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米公司率先構建全屋智能家居質量標准體系
讓智能家居「更懂你」
小米公司率先構建全屋智能家居質量標准體系
從定速巡航到自動駕駛,從產線機器人到倉儲機器人……智能時代正在以越來越快的步伐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智能產業也是全球各發達國家高度重視、投入大量財力的競爭性先導產業。
《國家標准化發展綱要》提出,要用標准「引領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快速 健康 發展」,「到2025年,實現標准供給由政府主導向政府與市場並重轉變。」
作為和人們日常生活關系最為密切的智能產業之一,智能家居產業成為近年來國內互聯網 科技 巨頭重點布局的領域。這其中,小米公司一直處於行業的引領地位——截至2021年底,小米公司已經孵化超過400家專注於研發智能硬體的生態鏈企業、接入AIoT(智能物聯網)平台設備數超4.34億台、米家App月活用戶超過6390萬、擁有5件及以上連接小米AIoT平台的設備用戶達880萬。
小米給消費者帶來什麼樣的智能生活圖景?用指紋打開家門,燈光依次亮起、窗簾慢慢打開、空調溫度調整適宜、音樂緩緩響起……而這一切,你什麼都不用做,全由小米智能家居為你代勞。
作為全球頂尖的智能家居企業,坐擁著全球設備數量最大的AIoT平台,小米卻選擇了一條「沒有人走過的路」——重新定義智能家居。這是為什麼呢?
讓智能家居真正懂你
小愛音箱、小米掃地機器人、小米智能開關……小米智能硬體業務線,向來不缺爆款。可小米沒有忘記「以用戶為中心」的初心,在不斷翻新的銷售數字面前,選擇靜下心來傾聽用戶的「吐槽」。
設置聯動太麻煩了、延遲反應時間太長了、換個網路環境就用不了了……這些都是用戶麻婆(網名)在小米社區里關於智能家居的「吐槽」。之所以這樣做,一是因為真心喜歡小米,「要是不喜歡,誰有功夫一直『吐槽』啊!」,二是因為「吐槽」之後很快就有工程師一對一跟進,「說不定下一次系統升級,問題就解決了。那種感覺太棒了!」
麻婆反映的問題,其實不光是小米智能家居的問題,也是整個智能家居產業普遍存在的痛點——智能產品眾多但沒有真正貼合用戶需求;產品互聯互通缺乏統一標准;用戶隱私泄露風險不容忽視……事實上,在競爭白熱化的智能家居賽道,每個痛點的背後,都對應著若干個難以破解的技術瓶頸。破解需要大量的技術研發投入和高昂的試錯成本。
作為智能家居行業的先行者和引領者,小米選擇「二次創新」,跳出智能單品「單打獨斗」模式,以用戶需求為導向、以質量安全為核心、以過硬技術為保障、以小米生態鏈為基礎、以全屋智能為目標,打造全屋智能家居質量標准,用標准來開拓全屋智聯的新時代。
在小米智能家居團隊負責人陳洋看來,小米再進「無人區」,原因很簡單——解決行業難點和用戶痛點,讓智能家居真正「懂」用戶,「讓每個人都能享受 科技 帶來的美好生活」。
讓用戶給全屋智聯打分
與單一的智能產品使用不同,全屋智能家居動輒涉及數十個乃至數百個智能產品,如何保證品類繁多、功能各異的智能家居單品的質量和設備之間高效協同和聯動,是打造全屋智能的難點所在,也是全屋智能家居系統質量把控的關鍵。
一邊是消費者擺脫「偽智能」家居的迫切訴求,一邊是行業內沒有經驗可循、沒有案例參考,具體怎麼做成為擺在研發團隊面前的首要問題。
為了盡可能全面地調研市場現狀,團隊成員曹宇把接入小米AIoT平台95%以上的品類都上手體驗了一遍,把友商同類型的產品也試了個遍,最終和同事們一起拿出了一個創造性的方案——將全屋智能家居按「七大智能空間、八大智能子系統」的應用場景進行劃分歸類。
同時,針對全屋智能家居產品的特點,結合自身的實踐經驗, 探索 出了針對小米全屋智能家居的「 5級標准、3全應用(全品類、全場景、全閉環)」的質量標准和應用實踐,創造性地把全屋智能家居的「智能」由低到高分成5個級別,即智能單品、輔助全屋智能、部分全屋智能、高度全屋智能和完全全屋智能。
