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家電大全 > 國家電網固定資產多少

國家電網固定資產多少

發布時間:2022-04-26 17:57:37

Ⅰ 國家電網到底有多強大

說起國家電網,可能很多人的印象就是國企、壟斷、有錢,然而真實情況並沒有這么簡單。強大二字對於國家電網來說絕對是當之無愧,下面就從四個方面來說一下,國家電網到底有多強大。



一、營收,2016年國家電網營收3200億美元,利潤100億美元,名列世界500強第二位,中國500強第1位。
二、技術,中國的特高壓輸電技術在世界上處於領先水平,2013年我國已經建立了系統的特高壓與智能電網技術體系,編制相關國際標准19項,特高壓交流電壓已成為國際標准電壓。2009年,全球首個特高壓交流線路,晉東南-南陽-荊門1000KV高壓線投入使用。2016年,准東-皖南11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開工建設,全長超過3324公里,是世界上等級最高輸送量最大、傳輸距離最長的線路。



三國際布局,國家電網海外布局已成規模,境外投資總額超過100億美元,境外資產總額達400億美元,已投資運營菲律賓、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亞等7個國家和地區的骨幹能源網。投資的輸變電工程更是遍及多個國家和地區,境外投資項目無一虧損,全部實現盈利。據悉國網的目標是到2020年,海外電力資產規模達到公司總資產的10%,國際業務利潤貢獻超過20%。



四服務,國家電網覆蓋國土面積的88%以上,供電服務人口超過11億人,東部沿海不用說,但是西部偏遠地區自然條件惡劣,電網建設成本高,有些村子只有幾戶人家,可能100年也收不回建設成本,但是照樣可以用上比較穩定的電。說完基礎設施建設,咱們再說說故障搶修,一般情況下,打客服電話95598報修之後,最多不超過兩小時工作人員就會趕到現場處理

Ⅱ 蒙西電網中的蒙西指的是

蒙西電網中的蒙西指的是內蒙古西部,蒙西電網是全國唯一獨立的省級管理電網企業。

負責除赤峰、通遼、呼倫貝爾、興安盟之外自治區其餘8個盟市供電營業區的電網建設、經營、管理和農電工作,同時受自治區委託,管理自治區電力設計、電力科研、電力施工等國有企業。

經營范圍:電力供應、技術服務,蒸汽車熱供應,電力工程勘察設計,企業自產產品及相關技術出口業務;企業生產、科研所需原輔材料,機械設備,儀器儀表,零配件等商品及相關技術進口業務;承辦中外合資經營、合作生產及開展三來一補業務。

(2)國家電網固定資產多少擴展閱讀

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5年公司售電量完成1365億千瓦時的既定目標,其中,大用戶直接交易電量突破560億千瓦時;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7億元,「十二五」連續第四年完成投資超100億元。

農村牧區「十個全覆蓋」通電工程和農網升級改造、技改工程完成投資38億元,新能源轉網電工程全面超額完成,邊防哨所新能源轉網電任務按要求完成,蒙西地區城鄉主配網供電服務保障能力不斷提高。

蒙西電網成為全國第一個輸配電價改革試點省級電網,蒙西地區38個售旗縣電力公司全部實現直供直管,多經企業改革邁出實質性步伐。

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正式落戶,第一批10個改革發展重要課題研究全面推開,首次承擔的國家「863」項目「大規模風電與大容量抽水儲能在電網中的聯合優化運行技術」順利通過驗收,公司創新發展能力進一步提升。

Ⅲ 國家電網財務會計專業大綱

(財務會計類專業 2018 版)
一、公共與行業知識(20%)
類別 序號 主要知識結構
一般能力 1 言語理解:對語言文字的綜合分析能力
2 數理思維:快速理解和解決算數問題的能力
3 判斷推理:根據一定的先知條件,通過自己擁有的知識、思維進
行判定、推斷,對事物得出自己的結論的能力

4 資料分析:主要包括文字類資料、表格類資料、圖形類資料和綜合類資料四種基本形式,綜合考查應試者的閱讀、理解、分析、
計算等方面的能力
企業文化、電力與能源戰略 5 參見《國家電網公司企業文化、電力與能源戰略》題庫
形勢與政策 6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現階段的重大方針政策,2017 年 1 月至
今國際、國內的重大時事
二、專業知識(80%)
財務會計類
主要課程 序號 主要知識點

