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家電行業和鋼鐵行業為例,闡明如何分析行業競爭結構。並討論行業中的企業如何制定戰略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1、二元化市場結構造成供給相對過剩
我國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遠遠落後於城市,而且城鄉收入差距還有日益擴大的趨勢,這在客觀上造成了中國市場特有的二元化市場結構。一方面城市市場主要家電產品容量普遍接近飽和,另一方面廣大農村地區卻始終保持著較低的家電保有水平,家電產品的邊際需求也長期得不到提高。在農民購買力嚴重不足的條件制約下,家電生產企業只能將精力集中於競爭已非常激烈的城市市場,結果便造成了城市市場供給相對過剩的現象,價格大戰、概念炒作、囤積居奇等現象成了家電行業特有的風景。
從家電產品的保有水平來看,我國家電行業未來的主戰場毫無疑問在農村地區,農村市場蘊含的巨大潛力足以使家電行業再獲得一次高速成長的機會。但基於農民收入在短期內仍無法迅速提升的現實,預計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國家電市場仍將維持已有的二元化市場格局,品牌競爭也有進一步加劇的趨勢。
2、家電生產企業經營狀況出現明顯分化
在家電業蓬勃發展的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和20世紀90年代前期,家電企業幾乎都在巨額利潤的推動下迅速實現了規模擴張。但從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開始,由於城市市場趨於飽和,家電產品供大於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別是最近幾年,隨著家電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多數企業的產品價格都有較大幅度的下降,企業利潤水平也逐年降低,最終導致家電生產企業利潤持續下滑,有的甚至已經出現了巨額虧損。
事實上,家電業從1998年開始就出現了行業萎縮的現象。而到了2000年,則更有廈華、廈新等一大批虧損企業浮出水面。在行業整體不景氣的同時,我們也注意到還有一批企業仍在實現著發展,海爾、美的便是其中的代表。海爾依靠其多元化產品組合、國際化營銷思路和完善的售後服務體系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了主動,實現了業績穩步增長、規模不斷擴大的目標,在不太景氣的家電行業中成為了一個醒目的亮點。美的則憑借其先進的管理模式和卓越的管理團隊以及不斷豐富的產品組合,一舉在白色家電和小家電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了家電行業內最具發展潛力的企業之一。
家電企業目前面臨的困難只是暫時的,如果能夠及早進行有力的兼並重組並加大產品開發的力度,家電行業仍是一個非常有希望的行業。
3、家電銷售渠道和價格決定機制發生了根本變化
伴隨著生產廠家間的激烈競爭,家電銷售網路也在迅速發生著變化,家電銷售網路中傳統的百貨商場數量逐漸減少,家電專賣和超級市場則異軍突起。
調查數據表明,目前家電專賣店在全部家電銷售網點中所佔比例高達65%,在數量上已經成為了家電經銷網點的絕對主體。家電專賣店發展如此迅速,許多業內人士也頗感震驚。在家電專賣店迅速擴張的同時,企業的銷售分公司和超級市場也獲得了較快的發展,而作為傳統家電經銷主力的百貨商場數量比例卻在不斷縮減,有的百貨商場甚至已經放棄了家電經營。調研數據還表明,目前多數家電經銷網點經營狀況平平,能維持正常經營的網點只佔到總數的七成左右,原因是近幾年來家電銷售的利潤率不斷降低,特別是經營彩電、影碟機等價格競爭較激烈的品種的銷售網點,基本上處在薄利經營的境況中。
