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口碑營銷的策略
有人說大企業需要品牌,小企業需要銷量,其實大企業也需要銷量,而小企業也需要品牌,品牌和銷量本身就是手心和手背的關系。事實上,沒有哪個企業不想擁有本身的品牌,由於品牌能給企業帶來更多的價值。可是做品牌又哪裡那麼簡單,品牌必要人們的認可,必要時間的積淀。傳統的品牌,有寄託口口相傳的口碑傳遞,也有寄託廣告的不間斷轟炸,才能獲得肯定的知名度,才能成為真正的品牌。但是這個時間無疑是漫長的,成本無疑是巨大的。
在互聯網之中,口碑會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因此,口碑無疑也是網路品牌推廣的利器。網路口碑營銷不僅僅有著傳統口碑營銷的好處,甚至由於互聯網無地域差異的特點將這些益處無窮的放大。
以前企業倘使在一個地方由於一些事情造成口碑上的影響,對企業的影響較大的不過是該地區的口碑,但由於互聯網,壞口碑可以隨著互聯網用很快的時間傳遍全國。同樣的,好口碑也一樣。任何客戶在購買產品的時候都是容易受到旁人的影響的,任何好的壞的評價都是影響成交的一大因素。就像在網路購物平台上面,絕大部分的人在購買產品的時候都會去看評價,從而決定是否購買,這也是我們之所以怕差評的一個重要緣故原由。同時,網路口碑營銷對於品牌推廣來說,成本也是相對較低的。傳統的品牌推廣體例,必然花費重大的成本,才能夠將品牌傳遞到客戶的面前。而網路口碑營銷,可以讓人們自動的接受到信息,從而變化為客戶。
怎麼做好網路口碑營銷呢?
首先,必須有優質的產品以及優質的服務。
任何營銷運動都是基於自身產品和服務的基礎上來進行的,倘使沒有優質的產品與服務,那麼花費大力氣進行的營銷運動不過是虛耗精力。只能讓本身活得更多的惡評,而不是好評。
其次,小馬識途建議選好口碑傳播的途徑。
任何信息都必要傳播的途徑,優秀的傳播途徑對於網路口碑營銷來說,是成功的關鍵。網路媒體不斷多樣化的背景下,企業在做好網路新聞、問答推廣、網路營銷等等同時,也需要在雙微一抖這樣的新媒體上維護好自身的口碑。當然,這個傳播過程是技術也是藝術,不同企業發招有不同的套路,小馬識途建議把握自身的品牌調性。
最後,傳播的信息要具有真實性。
口碑不是信口胡言的謠言,口碑是客戶對企業的產品與服務的認可。因此進行口碑營銷的過程中,所有的信息都有真實性活動和事實,才更能夠讓接受者產生共鳴,而不是對其產生討厭。 小馬識途營銷機構認為優質的口碑是優質的產品與服務所帶來的附加品,而網路口碑營銷行使優秀的途徑將優質的口碑傳遞,從而節省品牌推廣的成本,提拔品牌傳播的速度,是品牌推廣的捷徑之一。
❷ 太原小馬那租房得多少錢能做飯住人就行
400-500
❸ 本人一直從事家電修理工作,干這行都五/六年了,
我原來也是搞家來電維修自的現在已改行, 我認為干我們這行的經商不適合,你可以到家鄉效益好的公司干設備維修,我現在就是感覺很好不累工資還很可觀。至於回家鄉趕家電修理嗎現在電器太便宜修理這行不好乾,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❹ 獨居老人社區應該如何處理
在人口結構高齡化的浪潮下,強調運用社區志願,提供老人相關社區福利服務的措施,是實踐「在地老化」的重點所在。尤其是針對獨居老人的照顧,由於獨居老人的需求涉及多方面問題,如健康問題、心理問題、社會人際關系、居住問題以及經濟問題等等。因此,針對社區獨居老人的服務,應該經過綜合性評估並提供整合性服務,才能符合其多元需求。
以台灣為例,台灣社區獨居老人的照顧,多由民間慈善團體,或地方政府以公私協力的方式,委由民間非營利組織辦理。台灣以各地方政府為中心,各自獨立發展社區獨居老人的關懷方案,不但是為著福利服務的需求能夠因地制宜,也與社區發展以及民主化後福利分權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這樣的背景,由於政府在人力和經費的差別,造成獨居老人關懷方案在實施上有著不同的困難。然而,另一方面來說,台灣在社區獨居老人關懷的服務商,在「在地老化」的理念上,獨居老人的社區服務方案內容,多是電話問候、送餐服務、關懷訪視、家務整理、支持陪伴等等。
社區中的獨居老人多數面臨生活上的健康風險,例如:跌倒、脫水、低體溫症狀、感染及外傷等。事實上,相較於生理健康的問題,獨居老人更可能面臨心理及社交方面的問題。社會支持度較低、親人朋友較疏離、社交生活貧乏以及個人社會適應等潛在問題,致使獨居老人可能成為社會中的弱勢群體。對於社區中的老人而言,社會支持是一項重要的環境因素,影響其健康,社會參與及安全。因此,如何在社區中給獨居老人提供適當的資源與支持,有助於他們社會生活的施營和社會參與,也是社會福利服務中不可或缺的環節。