計算機基礎 1 計算機基礎知識(計算機定義、計算機系統的組成、數據的表示
與處理、操作系統)
2 網路技術基礎(計算機網路定義、計算機網路組成、區域網、
Internet 及應用)
3 多媒體技術基礎(媒體定義、多媒體組成、多媒體應用)
4 信息安全技術(計算機網路安全、計算機病毒及防範)
5 信息科學前沿(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數據挖掘、物聯網)

會計 6 會計基本准則
7 會計科目、賬戶和復式記賬
8 會計憑證與會計賬簿
9 賬務處理程序
10 財產清查
11 貨幣資金及應收、預付賬款
12 存貨
13 固定資產
14 投資性房地產
15 長期股權投資
16 無形資產
17 資產減值損失
18 金融資產
19 負債
20 所有者權益
21 收入、費用與利潤
22 所得稅
23 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
24 財務報告
25 職工薪酬

Ⅳ 國家電網為何大手筆投資媒體

自2013年下半年起,各大財經媒體對國網的「負面報道」幾乎銷聲匿跡,國網的投資效果立竿見影。
國網投資媒體的案例,反映出資本和新聞之間的微妙關系。在中國,資本曾經幫助市場化媒體快速成長,但它同樣可以成為扼制新聞自由的強大力量。事實上,不僅中國,全世界都是如此。
近日有網路媒體(新浪微博:財通社)報出,國家電網公司繼5000萬元投資21世紀網(21世紀報系旗下的專業財經網站)後,又斥資1.6億元投向第一財經集團,並獲得一個董事席位。
「財經十一人」通過可靠渠道,驗證了上述訊息。從兩年前開始,國家電網就開始頻繁與包括第一財經、21世紀經濟報道、南方周末、財經雜志在內的國內知名市場化媒體接觸,洽談投資事宜。知情人士透露,「但凡是業內報的上名的,國網基本上都接觸過」。而且國網的上述兩項投資行為,早在2013年就已經完成了。
從2011年開始,由於受到新媒體的沖擊,傳統紙媒日漸式微,經營情況每況愈下,自2013年達到了最低點。市面上的知名財經媒體,廣告收入的下滑幅度平均超過20%。不斷有紙媒因經營狀況出現問題而停刊。
在傳統媒體時代,廣告是紙媒盈利的關鍵,但是新媒體改變了受眾的閱讀習慣,進而沖擊了紙媒的商業模式。直到現在,紙媒行業還沒有完成新的商業模式轉型,預計2014年紙媒整體經營狀況仍將呈下滑趨勢。
相較於媒體行業的低迷而言,國家電網則是財大氣粗。公開資料顯示,2012年國網的利潤總額達到620億元。2013年《財富》雜志評選的世界五百強中,國網位列第七,年利潤總額達到123.17億美元,年營業收入達2984.48億美元。
國網和紙媒的強弱對比可見一斑。對於國網來說,紙媒經營業績的不斷下滑,意味著抄底時刻的到來。不過,在傳統認知中,電力行業屬於B2B行業,較為封閉,沒有投資傳統媒體的動機。在國內,不要說投資媒體,在平面媒體上投放廣告的能源企業都少之又少。
這正是國網上億元投向媒體引發關注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唯一合理的解釋是,這是國家電網消除所謂「負面報道」,營造有利輿論環境的一種手段。
事實上,作為電力的經銷商,國家電網並非傳統的B2B電力企業,他們同樣具有B2C的某些特徵,與民眾日常生活緊密相連。而正是市場化媒體的反復報道,國家電網在民眾心目中的形象已經和「壟斷」劃上等號,特別是目前改革成為輿論焦點,打破電網壟斷,促進市場競爭,甚至拆分國家電網的呼聲也日益高漲。
主張「改革和發展」的市場化媒體曾是這場輿論戰的急先鋒。其中最為著名的兩篇報道是《財經》雜志的「誰的魯能」和《商務周刊》的「國網帝國」,前者揭示了國家電網旗下國有電力企業在改制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直接導致魯能集團私有化流產。後者系統梳理了國網近年來的商業行為及其背後深意,但與「誰的魯能」結果迥異,此文成了《商務周刊》停刊的導火索。
梳理近年來市場化財經媒體針對國網的「負面報道」主要可分為如下幾類,無一不讓其如坐針氈:
第一,呼籲電力體制改革,打破電網壟斷,甚至要求拆分國家電網。
第二,呼籲謹慎投資交流特高壓。一位「十二五」電網規劃專家組成員告訴「財經十一人」,如果沒有市場化媒體的「輪番轟炸」,國家電網近萬億元規劃的特高壓電網投資或許早已上馬。
第三,呼籲解決光伏和風電等新能源並網問題。分布式能源的快速發展,引發了一系列並網問題,有些確為國網之責,有些則是規劃無序、電源發展過快的問題,但媒體無一例外將其視為國網壟斷的又一例證。
要打破這樣的輿論環境,必須有所作為,國網做出的選擇,是直接投資處於風雨飄搖之際的市場化媒體。在當今中國有兩種輿論場,一種是官媒主導下的官方輿論場,另一種是市場化媒體營造的民間輿論場,兩個輿論場議題有異,玩法有別。國網深諳此道,前者只需依靠政治力量施壓,後者則需要通過資本的力量才可徹底解決問題。
自2013年下半年起,各大財經媒體對於國網的「負面報道」已經銷聲匿跡,各大市場化媒體一線采編人員,均不同程度上感受到了「涉及國網」報道的壓力。
2014年國家電網公司年度工作會議上透露的「國家電網計劃2014年固定資產投資4035億元,其中電網投資達到3815億元」工作重點即為,「力爭今年核准並開工6條交流4條直流特高壓項目」。
雖然紙媒的經營已經每況愈下,但其依然擁有一大批采編精英人才,可以源源不斷的生產出新聞產品,從商業的角度來看,年營收超萬億的國網,1億元投資媒體為特高壓等一系列重點投資行為鋪路,這是筆劃算的買賣。
國網投資媒體的案例,反映出資本和新聞之間的微妙關系。在中國,資本曾經幫助市場化媒體快速成長,但它同樣可以成為扼制新聞自由的強大力量。事實上,不僅中國,全世界都是如此。

