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通信公司 維修部門 的五年規劃怎麼寫
首先要明確的是工作內容,工作職責,依照工作內容,和職責去擬定版工作計劃。
1. 設定目標值,此值權需符合實際,確保可以達到。基準值為100%,計劃值為98%,實際值97%,那麼如果連續幾次的實際值均在96%以下,就需要調整計劃值。
2. 設定細節段,有目標值之後將project 劃分幾個階段,從細節中可以看明顯看到自己能否達到設定目標值。
3.設定起止時間,讓整件事情有起止時間來控制,使事情更能體現時效性。
4.設定責任人,跟進人
5.過程監控:將設定的細節段進行監控,確保目標和實際保持一致。
6.問題點描述:將過程中問題點進行描述;
7.解決方案,將有效方案進行要因分析
8.預期效果,對實際問題分析評估後,做預期效果設定
9.實際效果:將實際效果和預期效果進行比對
10.改善方案; 依照比對後結果,進行後期控制和改善
❷ 東風本田汽車4S店售後維修的實習計劃,誰幫我下呀,幫我寫寫
多少次辛酸苦悶、多少次揮汗如雨,鑄造科實習的80多個日日夜夜已經成為歷史,但它將成為永久的記憶銘記在我的腦海中。因為鑄造完成了我從學生到職業人的轉化,鑄造讓我體驗到了工作的艱辛與歡樂。一切都是那麼自然、一切都那麼平淡,時間匆匆的從指間一分一秒流過,似乎沒有留下任何痕跡,但它卻正一點點地改變著我,量變引起質變,也許再經過三個月或者是三年的時間我會變成一個與現在很多不同的自己,另外一個我。來東風本田的一切都是從這里開始的----鑄造科!
鑄造科是東風本田一個極其重要的科室,汽車的心臟部分就是從這里開始的,用鑄造科員工的話說,鑄造是最有成就感的一個科,因為鑄造是將無形的鋁水變成有形的缸體,鑄造是男人的天下。實習的第一天就有很大的不適應,車間內空氣污濁、從機加飄過來的切削液的味道讓我鼻子整整塞了一天,而且鑄造科溫度很高,一般在40度以上,我們十個人坐在開著空調的培訓室還不停地流汗。培訓完之後便是下車間到生產線上實習,我們在高壓實習的六個人分成三組隨三個班三班倒,從而讓我體驗到了倒班的生活。班長還有其他員工對我們都是很照顧的,基本上不安排我們重活,前三周,我們兩只是做一些3S、塗鋼套、數據整理等較為簡單輕松的輔助性工作,在工作之餘可以學習一些作業指導書,在車間具體地了解缸體和缸蓋的生產流程以及各設備的工作原理。前期還是以學習為主的,不懂的地方我們都是主動地向班長以及操作師傅學習。以前在學校的時候以為自己懂的東西已經很多了,可以運用於實際,可到了現場才知道自己的渺小,學到的書本知識能夠運用於生產實際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甚至在很多地方我們都比不上生產線上的學歷遠低於我們的員工。在實習的過程中有些地方是我們所不能理解的,如安全教育對於生產的重要性,生產現場3S的高標准等,直到慢慢的融入到東風本田了才真正地能夠體會到公司如此要求的用心,安全是第一位的,沒有安全就沒有生產,這一點我是有體會的,在後來的頂崗中,不小心被缸蓋砸到手指直到一個多星期才恢復,還有因自己的大意把一實習的同事的手指劃傷直接送醫院。工作中的危險隨時都存在,只有時時提防,加強安全意識才能有效地避免。
在鑄造感觸最深的應該數最後頂崗的兩個星期了,最後兩周我在低壓系實習,因為在高壓實習時我沒有承擔較重的工作,沒有到較堅苦的崗位上工作,聽新來的同事們晚上吃飯的時候都在談論自己工作,如焊裝等很多同事都頂崗了,而且工作強度都很大,聽著他們談心得再聯繫到我自己的工作,覺得自己應該去真正地體驗一下高強度的工作,因此,到低壓實習的時候,我主動向班長提出要到切割這個崗位頂崗。頂崗是累的,特別是頂崗的第一天,很苦很累,每天上午下午只能休息一刻鍾,其餘的時間都要負責切割和吹洗的工作,工作強度很大,而且我一個人要負責兩個工位,尤其是吹砂工位,噪音大,砂子往身上亂飛,一天下來已經是精疲力竭了,工作服也都完全臟了,全身除了鼻子有口罩保護沒砂子外,到處都是砂子,回到宿舍時還沒洗澡吃飯倒在床上就睡了兩個小時。接下來的幾天也都是差不多這么度過的,盡管工作挺累,但心理特充實,感覺有點遺憾的是這種高強度的實習生活還是短了點,原本計劃在低壓系苦幹兩周的,但實際上還沒干到10天,乾的活越累,感觸也越深,也越能夠體會到一線工人工作的艱辛了。
實習過程中我們一直和線上的工人待在一起的,交流多了自然知道了他們的想法,對比起來原來自己如此幸福,以後的工作不用干這么沉重的體力勞動,耳邊不再有機器隆隆的噪音,空氣中不會再彌散著惡心的切削液味道。線上工人最美好的想法就是能夠到辦公室工作或者是積累工作經驗後自己創業。再細想一想其實自己和線上工人沒有多大不同的,用同事們流傳的一句話來說,公司保安想當線上工人,線上工人想坐辦公室,辦公室的人想著怎麼走人。這雖然是一句玩笑話,但也體現出公司不同人群簡單的追求。大家都是平等的,從上到下都是制度的犧牲品,都是受剝削的對象,只是在某一層次的人自己給自己的心理安慰覺得高人一等罷了。
實習已經結束了,以後的工作將是艱難、具有挑戰性的,而人的價值就是在磨煉與自我挑戰中實現的。每個人在社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位置,勇士讓自己成為勇士,懦夫讓自己成為懦夫,關鍵在於自己去奮斗,而這一過程往往是只由三到五年決定的。
謝謝 採納 O(∩_∩)O~
❸ 請問作為一名汽車營銷人員,怎麼樣去寫關於自己的五年職業規劃
職業規劃是指個人發展與組織發展相結合,在對個人和內外環境因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確定一個人的事業發展目標,並選擇實現這一事業目標的職業或崗位。很多從事某行業的人員在職場三、五年之後遇到瓶頸,困惑迷茫。作為汽車銷售員,職業目標有哪些?又應該如何做好職業規劃?
一、汽車銷售員要想做好職業規劃需注意以下事項:
1、選擇自己喜歡的。如果汽車銷售不是本人喜歡並願意去做的工作,你的職業規劃就不應該從汽車銷售做起,而是應該轉行。調查表明:興趣與成功機率有著明顯的正相關性。在設計自己的職業生涯時,務必注意:考慮自己的特點,珍惜自己的興趣,擇己所愛,選擇自己所喜歡的職業。
2、選擇自己擅長的。如果你從事了幾年的汽車銷售,在反復的學習之後,還是不能具備一定的能力,那麼,你也應該反思下自己是否適合從汽車銷售開始做起。必須在進行職業選擇時擇己所長,從而有利於發揮自己的優勢。
3、能大概認識汽車銷售目前的形勢,根據形勢結合自己的客觀、主管因素分析是否適合做汽車銷售。
二、汽車銷售員的職業規劃有哪些方向?
1、 更專業的高級銷售人才
