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家樂福賣場布局是怎麼設計的
連鎖門店的賣場規劃工作實際就是對於門店的一個初步的設計。一般門店的賣場面積和後場的辦公,庫房的比例是4:1,有條件的大型門店還設有停車場地。
賣場規劃的主要工作是門店內部的布置,有些賣場是多層的,如家樂福,門店上下兩層,進入賣場後先是隨扶梯上二樓,然後才能下一樓交款,不能直接在一層購物,這樣的目的在於將顧客在賣場內的逗留時間延長,以便有更多的機會向顧客展示商品。賣場的設計也是本著這一目的,就是要讓顧客在門店內滯留時間最大化。
超市的規劃設置仍是通過將高購買率,最吸引顧客的商品或區域放在門店的最深處或主要的通道上,以便吸引顧客完全的將自己的門店光顧一遍。在家樂福二樓主要是展示一些非食品的商品。從二樓賣場入口進入的最右邊主要是家電(如電視機,空調,電扇等)和手機售賣區。在賣場中部主要劃分為四部分:音像製品(書籍,VCD等)、家居用品(睡衣、拖鞋、拖帕等)、日常用品(電池、水杯、飯盒等)、衣物(有品牌和無牌子的成衣、內衣)。在賣場的最靠後的左手位置主要是衛生洗化用品等,如皂類、衛生紙、牙刷等;中間位置主要是10排左右的落地貨架,主要放置化工品(如:洗發水、洗面奶等類似品);最右邊(既最裡面)主要是雅芳、美寶蓮等化妝品的銷售,有醒目的品牌標志。接下去是一樓食品類的布局。熟食,生鮮,速凍等最吸引顧客的區域設置在門店的最內部,一方面靠近後場的作業區,另一方面還可以吸引顧客走遍全場。果蔬區一般被認為高利潤部門,通常的布局是滿足顧客的相關購物需求,安排在肉食品的旁邊。由於奶製品和冷凍品具有易融化,易腐蝕的特點,所以一般它被安排在顧客購買流程的最後,臨近出口,同時奶製品和冷凍品通常在一起,這樣有利於設備的利用。烘焙品的主力商品是麵包,銷量大,毛利高,大多被安排在第一貨架和靠近入口的地方,這樣不僅會刺激高價位的麵包的出售,而且還會避免顧客遺忘。雜品部分主要在超市賣場的中央,採取落地貨架形式,布局為縱向陳列,這樣顧客就可以透視縱深,
還有一項商品規劃的設置就是一般部門的設置規劃本著防盜防損的目的,一些丟失率較高的商品會專門安排在一些特定的角落,例如:口香糖總是在收銀台前,化妝品總是在門店內的醒目的地方。
二、 賣場設計與消費者心理
以消費者為中心,為消費者服務,是零售商業企業經營管理的核心。因此,零售企業的賣場設計應研究消費者的心理特點,並與之相適應,為消費者提供最適宜的環境條件和最便利的服務設施,使消費者樂意到商店並能夠舒適、方便地參觀選購商品。而要達到這一要求,就必須研究商店賣場設計與消費者心理的關系。通過對商店賣場設計及消費者心理的研究,掌握其規律,使商店賣場設計適應消費者的心理特點,從而擴大商品的銷售量,既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又使企業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零售企業賣場設計與消費者心理是有著密切聯系的。人的心理現象是多種多樣的,但歸納起來可分為:心理過程--認識、感情和意志,個性心理--個性的心理傾向性及個性的心理特徵兩大類。每個人在任何時候所產生的心理活動,都是這兩類心理現象若幹部分參與結合成整體的心理活動,都是這兩類心理現象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在設計零售商店賣場前,就要了解、掌握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心理活動,了解、掌握消費心理特點,並與之相適應,達到最佳設計效果。
零售商店的賣場設計主要包括售貨現場布置與設計、信道設計、(人工)採光設計、商品的陳列設計和景點設計等方面。