Ⅳ 我就要到迪慶州供電局工作了 那裡生活環境怎麼樣,治安方面,食宿方面。亂嗎冷嗎應該不能用落後形容吧

在電網公司下屬的供電局工作了好幾年了,在看看別的師兄在別的單位工作的境況,給即將入職的畢業生談談自己的工作感受。國家電網公司是2002年從原來國家電力公司分離出來的特大型國企,似乎去年還率領中國其他14家企業進入世界500強了.----因此,你如果想了解國企,那麼這個企業將會是個令你滿意的案例.國家電網公司和南方電網公司以嶺南水系為界劃定了各自的地盤.他們共同的母親---原國家電力公司的固定資產約2.2萬億,佔到國家固定資產11萬億的1/4左右.2002年, 他們的這個母親產下了包括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國電公司,華能公司,華電公司,中電投等等十一家電力企業. 湖北電力公司棣屬於國家電網公司,處於華中網局的管轄范圍.華中網局就是去年一下子抓了好幾十人,至今仍然有20左右在面壁思過的那家公司-----相信大家已有耳聞.湖北省各地市的供電公司均是湖北電力公司的派出機構.地市供電公司一般下設變電部(專管把高電壓變成低電壓),輸電部(專管電力線路),調通部(電力調度與通信),以及若干個縣級供電公司.