從入行汽車銷售到金牌銷售、銷售精英這個層次,時間短的話需要3到5年,時間長則需要5到10年。一般來說,前三年的汽車銷售都處在學習的階段,學習銷售技巧、學習承受銷售壓力、學習如何挖掘更多客戶……所謂「更專業的汽車銷售員」不僅是指某一個品牌的汽車銷售顧問。一般來說,從事中低端品牌的汽車銷售員如果成長到一定的階段就有「瓶頸」之限制,這個時候,都會轉向高端品牌繼續做銷售,因為高端品牌無論從管理還是執行力度上都有更嚴格的要求,更能激發個人的狀態,拓寬個人視野,也是更大的一個挑戰,算是職業生涯的一個跳躍。如果將職業規劃目標定在「繼續銷售」這個方向的人士,則要從深度(銷售技巧、拓展業務能力)以及和廣度(由中低端品牌走向高端品牌,從單店走向經銷商等)兩個方面去發展自己。
2、轉型做管理。
大多數成功的銷售員都會在歷經多年的銷售生涯之後,成功轉向管理,而能夠成功從銷售員轉型管理層的汽車銷售人員,絕大部分都曾是其公司的「金牌銷售」、「銷售精英」,不管是在實戰中還是模擬比賽都是成績名列前茅者。所以,如果有意識轉向管理,就必須先做好銷售工作,只有銷售工作做得出類拔萃了,才能更好去管理好銷售團隊。一般來說,大多數銷售管理都是和市場有關,例如銷售主管、銷售經理、區域經理、銷售總監等等,還有市場分析、公關推廣、品牌建設與管理、渠道管理、供應商管理等。如果有管理專業背景或者對管理感興趣,可以發展的方向包括:市場信息或情報管理、行業研究、戰略規劃、人力資源管理、項目管理等。
如果在銷售工作中在產品或行業的生產製造、運營、研究開發、設計等技術方面積累了優勢,則可以往技術含量較高的崗位流動如:運作管理、售前技術支持、產品測試、售後技術服務等。
3、轉向策劃、咨詢。
往汽車相關行業發展,比如有銷售經驗的人可以轉向做策劃,做汽車營銷師,結合銷售市場做策劃文案,以及廣告文案等;比如有經驗的銷售人員改做管理咨詢和培訓也是不錯的選擇,許多管理咨詢公司的咨詢顧問、培訓師都是從營銷實踐中轉過來的,有些還是營銷老總、總監、大區經理等,因為他們有豐富的銷售經驗和行業背景,更理解企業實踐的營銷環境,在做相關行業的營銷管理咨詢、戰略咨詢和專業培訓時,尤其顯得有優勢。
4、個人創業。
如果離開本行業,重新開始新的事業空間,也是一種新的職業方向選擇。記得在銷售過程中結識各行各業的人士,如有好的機會,可以找朋友一起創業,積累了人脈和資金,就可以自己創業了。據相關調查顯示,在汽車銷售行業多年的一線銷售員,大約只有20%—30%走向管理道路,堅持在一線的有40%—60%,但他們會向其他部門發展如市場部、二手車部、保險部、廣告公司、汽車用品公司、廠商發展等。
可見,汽車行業中的職業是屬於多元化發展的,於汽車相關的行業市場也越來越廣闊,處於銷售一線的人員,只要做好職業規劃,總會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❹ 綜合管理部門關於後勤和固定資產的五年規劃和總結!
一、本規定適用范圍
行政部門納入辦公設備購置費預算中的采購。
二、操作程序
1.各行政部門應於年初制定本部門辦公設備采購計劃,經綜合管理處和所預算審核小組初審後,報經所領導納入年度預算經費中。
2.未納入年度預算經費,又在工作中急需的辦公設備,可於本年度7月份前追加預算。一年僅限兩次報審。
3.在所長辦公會議批準的預算經費范圍內,由綜合管理處統一采購。
4.綜合管理處負責采購信息收集、匯總、供應商評定、招標、評標,直接采購。
三、實施細則
1.凡被納入中央單位政府采購范圍內的行政辦公設備,采購時嚴格按財政部有關規定執行。
2.各行政部門根據自己所需產品的性能、功用、品牌、參考價格等,向綜合管理處提供兩家以上的供應商名單。綜合管理處對上述供應商的供貨能力與價格進行調查。兩人操作,並進行第一次評審。
3.評審內容包括:銷售商信譽情況、產品質量情況、同等產品價格比較,售後服務能力等。
4.綜合管理處將「一次評審」的結果通報使用部門,應保證同等性能,同樣配置,價格最低。
5.經「一次評審」後使用部門認可,綜合管理處相對集中選擇供應商,並對供應商進行「二次評審」,確定數量和價格,最後由綜合管理處處長審批。
6.審批後,由綜合管理處至少派兩人以上實施統一采購。單價超過3萬元的設備采購應有使用部門人員參加。
7.批量購買50萬元以上的采購,應有監察審計人員參加,有條件時應逐步實行公開招標。
8.年終綜合管理處匯總固定資產采購計劃的執行情況,向所班子和監察審計部門報告。
後勤工作和固定資產5年工作總結
為配合學校固定資產清查的工作,後勤甲、乙方根據本次清查的要求,全面細致的清查了所管轄范圍內的固定資產。5月9日,後勤甲、乙方召開了固定資產清查工作總結會議,特邀國資辦領導參加。
在會上,後勤甲方姜新耀主任對固定資產的清查結果做了詳細的分析,針對本次清查當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如製冷公司、科技實業公司、原海天生活服務公司的資產問題提出了處理意見,並請國資辦領導倪國進老師提出解決方案。會後,後勤甲、乙方將根據本次會議精神,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甲乙方簽署固定資產零租賃備忘錄,同時要求乙方制定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明確固定資產管理責任制,愛護學校固定資產,盡量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
後勤與產業辦公室
❺ 12個5年規劃中有關汽車行業的內容是什麼
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傳出的消息顯示,中國汽車業「十二五」規劃中,新能源車被列為中國汽車行業今後五年發展的重中之重。而自主品牌也將獲得扶持。據了解,在即將出台的中國汽車業「十二五」規劃中,將提出到2015年,中國國內新能源汽車的年銷量達到百萬輛的目標。業內專家認為,中國要趕上全球汽車業新一輪技術變革的潮流,就必須要達到這個目標。
據介紹,在汽車業「十二五」規劃中,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重點將以汽車電動化和動力混合化兩大技術結合為標志,進行產品換代與產業升級。
國家工信部最近還宣布,中國未來10年將投入超過1000億元的資金,用於扶持新能源汽車生產。使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國。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董揚表示,「未來五年是個關鍵期,正好是中國從汽車大國走向汽車強國的一個重要階段,當然,『十二五』期間這個市場規模、產銷規模會進一步擴大,而且產銷規模擴大會給我們自主創新、自主開發,包括新能源汽車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董揚表示,在向汽車強國轉變的過程中,最顯著的變化將發生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中國汽車工業已經成為世界汽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的調整基本完成。第三,就是自主創新能力逐步在提高。