另一方面,隨著國美、蘇寧、三聯等為代表的家電零售巨頭的崛起,家電產品的價格決定機制也隨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家電零售商銷貨能力日益增大並具備了一定壟斷實力的情況下,產品價格已不再由製造商自己說了算了,在零售商規模普遍較大的中心城市,家電產品的價格決定機制已經開始由製造商單獨制定向製造商和銷售商協議制定轉變。而且可以預見,隨著網上銷售、會員直銷等先進銷售方式的逐步開展,家電產品的價格決定機制仍將不斷改變。
4、來自國際品牌的壓力不斷增大
在家電行業大舉擴張的時期,國產品牌以價格和營銷為武器,曾經一度把洋品牌逼到了市場一隅,彩電、冰箱、洗衣機等主要家電產品國產品牌市場份額長期保持在85%以上的較高水平,國內家電企業一度幾乎可以不用考慮來自國際品牌的威脅。
更多資料你可以去前瞻網看一下「中國家電行業產業競爭力分析報告」和「中國鋼鐵行業產業競爭力分析報告」。
望採納,謝謝。
2. 我是做一個家電生意的,但怎樣與同行競爭
這個嘛..我給點意見吧,第一,貨源很重要,也就是品牌,估計你店裡只有一部分一線品牌的產品,但是主要靠雜牌獲得利潤,這樣來說你要了解的銷售產品的質量,就算你打算做一個雜牌,但是質量你心裡要有數,反修率太高,質量太差的,就算利潤在高,勸你別做,第二終端,終端銷售的過程中,要提高自己的業務知識,多掌握下你們當地人的銷售心理,簡單說就是賣東西的技巧要提高,銷售界有這樣的一句話是這么說的,沒有賣不出去的東西,只有賣不出東西的人!所以不管是你自己賣還是你顧人,這個是最重要的,第三,售後,你們那裡是鄉鎮那麼口碑很重要,有時候眼光要放長遠...為了做長期的斗爭,吃點小虧,卻會為你帶來好的口碑,好的口碑就是你在以後的經營中的最大的優勢!
要說的話太多,我也打不了那麼多字,自己多看看書.你會上網就會學習嘛~~
本人做AV.7年了..在大型賣場,競爭是非常的激烈,所以對樓豬的體會是深有感觸,所以在這里說了幾句,如果有說的不好的地方,請見諒~
3. 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家電市場,如何做好終端管理擴大市佔有率
就概念來說就一句話:山高人為蜂!把顧客當作我們真心願意為之付出的朋友來做一定可以做成功的.
就行動來說無非就是做好以下幾點:1,就是在售前 售中 售後 的服務上做到位.2,就是家電畢竟是一個進入成熟期的產業,商品之間的差異不會太大.那麼什麼是決定性因素了.成本!降低成本,做相對低的價格來爭取顧客.3,就是做產品差異化,在功能做出自己的特色.象海爾看到農民這個目標市場,做出了能洗土豆的洗衣機.
以上回答,純屬愚見.請見諒!
4. 面對國外家電的競爭,國內家電企業應該採取那些營銷策略
面對國外家電的競爭,國外企業應該打價格戰,降低產品價格
5. 壟斷競爭的家電行業的競爭策略在線等!!!
壟斷競爭,由於家電企業每家都會有一些區別,
那麼短期內他會有一些專壟斷特點,
短期屬內壟斷競爭能獲得超額利潤,
利潤最大值為 邊際收益=邊際成本 時的產量,
也就是多生產一件商品的成本與收益相等。
長期來說,
由於壟斷競爭有完全競爭市場的特點,
長期的話超額利潤會吸引其他企業進入這個行業,
那麼商品需求降低,利潤會逐漸降低直到0,
這個時候不會有企業進入市場的激勵,
市場達到平衡。
如果做廣告的話,
對企業來講,
廣告的劣勢是增加競爭,
給消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和選擇餘地。
優勢的話主要是培養客戶對品牌的忠誠度,
企業的廣告能培養客戶對品牌的特殊偏好,
那麼你的產品與其他產品在嗜好方面會有更大差距,
那麼競爭會減少,利潤會增長。
企業喜歡找大明星代言廣告,
雖然廣告本身沒有什麼意思,
但是他也能給客戶一些信息概念,
比如,企業的實力,企業的產品足夠好,
因為很多企業做的都是回頭客,
只有產品夠好回頭客才會多才肯花大錢做廣告。
如果企業產品不太好,
那麼企業知道使用其產品的人不太可能再次購買,
無法帶來長期利益,
所以他們不會花大錢做廣告。
這也是為什麼春晚的那幾秒廣告費都是上y的原因了。
大概就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