與傳統的家庭養老相比,社區養老服務具有專業、便利和成本低廉的獨特優勢。 從專業化來看,由專業人員來照料老人,可以提供多方面的服務,保證服務質量,滿足老年人的多種需求。 從便利性來看,社區養老服務具有方便、靈活的特點,大家同在一個社區,彼此熟悉,感覺親切,服務上門,辦事方便。 從成本來看,社區養老服務能夠避免機構養老成本過高的弊端,低成本運作,不需要為新建許多養老設施而增加人力和資金的投入,可以充分整合社區資源。
實行社區管理服務,不僅要考慮到離退休人員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基本生活需要,而且還要考慮他們的精神生活需要,應盡力做到「養、醫、樂、學、為」為一體,可以選擇如下服務模式。
一是家政服務。將一些原來由家庭負擔的事務性工作納入服務范圍,開通服務專線電話,實行上門服務,這一服務體系應包括家庭保姆介紹、代買菜、洗衣、打掃衛生、維修、搬運等內容。
二是社區醫療服務。開展醫療服務「下訪」活動,開設家庭病房,上門送醫送葯,實行巡診制度、義務查體制度,實現從「有病去醫院」到「小病進社區、大病去醫院」的轉變。
三是文體活動服務。圍繞「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積極組織開展適合老年人的群眾性文化、體育、娛樂活動,如棋類、球類、書法、健身、合唱等,豐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四是設立社區老年服務機構。城區獨居老人在老年人中的比例越來越高,發展社區老年公寓、日間照料室、托老所等老年人服務機構,對家庭撫養照顧有困難的老人、獨居老人實行集中統一的管理服務。
除了社區服務,對獨居老人的關懷還有「社區照顧」。社區照顧源自於人們對福利機構照顧的批評。社區照顧模式在我國已經開始構建,基本形成規范化的社區照顧流程,並且社區居委會的工作也有了專業性的體現。在實踐上, 「機構養老、社區照料、義工援助、鄰里互助、親情慰藉、協會維權」六位一體養老模式已開始發揮其養老功能。社區照顧倡導五種雙向互動:一是服務人員與服務對象之間的互動,二是老人與家人之間的互動,三是鄰里之間的互動,四是老人之間的互動,五是老年群體與其他社會群體之間的互動
❺ 北師大六年級上二單元美與丑劇本
勞模的年夜
時間:除夕夜九點多鍾。
地點:張師傅家。
人物:張師傅——60歲,環衛工人,勞動模範。簡稱「張」。
張大媽——58歲,張師傅的老伴。簡稱「媽」。
[幕啟:室內有電視、電話、一張餐桌、兩把椅子。餐桌上已擺好酒菜。張大媽坐在椅子上等著張師傅。張師傅背衛生工具高興地上。
張:大年夜,有吉兆,讓我高興又驕傲。沒費勁又創了一個新紀錄,雖然不敢和奧運健兒的金牌比,但國家級里是找不到。什麼紀錄?下班後兩小時為群眾捅開六個下水道,——順哪!(放下衛生工具)
[樓下傳來女聲:「張師傅過年好!我給你拜年來了!」
張:哎呀謝謝,天怪冷的,你們就別上來了,快回家過年去吧,啊。(溫柔地)小「胡」再見!(向樓下不停地飛吻)
女聲:張師傅再見!
[張大媽聽見說話聲出門,見張師傅正在向樓下飛吻,氣得瞪眼看著他,猛咳一聲。張師傅嚇了一跳,伸出的手沒處放。
張:(尷尬地)嚇我一跳,剩下的這個給你吧,權當在今晚的飯菜里加上點調料。(把手往張大媽嘴上按,被大媽用手擋開。)
媽:好你個張勞模,我在家忙得腳不粘地,你在外面好風(流)……
[張師傅急捂大媽嘴,「流」字沒說出。張師傅把大媽推進室內,關上門。
張:(嚇得氣喘吁吁)你這是干什麼!
媽:你干什麼我干什麼!怪不得你每天晚上都九點多才回家,以前我還以為你是為工作……沒想到啊……這女人都追到家裡來了。你六十歲的人了,還和那個姓胡的年輕女人這個(飛吻),你說你害臊不害臊!
張:你冤枉好人!
媽:我還冤枉你了?
張:人家不姓胡,姓王。
媽:怎麼樣?剛才還甜蜜地「小胡小胡」,轉眼就不敢承認了是不?
張:哎呀,這個小王是個下崗女工,她丈夫在外地工作,今年我幫她開了個水果店,她今天是來給我拜年的。
媽:那你為什麼叫她小胡,還和她這個(飛吻)?
張:小虎是她兒子,剛滿周歲,平時見了常這樣逗他。小王今天也抱著他來了,我是和小虎這個(飛吻)。說實話,我年輕時都不會風「那個」,老了我還能風「那個」嗎?你這樣做不是成心糟蹋我老頭子嗎?要是讓街頭小報記者聽到……(哭腔)我可是個省級勞動模範哪!
媽:(強裝有理)激動什麼?激動什麼?(鄭重地)毛主席有這樣一句名言:有……(想不起來,自編)有理也不準發脾氣。
張:受這樣的冤枉誰能不發脾氣?
媽:我怎麼冤枉你了?
張:你不是說我好風流嘛。(「流」字特意沒說清)
媽:看把你美的,像你這樣的人也配用這樣的好詞?能用得上「風流」這樣詞的人得有一定的檔次,只有在具備以下條件的人身上才有資格用。
張:什麼條件?。
媽:坐著名車,喝著名酒,包著二奶,養著名狗。你這樣的人只配用什麼風風火火啦,瘋瘋癲癲啦,風濕病啦,至多用什麼好風格啦——對,我說你好風格。
張:真的?
