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麼才能計算出電纜的價格,有沒有什麼簡單的公式 急!
電纜的成本包括電纜所要全部原材料費用、製造費用(工裝模具費用、水電氣費用、材料消耗、人工成本等)、設備折舊費、管理成本費用、財務費用、稅務費用(國稅、地稅等)、利潤等,可見電纜的價格構成有這么多項,不是靠一個簡單的公式就能計算出來的,沒那麼簡單,一般都是按照行業「紅本價」作為參考(「紅本價」是電線電纜行業相關專業機構根據電纜的工藝及相對原材料基礎價格等制定出的指導價),工廠再結合原材料價格變動情況和企業的實際生產成本等因素,在「紅本價」基礎上做上下調整,同時還得兼顧同行之間當前的價格作為參照。總之,電纜的價格制定是一個專業性強且較為系統的工程,不是一個公式一套就計算出來那麼簡單。若價格定得太高,沒人買你的貨,價格定得太低就會虧本。
B. 電纜回收價格計算
這個電纜回收計算是根據型號來算的.例如;電纜型號是3*150+1*120的低壓銅芯電纜,出銅比例是75%乘以今天電纜銅價是60000一噸,得出的就是帶皮電纜的價格45000元一噸,可以按照這個方式計算帶皮電纜的價格,提供型號來這里可以免費計算。
C. 折舊費怎麼算
折舊費的演算法如下:
1、工作量法。該方法應用於某些價值很大,但又不經常使用或生產變化大,磨損又不均勻的生產專用設備和運輸設備等的折舊計算;
2、使用年限法。該方法指按預計的使用年限平均分攤固定資產價值;
3、加速折舊法,包括使用年限數字總和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十一條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按照規定計算的固定資產折舊,准予扣除;
下列固定資產不得計算折舊扣除:
(一)房屋、建築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
(二)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
(三)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出的固定資產;
(四)已足額提取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五)與經營活動無關的固定資產;
(六)單獨估價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的土地;
(七)其他不得計算折舊扣除的固定資產。
D. 折舊費是怎麼算的
折舊費有四種演算法,看你們單位使用哪一種: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這四種方法一般年限平均法用得最廣泛,公式:年折舊額=(固定資產總值-預計凈產值)/使用年限。每月折舊=年折舊額/12.另外不同的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率不一樣,這個你查查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率,看看你屬於哪一種比例。
E. 折舊費怎麼計算
折舊費的計算方式有四種: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又稱直線法,是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內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均是等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l-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年)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據實際工作量計提固定資產折舊額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3.雙倍余額遞減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是在不考慮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年年初固定資產凈值和雙倍的直線法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額的一種方法。
應用這種方法計算折舊額時,由於每年年初固定資產凈值沒有扣除預計凈殘值,所以在計算固定資產折舊額時,應在其折舊年限到期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的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的余額平均攤銷。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2/預計的使用年限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年初賬面余額×月折舊率
4.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又稱合計年限法,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價減去預計凈殘值後的余額,乘以一個以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壽命為分子,以預計使用壽命逐年數字之和為分母的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舊額。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壽命/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和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F. 電纜(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G. 折舊費計算的幾種方法是什麼
折舊方法企業應當根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合理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可選用的折舊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等。
(1)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的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年限×100%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年折舊率年折舊額=(原價-預計凈殘值) /預計使用年限
(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的基本計算公式如下: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3)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年限×100%年折舊額=每年初固定資產賬面凈值×年折舊率採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固定資產折舊,一般應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到期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的凈值平均攤銷。
(4)年數總和法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和×100%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預計凈殘值)×年折舊率
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的復核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H. 變壓器和電纜入固定資產怎麼計提折舊
1、變壓器和電纜入固定資產,按機械設備分類計提折舊。
2、可以按直線折舊法計提折舊,使用年限為10年。
年限平均法是指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定使用壽命內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相等。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 =(1 -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月折舊率 = 年折舊率 / 12
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月折舊率
I. 電線電纜成本計算方法
您好:
電線電纜的成本包括三個部分。
1. 銅材的成本
2. PVC(外邊料皮)的成本
3. 人工的成本
成本的計算方法
銅的成本:
銅重量*銅價格=銅成本
銅的重量=銅的密度(0.0089)*銅絲的體積
銅絲的體積=面積*高度
面積=3.14*半徑的平方以BV2。5平方的銅線為例,用千分尺,可量出銅絲的直徑,如半徑就是1.772 / 2=0.886那面積就=3.14*0.886*0.886 =2.46這個值指的就是平方毫米。之所以BV2.5平方電線。指的就是這個銅絲的截面積是2.5平方毫米。得出了2.46平方,假如這盤電線的長度是100米。那麼這盤電線中間銅絲的重量就是2.46*100*0.0089(重量=面積*長度*密度)=2.1894公斤的銅,2.189*今日銅價(73)=159.8元
159.8元就是銅的原材料成本
PVC外面材料的成本
這個細算很麻煩 ,不過正常情況下,可以用下列方式:
8 10 15 10 14 18
即在國標的情況下,料皮用的少,8元2.5 10元4平方,15元6平方
但在非標的情況下,料皮用的多,10元2.5平方,14元4平方 18元6平方
那這盤BV2.5所使用的料皮就是8元。
人工成本
生產2平方的約需要2元的人工電費。
那麼這盤電線生產出來的總成本就是159.8+8+2=169.8元。
加上點潤就是賣價了。
電纜成本計算
1。導體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銅線徑 G=銅比重 N=條數 K1=銅線絞入率 K2=芯線絞
2。絕緣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
D=絕緣外徑 d=導體外徑 G=絕緣比重 K2=芯線絞入率 C=絕緣芯線根數
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
D1=完成外徑 D=上過程外徑 G=絕緣比重
4。包帶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
D=上過程外徑 t=包帶厚度 G=包帶比重 Z=重疊率(1/4Lap = 1.25)。
5。纏繞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
d=銅線徑 N=條數 G=比重 Z=絞入率
6。編織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
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數 / 25.4 / T
d=編織銅線徑 T=錠數 N=每錠條數 G=銅比重
比重:銅-8.89;銀-10.50;鋁-2.70;鋅-7.05;鎳-8.90;錫-7.30;鋼-7.80;鉛-11.40;鋁箔麥拉-1.80;紙-1.35;麥拉-1.37
PVC-1.45;LDPE-0.92;HDPE-0.96;PEF(發泡)-0.65;FRPE-1.7;Teflon(FEP)2.2;Nylon-0.97;PP-0.97;PU-1.21
棉布帶-0.55;PP繩-0.55;棉紗線-0.48 (均為假比重)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謝謝採納。
J. 我單位有一套電力設備價值24萬,怎麼計提折舊,年折舊率怎麼算,具體分錄。謝謝
該固定資產折舊按照直線法計算,按月計提。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提,從下月起計提;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繼續計提,從下月起不計提。
固定資產年折舊率=(1-殘值率)/預計使用年限
如果是生產車間的電力設備的話,計入製造費用。
借:製造費用—某車間
貸:累計折舊
折舊最低年限應符合稅法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第二款,該設備折舊最低年限為10年。
新企業所得稅法不再對固定資產殘值率的比率作硬性規定,企業應根據生產經營情況、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