從0級到5級的劃分,小米的判定標准依然是「以用戶為中心」——全屋智能到底是否智能,由用戶說了算。通過用戶對各個層級提出的質量要求,設定相應的質量點和「智能指標」,最後形成5級質量標准和規范。
讓智能單品連接起來
超4.34億台的智能硬體,這是小米引領全屋智能家居發展的獨特底氣,也為小米全屋智能家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此多種類的智能硬體,在接入方式、響應方案、用戶體驗和聯動兼容性上會存在較大差異,缺少統一的質量和標准規范。如何實現全屋智聯,是智能家居行業的共性問題,也是打造「智能之家」過程中最大的「痛點」。
就以文章開頭的那個場景為例——要讓門打開的一瞬間,燈同時亮起、窗簾同步打開、插座立即通電、空調啟動工作,而不是間隔數秒甚至「失靈」,取決於空間的格局、設備安裝位置、網關的設置等諸多因素。為了實現1+1>2 的效果,就必須要有統一的規范。
小米從互聯互通系統的功能、互用性、可靠性、效率、安全等多個維度考量,制定了行業領先的智能單品互聯互通的標准和規范,實現了照明系統、安防系統、環境系統、廚電系統、影音系統、辦公系統、運動 健康 系統、網路系統等8 大智能子系統相互「聽得懂」,能夠「統一步調」。
同時,小米首創了全屋智能家居質量保證模式,確保所有生態鏈企業能把既有的質量標准落實到產品研發和生產的全流程各環節,將單品互聯互通質量標准落地,實現互聯互通階段的閉環質量管理,以及通過全屋智能大場景專項測試,確保單空間/多空間互聯互通質量標准落地。從3個維度確保了全屋智能家居能用、實用、好用。
截至目前,小米全屋智能家居標准體系已在小米集團,以及300多家小米生態鏈企業和4000餘個企業開發者當中進行推廣應用,實現2200+種智能硬體產品的標准落地,近3年累計銷售產品數量超3億件,小米智能家居團隊申請專利超3000項。
讓全屋智能更「貼心」更「智慧」
小米全屋智能的超前布局,生態鏈的完善和品類的豐富程度,以及軟體層面的自動化和標准化,給了用戶獨一無二的體驗,也打通了小米全屋智能的「任督二脈」。
作為智能家居的關鍵性產品,米家智能開關的研發,可以說是小米全屋智能質量標准落地的典型案例。「參照別人的技術方案,根本行不通;根據已有技術協議搞研發,影響產品壽命。最終,小米研發團隊決定自研一套單火開關控制協議。」小米測試部測試開發工程師王康介紹說,正是對高標准和高質量的「執念」,讓小米研發團隊最終打造出這款技術質量過硬、備受用戶好評的產品,真正做到了「產品好不好用,用戶說了算。」
「從過去綁定一台智能設備,光無線網路密碼就要輸好幾次,到現在產品只要一通電就自動詢問是否綁定,在小米智能家居質量標準的規范下,小米智能家居實現了『邊、端、雲、設』的一系列重要突破。」王康說。
與此同時,讓智能家居「更懂」消費者,能夠給用戶提供更多的智能選擇,這是小米全屋智能家居質量標准研發的重要目標之一。
陳洋說,小米還通過分析海量的用戶使用場景,主動抓取全屋智能的用戶反饋數據,持續增強智能產品的「學習能力」,甚至可以讓設備在控制層面脫離網路,自動生成可供用戶直接選擇的智能場景設定,不斷提升用戶體驗,改進質量標准。
從對發展方向的精準判斷和創新預測,做到「登高望遠」制定標准,再到基於對技術方案的高度凝練和細致管控,做到「千人一面」執行標准,最後到基於對用戶數據的全面分析和科學預判,做到「從善如流」改進標准,創新、質量和安全,貫穿在小米全屋智能家居質量標准研發的全過程。
基於全屋智能家居質量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小米全屋智能家居實現了「從0到1」的巨大跨越,為全球智能家居產業樹立了更高維度的質量標桿。這是小米的一小步,卻是智能家居行業革命性的一大步。
《中國質量報》
『貳』 小米電視是誰代工的,質量怎麼樣用過的來回答!
