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家電大全 > 怎麼配自家電腦cpu

怎麼配自家電腦cpu

發布時間:2023-05-01 02:23:20

① 電腦cpu和主板怎麼搭配

CPU與主板只需要注意2點,一是兼容,二是實惠夠用。

族灶目前DIY電腦市場只有Intel和AMD兩大平台,因此CPU和主板的搭配也基本是這兩者之間做選擇,其中Intel是目前的主流平台,CPU型號眾多,不同代的CPU,對應搭配的主板也有所不同。而AMD桌面平台CPU型號並不多,可選的主板也不多,AMD的CPU搭配主板顯得要簡單不少。

由於AMD和Intel平台,對應兼容的主板不一樣,這是DIY新手朋友需要注意的,如果將AMD主板搭配Intel處理器,就會鬧出笑話,不兼容,買了也裝不上。

AMD CPU與主板的搭配

目前,AMD處理器可選的產品型號並不多,介面主要分為FM2+和AM3/AM3+兩種,其中AMD速龍ii系列和APU處理器都是基於FM2+介面,目前最佳搭配的都是A88/A88X主板。而FX推土機系列處理器依舊是老的AM3/AM3+介面,需要搭配970/980/990/990FX系列老主板。

AMD CPU與主板的搭配攻略

AMD速龍ii X4 840/850/860K/870K/880K處理器基於FM2+介面,適合搭載A88/A88X主板;

AMD APU系列,包括A10/A8/A6/A4系列APU處理器也都是FM2+介面,同樣最適合搭載A88/A88X主板;

A88X主板

由於目前AMD平台的'A88/A88X主板價格普遍不貴,因此優先建議選擇華碩、技嘉、微星、華擎、七彩虹、映泰等品牌主流型號主板,以保證更好的穩定性。

當然,對於一些比較入門的產品,也可以考慮A75、A55等AMD平台入門系列主板。

AMD推土機系列處理器,包括AMD FX-8370/FX-8350/FX-8300/FX-6330/FX-6200/FX-4330/FX-9590/955等處嫌攔理器,依舊延續的是AMD老的AM3+/AM3介面,需要搭配970/980/990/990FX主板。

AMD推土機系列處理器主打多核,產品都是四核/六核/八核等產品,主打游戲用戶,適合游戲玩家推薦。不過由於功耗較低,性能也不少特別強,加之介面偏老,選用的用戶並不是很多。

Intel CPU與主板的搭配

Intel是如今桌面CPU市場老大,市場份額遠超AMD,因此大家裝機的時候,遇到最多的還是Intel平台。由於Intel不同代CPU,往往會因為介面的改變,而使用到不同系列的主板,因此在CPU和主板搭配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兼容。

Intel的CPU和主板搭配攻略

Intel處理器產品型號眾多,通常是按代來搭配主板的,這里本文不去討論那些已經被淘汰的老CPU和主板搭配的問題,主要重點介紹下,如今裝機依舊主流的四代Haswell處理器和六代Skylake處理器與主板搭配的問題。

首先來說說Intel四代Haswell處理器,包含從賽揚/奔兆者扮騰到酷睿等諸多從入門到高端的CPU型號,其中四代Haswell處理器採用的是LGA1150插槽,兼容8系列主板,從入門到高端包括H81、B85、H87、Z87等,其中Z87主板支持超頻,適合搭配i5/i7帶K的中高端四代處理器。

Intel四代Haswell處理器(LGA1150介面)搭配主板攻略

G1840/G3260適合搭配H81主板,簡單來說四代賽揚/奔騰等入門系列處理器,適合搭配H81入門8系列主板。

酷睿i3 4160/i3 4170/i3 4370/i5 4440/i5 4590/i5 4460/E3-1231v3等不帶K,不支持超頻的酷睿i系列與至強E系列處理器,適合搭配B85、HB87等主流主板,其中B85是性價比熱選。

帶K支持超頻的i5以及高端i7處理器則優先考慮高端Z87主板,如酷睿i5 4690K/i7 4770/i7 4790K則適合搭配Z87高端主板。

Intel六代Skylake處理器(LGA1151介面)搭配主板攻略

Skylake六代處理器採用了全新的LGA1151介面,不兼容上一代主板,需要搭載全新的100系列主板。100系列目前主要包括:H110、B150、Z710等,同樣包含了從入門到高端。其中,Z170支持超頻,適合搭配支持超頻的高端主板。

與四代一樣,入門的六代賽揚/奔騰系列處理器適合搭配H110入門主板:

賽揚G3900/奔騰G4400/奔騰G4500 + H110主板。此外,對於預算有限的六代i3用戶也可以考慮H110主板。

B85主板

酷睿i3 6100/i3 6300/i5 6400/i5 6500/i5 6600/I7-6700等不支持超頻的i3、i5,甚至是i7建議搭載主流的B150主板。