我國從汽車大國要向汽車強國轉變,自主品牌汽車企業的發展是關鍵。這也是我國汽車「十二五」規劃的重要內容之一。(未能找到規劃全文,先以此作答。抱歉。此外2011年4月有消息說,規劃的修訂遇到一時難以解決的難題,打算放棄汽車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制定)。
據介紹,「十二五」規劃中有一項目標是:將提高自主品牌國內份額。2015年,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市場比例將進一步擴大,自主品牌乘用車國內市場份額超過50%,其中自主品牌轎車國內份額超過40%。2015年,大型汽車企業應具備接近世界先進水平的自主產品平台開發能力。
中國國家信息中心信息開發部主任徐長明表示,「十二五」期間,自主品牌的發展將取得大突破。這取決於政策推動和企業自身的努力,各方面力量綜合作用,缺一不可。「十二五」期間,政府在科研投入方面還會給予自主品牌企業相當大的支持。
繼續追問: 只有這些(⊙_⊙)?我們需要做數據參考。謝謝! 補充回答: 2011年4月6日,工信部及發改委相關負責人透露,中國放棄了制定汽車產業「十二五」規劃。但根據該報道引述的官員表述,這個規劃並非真的被放棄了,而是被代之以即將出台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下稱《規劃》)。
據報道,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達的意思是,節能和新能源汽車規劃即將出台,沒必要再搞一個汽車產業的「十二五」規劃。業內資深分析人士認為,這是有關部門在中國汽車產業管理和操盤層面趨向務實的表現,是在整個工作更加細化的層面著力,不再眉毛鬍子一把抓,而是主次分明,重點突出。
同一報道引述發改委相關負責人的話也可佐證管理部門的務實表現:現在重要的不是產銷量,而是汽車的質量和性能。
事實上,《規劃》釋放的信號非常明顯,那就是「十二五」期間中國汽車產業的戰略重點,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建設以及汽車的節能減排。根據提前曝光的《規劃》內容,「十二五」期間的重點是發展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同時注重傳統汽車技術水平的提升,大力發展節能汽車,並持續跟蹤研究燃料電池汽車技術,因地制宜、適度發展替代燃料汽車。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規劃》建議政府財政投入1000億元人民幣,用於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建議其中500億元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300億元用於支持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200億元用於推廣混合動力汽車為重點的節能汽車;另外,100億元用於扶持核心汽車零部件業發展,50億元用於試點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同時,將中國汽車產業十二五規劃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代替的舉措還清晰地表明,中國在「十二五」期間,將實現汽車產業的結構性轉型,發展重點不再是單純的產銷量,尤其是傳統燃油汽車的產銷量。
為此,首都北京已經做出表率。根據有關媒體近期的報道,北京市將對購買純電動汽車的消費者按照電池3000元/千瓦時給予補助,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最高補助5萬元/輛,純電動乘用車最高補助6萬元/輛,相關金融機構還將為電動汽車推廣應用提供信貸、擔保等金融支持。同時,消費者還將享受「不搖號、不限行、不納稅(國家代付)」的特殊優惠政策。
不盡之處,歡迎再做追問。如果你再要我國汽車產業發展趨勢也行。
繼續追問: 汽車十二五規劃(正文)。謝謝! 補充回答: 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2012年7月9日,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日前印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以下為規劃全文:
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城鎮化進程加速推進,今後較長一段時期汽車需求量仍將保持增長勢頭,由此帶來的能源緊張和環境污染問題將更加突出。加快培育和發展節能汽車與新能源汽車,既是有效緩解能源和環境壓力,推動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緊迫任務,也是加快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國際競爭優勢的戰略舉措。為落實國務院關於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加強節能減排工作的決策部署,加快培育和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特製定本規劃。規劃期為2012—2020年。
一、發展現狀及面臨的形勢
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新型動力系統,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驅動的汽車,本規劃所指新能源汽車主要包括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及燃料電池汽車。節能汽車是指以內燃機為主要動力系統,綜合工況燃料消耗量優於下一階段目標值的汽車。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是降低汽車燃料消耗量,緩解燃油供求矛盾,減少尾氣排放,改善大氣環境,促進汽車產業技術進步和優化升級的重要舉措。
