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做競品分析
1、客觀分析
即從競爭對手或市場相關產品中,圈定一些需要考察的角度,得出真實的情況,此時,不需要加入任何個人的判斷,應該用事實說話,主要分析市場布局狀況、產品數量、銷售情況、操作情況、產品的詳細功能等。
2、主觀分析
這是一種接近於用戶流程模擬的結論,比如可以根據事實或者個人情感,列出對方門店的優缺點與自己所銷商品的情況,或者競爭對手競品與自己產品的優勢與不足。這種分析主要包括:用戶流程分析、產品的優勢與不足等。
3、競爭對手的銷售商品類別分析
競爭對手和周邊門店的商品類別銷售數據對商品的銷售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比如一家做時尚休閑服飾品牌的商店,商品類別非常廣泛,而隔壁有一個定位與自己完全相符的專業牛仔品牌專賣店。
這時自己的牛仔服飾銷售數量肯定會受到沖擊,那麼在訂貨管理中就要避開與之相近的牛仔款式,而挑選與之有一定差異的牛仔款式,並減少牛仔服飾的訂貨數量。
(1)家電怎麼做競品分析擴展閱讀:
競品分析的書寫結構,典型的有兩種:橫向與縱向。
1、橫向:將需要做分析的方向列出,然後分別觀察和比較對手情況。最後得出評分表、比較表、各式圖型或結論陳述段落。
2、縱向:將所有對手或相關產品列出,分別體驗並撰寫需要分析的點。因為每個對手或產品具有的點並不完全相同,比如綜合門戶和垂直網站,他們所包含的東西肯定不一樣,所以,這時候採取縱向評析,是科學有效的。最後得出詳盡的各路產品的打分圖或對比陳述報告。
Ⅱ 2020年空調競品分析怎麼做
空調是家電裡面的大類別,夏、冬兩季需求大,所以市場競爭自然很激烈,要想做好空調競品分析,必須要學會利用慢慢買大數據分析,競品監測工具,通過電商大數據,我們可以獲取空調行業的各維度信息衣機自己的品牌佔比等,至於競品分析,那就用競品監測工具來監測競品的價格、SKU、銷量、銷額、活動、差評情況等等,從而分析競品的優勢、劣勢,來完善自己的產品和營銷策略!
Ⅲ 電商網站分析:如何做競品分析
做競品分析首先要問三個問題: 根據以上三個問題,可以有一個做競品分析的基本思路了。分析競品,分三個步驟: 1.選擇競品,做好定位(選擇兩個產品最好,最多三個) 2.競品分析,得出結論(選擇恰當的分析方法來分析,根據分析得出結論) 3.根據結論,得出建議 一個網站,你要跟根據它的PV(易觀網路:PV)、UV(易觀網路:UV)、IP等多方面的運營數據來得出結論,數據的變化原因是什麼。競爭對手的網站你可以去相互對比,比較趨勢,一般的數據你可以在站長或alexa那找一下,然後再對比多個統計網站,有一些網站它在不同統計網站的數據是不一樣的,不能輕易下結論,多找幾家找正確的數據。 分析維度可考慮以下幾點: 1.運營數據(IP,UV,PV,著陸頁,跳出率等) 2.網站體驗(界面,操作,能用,亮點,優勢等) 再看PC客戶端產品: 剛剛網站的不適用於PC客戶端。你可以查到自己的一些數據,很難難查到對手產品的客戶端的數據,比如一些裝機量、使用時間,這個時候你做競品分析就不能從數據過多入手了,你可以從用戶體驗和產品性能等方面來下手分析,PC客戶端的競品分析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入手: 1.用戶體驗(易觀網路:用戶體驗)(包括產品細節、UI設計、BUG數量和用戶反饋等等) 2.信息架構(從界面、性能、功能完善等多維度入手,把競爭對手的優勢學習,劣勢做預防等等) 3.產品趨勢(從用戶需求、市場需求、競爭需求三個維度入手) 不限以上三個,可自由散發思維。 最後是手機客戶端,移動APP的分析。這次可以有數據了。比如裝機量,你可以從各大網站以及電子市場來綜合一下一個大概,數據可能不是很精準,但可以作為一個分析的維度來做參考性或決策,可從以下幾個維度入手: 1.產品體驗 2.產品數據4.功能對比、需求對比、迭代對比等
Ⅳ 如何進行競品分析
如何開展競品分析
一、以「人」為本的場景分析——你不懂我,憑什麼要求我懂你?