六代支持超頻,帶K結尾的I5-6600K/I7-6700K處理器,建議搭配支持超頻的Z170高端主板。

最後只得一提的是,六代Skylake架構的至強E3-1230V5處理器,雖然也是LGA1151介面,但不支持100系列主板,只能搭配C232/C236伺服器系列主板,這點大家需要特別注意 。

關於主板的選擇,主要看預算。不過,鑒於主板決定平台的穩定性,在選擇產品的時候,最好選擇品牌主流型號產品,以保證穩定性與質量,以下是六代系列主板推薦。

H110晶元組主板:

①華擎H110M-HDV;

①華碩H110M-E;

③微星H110M PRO-VH

B150晶元組:

①微星B150M MORTAR;

②華碩B150M-PLUS;

③華擎B150 Gaming K4;

④技嘉B150M-D3H;

⑤微星B150 KRAIT GAMING

Z170晶元組:

①華碩Z170-A/AR

②技嘉Z170X-UD3;

③技嘉Z170X-Gaming 3;

④華擎Z170 Gaming K4;

⑤微星Z170 Krait GAMING

目前主流的C232/C236晶元組主板

我認為性價比從高到低排序:

①微星C236A-WORKSTATION;(C236晶元組)

②微星C236M-WORKSTATION;(C236晶元組)

③華擎E3V5 WS;(C232晶元組)

④華擎E3V5 PERF. GAMING/OC (C232晶元組)

C232晶元組雖然可以看做是B150晶元組的工作站版本,但是實際應用中,實用性比不上B150,因此這款晶元組實際價值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比較低,更建議買C236晶元組!現在市面上C232晶元組價格普遍都比較高,目前購買價值幾乎為0!

② 如何正確配置CPU

正確配置CPU:
1,只有當CPU前端匯流排頻率和內存頻率一致小於等於主板前端匯流排頻率時,系統才會發揮最大的效率。
2,較低內存頻率會限制CPU的發揮;較低的主板頻率會限制CPU內存的發揮,成為系統瓶頸。
3,合理配置電腦公式,CPU前端匯流排頻率=內存頻率≦主板前端匯流排頻率一台電腦不脊嫌是越貴越好,也不是越便宜越好,最佳的效果是各配件合理搭配、電腦性價比高。只有當CPU前端匯流排頻率和內存頻率一致小於等於主板前端匯流排頻率時,系統才會發揮最大的效率。較低內存頻頃搜率會限制CPU的發揮;較低的主板頻率會限制CPU、內存的發揮,成為系統瓶頸。
4,詳解電腦配置公式,原理實際上「CPU前端匯流排頻率=內存頻率≦主板前端匯流排頻率」是由「CPU帶寬 =內存帶寬≦櫻乎手主板帶寬」演變而來(帶寬秒傳輸的數據大小)。

③ 如何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CPU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cpu。

這就要看你干什麼用了,如果是家用的看看電視,看電影,上網。買八代i3就能滿足你了,並且性能絕對夠用。i3 8100就行。

要玩一些 游戲 的話,比如吃雞之類的網路 游戲 ,那麼就要上八代的i5了,性能很好,都是主流的配置了,如i5 8400

玩 游戲 ,剪輯視頻,設計,都ok

如果是影視後期,處理視頻特效較多的話,就上i7八代的優,i7 8700k。當然了內存也要跟的上哦!

其實選cpu很簡單,不差錢的直接上最好的!

最後參考一下。

我們在選擇CPU的時候,會考慮CPU的核心數,一般來說,核心和線程數越高,處理器的性能就越強大。但不論是多核還是超線程,都需要系統中的驅動支持以及軟體本身的優化,所以在選擇時不需要盲目追求更多核數和線程。那麼如何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CPU,就需要清楚自己的主要需求是什麼?

目前市面上的CPU基本上主要以英特爾和AMD為主,下面根據預算需求和適用人群給大家推薦一些比較熱門的主流CPU。

首先是入門級的CPU,選擇這類產品的用戶可能預算並不多,因此對獨立顯卡的需求不高,所以選擇CPU應該考慮有集成顯示核心的產品,這類產品適合入門級辦公、 游戲 黨。奔騰、賽揚系列CPU是這塊經濟型市場的主力產品。對於普通家庭用戶來說,可以考慮賽揚G5400,如果想要其他低端的產品,並不建議,性能有些偏低。AMD的CPU,低端的速龍200GE處理器自帶集成顯卡,滿足輕度辦公或是 游戲 。

其次在中端市場的CPU,適合有需求但是要求性能並不是頂級的用戶,中端CPU也是用戶選擇最多的產品。目前英特爾酷睿處理器已經來到了第九代產品,所以也建議大家考慮選擇第九代的產品。作為第九代i3處理器,i3-9100F在與上一代相比性能提升了13%,但是價格卻更便宜。i3-9100F雖然性價比超高,但是處理器沒有集成顯示核心,必須搭配獨立顯卡。i5酷睿處理器里,i5-9400F性價比很高,適合搭配獨立顯卡的 游戲 黨考慮,如果搭配中高端的顯卡,可以流暢運行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熱門 游戲 了。中端市場中AMD的處理器適合入門 游戲 黨。建議選擇R5-2600,性能都用不錯的表現,價格也非常實惠。