我國新能源汽車經過近10年的研究開發和示範運行,基本具備產業化發展基礎,電池、電機、電子控制和系統集成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進步,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開始小規模投放市場。近年來,汽車節能技術推廣應用也取得積極進展,通過實施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標准和鼓勵購買小排量汽車的財稅政策等措施,先進內燃機、高效變速器、輕量化材料、整車優化設計以及混合動力等節能技術和產品得到大力推廣,汽車平均燃料消耗量明顯降低;天然氣等替代燃料汽車技術基本成熟並初步實現產業化,形成了一定市場規模。但總體上看,我國新能源汽車整車和部分核心零部件關鍵技術尚未突破,產品成本高,社會配套體系不完善,產業化和市場化發展受到制約;汽車節能關鍵核心技術尚未完全掌握,燃料經濟性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一定差距,節能型小排量汽車市場佔有率偏低。
為應對日益突出的燃油供求矛盾和環境污染問題,世界主要汽車生產國紛紛加快部署,將發展新能源汽車作為國家戰略,加快推進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同時大力發展和推廣應用汽車節能技術。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國際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未來10年將迎來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目前我國汽車產銷規模已居世界首位,預計在未來一段時期仍將持續增長,必須抓住機遇、抓緊部署,加快培育和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促進汽車產業優化升級,實現由汽車工業大國向汽車工業強國轉變。
二、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培育和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一項重要任務,立足國情,依託產業基礎,按照市場主導、創新驅動、重點突破、協調發展的要求,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提高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創新能力和產業化水平,推動汽車產業優化升級,增強汽車工業的整體競爭能力。
(二)基本原則。
堅持產業轉型與技術進步相結合。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推動汽車動力系統電動化轉型。堅持統籌兼顧,在培育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同時,大力推廣普及節能汽車,促進汽車產業技術升級。
堅持自主創新與開放合作相結合。加強創新發展,把技術創新作為推動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標准和品牌。充分利用全球創新資源,深層次開展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探索合作新模式。
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驅動相結合。在產業培育期,積極發揮規劃引導和政策激勵作用,聚集科技和產業資源,鼓勵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開發生產,引導市場消費。進入產業成熟期後,充分發揮市場對產業發展的驅動作用和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促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大規模商業化應用。
堅持培育產業與加強配套相結合。以整車為龍頭,培育並帶動動力電池、電機、汽車電子、先進內燃機、高效變速器等產業鏈加快發展。加快充電設施建設,促進充電設施與智能電網、新能源產業協調發展,做好市場營銷、售後服務以及電池回收利用,形成完備的產業配套體系。
三、技術路線和主要目標
(一)技術路線。
以純電驅動為新能源汽車發展和汽車工業轉型的主要戰略取向,當前重點推進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推廣普及非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節能內燃機汽車,提升我國汽車產業整體技術水平。
(二)主要目標。
1.產業化取得重大進展。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燃料電池汽車、車用氫能源產業與國際同步發展。
2.燃料經濟性顯著改善。到2015年,當年生產的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升/百公里,節能型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降至5.9升/百公里以下。到2020年,當年生產的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5.0升/百公里,節能型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降至4.5升/百公里以下;商用車新車燃料消耗量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3.技術水平大幅提高。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關鍵零部件技術整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掌握混合動力、先進內燃機、高效變速器、汽車電子和輕量化材料等汽車節能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企業。