媽:真的。
張:那我就安心了。飯做好了嗎?我有點餓了。
媽:你看。
張:哎呀,這么豐盛。(拿起筷子欲吃)
媽:慢,今天是年三十,我要討你個口彩,解說解說這菜名。
張:(膽怯地)別別,今晚是年三十說話要注意,我文化低,怕解說得不吉利……
媽:別怕,說。
張:那就試試。(謹慎地)紅燒栗子雞——明年咱倆的日子是紅紅火火,大吉大利。
媽:好!
張:清蒸鯰魚——咱倆的日子是年年有餘。
媽:好!
張:大白菜燉豆腐——明年咱倆都有大福。
媽:好!
張:大蔥拌鹹菜——明年咱倆有閑著的錢財。
媽:好!(鼓勵)說得挺好,繼續說。
張:紅棗、花生、桂圓、蓮子——明年咱倆早生貴子。
媽:(脫口而出)好!
[兩人忽覺失言,都「啊」地一聲捂嘴笑,大媽打了張師傅一下。
張:話咱慢慢說,飯咱慢慢吃。說話吃飯的同時咱們看電視。哎,今天有春節聯歡晚會,快打開。
[張大媽打開電視,屏幕上出現他倆的節目。
張:哎呀,這個演員好眼熟啊,是他,我就愛看他演的節目。(抓一把花生邊吃邊看節目。被節目所吸引,大媽幾次和他說話、給他遞水都被他用手勢制止。)
媽:(惱火)客官!(張師傅沒聽見,大媽用手猛敲一下桌子。)客官!
張:(猛醒)什麼?你叫我什麼?
媽:客官,你在我這飯店又住了一年,今天是年三十,這一年的賬咱們應該算一算了。
張:你這說了些什麼?
媽:我說了些什麼?張勞模,我嫁給你三十二載我是開了三十二年的飯店哪!
張:開飯店?那你可過夠官癮了,這飯店從總裁到經理都是你一個人干,從財務到公關,再從紀檢到保安也都是你一個人說了算。
媽:可是像那服務小姐勤雜人員的事也得我自己辦。
張:不過你這飯店客流量也不多,平時只有一個常住顧客,晚上還和你做伴。開個玩笑。說實話,你一把咱家說成飯店我的心就打顫。是的,三十多年來家裡的事都你一個人干,我當環衛工工作忙顧不了家,這我早已良心發現。你再這樣「飯店飯店」就像向我的心上射箭。你知道你這樣做叫什麼嗎?
媽:叫什麼?
張:這叫對我精神摧殘!你這樣做不是有點見外了嗎?
媽:見外?你還想要我和你見見內?三十多年來你每月交上錢在這里只管吃和睡,這里不管有什麼事都從不對你牽累。今晚我清楚了,你我的關系實際上早已建立在賓主之內。(對觀眾)可我傻乎乎的,他每月交上那麼幾個錢我對他的服務從開始到現在一直實行三陪,陪吃陪喝,(有些委屈地)還陪睡。你知道嗎?這樣的服務前些年在全國除了港澳台我這里可是獨此一家啊。
張:(大笑)行了,常言說得好,一個有出息的丈夫後面肯定有一個沒有出息的妻子。
媽:什麼?
張:我的意思是說,我的工作有成績全靠你的支持。來,今晚我敬你一杯。
[張師傅端起酒杯,張大媽賭氣不喝
張:敬你一杯。
[兩人碰杯剛要喝,電話鈴響。張師傅放下酒杯接電話。
張:喂,你好,好好,再見。(放下話機)拜年的。
媽:(鄙夷地)拜年的?一個環衛工有幾個是真心給你拜年的?
張:(惱火)環衛工怎麼了?環衛工怎麼了?你瞧不起我們環衛工?告訴你,國家幹部里有庸人,環衛工里有名人!
媽:名人?別搬著屁股當坐轎——自己抬自己了,一個掃大街掏糞坑的還會有什麼名人?
張:我師傅算不算名人?
媽:你師傅?誰?
張:史傳祥!
媽:呀,這是位名人。不過人家史傳祥是北京人,你……
張:史老是北京人,可我年輕時聽過他的報告,還讀過他的經驗介紹,雖然沒有全日制跟他學習,可也算進過他的函授學校。
媽:你師傅那可是真有名氣,可你這當徒弟的呢?
張:是的,我的工作還沒能趕上我師傅,可我也算是史傳祥的真傳弟子。年輕時師承史傳祥專攻掏廁專業,後來在捅下水道方面有很高的造詣。服不服?不管多麼難捅的下水道,我一到不出十分鍾就能捅開。服不服?省長給我頒過獎,市長和我握過手,區長給我戴過花,局長向我敬過酒。我們環衛工人隊伍里不但有名人,更有秀才。今年我們隊里去了個中專生,體驗生活之後唰唰唰寫了一首詩,都寄到報社裡去了。
媽:登了?
張:退回來了。雖然退回來了,但這首詩寫出了我們環衛工人的奉獻精神。
媽:他怎麼寫的?
張:我背給你聽:掃路不要緊,只要思想真。臟了我一個,清潔萬家人。
媽:寫得好啊!
張:(有點自負地)干!