高端處理器方面,英特爾里i7-9700KF或者是i9-9900KF能夠滿足大型 游戲 對於高性能的需求,相較於上一代產品性能提升了不少。在AMD的處理器中,Ryzen+系列中的R7-2700X是個不錯的選擇。如果預算夠足的話,也可以選擇性能更加出色的線程撕裂者系列。


2022年回答一波

英特爾:

10105:抽打騰訊 游戲 套餐,預算低的選擇。

其核桐他10代以及11代全家都是辣雞

12400F

12600KF

12700系列,都是根據自己預算來

不推薦12490和12900系列(前者沒必要,後者單純打 游戲 沒必要這么好cpu)

AMD

3系列全部辣雞

5600x(個人不推薦5600g)

5800x

5900和英特姿棚爾一樣,看著自己的預算來選擇

5950不推薦,同12900

5800X3D因為其性價比巨低不推薦,倒是有炫技意義。

主要看預算哈哈。

推薦你做什麼? 游戲 4核夠用6核寬裕!

工作4核心8線程基本。6核心12線程寬裕!8核心16線程才是666!

不說預算用途的配置就是耍牛氓!

對於需要的這些還是要看自己的實際需求,根據價位來挑選適合自己的,電腦的性能方面可以安裝使用魯大師來檢測查看。

家用辦公不涉及大型 游改冊坦戲 、不涉及圖形渲染, 從成本上考慮,建議選擇自帶核心顯卡的CPU ,可以節省買顯卡的錢。

④ 家用電腦配什麼cpu

CPU作為電腦的核心組成部份,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電腦的性能。下面是我帶來的關於家用電腦配什麼 cpu 的內容,歡迎閱讀!

家用電腦配什麼cpu:

1、買CPU首先確定要干什麼用,OFFICE辦公?上網看網頁?還是玩大型3D游戲?

2、不同用處選擇各不相同,大材小用就沒意思。

3、僅限於辦公、瀏覽網頁一般的cup足夠,譬如:i3.

4、如果玩大型的3D游戲,可以考慮i5 、i7。

5、除了CPU外還要考慮顯卡、內存、主板只有協同才能夠更好的兼容,發揮最大的功效。

中央處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一塊超大規模的集成電路,是一台計算機的運算核心(Core)和控制核心( Control Unit)。它的功能主要是解釋計算機指令以及處理計算機做好顫軟體中的數據。

中央處理器主純敗要包括運算器(算術邏輯運算單元,ALU,Arithmetic Logic Unit)和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及實現它們之間聯系的數據(Data)、控制及狀態的匯流排(Bus)。它與內部存儲器(Memory)和輸入/輸出(I/O)設備合稱為電子計算機三大核心部件。

相關 閱讀推薦 :

計算機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由CPU的性能決定,而CPU的性能主要體現在其運行程序的速度上。影響運行速度襪枝的性能指標包括CPU的工作頻率、Cache容量、指令系統和邏輯結構等參數。

主頻主頻也叫時鍾頻率,單位是兆赫(MHz)或千兆赫(GHz),用來表示CPU的運算、處理數據的速度。通常,主頻越高,CPU處理數據的速度就越快。CPU的主頻=外頻×倍頻系數。主頻和實際的運算速度存在一定的關系,但並不是一個簡單的線性關系。所以,CPU的主頻與CPU實際的運算能力是沒有直接關系的,主頻表示在CPU內數字脈沖信號震盪的速度。在Intel的處理器產品中,也可以看到這樣的例子:1 GHz Itanium晶元能夠表現得差不多跟2.66 GHz至強(Xeon)/Opteron一樣快,或是1.5 GHz Itanium 2大約跟4 GHz Xeon/Opteron一樣快。CPU的運算速度還要看CPU的流水線、匯流排等各方面的性能指標。

外頻外頻是CPU的基準頻率,單位是MHz。CPU的外頻決定著整塊主板的運行速度。通俗地說,在 台式機 中,所說的超頻,都是超CPU的外頻(當然一般情況下,CPU的倍頻都是被鎖住的)相信這點是很好理解的。但對於伺服器CPU來講,超頻是絕對不允許的。前面說到CPU決定著主板的運行速度,兩者是同步運行的,如果把伺服器CPU超頻了,改變了外頻,會產生非同步運行,(台式機很多主板都支持非同步運行)這樣會造成整個伺服器系統的不穩定。

家用電腦配什麼cpu相關 文章 :