2,待遇情況
很多同學找工作首要關心的是企業的工資待遇.但是大多數企業是難以明確的告訴你具體的工資獎金數額的,電力系統企業更是如此.因此,同學們很難知道這個企業究竟能給你多少salary,一來即使問了,別人也不一定告訴你;二來即使跟你講了也不一定準確;三來這里的職工很少計算自己全年所得,因為別人都有的那我便也有,如此便不用操心費神的計算了;四是很多人根本也沒有弄清楚自己一年究竟拿了多少. 如果你不小心簽約了某地市供電公司.那麼你在7月15日之前報道,你便拿到7月份整月的實習工資,並且工齡從7月1日開始算起.在31日之前報道,便只能拿半個月的實習工資了.實習工資每月約800元多一些,在你一年的實習期里每個月只拿這么多,期間,遇到十一,給你發一半的獎金,遇到元旦也有一半,春節也有一點,如果你是女孩子,到了三八,或許給你發一大堆卷紙,一些衛生用品,(內衣有時也會發的:)). 實習期過後,你便成為正式職工了.如果你是技術類專業,你很可能定為10崗.此時,你的基本工資為0.35k,其中包括你技能工資,工齡工資,電貼,報貼,住房補助等等,你的崗位工資約1.2k,加上誤餐補助等等一些東東,你的月資為1.8k左右.工資年收入為23k. 獎金包括1k左右的安全獎,5k左右的資產經營獎,2k左右的五一勞動獎,1k左右的十一獎,2k左右的元旦獎,5k左右的年終獎.亂七八糟的一些獎項暫且作數16k吧.獎金隨著各個年度的變化很大. 福利分為基本養老保險,補充養老保險,住房公積金,各地建帳的比例可能不一.單位大約承擔0.6k/每人. 以上三項相加,你一年的總收入會是45k左右. 另加一些灰色收入: 如從單位"拿"一卷2*4mm的照明線路啊,作假400rmb;從單位"借用"200m電纜裝修房子啊,作假2k;變電站把廢棄的電纜給私賣了啊,工程班把銅排給做廢品處理了啊,Cu作假20元/kg;工程費用啊,滯納金啊,....名目眾多.@%$^#$&@7不過建議偶爾為之,最好不為,因為涉及到個人的道德的問題,但也不能太脫離群眾了. 以下是一些其他單位的薪資情況:
武漢供電公司:同崗位比其他地市公司每月多出1k
湖北電力公司,網公司:如果你不小心弄到了某一個科室,原後又遇到了象原網公司林老總(現正在其老家面壁思過)這樣惠澤一方的"好"領導,那你便偷著樂吧-----不過這個可能性比較小.透露一下:或許調通公司還是要人的.
建設銀行湖北總部:如果你是信息類專業,則為60k/y;如果你簽到某地市,或是武漢的哪個支行的某儲蓄所的某門面,那麼你現在便開始准備毀約吧,不死心的話等到7月到單位看過以後再毀約也不遲,當然你要是在那地方奈下去了不走那便是死不悔改了.
湖北招行:職工較少,待遇65k/y
地市移動通信公司:人均產值約200萬,60k/y,一崗的差別較大
地市電信公司:40k/y左右
國稅局,地稅局:問過武漢一哥們,聲稱2k/y,鬼也不相信,這個應該只是他們待遇中的一部分.地稅弱於國稅
公務員:各單位各職位差別較大,某同學(重點本科MBA已畢業省直單位)透漏:2.5k/m,他的確是養的很肥,估計這里定餓不死人的
華電公司湖北新廠:年資60k,外加單位的一些股票(把國有資產轉化為私人財產的一種有效方式,或者說是國企對其員工的一種有效的激勵機制),住房公積金300+300,一些福利,單位有房,水電氣全部免費.其他新廠的情況基本類似.(此處僅適用於新廠,即每120萬千瓦裝機不足500正式員工的電廠)
(看以上工資待遇,就知道了中部為什麼塌陷了)