4.配套能力明顯增強。關鍵零部件技術水平和生產規模基本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充電設施建設與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相適應,滿足重點區域內或城際間新能源汽車運行需要。
5.管理制度較為完善。建立起有效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企業和產品相關管理制度,構建市場營銷、售後服務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完善扶持政策,形成比較完備的技術標准和管理規范體系。
四、主要任務
(一)實施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工程。
增強技術創新能力是培育和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中心環節,要強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創新要素向優勢企業集聚,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通過國家科技計劃、專項等渠道加大支持力度,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提升產業競爭力。
1.加強新能源汽車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大力推進動力電池技術創新,重點開展動力電池系統安全性、可靠性研究和輕量化設計,加快研製動力電池正負極、隔膜、電解質等關鍵材料及其生產、控制與檢測等裝備,開發新型超級電容器及其與電池組合系統,推進動力電池及相關零配件、組合件的標准化和系列化;在動力電池重大基礎和前沿技術領域超前部署,重點開展高比能動力電池新材料、新體系以及新結構、新工藝等研究,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撐長遠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加強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研發,重點支持驅動電機系統及核心材料,電動空調、電動轉向、電動制動器等電動化附件的研發。開展燃料電池電堆、發動機及其關鍵材料核心技術研究。把握世界新能源汽車發展動向,對其他類型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加大研究力度。
到2015年,純電動乘用車、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最高車速不低於100公里/小時,純電驅動模式下綜合工況續駛里程分別不低於150公里和50公里;動力電池模塊比能量達到150瓦時/公斤以上,成本降至2元/瓦時以下,循環使用壽命穩定達到2000次或10年以上;電驅動系統功率密度達到2.5千瓦/公斤以上,成本降至200元/千瓦以下。到2020年,動力電池模塊比能量達到300瓦時/公斤以上,成本降至1.5元/瓦時以下。
2.加大節能汽車技術研發力度。以大幅提高汽車燃料經濟性水平為目標,積極推進汽車節能技術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重點開展混合動力技術研究,開發混合動力專用發動機和機電耦合裝置,支持開展柴油機高壓共軌、汽油機缸內直噴、均質燃燒以及渦輪增壓等高效內燃機技術和先進電子控制技術的研發;支持研製六檔及以上機械變速器、雙離合器式自動變速器、商用車自動控制機械變速器;突破低阻零部件、輕量化材料與激光拼焊成型技術,大幅提高小排量發動機的技術水平。開展高效控制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技術研究。
3.加快建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研發體系。引導企業加大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研發投入,鼓勵建立跨行業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聯盟,加快建設共性技術平台。重點開展純電動乘用車、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混合動力商用車、燃料電池汽車等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建立相關行業共享的測試平台、產品開發資料庫和專利資料庫,實現資源共享;整合現有科技資源,建設若干國家級整車及零部件研究試驗基地,構建完善的技術創新基礎平台;建設若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工程化平台,發展一批企業主導、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積極參與的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推動企業實施商標品牌戰略,加強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構建全產業鏈的專利體系,提升產業競爭能力。
(二)科學規劃產業布局。
我國已建設形成完整的汽車產業體系,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既要利用好現有產業基礎,也要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加強規劃引導,以提高發展效率。
1.統籌發展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能力。根據產業發展的實際需要和產業政策要求,合理發展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能力。現有汽車企業實施改擴建時要統籌考慮建設新能源汽車產能。在產業發展過程中,要注意防止低水平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