1. 家用電腦低功耗CPU推薦

2. 家用休閑娛樂電腦的CPU推薦

3. cpu決定電腦的什麼

4. 電腦cpu怎麼選擇一個合適的主板

5. 電腦好的cpu有什麼用

6. 獨立顯卡配什麼cpu

7. 筆記本電腦什麼型號CPU性能最好

8. 怎樣選購電腦處理器

9. 關於優化電腦CPU的方法有哪些

10. 怎樣選購電腦cpu

⑤ 自己配置電腦如何選擇主板CPU顯卡的最佳搭配

CPU、顯卡性叢伍鏈能平衡,是配置搭配的關鍵,否則木桶短板原理,配置的主機性能是根橘隱據最低的那個短板決定性能的。


⑥ 如何自行安裝電腦CPU,有哪些注意事項

電腦組件除電源要注意額定電壓以外,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進行搭配了。雖然電腦組件已經購買到位了,但是還有些小夥伴們仍然不知道如何安裝連接各個配件,那麼今天就給大家出一個電腦CPU的安裝指南。

第一步:先下壓插座鎖扣桿,上抬打開負載板

第二步:取下保護蓋

第三步:用拇指和食指拿住CPU,找到CPU上的缺口標記,注意千萬不要看錯缺口標記,然後對應注意輕輕地放進插槽即可,注意:CPU安裝設置一般都是無拔插設計,只需要輕輕放上去即可,如果放不進肯定是缺口標記對應錯了,千萬不要強壓,如果針腳壓壞了那麼CPU也就報廢了!(這一步很重要,給大家上真圖)

第四步:CPU裝進去後,下壓負載板,然後下壓插座鎖扣桿扣上

第五步:在CPU的核心上均勻塗上足夠的散熱膏(硅脂)。但要注意不要塗得太多,只要均勻的塗上薄薄一層即可。 注意:一定要在CPU上塗散熱膏或加塊散熱墊。這有助於將廢熱由處理器傳導至散熱裝置上。沒有在處理器上使用導熱介質會導致當機甚至燒毀CPU!此外,無論散熱裝置的接觸面有任何細微的偏差,甚或只是一小點的灰塵,都會導致無法有喊塵效的將廢熱從銀純處理器傳導出來。散熱膏同時在CPU的接觸面上(就是印模)也充滿了極微小的散熱孔道。一些散熱裝置的製造商會在其產品中附有散熱膏鋒滲咐,如果你的沒有,在大多數計算機或電子零件商店都會有賣,價格大約5元左右。

第六步:這一步就是安裝好CPU風扇或者CPU散熱器等裝置,這個還比較簡單。

⑦ 如何正確配置主裝電腦(主版,CPU,內存都怎麼配)

分類: 電腦/網路 >> 硬體
問題描述:

我朋友是賣電腦的,有來賣的我就幫他配置,可是有的主板和CPU還有內存必須結合配,具體告訴我下怎麼個配法。什麼主板可以裝賽揚或奔騰處理器,應該配置什麼內存。

還有解釋下華碩主版(也就是這些術語)

要明確的

主板主晶元組:Intel 945P CPU_種類:Core 2 Duo/Core2 Extreme/奔騰4/賽揚D/PentiumD CPU_插槽:LGA 775 匯流排頻率(MHz):FSB 1066MHz 內存類型:DDRII 顯卡插槽:PCI-E 16X 主板板型:ATX板型

(內存DDR2的主版是不是裝DDR的不行,ATX什麼意思,都解釋下)

最好說的能讓我差不多能來顧客配電腦我就能裝出來個,希望說的全面些,自己說一些在給我找些大網站的一些相關資料(怎麼配電腦的資料),謝謝````感覺非常滿意的加你分```

解析:

我朋友是賣電腦的,有來賣的我就幫他配置,可是有的主板和CPU還有內存必須結合配,具體告訴我下怎麼個配法。什麼主板可以裝賽揚或奔騰處理器,應該配置什麼內存。

還有解釋下華碩主版(也就是這些術語)

要明確的

主板主晶元組:Intel 945P

晶元組其實關繫到主板咖型號,945P就系支持DDR咖.支持新755針腳,

945PL就支持DDR2,呢個問題講解太多了,我給些例子吧

865PE,S 478/LGA775支持FSB800,支持雙通道DDR400/333/266 AGP8X (AGP 3.0) 顯卡介面標准,在南橋方面配備ICH5晶元,一般帶有兩個Serial ATA介面,8個USB 2.0高速埠