[兩人舉杯剛要喝,電話鈴響,張師傅放下酒杯接電話。
張:喂——好好,你過年好。錢收到了嗎?是嗎?祝賀你。再見!
媽:是誰呀?還給他寄錢了?
張:小山妹,就是我資助的那個貧困山區的小學生。她給我拜年,也向我報喜,她說今年期末考試得了第一名。
媽:好啊!老張,今晚的電話我替你接,你還是吃頓安穩飯吧。
張:不行,那天你替我接了一次,差點把我累死不說,還差點把我氣死。
媽:怎麼啦?
張:那天你接的電話說是堵下水道的那家住在四方區、五羊路、六和居民小區、七號樓、八單元,九層、九零三號。
媽:對呀。(趁張師傅不注意把電話耳機挪挪位。)
張:我騎上自行車去了四方區,上了五羊路,到了六和居民小區,找到了七號樓,進了八單元,一看電梯沒電。沒辦法我一步一步快速往上爬,爬到九層把我累得渾身是汗,上氣不接下氣。忙敲開人家九零三號的門,一看人家在家打麻將。我忙問:「同志,你家的下水道……」那人見我累成那樣,當場就表揚了我一句。
媽:他怎麼說的?
張:(學)「嘿嘿嘿嘿,你神經病啊。」不說了,干。
[兩人舉杯,手機鈴響,張師傅急放酒杯拿出手機。
張:哎呀這么多的短消息,全是拜年的。你聽。(念)「老張師傅,給您拜年了;」「老張師傅祝您新春快樂;」「老張師傅,祝你身體健康;」「海鷗牌衛生巾你用過了嗎?感覺就是不一樣。」哎呀這是干什麼!哎,電話怎麼不響?(看到耳機挪位,有些生氣地扣好耳機)你這是干什麼?
媽:老張,今晚你盡管放心吃飯,來的電話絕不會是找你去捅下水道的。
張:不行,電話一叫,飯碗就撂,這個規矩什麼時候也不能丟掉。你知道嗎?捅下水道可是世界難題,連高級工程師平時見了都不敢向前靠,這活全市只有我做得最妙。來電話找我的都是下水道堵得緊,沒辦法才向我呼叫。我呢?就應該隨叫隨到。來,干!
[兩人舉杯,電話鈴又響,張師傅放下酒杯接電話。
張:喂——好好,你過年好。是嘛?好啊,祝賀你。再見!
媽:誰呀?
張:小馬,就是我出錢讓他去學家電維修技術的那個殘疾青年,他說他開的家電維修部生意很好,並且很快就要吃到他的喜糖了。
媽:老張你看,今晚只要你一動酒杯電話就響。
張:不可能。(端起酒杯)你看,沒響。(剛要喝,電話又響,接電話)又是拜年的。今晚是有點怪,來,再試試。(舉杯,回頭看電話,電話沒響,終於喝了一口酒,吃菜。)平時吃慣了家常便飯,乍這么豐盛還真有點不習慣。
媽:是的,因為你多少年來吃的一直是套飯。
張:套飯?
媽:對呀,六七十年代你是一天三頓窩頭鹹菜就大蒜,改革開放以後,生活水平提高了,窩頭換成了白面,早晚加上了大米稀飯,中午一頓炒素菜,兩頭,還是鹹菜大蒜。這種生活一直持續到香港回歸,香港回歸後,你說是為了慶賀也是為了紀念,每周六的晚上加上了二兩散白酒一個咸雞蛋。澳門回歸後每星期加上一碟油炸花生米。你說等台灣回歸後生活一定上一個大台階——
張:對,到那時每星期一定到街上撮上他一頓正宗的蘭州拉麵。別說,你做的這套飯我還真吃得慣,尤其是你做的兩樣菜我是百吃不厭。
媽:什麼菜?
張:一是鹹菜,一是白菜。
媽:那有什麼好吃的?
張:花樣多又順口。我一口氣能報出你做的三十個鹹菜名。
媽:你報報看。
張:先說這第一道鹹菜,你做得最省事我吃得最過癮。
媽:什麼鹹菜?
張:囫圇鹹菜。還有拌鹹菜、炒鹹菜……我報不好。可我心裡是有數的。什麼是好的?愛吃就是好的。
媽:不對,好的就是好的,不愛吃也是好的。
張:不對,好東西不愛吃那不是糟蹋嗎?
媽:好東西到了你的手裡那才叫糟蹋呢。
張:這怎麼說?
媽:那年元旦兒子給你捎來六對大蝦,你捨不得吃,說是等春節全家人到齊了再吃。過春節全家人都到齊了,你又說一盤大蝦四五十元一頓吃了不劃算,又沒讓吃。到了清明節你又說放著也不是個事,叫我拿到市場上去賣了。我拿出來一看,別賣大蝦了,賣蝦醬吧。
張:是是,當時我一聽就高興了,以前我最愛吃蝦醬,已有十幾年沒沾過它的邊。那次我多放了些咸鹽,吃了整整四十五天。這種吃法真好,既經濟實惠,還吃夠了海鮮。來,咱們干。
[二人舉杯,電話鈴又響,張師傅接電話。
張:喂——兒子,好,你媽也好。孫子呢?我和你媽可想他了,叫他和我通個話。
[張大媽聽說是孫子,急忙上前去,不小心碰了叉簧,電話發出撥號音
張:你這是干什麼?我正要和孫子通電話。
媽:我不是故意的,我也想和孫子通電話。
張:真是。(放下話機,電話鈴又響)又來了。(高興地拿起話機)孫……
[電話里傳出男聲:老張師傅嗎?我是市委書記陳浩啊!