你若不懂得用戶需要什麼?憑什麼要求用戶懂你在傳遞什麼?
做不好的產品大部分源自於不懂用戶,不從用戶這個埠去下鑽。
用戶對你的產品沒有深度交集的原因一般有三個:
沒有get到用戶的利益/興趣點,吸引失敗;
交互過程中的體驗不友好,用戶中途產生了放棄;
用戶自身沒有需求驅動——沒有100分的產品,如果把前面兩點做到位了,相信體驗一定不會糟糕。
那麼,用戶可以通過這個產品為企業帶來什麼?
這里的重點就是場景:當用戶與產品發生交集的時候,交集成為了觸點;觸點串聯起來,就是我們說的場景。觸點比場景重要,因為搞不清觸點就串不出高價值的場景。
知道用戶需求/痛點,分析過觸點輸出了場景之後,便可以開展你的進一步的競品分析工作了。
二、重思路,求結論——六個不可取原則
競品分析的方法論並不是最重要的,我打算把方法論放到最後寫,思路先行。
拿起PPT就開始截圖的行為不可取。
競對的都是最好的認知不可取。
只截圖不分析的方式不可取。
只分析無結論的方式不可取。
只下結論沒有計劃的方式不可取。
有計劃沒重點的方案不可取。
三、競品分析需要有持續的業務/行業認知積累
這里尤其想說學習的重要性,主觀學習的重要性:
每天花10分鍾快閱各類資訊,必讀的有:行業動態、國內外資訊、新業態、國家政策;
每天花10-30分鍾去體驗/了解你的競對;
每天花30-60分鍾去看看消費者對你的吐槽;
每天問自己一遍,今天你是否比昨天進步了?
不要總是說你很忙,大家都很忙。再忙,也是有碎片時間的,這些碎片時間如果可以用來吸收一些碎片化的知識、認知,日積月累,也是相當可怕的。有些你看著眼前不重要的信息、資訊,在某一天某一個時候會真真切切為你帶來價值。
四、淺入深出的競品分析
主要的流程如下:(黃色標記部分為重點難點)
競品分析主要流程
下面,重點講下如何進行競品分析:
1. 確定調研目標
萬事開頭難,競品分析恰恰相反,是開頭容易,越開展越難。核心的目標其實就是為了自身產品提升去尋找機會點,競品分析是需求獲取的渠道之一。
挖掘機會這里重點講一下,就是有一個誤區需要糾正「競品都是好的」這中思維千萬不可以有,競品也有很多缺陷要你去挖掘發現,並且,競品的缺陷恰恰是你的機會點。
2. 選擇競品
這里的重點是:選什麼競品?為什麼選擇他?
關於選什麼競品?
——一般競品數量3-5個之間,本品+核心競對1-2個,還可以補充的是異業或者行業內做的比較優秀的產品。
為什麼選擇他?
——就是選擇標準的衡量,通常可以根據一些網路指數、行業排名、業務相似程度來確定競品。
3. 場景化競品
以用戶為中心的前提是清楚地知道用戶的需求。
從需求出發,以觸點為重點,以實現產品目標為導向,輸出競品分析的場景——場景簡單翻譯為「用戶動線」。
如果要對評價的產品做一份競品分析,你應該從什麼場景開始呢?