915 LGA775 DDR/DDR2 AGP/PCI-E 支持FSB800 PCIE

945 LGA775 DDR2 533/667 支持FSB1066 PCI-E x16 4*SATA2 8*USB2.0 ICH7/R/DH HD audio 千兆網卡

CPU_種類:Core 2 Duo/Core2 Extreme/奔騰4/賽揚D/ PentiumD

這個和你解釋的就不多了,CORE2 / Core2 Extreme簡稱扣肉,PentiumD 簡稱PD 是755針腳的,

奔騰4/賽揚D這一類是478針

關於755和478的技術介紹在下面有講解

-------------------------------------------------------------------

匯流排頻率(MHz):FSB 1066MHz

前端匯流排是處理器與主板北橋晶元或內存控制集線器之間的數據通道,其頻率高低直接影響CPU訪問內存的速度;BIOS可看作是一個記憶電腦相關設定的軟體,可以通過它調整相關設定。BIOS存儲於板卡上一塊晶元中,這塊晶元的名字叫COMS RAM。但就像ATA與IDE一樣,大多人都將它們混為一談。因為主板直接影響到整個系統的性能、穩定、功能與擴展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主板的選購看似簡單,其實要注意的東西很多。選購時當留意產品的晶元組、做工用料、功能介面甚至使用簡便性,這就要求對主板具備透徹的認識,才能選擇到滿意的產品。關於主板與南北橋茄灶等參數的詳細介紹,請留意本站上的相關文章. 匯流排是將信息以一個或多個源部件傳送到一個或多個目的部件的一組傳輸線。通俗的說,就是多個部件間的公共連線,用於在各個部件之間傳輸信顫辯扮息。人們常常以MHz表示的速度來描述匯流排頻率。匯流排的種類很多,前端匯流排的英文名字是Front Side Bus,通常用FSB表示,是將CPU連接到北橋晶元的匯流排。計算機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是由CPU和北橋晶元共同決定的。 CPU就是通過前端匯流排(FSB)連接到北橋晶元,進而通過北橋晶元和內存、顯卡交換數據。前端匯流排是CPU和外界交換數據的最主要通道,因此前端灶友匯流排的數據傳輸能力對計算機整體性能作用很大,如果沒足夠快的前端匯流排,再強的CPU也不能明顯提高計算機整體速度。數據傳輸最大帶寬取決於所有同時傳輸的數據的寬度和傳輸頻率,即數據帶寬=(匯流排頻率×數據位寬)÷8。目前PC機上所能達到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有266MHz、333MHz、400MHz、533MHz、800MHz幾種,前端匯流排頻率越大,代表著CPU與北橋晶元之間的數據傳輸能力越大,更能充分發揮出CPU的功能。現在的CPU技術發展很快,運算速度提高很快,而足夠大的前端匯流排可以保障有足夠的數據供給給CPU,較低的前端匯流排將無法供給足夠的數據給CPU,這樣就限制了CPU性能得發揮,成為系統瓶頸。 CPU和北橋晶元間匯流排的速度,更實質性的表示了CPU和外界數據傳輸的速度。而外頻的概念是建立在數字脈沖信號震盪速度基礎之上的,也就是說, 100MHz外頻特指數字脈沖信號在每秒鍾震盪一萬萬次,它更多的影響了PIC及其他匯流排的頻率。之所以前端匯流排與外頻這兩個概念容易混淆,主要的原因是在以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主要是在Pentium 4出現之前和剛出現Pentium 4時),前端匯流排頻率與外頻是相同的,因此往往直接稱前端匯流排為外頻,最終造成這樣的誤會。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前端匯流排頻率需要高於外頻,因此採用了QDR(Quad Date Rate)技術,或者其他類似的技術實現這個目前。這些技術的原理類似於AGP的2X或者4X,它們使得前端匯流排的頻率成為外頻的2倍、4倍甚至更高,從此之後前端匯流排和外頻的區別才開始被人們重視起來

由此可見FSB和外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參考資料:bbs.cpcw/archiver/?tid-810997

-------------------------------------------------------------

CPU_插槽:(新)LGA 775 (舊)LGA 478

性能上沒什麼區別,只是CPU架構不同.LGA775是新型介面,478現在基本淘汰了.CPU性能主要取決主頻,二級緩存,還有就是前端匯流排頻率.當然,整機的性能那就還與內存主板還顯卡等配件有關.

沒有,只是核心的差別,支持SSE3指令集,硬體防病毒

新P4實際使用性能甚至不如老P4(因為它的超長流水線)

LGA775.大功率,外加支持DDR2

區別很大啦~~呵呵~~

兩者介面不同,流水線不同,晶體管不同,相應配套主板晶元不同

Socket 775又稱為Socket T,是目前應用於Intel LGA775封裝的CPU所對應的處理器插槽,能支持LGA775封裝的Pentium 4、Pentium 4 EE、Celeron D等CPU。Socket 775插槽與目前廣泛採用的Socket 478插槽明顯不同,非常復雜,沒有Socket 478插槽那樣的CPU針腳插孔,取而代之的是775根有彈性的觸須狀針腳(其實是非常纖細的彎曲的彈性金屬絲),通過與CPU底部對應的觸點相接觸而獲得信號。因為觸點有775個,比以前的Socket 478的478pin增加不少,封裝的尺寸也有所增大,為37.5mm×37.5mm。另外,與以前的Socket 478/423/370等插槽採用工程塑料製造不同,Socket 775插槽為全金屬製造,原因在於這種新的CPU的固定方式對插槽的強度有較高的要求,並且新的prescott核心的CPU的功率增加很多,CPU的表面溫度也提高不少,金屬材質的插槽比較耐得住高溫。在插槽的蓋子上還卡著一塊保護蓋。

