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裝載機不走怎麼了,傳動軸不轉,
液壓油不足,油路里有空氣;
行走工作泵老化內泄;
溢流閥泄壓;
變矩器故障;
變檔離合器泄漏;
……。
❷ 裝載機變速箱四軸拆解方法
是行星式還是定軸式,如果是行星式輸出軸的話,前後傳動軸拆下前後輸出軸油封座,
拆下從變速箱後側敲出輸出軸,軸承安裝位置記住。
難度很大,軸承緊的話要割軸承
❸ 裝載機傳動軸壞了會造成鏟車加油門抖動嗎
會的,只要傳動軸螺絲松動就會導致行走抖動
❹ 裝載機前橋與傳動軸連接處漏油,怎麼才能讓他不漏,求老師傅指教,急'''
只能換油封,早點換吧,要不然前橋壓包里的齒輪油漏光,前壓包就等著壞吧
❺ 高級裝載機修理師傅來看一下,裝載機當傳動軸卸掉以後變成後驅的動力問題
因為四驅的比兩驅多一套傳動附件,既然是傳動,必然在其傳動過程回中有摩擦,會產生答動力傳遞損失,消耗發動機的功率,增加油耗。但負載大時,裝載機的動力也相當的不給力,因為少了一個橋和兩個前輪來減速增矩,而且前輪的附著力也幾乎沒有。山工和臨工等品牌有專門的高速檔,轉場時可以把前後橋脫開,使行駛速度增加。
❻ 鏟車傳動軸螺絲斷掉的原因
(1)傳動軸不平衡。傳動軸不平衡量超過100克·厘米,造成傳動軸運轉中發生抖動,由於抖動而導致傳動軸螺栓松動。由於沒有根本解決問題,只作簡單的緊固,使用不長時間又出現了松動。傳動軸的平衡量和以下幾方面有關:傳動軸徑向跳動量過大;因配件尺寸沒有達到精度要求,造成凸緣叉定位止口過緊或過松,使兩個凸緣在安裝時軸線不易重合;傳動軸軸管彎曲變形,有凹陷;傳動軸兩端的萬向節十字軸中心線不在同一平面上,不能勻速地旋轉。
(2)傳動軸的連接件不符合要求。凸緣上的止口直徑不符;凸緣螺栓孔的內徑過大;使用了不合格的傳動軸螺栓,上述這些不合格的配件會使配合間隙過大。當發動機的轉速發生變化時,受剪切力的螺栓在孔中產生擺動,螺栓出現易松動現象。在這里應特別提出千萬不能使用普通螺栓。斯太爾系列傳動軸螺栓為高強度螺栓,有M12X1.5X37、M16X1.5X42、M16Xl.5X47幾種,並配有自鎖螺母配套。傳動軸螺栓的扭緊力矩為115Nm(M12X1.5X37)和295Nm(M16X1.5X47)。
故障的判斷及排除
(1)用千斤頂頂起車的後輪,使之離地;起動發動機掛上低速檔,若傳動軸有明顯的抖動現象即是傳動軸轉動不平衡。應拆下傳動軸做平衡校驗。
(2)如果傳動軸無明顯的抖動現象,應該重點檢查連接件,如凸緣、凸緣叉、傳動軸螺栓,對於不合格的配件,堅決不用,以防止發生傳動軸脫落的嚴重事故。
❼ 裝載機變速箱與傳動軸如何調整
你說的是距離
還是方向調整
距離調整松開支腿螺絲就可以調
方向調整根據傳動軸調整
我是做裝載機配件和維修的
希望能幫到你
❽ ZL500型裝載機傳動系常見故障怎麼維修處理
裝載機工作過程中傳動系統經常會出現故障,現以山東工程機械廠生產的ZL50D裝載機為例進行故障分析與維修。
1、某擋位行走無力或不行走,其餘擋位行走正常
行走無力或不行走是指掛某擋位行駛速度明顯低於該擋位的正常行走速度或鏟斗輕微插入料堆後即不行走。
某擋位行走無力或不行走,可排除變矩器、行走泵、減壓閥等各擋公用油路和部件的問題,故障發生的部位只能是在變速控制閥之後到該擋離合器活塞之間的油路上。此時應首先觀察變矩器與變速箱之間的主傳動軸旋轉情況:掛相應擋位,在鏟斗插入料堆裝載機停止前進後,主傳動軸繼續轉動而變速箱輸出軸不轉時,即可確認存在以下問題:
(1)相應擋位離合器軸承蓋或尼龍套嚴重磨損;