售貨現場的布置與設計,應以便於消費者參觀與選購商品、便於展示和出售商品為前提。售貨現場是由若干經營不同商品種類的櫃組組成的,售貨現場的布置和設計就是要合理安排各類商品櫃組在賣場內的位置,這是設計售貨現場的一項重要工作。零售企業的管理者應將售貨現場的布置與設計當作創造銷售(而不僅僅是實施銷售)的手段來運用應研究對消費者意識的影響
消費者的意識是具有整體性特點的,它受刺激物的影響才可能產生,而刺激物的影響又總帶有一定的整體性。因此,構成了消費者意識具有整體性的特點,並影響著消費者的購買行為。為此,在售貨現場的布局方面,就要適應消費者意識的整體性這一特點,把具有連帶性消費的商品種類鄰近設置、相互銜接、給消費者提供選擇與購買商品的便利條件,並且有利於售貨人員介紹和推銷商品。
應研究消費者的無意注意
消費者的注意可分為有意注意與無意注意兩類。消費者的無意注意,是指消費者沒有明確目標或目的,因受到外在刺激物的影響而不由自主地對某些商品產生的注意。這種注意,不需要人付出意志的努力,對刺激消費者購買行為有很大意義。如果在售貨現場的布局方面考慮到這一特點,有意識地將有關的商品櫃組如婦女用品櫃與兒童用品櫃、兒童玩具櫃鄰近設置,向消費者發出暗示,引起消費者的無意注意,刺激其產生購買沖動,誘導其購買,會獲得較好的效果。
應考慮商品的特點和購買規律
如銷售頻率高、交易零星、選擇性不強的商品,其櫃組應設在消費者最容易感知的位置,以便於他們購買、節省購買時間。又如花色品種復雜、需要仔細挑選的商品及貴重物品,要針對消費者求實的購買心理,設在售貨現場的深處或樓房建築的上層、以利於消費者在較為安靜、顧客相對流量較小的環境中認真仔細地挑選。同時應該考慮,在一定時期內調動櫃組的擺放位置或貨架上商品的陳列位置,使消費者在重新尋找所需商品時,受到其他商品的吸引。
應盡量延長消費者逗留賣場的時間
人們進入超級市場購物,總是比原先預計要買的東西多,這主要是由於售貨現場設計與商品刻意擺放的原因。售貨現場設計為長長的購物信道,以避免消費者從捷徑通往收款處和出口,當消費者走走看看時,便可能看到一些引起購買慾望的商品,從而增加購買。又如,把體積較大的商品放在入口處附近,這樣消費者會用商場備有的手推車購買大件商品,並推著手推車在行進中不斷地選擇並增加購買。超級商場購物信道的這一設計思路,可以為其他業態所借鑒,盡可能地延長消費者在售貨現場的"滯留"時間。
售貨現場的信道設計要考慮便於消費者行走、參觀瀏覽、選購商品,同時特別要考慮為消費者之間傳遞信息、相互影響創造條件。
進入商店的人群大體可分為三類:有明確購買動機的消費者、無明確購買動機的顧客和無購買動機的顧客。無明確購買動機的顧客在進入商店之前,並無具體購買計劃,而無購買動機的顧客則根本沒打算購買任何商品。他們在進入商店參觀瀏覽之後,或是看到許多人都在購買某種商品,或是看見了自己早已想購買而一時沒碰到的某種商品,或是看到某些有特殊感情的商品,或是看到與其知識經驗有關的某一新產品等,從而產生需求慾望與購買動機。引起這兩類顧客的購買慾望是零售企業營銷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而這種慾望、動機的產生,在很大程度上是消費者彼此在商店進進出出、在賣場信道之前穿行時相互影響的結果。因此,在售貨現場的信道設計方面,要注意櫃台之間形成的信道應保持一定的距離,中央信道要盡可能寬敞些,使消費者樂於進出商店,並能夠順利地參觀選購商品,為消費者彼此之間無意識的信息傳遞創造條件,擴大消費者彼此之間的相互影響,增加商品對消費者的誘導機率,從而引起消費者的購買慾望,使其產生購買動機。同時,也可為消費者創造一個較為舒適的購物環境。
售貨現場是消費者活動的公共場所,保持售貨現場內光線充足,為消費者創造一個舒適的購物環境,對零售企業賣場設計來說,是很重要也是很必要的。售貨現場的採光來源有自然採光和人工採光兩種,可以相互結合利用。
自然採光,能夠使消費者准確地識別商品的色澤,方便消費者挑選比較商品。從而使消費者在心理上產生真切感與安全感,不至於因燈光的影響,使商品的色澤產生差異而購買到不如意的商品。因此,在採光方面,要盡可能地利用自然光源。