 Socket 775插槽由於其內部的觸針非常柔軟和纖薄,如果在安裝的時候用力不當就非常容易造成觸針的損壞;其針腳實在是太容易變形了,相鄰的針腳很容易搭在一起,而短路有時候會引起燒毀設備的可怕後果;此外,過多地拆卸CPU也將導致觸針失去彈性進而造成硬體方面的徹底損壞,這是其目前的最大缺點

----------------------------------------------------------

顯卡插槽:PCI-E 16X

PCI-E 16X新的PCI Express匯流排的技術:

PCI-E 16X是全雙工介面,可同時在兩個方向上傳輸數據,而AGP介面只是半雙工的,數據上下行操作無法同時進行,AGP匯流排只能提供266MB/S的上行能力,相比之下PCI-E 16X就能充分顯示其4GB/S上下行能力的優勢

現在一些風頭正勁的顯卡就是PCI-E 16X的

但是目前主流還是AGP 8X顯卡,從顯示子系統帶寬來看,AGP 8X能提供的帶寬為2.1G/S。而PCI-E顯卡基本上都是PCI-E 16X的介面,帶寬為8G/S,與AGP 8X不同,PCI-E 16X包括兩條專用的通道,一條可由顯卡單獨到北橋,而另一條則可由北橋單獨到顯卡,每條單獨的通道均將擁有4Gb/s的數據帶寬可充分避免因帶寬所帶來的性能瓶頸問題。

------------------------------------------------------------

DDR和DDR2的結構和頻率不一樣

與DDR相比,DDR2最主要的改進是在內存模塊速度相同的情況下,可以提供相當於DDR內存兩倍的帶寬。這主要是通過在每個設備上高效率使用兩個DRAM核心來實現的。作為對比,在每個設備上DDR內存只能夠使用一個DRAM核心。技術上講,DDR2內存上仍然只有一個DRAM核心,但是它可以並行存取,在每次存取中處理4個數據而不是兩個數據。

DDR2與DDR的區別示意圖

與雙倍速運行的數據緩沖相結合,DDR2內存實現了在每個時鍾周期處理多達4bit的數據,比傳統DDR內存可以處理的2bit數據高了一倍。DDR2內存另一個改進之處在於,它採用FBGA封裝方式替代了傳統的TSOP方式。

然而,盡管DDR2內存採用的DRAM核心速度和DDR的一樣,但是我們仍然要使用新主板才能搭配DDR2內存,因為DDR2的物理規格和DDR是不兼容的。首先是介面不一樣,DDR2的針腳數量為240針,而DDR內存為184針;其次,DDR2內存的VDIMM電壓為1.8V,也和DDR內存的2.5V不同。

DDR2的定義:

DDR2(Double Data Rate 2) SDRAM是由JEDEC(電子設備工程聯合委員會)進行開發的新生代內存技術標准,它與上一代DDR內存技術標准最大的不同就是,雖然同是採用了在時鍾的上升/下降延同時進行數據傳輸的基本方式,但DDR2內存卻擁有兩倍於上一代DDR內存預讀取能力(即:4bit數據讀預取)。換句話說,DDR2內存每個時鍾能夠以4倍外部匯流排的速度讀/寫數據,並且能夠以內部控制匯流排4倍的速度運行。

此外,由於DDR2標准規定所有DDR2內存均採用FBGA封裝形式,而不同於目前廣泛應用的TSOP/TSOP-II封裝形式,FBGA封裝可以提供了更為良好的電氣性能與散熱性,為DDR2內存的穩定工作與未來頻率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回想起DDR的發展歷程,從第一代應用到個人電腦的DDR200經過DDR266、DDR333到今天的雙通道DDR400技術,第一代DDR的發展也走到了技術的極限,已經很難通過常規辦法提高內存的工作速度;隨著Intel最新處理器技術的發展,前端匯流排對內存帶寬的要求是越來越高,擁有更高更穩定運行頻率的DDR2內存將是大勢所趨。

DDR2與DDR的區別:

在了解DDR2內存諸多新技術前,先讓我們看一組DDR和DDR2技術對比的數據。

1、延遲問題:

從上表可以看出,在同等核心頻率下,DDR2的實際工作頻率是DDR的兩倍。這得益於DDR2內存擁有兩倍於標准DDR內存的4BIT預讀取能力。換句話說,雖然DDR2和DDR一樣,都採用了在時鍾的上升延和下降延同時進行數據傳輸的基本方式,但DDR2擁有兩倍於DDR的預讀取系統命令數據的能力。也就是說,在同樣100MHz的工作頻率下,DDR的實際頻率為200MHz,而DDR2則可以達到400MHz。