(2)如軸承蓋或尼龍套良好或磨損輕微,則說明該擋離合器內外封環密封不良。軸承蓋、尼龍套、內外封環等薄弱部件磨損後,供往離合器油液從磨損部位大量泄露,從而造成控制油壓降低,離合器出現打滑現象,這類故障往往伴隨油溫過高的現象。
排除方法:更換相應損壞零件即軸承蓋或尼龍套、內外封環,重新調整軸承與軸承蓋,使軸承間隙為0.05-0.09mm。如打滑時間過長可能燒損摩擦片,應換新件。若污染油液,應清洗濾芯濾網或更換新油。
2、發動機正常,掛任一擋位,均不行走或行走無力
每個擋位均不行走或行走無力,可將故障范圍限定在變矩器、行走泵、減壓閥等各擋公用油路和部件上。在出現這種故障時,可以觀察到整機不行走時主傳動軸也不轉動。
對於這類故障,首先檢查變速箱內液壓油油量是否足夠,方法是使發動機處於怠速狀態,觀察油位應在變速箱側面的油標中部,如看不到油麵應補足油液。油位正常後區分故障是突然出現還是逐漸出現。如屬突發性故障,應拆檢減壓閥是否臟污、閥芯表面是否劃傷卡死在最小供油位置,可通過清洗研磨解決再檢查行走泵連接套花鍵是否損壞;如故障徵兆緩慢出現,一般屬於行走系零部件逐漸磨損或油液清潔度差造成的故障,可按以下順序檢查:
(1)判斷故障是否在變矩器。檢查安裝在車後架上的機械油回油濾清器,如濾網上附著有大量的鋁末,即可斷定變矩器內軸承損壞導致「三輪」磨損,應拆卸變矩器,更換損壞的零部件並清洗油路。
工作時變矩器工作油腔內的傳動油液必須保持充滿狀態,油量不足會導致輸出扭矩降低,使主傳動軸旋轉無力或停止旋轉。檢查時脫開變矩器至變速箱的回油(變矩器溢流)低壓膠管,觀察發動機怠速狀態下回油管的溢流量。正常狀態下只有很少的流量,隨著發動機轉速的升高、變矩器減壓閥內的溢流閥突然開啟時流量會突然增大。如果發動機怠速時此流量也較大,則可判定變矩器內的密封環嚴重磨損導致內漏。
(2)如變矩器向變速箱的回油正常,則使發動機高速運轉,如回油量較少,則應檢查行走泵的吸油管路內是否存在臟堵或漏氣現象。主要檢查變速箱內安裝的吸油濾網、行走泵膠管是否老化、內部脫落或折彎等。
(3)如上述正常,可以判定行走泵容積效率低,則更換行走泵。
(4)行走無力故障一般不考慮變矩器回油散熱迴路故障。
3、空擋自動前進,掛前進擋也可正常行駛,掛後退擋時裝載機不能行走,但各擋工作壓力均正常
一三、二四擋操作桿掛任一擋,前進、後退操作桿處於中間位置而裝載機前進,說明前進離合器處於結合狀態。掛入後退擋後由於後退離合器結合而前進離合器未正常脫開,兩個離合器同時處於結合狀態,從而造成整機不行走的現象。對此,應拆開前進離合器進行檢查。一般為離合器主、從動片燒結抱死,或卡簧部分脫出導致摩擦片傾斜不能復位。另外,前進離合器活塞卡滯、支座單向閥堵塞也會造成離合器分離慢或不分離。對單向閥卡滯的一般與行走系油液清潔度有關,必要時清洗濾芯、更換液壓油。
4、作業時掛二擋後突然出現不行走,檢查各擋工作壓力均正常
原因為變速箱離合器軸斷,更換離合器軸,重調軸承間隙。
5、作業時突然停止行駛,所有擋位均不能前進後退,但工作壓力正常
主傳動軸旋轉正常,突然出現掛不上擋。一般可排除變速箱內部各離合器和變矩器、行走泵等公用油路故障。主要是變速分配閥氣控隔離閥桿處於切斷位置,油液不能進入各離合器。造成隔離閥桿處於「切斷」位置的原因,一是隔離閥桿氣控端沒有壓縮空氣的供應,二是隔離閥桿本身的原因。這種情況應先檢查第一種情況,它通過目測不必拆卸就可基本判定故障位置。判定方法為啟動發動機,使氣壓保持在0.5MPa以上,按下手動制動閥到「行車」位置,踩下制動踏板並抬起以釋放制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