張:(一驚)陳書記?(用手捂話筒,對大媽)幸虧我沒叫出來。
男聲:老張師傅,今天是年三十,我給您和大媽拜年了!
張:謝謝謝謝……
男聲:同時也通過您向全市的環衛工人師傅們拜年了,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工作順利,萬事如意!
張:謝謝謝謝……
男聲:老張師傅,在今年我市創建全國衛生城市活動中,全體環衛工人師傅立下了汗馬功勞,我再次向大家表示親切的慰問!
張:謝謝謝謝……
男聲:老張師傅,勞動是光榮的。辛勤的勞動者應當受到全社會的尊重和愛戴!
張:謝謝謝謝!陳書記給咱拜年啦!(放下話機)陳書記給咱環衛工人拜年啦!來,咱們干!(兩人舉杯,電話鈴又響,張師傅接電話)喂——什麼?下水道堵塞?好,我馬上到。你家住在——四方區、五羊路、六和居民小區、七號樓、八單元、九層、九零三號。哎呀真巧,你家我去過。什麼?廁所不衛生沒有好味氣?不,這正標志明年咱們都有好時氣啊!(急下)
媽:哎——(無可奈何地)唉!
劇終
❻ 有關「美與丑」劇本
勞模的年夜
時間:除夕夜九點多鍾。
地點:張師傅家。
人物:張師傅——60歲,環衛工人,勞動模範。簡稱「張」。
張大媽——58歲,張師傅的老伴。簡稱「媽」。
[幕啟:室內有電視、電話、一張餐桌、兩把椅子。餐桌上已擺好酒菜。張大媽坐在椅子上等著張師傅。張師傅背衛生工具高興地上。
張:大年夜,有吉兆,讓我高興又驕傲。沒費勁又創了一個新紀錄,雖然不敢和奧運健兒的金牌比,但國家級里是找不到。什麼紀錄?下班後兩小時為群眾捅開六個下水道,——順哪!(放下衛生工具)
[樓下傳來女聲:「張師傅過年好!我給你拜年來了!」
張:哎呀謝謝,天怪冷的,你們就別上來了,快回家過年去吧,啊。(溫柔地)小「胡」再見!(向樓下不停地飛吻)
女聲:張師傅再見!
[張大媽聽見說話聲出門,見張師傅正在向樓下飛吻,氣得瞪眼看著他,猛咳一聲。張師傅嚇了一跳,伸出的手沒處放。
張:(尷尬地)嚇我一跳,剩下的這個給你吧,權當在今晚的飯菜里加上點調料。(把手往張大媽嘴上按,被大媽用手擋開。)
媽:好你個張勞模,我在家忙得腳不粘地,你在外面好風(流)……
[張師傅急捂大媽嘴,「流」字沒說出。張師傅把大媽推進室內,關上門。
張:(嚇得氣喘吁吁)你這是干什麼!
媽:你干什麼我干什麼!怪不得你每天晚上都九點多才回家,以前我還以為你是為工作……沒想到啊……這女人都追到家裡來了。你六十歲的人了,還和那個姓胡的年輕女人這個(飛吻),你說你害臊不害臊!
張:你冤枉好人!
媽:我還冤枉你了?
張:人家不姓胡,姓王。
媽:怎麼樣?剛才還甜蜜地「小胡小胡」,轉眼就不敢承認了是不?
張:哎呀,這個小王是個下崗女工,她丈夫在外地工作,今年我幫她開了個水果店,她今天是來給我拜年的。
媽:那你為什麼叫她小胡,還和她這個(飛吻)?
張:小虎是她兒子,剛滿周歲,平時見了常這樣逗他。小王今天也抱著他來了,我是和小虎這個(飛吻)。說實話,我年輕時都不會風「那個」,老了我還能風「那個」嗎?你這樣做不是成心糟蹋我老頭子嗎?要是讓街頭小報記者聽到……(哭腔)我可是個省級勞動模範哪!
媽:(強裝有理)激動什麼?激動什麼?(鄭重地)毛主席有這樣一句名言:有……(想不起來,自編)有理也不準發脾氣。
張:受這樣的冤枉誰能不發脾氣?
媽:我怎麼冤枉你了?
張:你不是說我好風流嘛。(「流」字特意沒說清)
媽:看把你美的,像你這樣的人也配用這樣的好詞?能用得上「風流」這樣詞的人得有一定的檔次,只有在具備以下條件的人身上才有資格用。
張:什麼條件?。
媽:坐著名車,喝著名酒,包著二奶,養著名狗。你這樣的人只配用什麼風風火火啦,瘋瘋癲癲啦,風濕病啦,至多用什麼好風格啦——對,我說你好風格。
張:真的?
媽:真的。
張:那我就安心了。飯做好了嗎?我有點餓了。
媽:你看。
張:哎呀,這么豐盛。(拿起筷子欲吃)
媽:慢,今天是年三十,我要討你個口彩,解說解說這菜名。
張:(膽怯地)別別,今晚是年三十說話要注意,我文化低,怕解說得不吉利……
媽:別怕,說。
張:那就試試。(謹慎地)紅燒栗子雞——明年咱倆的日子是紅紅火火,大吉大利。
媽:好!