這樣也就出現了另一個問題:在同等工作頻率的DDR和DDR2內存中,後者的內存延時要慢於前者。舉例來說,DDR 200和DDR2-400具有相同的延遲,而後者具有高一倍的帶寬。實際上,DDR2-400和DDR 400具有相同的帶寬,它們都是3.2GB/s,但是DDR400的核心工作頻率是200MHz,而DDR2-400的核心工作頻率是100MHz,也就是說DDR2-400的延遲要高於DDR400。

2、封裝和發熱量:

DDR2內存技術最大的突破點其實不在於用戶們所認為的兩倍於DDR的傳輸能力,而是在採用更低發熱量、更低功耗的情況下,DDR2可以獲得更快的頻率提升,突破標准DDR的400MHZ限制。

DDR內存通常採用TSOP晶元封裝形式,這種封裝形式可以很好的工作在200MHz上,當頻率更高時,它過長的管腳就會產生很高的阻抗和寄生電容,這會影響它的穩定性和頻率提升的難度。這也就是DDR的核心頻率很難突破275MHZ的原因。而DDR2內存均採用FBGA封裝形式。不同於目前廣泛應用的TSOP封裝形式,FBGA封裝提供了更好的電氣性能與散熱性,為DDR2內存的穩定工作與未來頻率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DDR2內存採用1.8V電壓,相對於DDR標準的2.5V,降低了不少,從而提供了明顯的更小的功耗與更小的發熱量,這一點的變化是意義重大的。

DDR2採用的新技術:

除了以上所說的區別外,DDR2還引入了三項新的技術,它們是OCD、ODT和Post CAS。

OCD(Off-Chip Driver):也就是所謂的離線驅動調整,DDR II通過OCD可以提高信號的完整性。DDR II通過調整上拉(pull-up)/下拉(pull-down)的電阻值使兩者電壓相等。使用OCD通過減少DQ-DQS的傾斜來提高信號的完整性;通過控制電壓來提高信號品質。

ODT:ODT是內建核心的終結電阻器。我們知道使用DDR SDRAM的主板上面為了防止數據線終端反射信號需要大量的終結電阻。它大大增加了主板的製造成本。實際上,不同的內存模組對終結電路的要求是不一樣的,終結電阻的大小決定了數據線的信號比和反射率,終結電阻小則數據線信號反射低但是信噪比也較低;終結電阻高,則數據線的信噪比高,但是信號反射也會增加。因此主板上的終結電阻並不能非常好的匹配內存模組,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信號品質。DDR2可以根據自已的特點內建合適的終結電阻,這樣可以保證最佳的信號波形。使用DDR2不但可以降低主板成本,還得到了最佳的信號品質,這是DDR不能比擬的。

Post CAS:它是為了提高DDR II內存的利用效率而設定的。在Post CAS操作中,CAS信號(讀寫/命令)能夠 *** 到RAS信號後面的一個時鍾周期,CAS命令可以在附加延遲(Additive Latency)後面保持有效。原來的tRCD(RAS到CAS和延遲)被AL(Additive Latency)所取代,AL可以在0,1,2,3,4中進行設置。由於CAS信號放在了RAS信號後面一個時鍾周期,因此ACT和CAS信號永遠也不會產生碰撞沖突。

總的來說,DDR2採用了諸多的新技術,改善了DDR的諸多不足,雖然它目前有成本高、延遲慢能諸多不足,但相信隨著技術的不斷提高和完善,這些問題終將得到解決。

-----------------------------------------------------------------

ATX結構 (我們行業人簡稱"大板" 不是ATX結構的,我們叫"小板"或者"縮水板")

ATX乃ATeXternal的縮寫,是由Intel公司首創以提升微機主板整體性能的新技術。與以前的Baby/MiniAT主板相比,ATX板的優點簡述於下。後面將對AT主板和ATX主板進行較詳細比較。

(1)ATX的主板看上去像是旋轉了90度的Baby AT,但它卻使輸入/輸出介面及其連接器可直接做在主板上。

(2)在ATX主板中,CPU和內存插槽均遠離擴展槽,所有擴展槽都可以插全長的擴展卡,內存的插拔也很方便。此外,因CPU靠近電源,電源風扇也可給CPU散熱。

(3)在ATX主板上,軟硬碟連接器正好位於軟硬碟支架附近,因此只需較短的連線就可連接它們。並在主板上集成了串並口和PS/2滑鼠鍵盤介面。

(4)ATX主板還對整機的電源做了改進,使其更節省能源。新的ATX電源提供3V電壓,以適應新的CPU需要。

另外,ATX主板上還可提供Soft Power(軟電源開關)功能,即由主板控制電源開關,這樣可實現遙控開機和Win95自動關機等功能。但ATX主板需用專門的ATX機箱。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主板廠家為方便用戶使用和升級,在BABY-AT主板上做了普通和ATX兩種電源介面,使用戶不必使用ATX機箱,在普通機箱上加上ATX電源即可享有ATX電源的功能。