2.重點建設動力電池產業聚集區域。積極推進動力電池規模化生產,加快培育和發展一批具有持續創新能力的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力爭形成2—3家產銷規模超過百億瓦時、具有關鍵材料研發生產能力的龍頭企業,並在正負極、隔膜、電解質等關鍵材料領域分別形成2—3家骨幹生產企業。
3.增強關鍵零部件研發生產能力。鼓勵有關市場主體積極參與、加大投入力度,發展一批符合產業鏈聚集要求、具有較強技術創新能力的關鍵零部件企業,在驅動電機、高效變速器等領域分別培育2—3家骨幹企業,支持發展整車企業參股、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專業化汽車電子企業。
(三)加快推廣應用和試點示範。
新能源汽車尚處於產業化初期,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積極開展推廣試點示範,加快培育市場,推動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節能汽車已具備產業化基礎,需要綜合採用標准約束、財稅支持等措施加以推廣普及。
1.扎實推進新能源汽車試點示範。在大中型城市擴大公共服務領域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范圍,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重點在國家確定的試點城市集中開展新能源汽車產品性能驗證及生產使用、售後服務、電池回收利用的綜合評價。探索具有商業可行性的市場推廣模式,協調發展充電設施,形成試點帶動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的有效機制。
探索新能源汽車及電池租賃、充換電服務等多種商業模式,形成一批優質的新能源汽車服務企業。繼續開展燃料電池汽車運行示範,提高燃料電池系統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帶動氫的制備、儲運和加註技術發展。
2.大力推廣普及節能汽車。建立完善的汽車節能管理制度,促進混合動力等各類先進節能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加快推廣普及節能汽車。出台以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和分階段目標值為基礎的汽車燃料消耗量管理辦法,2012年開始逐步對在中國境內銷售的國產、進口汽車實施燃料消耗量管理,切實開展相關測試和評價考核工作,並提出2016至2020年汽車產品節能技術指標和年度要求。實施重型商用車燃料消耗量標示制度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公示制度。
3.因地制宜發展替代燃料汽車。發展替代燃料汽車是減少車用燃油消耗的必要補充。積極開展車用替代燃料製造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鼓勵天然氣(包括液化天然氣)、生物燃料等資源豐富的地區發展替代燃料汽車。探索其他替代燃料汽車技術應用途徑,促進車用能源多元化發展。
(四)積極推進充電設施建設。
完善的充電設施是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要保障。要科學規劃,加強技術開發,探索有效的商業運營模式,積極推進充電設施建設,適應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發展的需要。
1.制定總體發展規劃。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總體發展規劃,支持各類適用技術發展,根據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進程積極推進充電設施建設。在產業發展初期,重點在試點城市建設充電設施。試點城市應按集約化利用土地、標准化施工建設、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原則,將充電設施納入城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和城市建設相關行業規劃,科學確定建設規模和選址分布,適度超前建設,積極試行個人和公共停車位分散慢充等充電技術模式。通過總結試點經驗,確定符合區域實際和新能源汽車特點的充電設施發展方向。
2.開展充電設施關鍵技術研究。加快制定充電設施設計、建設、運行管理規范及相關技術標准,研究開發充電設施接網、監控、計量、計費設備和技術,開展車網融合技術研究和應用,探索新能源汽車作為移動式儲能單元與電網實現能量和信息雙向互動的機制。3.探索商業運營模式。試點城市應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積極吸引社會資金參與,根據當地電力供應和土地資源狀況,因地制宜建設慢速充電樁、公共快速充換電等設施。鼓勵成立獨立運營的充換電企業,建立分時段充電定價機制,逐步實現充電設施建設和管理市場化、社會化。
(五)加強動力電池梯級利用和回收管理。
制定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辦法,建立動力電池梯級利用和回收管理體系,明確各相關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引導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加強對廢舊電池的回收利用,鼓勵發展專業化的電池回收利用企業。嚴格設定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企業的准入條件,明確動力電池收集、存儲、運輸、處理、再生利用及最終處置等各環節的技術標准和管理要求。加強監管,督促相關企業提高技術水平,嚴格落實各項環保規定,嚴防重金屬污染。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標准體系和准入管理制度。
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准入管理制度和汽車產品公告制度,嚴格執行准入條件、認證要求。加強新能源汽車安全標準的研究與制定,根據應用示範和規模化發展需要,加快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車以及充電、加註技術和設施的相關標准。制定並實施分階段的乘用車、輕型商用車和重型商用車燃料消耗量目標值標准。積極參與制定國際標准。2013年前,基本建立與產業發展和能源規劃相適應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標准體系。