但由於售貨現場規模、建築結構形式不同,自然採光所佔比例不大,而隨著照明技術的進步,人工採光燈光設計在售貨現場設計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先進的燈光設計能夠增加店容店貌的美觀度,能夠突出商品顯示效果,從而吸引消費者參觀選購,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望。因此,在研究售貨現場的燈光設計時,要以方便消費者選購、突顯商品為主,燈具裝置和燈光光源均要符合這一要求。可靈活採用不同的人工採光方式,如鑲裝暗射燈光,能使整個售貨現場光線柔和;採用聚射燈光,可突出顯示陳列的商品,從而使消費者在一個柔和、愉悅的氛圍中挑選商品。
商品的陳列要注意研究消費者的購買心理,要既能美化店容店貌又能擴大商品銷售。消費者進入商店,購買到稱心如意的商品,一般要經過感知--興趣--注意--聯想--欲求--比較--決定--購買的整個過程,即消費者的購買心理過程。針對消費者的這種購買心理特徵,在商品陳列方面,必須做到易為消費者所感知,要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費者,使消費者產生興趣,引起注意,從而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望,促其做出購買決定,形成購買行為。因此,商品的陳列方式、陳列樣品的造型設計、陳列設備、陳列商品的花色等方面,都要與消費者的這種購買心理過程相適應。
總之,零售企業的賣場設計,要深入地研究消費者心理,了解、掌握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心理活動,要處處體現零售企業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思想,從而達到最佳設計效果
三、 賣場設計標准及改造原則:
標准:形形式式的賣場,其設計是否合理,質量是高還是低,應該有一個評判的標准,現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評估:
1、三大空間的合理性:商品空間、顧客空間、導購空間的配置是否有利吸引顧客進入賣場,顧客進入賣場後是否能自由地、舒適地瀏覽商品,並在需要時由導購提供良好的服務,整個賣場是否洋溢著咳自由的氣氛。
2、貨品配置、陳列的合理性:根據賣場及產品的特點、顧客的需求、貨品配置要齊全,要考慮各個種類、款式、規格、顏色的貨品數量。貨品配置出現問題時要及時調配。陳列:要將規格全、數量多的熱銷產品陳列在陽面上,並不斷更新,保證成交率。
3、導購服務的質量:導購的位置要正確,語言要規范、得體(包含有聲、無聲兩部分)。
4、賣場設計風格與品牌經營風格地一致性:品牌服裝有特定的消費群體,即目標顧客,根據他們的經濟條件、文化素養等各個方面的狀況品牌經營將形成自己的風格,賣場設計的風格必須相吻合。
5、賣場設計與品牌層次的一致性:兩者之間的一致性主要體現在經濟因素上,大眾化的品牌必須對應大眾化的賣場設計。
改造原則:賣場設計完成後,經過一段時間的經營或者因為商場整體格局的調整、改變,或者經營理念的調整,賣場必須做一定改造。原則如下:
1、相似性原則:借鑒周邊成功的品牌、成熟的品牌、銷售好的品牌經驗。
2、合理性原則:在銷售好的前提下,以商品整齊、整潔的為原則;在銷售不好的情況下,必須破壞原賣場平靜的氣氛,將貨品進行調整。
3、時機恰當原則:大的改造不能在銷售旺季、雙休日、節假日。
4、隨時改造原則:小修小改,隨時進行,以貨架移動、模特出樣不斷進行調整,銷售好的時候可以不動,銷售滑坡時一定要改造。
5、占優原則:亮度比周邊品牌亮一點,賣場比周邊品牌寬一點,服務比周邊品牌好一點。