3,電網公司的文化,公司人力資源
這個企業通常自詡為科技密集型企業,或許湖北省電力公司也曾到武大請過兩個學生來做過CI設計,於是常常聽人說要創建什麼學習型企業啊,有人甚至提出要秉承快樂工作,快樂生活的理念.這里的管理者通常也自詡為已建立起了扁平模式的管理體系.這里的科技是有的,但是不多,也沒有太多自己的核心技術.有的只是作為電網運營商的行業優勢;學習在這里也是有的,前不久還每個人發了一本<>(沒有任何借口),這里用10kRMB可以弄來一個本科文憑,可以換來在工資單上多出其他人員2RMB的報刊補貼:),難以想像的是這里充斥著大量的甚至不懂得電工基礎知識的領導,(甚至你的小頭目曾經初中尚未畢業就被招進了單位),他們會怎樣的引導員工進行技術學習?於是這里的學習大都是讀讀報紙,喝喝茶,聊聊天.這里的工作除了老總比較愉快外,其他人員只能說是較為安逸罷了.這里的既得利益者整天的吃喝玩樂,還會在意什麼樣的管理模式?他們的管理只是對天祈禱:千萬別出什麼安全事故,別出什麼亂子好了.他們的願境只是,偷偷的受點賄賂啊,官再升一點啊."吃,喝,玩,樂"便成了這里的生活哲學.關系,派系成為這個企業核心文化最好的標示.這些關系裡麵包羅了親戚關系,裙帶關系,利益關系.利益成為維系關系最為重要的紐帶,也成為新的關系建立起來的原始的動力.個人要維系你的上升途徑,需要實現個人的經濟利益,那麼你需要一一拜訪你的領導,宴請各利益相關者.各二級單位亦需要送紅包,宴請資金鏈的上游科室.關系在這樣的企業中發揮到了極致.本公司對外則力爭樹立起"坑,蒙,騙"的良好形象.報裝費用便是電力企業把一部分電力網路增容費用間接的轉嫁給了用戶.對某些大型負荷點收取數額龐大的增容費用.制定了各種收費方式由你挑,但選來選去虧的不會是電網公司.要求一些大型用戶裝上低周減載裝置,但該裝置甚至未曾經過准確的校驗,滑差閉鎖等很多人根本就模擬不出來,還收取價格不菲的工程費用.對用戶工程更是漫天要價,凡此不一而足.至於騙吃騙喝的事情就更不用提了.曾經參與了N次飯局,本單位職工對外表現出的蠻橫的確讓我感到羞愧,但對這一切,似乎均已被社會認同,已經為供求雙方所適應了.------看來全國人民都睡了.經歷過由於工作人員的錯誤,導致用戶電容器全部燒損,而把責任全部轉嫁給用戶,最後還弄了筆重新安裝的費用.----臉紅啊
電網公司是一個有些年頭的國企了,估計再過若干年也倒閉不了.可以把它比如成為一艘航母,但它是一條要沉而未沉的航母.在其上,有精英,但更多的是糟粕,這些人塞滿了甚至附著在這條船的邊緣,於是船快要沉沒了.但我們偉大的黨說了的,一切要從穩定出發,一切要從大局出發,所以這只船便沒有沉沒了:)電網公司職工類別眾多,等級森嚴,有正式的全民員工,有集體職工,還有農電工,土地工,臨時工等等.以一個4000人的電力公司為例,4000人中有接近一半是全民職工,全民員工中有約不到150人擁有原始的大學本科學歷.這些人中,上海交通大學的我接觸過3人,均是95年以前不小心來此的,華工的接觸了多人,其中一個是93年華工計算機的應屆碩士,現在已經跳槽了,也有計算機的,有電氣的.原來水利電力大學的也有一些.----但這些學校的單位子弟少有回到本單位的.更多的是一些其他的學校,如現在的三峽大學,長沙電力學院,華北電力學院,鄭州電院等等. 但2000人中擁有大專大本文憑的就不計其數了.我來本單位報道後,曾經先後代別人考試30多場次(本性不想為之但勉而為之),涉及英語,電子,電工,信息,控制,經濟等多門函授課程,也代人寫過文章,由此可見一斑.後來我道聽途說的知道了,原來我們這里曾經有人在半年之內弄到了某名牌大學的專科本科文憑----偶驚為天人.這里還有為數眾多的碩士學歷人員,有原來華工的,也有原來水利電力大學的,有中南財經大學的,單位現在還有幾個人在武大混在職.這些碩士中甚至有人連簡單的職稱英語考試也搞不定.武大的研究生同學們注意了:當你的導師要求在你的論文後邊加上一個人的名字的時候,你一定要堅決的抵制,以鏟除水貨誕生的土壤啊:).也不知道省公司的璋璋同志有沒有也弄個專科,再來個本科,原後再來一個小碩,再接著掛個博.不過璋璋同志越級給溫溫總理寫信,不懼三峽,柳絮排馬的工夫可見一斑,當然勇氣也可嘉.