(二)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
中央財政安排資金,對實施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工程給予適當支持,引導企業在技術開發、工程化、標准制定、市場應用等環節加大投入力度,構建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對公共服務領域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試點給予補貼,鼓勵消費者購買使用節能汽車;發揮政府采購的導向作用,逐步擴大公共機構采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規模;研究基於汽車燃料消耗水平的獎懲政策,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新能源汽車示範城市安排一定資金,重點用於支持充電設施建設、建立電池梯級利用和回收體系等。
研究完善汽車稅收政策體系。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及其關鍵零部件企業,經認定取得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資格的,可以依法享受相關優惠政策。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及其關鍵零部件企業從事技術開發、轉讓及相關咨詢、服務業務所取得的收入,可按規定享受營業稅免稅政策。
(三)強化金融服務支撐。
引導金融機構建立鼓勵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信貸管理和貸款評審制度,積極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產業鏈融資等金融產品創新,加快建立包括財政出資和社會資金投入在內的多層次擔保體系,綜合運用風險補償等政策,促進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條件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企業在境內外上市、發行債務融資工具;支持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進行再融資。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管理規范、支持創新的原則,支持地方設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創業投資基金,符合條件的可按規定申請中央財政參股,引導社會資金以多種方式投資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
(四)營造有利於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大力發展有利於擴大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的專業服務、增值服務等新業態,建立新能源汽車金融信貸、保險、租賃、物流、二手車交易以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等市場營銷和售後服務體系,發展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質量安全檢測服務平台。研究實行新能源汽車停車費減免、充電費優惠等扶持政策。有關地方實施限號行駛、牌照額度拍賣、購車配額指標等措施時,應對新能源汽車區別對待。
(五)加強人才隊伍保障。
牢固樹立人才第一的思想,建立多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加大人才培養力度。以國家有關專項工程為依託,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培養一批國際知名的領軍人才。加強電化學、新材料、汽車電子、車輛工程、機電一體化等相關學科建設,培養技術研究、產品開發、經營管理、知識產權和技術應用等人才。按照《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有關要求推進人才引進工作,鼓勵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從國外引進優秀人才。重視發展職業教育和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加大工程技術人員和專業技能人才的培養力度。
(六)積極發揮國際合作的作用。
支持汽車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基礎和前沿技術領域開展國際合作研究,進行全球研發服務外包,在境外設立研發機構、開展聯合研發和向國外提交專利申請。積極創造條件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術交流與合作,學習和借鑒國外先進技術和經驗。完善出口信貸、保險等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車產品、技術和服務出口。支持企業通過在境外注冊商標、境外收購等方式培育國際化品牌。充分發揮各種多雙邊合作機制的作用,加強技術標准、政策法規等方面國際交流與協調,合作探索推廣新能源汽車的新型商業化模式。
六、規劃實施
成立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等部門參加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部際協調機制,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綜合採取多種措施,形成工作合力,加快推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各有關部門根據職能分工制定本部門工作計劃和配套政策措施,確保完成規劃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