張:清蒸鯰魚——咱倆的日子是年年有餘。
媽:好!
張:大白菜燉豆腐——明年咱倆都有大福。
媽:好!
張:大蔥拌鹹菜——明年咱倆有閑著的錢財。
媽:好!(鼓勵)說得挺好,繼續說。
張:紅棗、花生、桂圓、蓮子——明年咱倆早生貴子。
媽:(脫口而出)好!
[兩人忽覺失言,都「啊」地一聲捂嘴笑,大媽打了張師傅一下。
張:話咱慢慢說,飯咱慢慢吃。說話吃飯的同時咱們看電視。哎,今天有春節聯歡晚會,快打開。
[張大媽打開電視,屏幕上出現他倆的節目。
張:哎呀,這個演員好眼熟啊,是他,我就愛看他演的節目。(抓一把花生邊吃邊看節目。被節目所吸引,大媽幾次和他說話、給他遞水都被他用手勢制止。)
媽:(惱火)客官!(張師傅沒聽見,大媽用手猛敲一下桌子。)客官!
張:(猛醒)什麼?你叫我什麼?
媽:客官,你在我這飯店又住了一年,今天是年三十,這一年的賬咱們應該算一算了。
張:你這說了些什麼?
媽:我說了些什麼?張勞模,我嫁給你三十二載我是開了三十二年的飯店哪!
張:開飯店?那你可過夠官癮了,這飯店從總裁到經理都是你一個人干,從財務到公關,再從紀檢到保安也都是你一個人說了算。
媽:可是像那服務小姐勤雜人員的事也得我自己辦。
張:不過你這飯店客流量也不多,平時只有一個常住顧客,晚上還和你做伴。開個玩笑。說實話,你一把咱家說成飯店我的心就打顫。是的,三十多年來家裡的事都你一個人干,我當環衛工工作忙顧不了家,這我早已良心發現。你再這樣「飯店飯店」就像向我的心上射箭。你知道你這樣做叫什麼嗎?
媽:叫什麼?
張:這叫對我精神摧殘!你這樣做不是有點見外了嗎?
媽:見外?你還想要我和你見見內?三十多年來你每月交上錢在這里只管吃和睡,這里不管有什麼事都從不對你牽累。今晚我清楚了,你我的關系實際上早已建立在賓主之內。(對觀眾)可我傻乎乎的,他每月交上那麼幾個錢我對他的服務從開始到現在一直實行三陪,陪吃陪喝,(有些委屈地)還陪睡。你知道嗎?這樣的服務前些年在全國除了港澳台我這里可是獨此一家啊。
張:(大笑)行了,常言說得好,一個有出息的丈夫後面肯定有一個沒有出息的妻子。
媽:什麼?
張:我的意思是說,我的工作有成績全靠你的支持。來,今晚我敬你一杯。
[張師傅端起酒杯,張大媽賭氣不喝
張:敬你一杯。
[兩人碰杯剛要喝,電話鈴響。張師傅放下酒杯接電話。
張:喂,你好,好好,再見。(放下話機)拜年的。
媽:(鄙夷地)拜年的?一個環衛工有幾個是真心給你拜年的?
張:(惱火)環衛工怎麼了?環衛工怎麼了?你瞧不起我們環衛工?告訴你,國家幹部里有庸人,環衛工里有名人!
媽:名人?別搬著屁股當坐轎——自己抬自己了,一個掃大街掏糞坑的還會有什麼名人?
張:我師傅算不算名人?
媽:你師傅?誰?
張:史傳祥!
媽:呀,這是位名人。不過人家史傳祥是北京人,你……
張:史老是北京人,可我年輕時聽過他的報告,還讀過他的經驗介紹,雖然沒有全日制跟他學習,可也算進過他的函授學校。
媽:你師傅那可是真有名氣,可你這當徒弟的呢?
張:是的,我的工作還沒能趕上我師傅,可我也算是史傳祥的真傳弟子。年輕時師承史傳祥專攻掏廁專業,後來在捅下水道方面有很高的造詣。服不服?不管多麼難捅的下水道,我一到不出十分鍾就能捅開。服不服?省長給我頒過獎,市長和我握過手,區長給我戴過花,局長向我敬過酒。我們環衛工人隊伍里不但有名人,更有秀才。今年我們隊里去了個中專生,體驗生活之後唰唰唰寫了一首詩,都寄到報社裡去了。
媽:登了?
張:退回來了。雖然退回來了,但這首詩寫出了我們環衛工人的奉獻精神。
媽:他怎麼寫的?
張:我背給你聽:掃路不要緊,只要思想真。臟了我一個,清潔萬家人。
媽:寫得好啊!
張:(有點自負地)干!
[兩人舉杯剛要喝,電話鈴響,張師傅放下酒杯接電話。
張:喂——好好,你過年好。錢收到了嗎?是嗎?祝賀你。再見!
媽:是誰呀?還給他寄錢了?
張:小山妹,就是我資助的那個貧困山區的小學生。她給我拜年,也向我報喜,她說今年期末考試得了第一名。
媽:好啊!老張,今晚的電話我替你接,你還是吃頓安穩飯吧。
張:不行,那天你替我接了一次,差點把我累死不說,還差點把我氣死。
媽:怎麼啦?