都是一些不帶腦子回答問題的人。小米自己沒有生產線。試問一下,小米有什麼產品自己有生產線。那為什麼他的產品總能銷量那麼大?全國的消費者不是傻子。買了小米再買小米東西的用戶也不是傻子。他質量不好,怎麼吸引第2次消費?沒錯,小米的手機是別人代工的。小米的電視是TCL做的。小米的空調是長虹做的。這不影響小米的品質啊。我覺得中國的消費者,從某種程度上,反而要感謝小米。是小米把整個生態鏈的價格拉下來了。盡管小米有很多不足。但是我覺得小米是應該鼓勵的。不僅是小米,包括魅族 OPPO vivo.華為。等等這些國產品牌。不管,是有生產線的,還是代工的 我覺得大家都應該抱著鼓勵的態度,而不是一味的去黑他。其實我們中國自己的品牌從品質上已經可以滿足90%以上用戶的需求。 至於那些追求特別高端品質的。還可以選擇國外的高端品牌。我覺得這才是真正的對品牌的看法。不能一味的說誰好,誰不好。
『叄』 為什麼小米可以涉足這么多的家電范圍
因為小米產品本身就有智能家居方面的優勢,在開發了一系列的家電產品之後,小米產品的優勢在進一步擴大。
每當我們提到小米的時候,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小米公司的手機業務。事實也確實如此,手機業務是小米公司的主流業務。除了手機業務之外,小米公司所涉足的家電范圍也非常廣,甚至已經涉足了所有的現代家電。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小米公司的產品已經逐漸形成了小米智能家居,小米公司的技術優勢足以滿足大多數人的基礎需求。
一、小米公司本身有著一定的技術優勢。
當其他的科技企業還沒有關注到家電領域的時候,小米公司就已經提出了智能家居的概念,同時也在大力研發各類家電產品。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小米公司本身就有著一定的技術領先優勢,這也進一步幫助小米公司在多個家電領域取得了不錯的市場份額。
『肆』 如何看待小米致力於發展智能家電
現如今智能家電已經成為了行業中發展的如日中天的熱門話題,當一些酒店應用了一個手機app就能控制房間里所有電器甚至連窗簾都可以手機控制的時候就有人提出反對,理由是讓這種的智能家生活會讓人變的更懶惰。首先小編對於這一點非常不認同,目前智能家電使用最廣泛的是較為發達城市中的青年人。他們對這種新興的生活方式更容易接受,且較為發達的城市生活節奏也更快,智能家電只是更加方便了用戶的生活,節省了不必要的時間浪費。
小米依託「米家」所生產覆蓋百姓日常衣、食、住、行等領域的智能硬體,並圍繞「米家」大旗構建一個龐大生態閉環,一旦搭建成功將會變的更加強大,尤其踏著物聯網浪潮會使小米成為更強大的科技巨頭。
『伍』 品牌智能家居
品牌智能家居是小米家電。
小米體系龐大、復雜,性價比較高,部署成本低,體驗門檻低。配置靈活,前裝後裝都適合。
產品相對中庸,定位中端和低端。
小米可以認為包含了很多「Broadlink、歐瑞博」等,比如Aqara就可以認為是小米體系中孵化出來的一個很不錯的智能家居體系。
目前米家體系主推藍牙協議,優點很明顯,成本低,售價便宜,門檻極低,一百塊能買好幾個組件。缺點也很明顯,穩定性略差,延遲也比較大,整體來講,藍牙連接還有待進一步優化。
全屋智能的話,僅僅滿足功能需求,米家幾乎都可以做到,但是要想做好,搞一套相對穩定的系統,要仔細研究米家的組件,花費很多心思才能搞得定。
小米家電的定位:
定位中端和中高端,相當部分產品兼容米家。
但是有很多高端產品只能用在Aqara Home APP和HomeKit中,且在HomeKit中的體驗明顯差於Aqara Home APP。
通訊協議為zigbee,覆蓋面肯定不如米家。
『陸』 小米電動汽車項目正式啟動,你如何看待小米做家電
隨著小米新品發布會的結束,我們看到了現在的小米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就。在手機市場的巨大營收以及家電市場的佔比份額,如今又進入到了智能電動汽車行業。小米的每一步發展,都是在我們全社會的共同見證下,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來。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的同時,也給全國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今天我們聊一聊,小米做家電給我們的生活和給這個社會帶來的影響。
所以,我認為小米做家電,不僅僅是帶來了一場經濟的變革,同樣也是在協助整個社會,為未來的家庭生活奠定技術基礎。基於此,你又是怎麼看待小米做家電這件事呢?
