色的優勢,這種模式具有靈活、易於管理等優點,是由於維修技術、客戶服務或價格等方面的差異,即使面對遍地都是的4S店,還是能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由於它一般不針對某一具體品牌,對維修人員的技術要求相對較高,但如果失去了自己的獨特競爭優勢,這種經營模式將會在以後的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目前道路運輸業這種經營模式仍大量存在。
(四)、 維修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流失現象嚴重
對汽車維修企業來說,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目前我國汽車維修廠低學歷工人佔比例極高,通曉現代汽車原理,會用儀器、設備診斷和排除汽車故障的技術工人不超過35%。而在日本和美國的汽車維修企業,故障診斷、技術工人合格率都在70%以上,
目前,,道路運輸業的汽車維修單位出現人才短缺現象,尤其是大型客車的修理工作出現人員緊缺現象,這個工種已經邊緣化,稍微董點技術的青年人大都向4s店或其他行業流動。工資低、管理不規范,人員素質不一、機制僵化,是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而這種現象已成為汽車維修業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
四、管理技術滯緩、信息網路不健全
目前,我國汽車維修行業中,一、二類汽車維修企業居少數,而以小企業、街邊檔口遍布大街小巷的居多。具備汽車大修能力,能承擔各項汽車維修業務的不足15%。我國目前有維修企業25萬家,從業人員190萬,年產值290萬元,年平均效益12萬元。而美國的年平均效益96萬美元。我們的許多小企業的維修設備落後,維修質量不過關,難以滿足客戶的需要。維修管理主要集中在維修間隔控制與維修結果評估,忽視了其他很多方面的考核。
在現代科技信息快速發展的今天,互聯網的應用在維修行業中已姍姍來遲,維修標准規范檢驗的不統一,材料配件信息的不聯網、維修技術信息的不公開,事故車輛的修理不配合,都嚴重製約了維修行業快速健康發展的步伐。
❾ 中國汽車維修行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目前,我國汽車保有量急劇增加,從1978年的136萬輛到2003年已達到2000萬余輛。增加了14.6倍。據汽版車工業發展規權劃預測到2010 年,中國的汽車數量預測可達到7167萬輛,其中轎車的數量可達到2070萬輛,快速增長的汽車保有量為汽車維修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汽車維修業正迅速崛起,在市場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在新形勢下完善和發展汽車維修市場體系,發揮服務經濟的作用,使其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和滿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已成為一個重要課題。
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每年需要支付的汽車維修保養費、車輛拋錨後的救援費、維修配件供應費及相關服務費,粗略算來,每輛車每年平均的固定消費是 1 萬元以上。中國的汽車維修市場將伴隨著汽車市場快速發展,成為人們公認的朝陽產業,有著較大的發展空間和利潤空間。
新能源也是發展的趨勢。
❿ 你覺得我國汽車服務行業未來的方向是怎麼樣的
汽車服務市場主要包括:汽車的售前、售中和售後三個環節。
汽車的售前服務主要包括汽車成品出廠前的一系列服務,例如:外形設計、材料質量評估等,代表企業為中國汽研;
汽車的售中服務主要包括廣告宣傳、汽車咨詢、汽車金融等;
汽車的售後服務主要包括汽車維修、汽車養護、汽車改裝、汽車飾品、汽車電子等。
汽車服務的三大產業中,最重要的就是汽車的售後服務。
近年來隨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依賴投資和人口,粗放式經濟增長方式不再,信息化和精細化管理成為企業從日益激烈競爭市場中的破局關鍵。
汽車新四化下,行業跨界合作頻頻
目前,中國汽車服務市場主要存在以下幾大問題:
一是服務理念淡薄。隨著汽車消費市場進入個人家庭時代,汽車消費需求特徵產生較大變化。例如:需求價格彈性大,質量保證需求細,售後服務要求高等,但在國內從事汽車服務產業的人員,尤其是清洗,保養,維修人員,基本文化素質都比較低,造成某些車主汽車服務體驗差。
二是缺乏知識型人才。目前汽車售後服務普遍缺乏有專業知識、懂原理、熟儀器,有一定實踐經驗的汽車養護技術人才,一些汽車服務項目無法展開,只能提供簡單清洗、補漆維修。
三是汽車行業「新四化」(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帶來的挑戰。隨著汽車行業「新四化」的邁進和用戶需求的升級,汽車服務領域也迎來全領域進化。如何利用互聯網、智能化等先進技術為客戶提供更良好的服務體驗是汽車服務企業均要面對的難題。
近年來汽車服務市場呈現多品牌、集團化、跨區域、跨行業趨勢。在汽車服務前中端市場,大型經銷商集團在資源整合方面獨具優勢。在汽車後市場,中小企業眾多,且在汽車產業鏈環節產值佔比逐漸上升,未來汽車產業重心將逐漸從前端市場向後端市場轉移。
汽車服務後端市場中,如何提升客戶服務體驗,是企業競爭力的核心。除了堅持以人為本,強化員工服務理念,完善服務環節外,汽車服務企業與互聯網技術企業、金融企業合作,實現線上線下聯動,共同開拓汽車後市場也不失為企業突圍有效方式。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互聯網對中國汽車後市場行業的機遇挑戰與應對策略專項咨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