張:那天你接的電話說是堵下水道的那家住在四方區、五羊路、六和居民小區、七號樓、八單元,九層、九零三號。
媽:對呀。(趁張師傅不注意把電話耳機挪挪位。)
張:我騎上自行車去了四方區,上了五羊路,到了六和居民小區,找到了七號樓,進了八單元,一看電梯沒電。沒辦法我一步一步快速往上爬,爬到九層把我累得渾身是汗,上氣不接下氣。忙敲開人家九零三號的門,一看人家在家打麻將。我忙問:「同志,你家的下水道……」那人見我累成那樣,當場就表揚了我一句。
媽:他怎麼說的?
張:(學)「嘿嘿嘿嘿,你神經病啊。」不說了,干。
[兩人舉杯,手機鈴響,張師傅急放酒杯拿出手機。
張:哎呀這么多的短消息,全是拜年的。你聽。(念)「老張師傅,給您拜年了;」「老張師傅祝您新春快樂;」「老張師傅,祝你身體健康;」「海鷗牌衛生巾你用過了嗎?感覺就是不一樣。」哎呀這是干什麼!哎,電話怎麼不響?(看到耳機挪位,有些生氣地扣好耳機)你這是干什麼?
媽:老張,今晚你盡管放心吃飯,來的電話絕不會是找你去捅下水道的。
張:不行,電話一叫,飯碗就撂,這個規矩什麼時候也不能丟掉。你知道嗎?捅下水道可是世界難題,連高級工程師平時見了都不敢向前靠,這活全市只有我做得最妙。來電話找我的都是下水道堵得緊,沒辦法才向我呼叫。我呢?就應該隨叫隨到。來,干!
[兩人舉杯,電話鈴又響,張師傅放下酒杯接電話。
張:喂——好好,你過年好。是嘛?好啊,祝賀你。再見!
媽:誰呀?
張:小馬,就是我出錢讓他去學家電維修技術的那個殘疾青年,他說他開的家電維修部生意很好,並且很快就要吃到他的喜糖了。
媽:老張你看,今晚只要你一動酒杯電話就響。
張:不可能。(端起酒杯)你看,沒響。(剛要喝,電話又響,接電話)又是拜年的。今晚是有點怪,來,再試試。(舉杯,回頭看電話,電話沒響,終於喝了一口酒,吃菜。)平時吃慣了家常便飯,乍這么豐盛還真有點不習慣。
媽:是的,因為你多少年來吃的一直是套飯。
張:套飯?
媽:對呀,六七十年代你是一天三頓窩頭鹹菜就大蒜,改革開放以後,生活水平提高了,窩頭換成了白面,早晚加上了大米稀飯,中午一頓炒素菜,兩頭,還是鹹菜大蒜。這種生活一直持續到香港回歸,香港回歸後,你說是為了慶賀也是為了紀念,每周六的晚上加上了二兩散白酒一個咸雞蛋。澳門回歸後每星期加上一碟油炸花生米。你說等台灣回歸後生活一定上一個大台階——
張:對,到那時每星期一定到街上撮上他一頓正宗的蘭州拉麵。別說,你做的這套飯我還真吃得慣,尤其是你做的兩樣菜我是百吃不厭。
媽:什麼菜?
張:一是鹹菜,一是白菜。
媽:那有什麼好吃的?
張:花樣多又順口。我一口氣能報出你做的三十個鹹菜名。
媽:你報報看。
張:先說這第一道鹹菜,你做得最省事我吃得最過癮。
媽:什麼鹹菜?
張:囫圇鹹菜。還有拌鹹菜、炒鹹菜……我報不好。可我心裡是有數的。什麼是好的?愛吃就是好的。
媽:不對,好的就是好的,不愛吃也是好的。
張:不對,好東西不愛吃那不是糟蹋嗎?
媽:好東西到了你的手裡那才叫糟蹋呢。
張:這怎麼說?
媽:那年元旦兒子給你捎來六對大蝦,你捨不得吃,說是等春節全家人到齊了再吃。過春節全家人都到齊了,你又說一盤大蝦四五十元一頓吃了不劃算,又沒讓吃。到了清明節你又說放著也不是個事,叫我拿到市場上去賣了。我拿出來一看,別賣大蝦了,賣蝦醬吧。
張:是是,當時我一聽就高興了,以前我最愛吃蝦醬,已有十幾年沒沾過它的邊。那次我多放了些咸鹽,吃了整整四十五天。這種吃法真好,既經濟實惠,還吃夠了海鮮。來,咱們干。
[二人舉杯,電話鈴又響,張師傅接電話。
張:喂——兒子,好,你媽也好。孫子呢?我和你媽可想他了,叫他和我通個話。
[張大媽聽說是孫子,急忙上前去,不小心碰了叉簧,電話發出撥號音
張:你這是干什麼?我正要和孫子通電話。
媽:我不是故意的,我也想和孫子通電話。
張:真是。(放下話機,電話鈴又響)又來了。(高興地拿起話機)孫……
[電話里傳出男聲:老張師傅嗎?我是市委書記陳浩啊!
張:(一驚)陳書記?(用手捂話筒,對大媽)幸虧我沒叫出來。
男聲:老張師傅,今天是年三十,我給您和大媽拜年了!
張:謝謝謝謝……
男聲:同時也通過您向全市的環衛工人師傅們拜年了,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工作順利,萬事如意!
張:謝謝謝謝……
男聲:老張師傅,在今年我市創建全國衛生城市活動中,全體環衛工人師傅立下了汗馬功勞,我再次向大家表示親切的慰問!