四、 賣場布置策略
門店的店頭有門店專門設計的一些烘托賣場氛圍的熱烈的商品展示,來渲染顧客的購物情緒,給顧客形成一個良好的購物印象。同時這個商品展示的平台要注意擺放合適,做到便於顧客出入的原則。
賣場內:
* 高銷售、高利潤陳列在熱區
* 新產品、高利潤陳列在暖區
* 低銷售、低毛利陳列在涼區
* 設計上避免死區
* 產品相關性陳列
* 消費習慣相關的產品接鄰陳列
*品類角色定位陳列
目標型品類-熱區、暖區
常規型品類-暖區
季節性、偶發型品類-促銷區、涼區
便利型品類-收銀台
*入口陳列策略
* 寬敞明亮,避免擁擠
* 人流量大的臨街區域
* 避免車流過大的區域
* 明顯的入口標識
* 超市形象與目標消費群
*軟性與暖調
*購買頻率高的品類
*避免組閣,視線可見全場
歡迎給我留言
2. 商場物品陳列八大原則
商品陳列的八大原則:
1、先進先出的原則:生產日期在先的商品擺放在銷售前端、防止商品損耗。
2、貨簽對位的原則:商品與價格簽一一對應,價格簽包括POP、價格立牌、貼簽等標明商品價格或性能的標識。貨架上的介紹牌清晰的說明了商品的特點,標價簽上標明了數量和特殊商品的產地。
3、分類陳列的原則:一般按用途、性能、顏色、品牌、大小對商品進行分類組合。
4、縱向陳列的原則:當一類商品品種數超過4種時,商品陳列時應由上至下縱向擺放。
5、關聯陳列的原則:按使用目的、用途、賣給誰等關聯關系,使商品組合起到互補和延伸的作用。
6、配色協調的原則:相臨商品之間顏色、形狀、大小反差不應過大;縱向陳列的商品上下之間的顏色反差不應過大一般由暖至冷色調過度(冷暖交替陳列應注意配色的和諧)。
7、黃金位陳列的原則:貨架離地約120-160CM的區域、堆頭、端架、臨通道區域應陳列高利潤商品、季節性商品或需突出陳列的特價商品。
8、陳列量與銷售量及采購量相協調的原則:依據價格中心線的原理指導陳列、調整商品結構和采購;確保主力商品的貨架空間和規模優勢,減少替代性商品對主力商品的影響。
(2)家電商場怎麼擺放擴展閱讀:
陳列的必須條件:除了遵守陳列的基本原則外,還有兩個條件可襯托商品。
1、隔物板的使用:隔物板是維持陳列面不可缺的物品,因為它可以防—上隔壁排面的商品混入,而使缺貨較易於被發現。
2、堅持向前陳列:商品要向前陳列,若將商品陳列於後面,就會顯現不出量感而影響銷售及降低鮮度。
另外,陳列方法和順序,有關陳列商品的區分:
1、上段:輕、小商品,利益商品,給人看的商品。
2、中段:育成商品,差別化商品,高價位商品,高利益商品。
3、下段:廉價商品,高回轉率商品(特別是將特價品放在下段最具效果),大型商品,重的商品。將特價品放在下段販賣一定要掛pop,以提示消費者。
3. 裝修小技巧,傢具家電最佳布置方案是什麼
傢具家電布置方案我們一定要全面的考慮。
裝修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我們人的一生中裝修的次數並不多,所以。對於傢具和家電,他們的擺放我們一定要合理把握。我們在買傢具家電的時候一定要挑選好了,他們的顏色搭配一定不能過於差異。盡量在挑選傢具家電的時候買一些顏色相近並且搭配起來較好看的一些顏色。
還有我們要注重他的對稱和均衡。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他們的傢具特點都是要突出對稱的,我們在古代的時候對稱,這種美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在古代建築中通常會遇到對稱這種方法。並且採用對稱的擺放方法也會使我們人感到。有充足的穩定感。但是盲目的對稱會使得我們的家庭看著過於呆板,所以也要把握好這個度。不要只是一味的對稱。那樣沒有人會覺得新鮮的,並且看上去還會有一種壓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