——圍繞用戶場景,帶入用戶視角,以看評價的場景為例,可以很輕鬆通過用戶觸點抽出用戶看評價時最關注的信息:有評價&有高質量的評價;圍繞這2個核心關注點,再去看本品/競品做的如何。這樣看起來,問題洞察是不是一點也不難。
評價產品的用戶場景
再繼續舉個例子:下圖是場景化競品中關於用戶動線的一個分析,一個頻道頁面中帶入用戶場景,可見該頻道動線比較復雜,用戶在使用中容易搞不清自己在哪裡。頁面層級過深不能快速分發流量,帶來流失的高風險(圖片模糊處理,主要想表達結構)。
場景化用戶分析的動線
繪制上面這樣的動線圖其實一點不難,卻可以快速實現對比。
4. 輸出結論
前面做了很多事情,但我常常形容為草稿紙。競品分析的過程是學習跟自查的過程,通過這樣系統的學習及思考,必須要輸出結論的。
然而在輸出結論的時候,你必須藉助更多的信息來論證你的結論或者你的猜測:數據、用戶需求、經營目標等。
所以,如果把競品分析理解為「截圖貼圖」,說明還處在入門級產品經理階段,充其量算試用期。
5. 宣講報告
其實這里對宣講人要求特別高,因為做競品分析的人是沉浸式的。他自己非常清楚各種模塊怎麼怎麼做的,但如果拿著PPT就長篇大論起來,聽的人會非常累。
宣講核心:
陳述清晰的競品目標,思路,結構;
差異點/你的結論/你結論的原因依據;
你的方案與計劃。
五、基於競品分析的延伸
產品都有極強的生命周期管理,從產品規劃到上線運營的全流程,需要持續對行業動態、產品體驗、價值去分析。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卓越的過程並非一蹴而就,是提升裂變的一個過程,驗證成敗的關鍵即是用戶體量和優質用戶量了。
該方法主要是從產品體驗的角度來講競品分析,實際工作中視覺設計、交互設計、市場營銷、產品運營等角色,運用此方法分析競品體驗,在競品的選擇及分析決策中關注的點會有差異,大的分析思路是一致的。
Ⅳ 競品分析怎麼做
1、客觀結論:
(1)比分類、賽事類系統的市場布局狀況;
(2)它們的數據情況如何(全還是不全,專業程度);
(3)操作情況(刷新、頁面跳轉、查詢等);
(4)界面情況(視覺、布局);
(5)產品的詳細功能點(常規功能、特色功能,實現程度如何);
2、主觀結論:
(1)用戶流程分析(網站可用性、易用性等體驗,喜惡程度);
(2)內部產品的優勢與不足。
(5)家電怎麼做競品分析擴展閱讀
競爭對手和周邊門店的商品類別銷售數據對商品的銷售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比如一家做時尚休閑服飾品牌的商店,商品類別非常廣泛,而隔壁有一個定位與自己完全相符的專業牛仔品牌專賣店。這時自己的牛仔服飾銷售數量肯定會受到沖擊,那麼在訂貨管理中就要避開與之相近的牛仔款式,而挑選與之有一定差異的牛仔款式,並減少牛仔服飾的訂貨數量。
又如自己的同類競爭品牌,其襯衫銷售較好,而自己則是T恤更為強勢,這樣自己在訂貨管理中則把重點放到T恤上,同時研究該品牌襯衫的特點,在自己的襯衫訂貨當中加以區別。
當然,這里所說的訂貨管理的訂貨量減少是指訂貨數量,而不是在款式數量,如果減少了款式數量就會讓整體的陳列和搭配不合理,從而影響整體門店陳列形象。只有充分發揮自身品牌優勢,避開對手的強勢,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於更強的地位。
Ⅵ 做家電品牌的,怎麼利用大數據做競品分析
現在大數據在電商的應用已經越來越全面了,從內部數據,小到競品店鋪的SKU銷量、銷額、投放的渠道、再到外部數據,從大行業的總的產業發展現狀,各個品牌的經營數據現狀,到了解用戶需求,產品價格區間的選擇,當下熱銷的產品規格、發現危機與機會等。而這些分析主要是通過抓取家電的主流平台,如天貓、京東、蘇寧......從品牌到SKU的交易價格、交易量、交易渠道、促銷活動、消費者評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