張:謝謝謝謝……
男聲:老張師傅,勞動是光榮的。辛勤的勞動者應當受到全社會的尊重和愛戴!
張:謝謝謝謝!陳書記給咱拜年啦!(放下話機)陳書記給咱環衛工人拜年啦!來,咱們干!(兩人舉杯,電話鈴又響,張師傅接電話)喂——什麼?下水道堵塞?好,我馬上到。你家住在——四方區、五羊路、六和居民小區、七號樓、八單元、九層、九零三號。哎呀真巧,你家我去過。什麼?廁所不衛生沒有好味氣?不,這正標志明年咱們都有好時氣啊!(急下)
媽:哎——(無可奈何地)唉!
劇終
❼ 關於美與丑的劇本
開心的大腳姑娘
學校後天要舉行一次盛大的舞會,屆時全校的英俊男生都會到場!
我想像著自己穿著新買的淺藍色裙子,輕輕滑過舞池,裙舞飛揚,輕盈的轉著圈,那該吸引多少異性的眼光,可我的那雙——
砰!我的幻想一下子摔在地上,因為我看到了床的那頭——我的腳在被子下面拱起了一個高高的小山包!明天我必須買一雙合適的鞋子.
要找到一雙和我的裙子顏色相匹配的鞋子是容易的,但要發現合適我那雙像船一樣大小的腳的舞鞋可就不那麼簡單了.
第二天我起了一個大早,匆匆吃了早飯,急急忙忙登上了公交車.我已經盤算出我能想到的所有鞋店,我決意要將他們一一踏遍.可是我每進一家鞋店,總是會碰到相同的一幕:"我想買一雙鞋."我怯生生地問.
"歡迎光臨."店員熱情地說,「請——」他的話還沒有說全,忽然瞥見了我的腳,於是他連忙改口,「對不起,本店沒有你的尺碼。」
每一次我都恨不得馬上找一個地縫鑽進去。難道我只能穿上我哥哥的運動鞋去參加舞會?上帝,你能幫幫我嗎?
當我在計劃去的每家鞋店都碰壁之後,我想到了一個地方,這是我最後的一個希望——一家鞋廠的直銷店。我知道希望渺茫,我知道還得傷一回自尊,但我孤注一擲!
「歡迎!歡迎!」一進店,迎接我的是一隻籠子里的鸚鵡。我心中膽怯,生怕自取其辱,臨時改變主意,拔腳就想走,這時一位上了年紀的店員從櫃台後迎了出來。「我能幫你做點什麼?」他說。唉,一個老頭能知道一個小姑娘的心事?
」我想你們店不會有合適我的鞋子.」我囁嚅道,下意識地看了看自己的腳.
老人搬來一張椅子.「你先坐下.」他微微屈了一下腰,好像我是一個公主.「我馬上就回來.」
他會拿出什麼樣的鞋?高幫系扣的老祖母鞋?這時,鸚鵡呱呱地叫著,像是在笑.
終於他捧著一隻盒子出來了.他坐在一把舊椅子上,熟練地脫下了我的鞋子,然後從盒子里拿出一隻大大的舞鞋,迅速地穿在我的腳上.「好啦」他說,「現在站起來,看看合不合適」
我站起身,腳幾乎從舞鞋裡脫落出來.老人扶我站起來。他錯誤的估計了我的尺碼。這雙鞋太大了,大得離譜,以前從來沒有發生過這種事。我的腳彷彿是在游泳池裡游泳!
這時,我突然感覺到從未有過的興奮。
那位老頭——我現在感到到他是一個老紳士——眼睛閃著光。「哦,小姑娘,」他說「這雙鞋子顯然不適合你。我去換一雙小一點的。」
小一點的!我心中暗暗重復著這句話,像是一首美麗的曲子。老紳士回來了,晃晃悠悠地抱著一大摞盒子,我幾乎看不見他了。
「也許我們在這裡面可以找到一雙合適你的。」
我一雙接一雙地試穿。金色的,粉色的,白色的。老紳士——我現在又感覺他是我的老朋友——坐在一張圓凳上,周圍是一隻只打開的盒子。我對他講了我的舞會,還有我的裙子。
「哦」他感到我的事情非同小可,「這么說,我們還得把這些也試一試。」說著他把那些已經試穿的鞋子用力推到一邊。然後小心翼翼地打開另一隻盒子,拿出一雙鞋子。哇,這是我這一天見到的最漂亮的鞋子了:品藍色緞面的高跟鞋!當他為我把這雙鞋套在腳上,我感到我就是童話里那個最終嫁給王子的灰姑娘。剛好合適!我站起來,真想就在這個鞋店裡翩翩起舞。
「我替你包好。」他說,他看上去很高興,就先、像是他自己買到了一雙稱心的鞋。付過錢後,我又有點納悶起來,以他一個有經驗的老店員,一開始怎麼能判斷失誤到如此地步呢?解釋只有一個:他啊,其實是善解人意,一個真正的紳士和朋友,也是一個很好的生意人!
臨走時,鸚鵡呱呱到在叫:「給你一個好心情!」
❽ 哪裡修理小家電
中醫院南開發小區丁字路口二百貨邊上有個兆毅家電維修,去看看吧,人不錯,不宰人,手藝好。
❾ 身邊美與丑的劇本有哪些
勞模的年夜
丑小鴨
白雪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