『柒』 你們對小米智能家居產品怎麼看
小米在小米1剛發布的時候,很多人都以為小米是手機界的大殺器,以其性價比打破了國外廠商的壟斷,造成了手機界的很大影響,是互聯網手機的始祖。但是小米這些年來的舉動只是智在手機的話那就太簡單了,有個外稱就是小米雜貨店。也就是說小米就是要建設一個智能家居系統。
相信大家的知道工業4.0的這種說法,認為製造業未來只能通過智能化的生產創造價值,即製造本身是創造價值的。而美國則提出工業互聯網,以通用電氣(GE)為代表,注重通過機器互聯、軟體及大數據分析,提升生產效率,創造數字工業的未來。雖說這僅僅是代表智能製造業,但是未來智能化,數字化已經成為了未來的趨勢。可以說,小米現在的智能家居是抓住未來的風口。
同樣地,小米的智能家居產品的門檻也正在逐漸地升高。因此會是成為比較小眾的產品。例如小米的一個電飯煲價格在399-999之間。對於一般家庭來說比較實用的是在599和999兩個價位的了。但是有多少個家庭會在購買電飯煲這邊投入到599和999的花費呢?因此,小米現在的智能家居還是比較小眾的。
同時,小米畢竟也是新興的手機廠商,注意是手機廠商,其現在構造的智能家居基本上都貼牌的,當然小米還是那個以性價比著稱的小米。然而,如果這樣利潤還有多少?會不會為了保證利潤而在成本上極力壓榨?這個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我們可以得知,小米是家電行業中比較沒有核心競爭力的廠商。
小米當前的命運是全球智能手機紅利褪去,而新經濟增長點則聚焦在其他智能硬體,早些年通過培育生態鏈企業生產各種智能硬體營收得到迅猛發展,小米所擅長打造爆品、互聯網營銷思維和渠道網路,推動生態鏈企業營收呈現高速增長態勢。來自IoT智能生活業務由2015年營收僅為50億元增長到2017年235億,2018年前三季度營收已超2017年全年。
在今年,小米全面All in AIoT啟動手機+AIoT雙引擎戰略,並表示未來5年將在AIoT領域持續投入100億元。但在筆者看來,對於智能家居方向的硬體產品,技術門檻並不高,諸如小米生態鏈推出上百種智能硬體,僅從技術層面來說,競爭壁壘並不高。諸如智能音箱出貨量不及阿里,網路推出更加廉價版智能音箱後,2018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長711%至100萬台,一舉拿下國內20%市場份額,在去年第四季度,網路音箱並實現了對小米的超越,出貨量高達220萬台,占據全球5.7%市場份額。此外,阿里旗下天貓精靈最近宣布智能音箱累計出貨量突破千萬大關。
在智能助手爭奪中,小米同樣也輸給了網路,截至2018年小愛同學(語音助手)激活設備突破1億大關,對於小米來說,這在智能硬體生態規模具有里程碑意義,只因行業競爭壁壘並不高,例如當小米宣稱小愛同學的激活設備數超過1億台,網路立馬宣稱AI對話系統DuerOS激活設備量超過2億,足足比小米多了1個億。
還有在智能語音市場深耕了多年的科大訊飛,不斷在向智能家居(智能硬體)入侵,科大訊飛以智能語音和人機交互為核心的人工智慧開放平台,擁有92萬開發者,累計終端用戶數高達22億,對於在智能家居場景中玩家來說,競爭異常激烈,小米在這殘酷的競爭格局下,能否擴大自身規模,有待市場考究。
小米的智能家居很好的。
我一直用小米的空氣凈化器、掃地機器人。
簡單易操作。
另外,小米的接收器、插排之類的小電器也是很好用,外觀設計也很漂亮。