⑧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電腦 CPU篇

關於什麼是CPU,上篇文章已經寫過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勞神去主頁轉轉,這次講講新人如何選擇適指唯合自己的CPU。

很多人都要用到電腦,但每個人對於電腦的主要用途卻不一樣,辦公啊,後期剪輯渲染啊, 游戲 娛樂 啊,很多,而CPU的性能就很重要,先說一下辦公的, 辦公電腦一羨逗野定要符合辦公的需求,現在市面上適合辦公的電腦cpu有以下幾種,英特爾酷睿 i3系列、英特爾酷睿i5系列、英特爾酷睿i7系列,這是都是辦公電腦常用的cpu。也是很好的cpu。

因為cpu是電腦的大腦,是電腦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所以選擇合適的也是十分重要的。Cpu決定這一台電腦的運算能力和運算速度。現在市場上有兩種cpu分別是intel和AMD。我們分幾個方面去對比這兩種cpu的差異。

在價格方面,相同主頻的AMD處理器只有inter處理器價格的一半;這就是AMD處理器吸引人的地方,良好的超頻性能和低廉的價格,不少選擇AMD處理器的朋友就是看重這一點,這就是AMD處理器的優勢所在。

在超頻性能方面,所有的Intel處理器都是鎖倍頻的,在超頻方面的優勢並不大,而AMD處理器雖然也鎖了倍頻,但還是可以超頻的,只是超頻的范圍比較小就是了。

接下來的影視後期剪輯的CPU選擇了, 於視頻剪輯來說,cpu的主頻是很重要的,它會直接影響到實時預覽的速度。而多核心對最終的渲染輸出有幫助,因為渲染輸出的部分有大量重復計算,核越多,並行運算性能越好。不過對於PR來說,核心超過10核以後提升就不明顯了,如果的兄喊側重點比較偏向於PR的話,cpu的核心數量選擇6核到8核就可以了。當然考慮的其它軟體,在預算運行的情況下,cpu核心越多肯定越好。

intel可以選擇i5-9600k,i7-8700,i7-8700K,9700K,9900K,amd推薦三代銳龍系列,比如R5-3600X,R7-3700X,R7-3800X,R7-3900X。

這里需要提一下關於Quick Sync Video(intel 高速影像同步轉文件技術),這是針對intel核顯一項視頻編碼技術,所以上邊推薦的intel處理器都是帶核顯的型號,如果你打算用intel的cpu,最好是考慮後綴不帶F的型號。AMD雖然沒有這項技術,不過amd在同價位的情況下核心數量更多,綜合性價比更高。

最後到了臭打 游戲 的專區,比如我,其實對於 游戲 愛好者而言,CPU相關知識還是懂一些的,什麼10400F啊10105F啊12400F啊,AMD的話5600X等等等等,太多了,看個人的經濟情況和對 游戲 整體表現的重視度而定。

因為CPU的型號太多了,我就不一一推薦了,放張2022年的CPU天梯圖,大家可以根據天梯圖做參考來選擇適合自己的CPU

⑨ CPU和顯卡怎麼搭配 快來看看

1、CPU是中央處理器的簡稱,神橘態是電子計算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顯卡也是電子計算機一個最基本,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承擔著圖形畫面輸出的重要任務。

3、明白自己需求。要想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樣的CPU和顯卡,首先就要明白自游源己需要什麼樣的電腦配置。

4、分析電腦需求也就是說,要明白自己電腦需要有「多優秀」。比如需要什麼樣的畫質等等。

5、分析搭配要求。通常來說,只要主板兼容,CPU和顯卡是可以隨意搭配的。

6、結合需求。結合自己對電腦的需求,來選一套適合自己的搭配。

7、推薦搭配。如果電腦是用來制圖和設計的,那就需要一個大緩存的CPU,顯卡一般就好。如果電腦是用來打游戲的,可以把大部分預算都用在顯卡上,來提高游戲的畫面伍吵感。

閱讀全文

與怎麼配自家電腦cpu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cad家居模板 瀏覽:455
朗動導航黑屏維修多久 瀏覽:93
廁所門百葉窗壞了怎麼維修 瀏覽:716
雨具品牌保修 瀏覽:811
華為智能手錶保修時間 瀏覽:965
電路板電感 瀏覽:231
加減法電路 瀏覽:916
免漆傢具板選什麼顏色高貴大氣 瀏覽:8
蘋果保修10年是真的嗎 瀏覽:926
國家電網網上報名注冊怎麼辦 瀏覽:665
維修基金為什麼沒有發票 瀏覽:144
鈴木王電路 瀏覽:749
心柏傢具官網 瀏覽:53
廣信手機保修多久 瀏覽:427
傢具廠電銷怎麼做 瀏覽:943
南京家居城有哪些品牌有哪些 瀏覽:849
汽車售後維修免費換件賬務處理 瀏覽:730
k11防水砂漿可以管多少年 瀏覽:570
南平家電維修信息中心 瀏覽:828
小站哪裡有暖氣維修 瀏覽: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