有關地區要按照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結合當地實際制定具體落實方案,切實抓好組織實施,確保取得實效。具體工作方案和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要及時報送有關部門。
❻ 電梯維修5年職業生涯規劃
應該就是根據電梯維修來寫下自己的計劃和心得吧
❼ 如何制定5年營銷計劃
1、市場調查(有些地方這個環節,除非你了解行業)
2、現狀和背景(市場情專況,產屬品狀況、分銷情況,競爭態勢、經濟形式)
3、問題和機會分析
4、目標市場選擇和目標確定
5、營銷戰略確定(目標市場戰略、組合戰略4P、定位)
6、戰術確定
7、損益分析
8、營銷計劃控制
❽ 未來的工作規劃
工作規劃
進步之處:
(1) 已慢慢熟悉公司運轉流程.
(2) 對產品知識和常見的售後問題逐漸了解.
(3) 並能自行處理跟進。
不足之處:
(1) 工作不夠細心.
(2) 溝通能力,協調能力有待加強。
(3) 部分售後問題的流程不夠清晰.
(4) 對自己的未來職業規劃不夠清晰。
(5) 不夠穩定,性子比較急。
(6) 反映不夠靈活,應變能力有待加強。
不足之處的解決方法
(1) 一定要嚴密,謹慎,寧願做慢一點,都要細心認真。
(2) 在工作上鍛煉自己的溝通和協調能力。
(3) 遇到不懂或者不是很清楚的售後問題,一定要謙虛向相關同事請教。
(4) 制定每天或者是每周工作計劃,讓自己條理清晰的,看那一項工作沒有完成,和完成的效果。
(5) 遇到事情先心平氣和的靜下心,認真思考,了解清楚後在處理。
(6) 多接觸不同的事物,改善。
未來兩年的規劃:
(1) 首先腳踏實地的做好本職工作,保持良好的心態,把基礎打好,了解並熟悉公司的運轉流程,向更高職位發展。
(2) 掌握一門專業性的技術,例如是溝通技巧,協調能力,管理能力。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專業技能。
(3) 多向身邊一些優秀的同事,同學,朋友學習他們的處理事情的方式和溝通能力和管理能力。
(4) 多看一些有助於工作和生活的書,提成自己的各方面不足。
英語版本:
Work plan
Progress:
(1) it has been slowly familiar with the operation of the company. (2) a graal understanding of proct knowledge and common - sales issues.
(3) and be able to handle follow-up.
Deficiency:
(1) the work is not careful.
(2) communication skills, coordination capacity to be strengthened.
(3) the process is not clear enough.
(4) is not clear about their future career planning.
(5) is not stable enough, the nature is more urgent.
(6) is not flexible enough, the strain capacity to be strengthened.
Th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1) must be strict, cautious, preferring to do a little slow, must be careful.
(2) exercise their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skills at work.
(3) do not understand or are not very clear about the sale problem, must be modest to consult the relevant colleagues.
(4) develop a daily or weekly work plan, to make it clear that the work is not completed, and the effect of completion.
(5) the main encounter things calm and calm the mind, think carefully, understand clearly after treatment.
(6) more than the different things to improve.
Planning for the next two years:
(1) first of all, to do a good job, to maintain a good state of mind, to lay a good foundation, to understand and familiar with the operation of the company, to a higher position.
(2) master a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such as communication skills, coordination ability, management ability. Enhance your ability to work,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3) a number of outstanding colleagues, classmates, friends learn their way of dealing with things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management skills.
(4) a number of books that are helpful to the work and life of the book, which are insufficient in all respe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