期待小米更多的j智能家居產品。
小米有很多智能家居單品,大多是投資一些創業公司的,小米自己本身並沒有做。
還有一股非常霸氣的力量,則是小米的全屋智能,他們的單品一直很爆,比如像智能音箱、智能馬桶、智能燈具、智能門鎖、智能路由器等,小米生態鏈上的企業都有涉及,而且做得非常不錯,出了不少爆品。
最近,大材研究注意到,小米有品推 Aqara 全屋智能定製服務,一萬元即可打造三室兩廳的智能升級,按照他們的新聞稿描述,這套服務是這樣的:
由店裡安排專業人員,提供上門勘測、方案設計、安裝調配和售後維護等全套服務。配有非常齊全的智能家居產品,包括智能插座、燈控開關、溫濕度檢測、窗簾電機、智能門鎖等,能夠全屋聯動,比如「小愛同學」智能音箱,可以語音操控開關燈、拉窗簾等;魔方控制器遙控燈光,調整家裡的氛圍。
相比之下,大家的全屋智能服務內容差別不大,最關鍵的競爭點在於:
一個是全屋智能做完,要花多少錢?這個決定了客戶群體有多大。
二是你的東西安裝好,好不好用,你的燈、門鎖、窗簾等出故障的頻次有多大,能不能聯動?
據說,這個Aqara 全屋智能定製,是綠米旗下的品牌,在全國已經有200多智能家居體驗館了。在2017年時就試點智能家居體驗館,打出4S旗艦店的概念,可以體驗與購買各種智能家居單品,也可以定製全屋方案。
而且,小米現在正全力做智能家電,前段時間喊出「手機+AIoT" 雙引擎戰略,一次性發布壁畫電視、全面屏電視、米家互聯網立式空調三款智能家電,都支持小米的AloT智能物聯,什麼意思呢?比如內置小愛音箱的功能,支持語音操控。當然不止這一點,有興趣可以詳細了解。
可能過段時間,小米系的全屋智能店裡,會增加不少家電品類,涉及品類跟海爾有一拼。
這種智能家居變化,帶來整個市場的沖擊還是比較大的,鄧超明認為,至少體現有兩個方面:
一個是做裝修業務的公司,尤其是偏高端的裝修市場,比如大戶型、大平層、別墅、疊墅等,還有那些對接地產公司做精裝房業務的公司,有必要考慮引進智能家居方案,有些家庭是需要的。
二是很多傳統產品,比如做機械鎖、燈具等業務的,要考慮是不是向智能方向調整。
小米板凳
小米衛生紙
小米電飯鍋
小米牙刷
小米無人機
小米水軍
首先感謝悟空邀請。
我來說說我自己身邊的朋友對於小米智能家居的看法吧,一個詞概括的話,趨之若鶩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首先他們並不是小米手機的用戶,一個用的是蘋果x,在看到了小愛同學並且體驗了幾次之後告訴我,以後他們家裝修要買一整套小米的東西,用小愛同學控制
其實仔細分析一下的話也是,現在智能家居市場上,最被大眾熟知的應該就是小米了,作為中國創造的典型代表,現在小米和雷軍的身影越來越被央視主流媒體報道,再加上小米手機的龐大用戶群也在慢慢成長,成家立業,工作穩定,購買力也越來越強,他們的需求也不僅僅只是一個手機電腦而已了。
家居電器也列入了他們的購物清單,作為年輕人,用的東西肯定是追求簡單大方,方便智能,小米之家的東西設計的很對年輕人的胃口,並且,價格都在可接受范圍。
我也是工作了才發現,雷軍真的是在下一盤大棋,小米也不僅僅只是一個各行業的攪局者而已。它更像是一個顛覆者,創造者,重塑行業的形態,並確立自己的主導地位。
趨之若鶩,但是有時候買不到也是有點尷尬的,最後你會發現,買不到的不僅僅只是小米手機,家居類的產品線下也會不定期缺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