2000年前後,電力公司面臨減員壓力,同時各地市電力公司的地理位置較偏,工作性質不好, 以及職工福利減少,各高校研究生又闊招,外部公司吸引力進一步擴大,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而其時湖北電力公司自我感覺正過於良好,因此出台了一個招聘的政策----在其中列舉了包括清華北大在內的35所高校,在其後說明只招收這么些學校的學生.其中武漢包括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原華工,原武大,財大四個學校.因此地市公司在此間遭遇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人才流失,在畢業生中盡失信譽.2000年之後來此的重點院校畢業生悉數紛紛離開,98年前後來此的武大華工畢業生所剩無幾,留下的基本都是有家有口的了,離開的基本都是精英.再回頭看一下2004年度某地市公司招聘的6個畢業生的簡單資料吧:
華工電氣學院畢業生一名:79年出生,曾在原水利電力大學讀專科,專升本未果,重新高考,轉戰華工,經過關系進入該學院.
中南民族學院電子信息本科畢業生一名:81年出生,165cm,是否子弟不詳.關系戶之一
湖北經濟貿易大學(民辦):財會專科生一名,子弟
黃岡師范專科學校計算機專業本科生一名,曾念過三個高三,81年出生,子弟. 湖北師范學院英語本科畢業生一名,TEM-4過否不詳.子弟
三峽大學畢業生一名,子弟.
這樣的6人中,有3人曾表示要考研究生離開:)
這里的人力資源部里基本沒有真正學習人力資源出身的.記得剛到單位報道後,某天飯後聽過時任勞資科長談到"要電氣的,我到水院去招;要財會的,到財大去招人;至於計算機專業的現在人人都會用電腦了,招過來也沒什麼用."----無知而又膚淺得可怕.如果你辛辛苦苦的考了計算機專業,而又象我一些同學那樣的努力學好編程,做過ORACLE的開發,但惟獨從來沒有自己裝過機,那麼你如果遇到了這樣的領導便壞菜了.哪天他把你叫到她的辦公室去處理一個小的故障,而你沒能搞定,那麼你便等著接他那句"裝機都不會還是學計算機的!?"吧.

記得在省公司麵食時,我很張狂,開玩笑的問過一老太太:你看我象人才吧?後來才知道了那老太太是省公司人力資源部的長官,不知道她是否是學人力資源出身的:)

4,工作環境,職業培訓,個人發展等
電網公司總體來說屬於技術導向型企業,盡管近期有做大營銷的趨勢.技術類專業畢業生,若是沒有基層崗位上的工作經歷,會缺乏對電網設備的深入了解,不會擔負起大型工作的指揮的,因此也缺乏了上升空間;如果進入基層班組,倘若你是孤軍奮戰,那麼你便開始漫長的煎熬吧-----這是一對矛盾.對於大多數學工程科學的畢業生來說,從做技術到技術管理是一道坎.如果你是分配過來的技術類型專業的畢業生,譬如電氣,電子,計算機等等專業的,那麼:
1,你很可能要去一個郊區的變電站值班.你可以休息4天原後工作兩天,這兩天中你可以進行8小時的輪值---這樣的作息對於備戰研究生考試倒是可以接受的.轉正後你可以拿到副值10崗的工資.原後你便在這里日復一日重復著這樣的日子,沒有領導來過問你,也許某天領導突然記起來了你也說不準,你就這樣的獨自忍受著孤寂吧.或許在某個雨夜,你可以看到漂亮的閃絡,蘭色的火焰一直延續到瓷柱的底座;你或許可以有幸聽到變壓器發出低沉的牛叫的聲音,原後你看到變壓器油沖出十幾米高,原後整個城市便陷入了黑暗中了----這種情況偶也只聽說過沒有見過:);你或許可以看到並車不成功後轉輪飛出幾十米的壯闊場景;你或許可以見到避雷器巨大的爆炸.----生活就這么平淡,你隨時都期待著有些異樣新鮮的出現.但這些現象你一輩子見一次也就夠了,最好還是不要見的好:).另外,站里是可以上網的,可以看看電影,但是如果被領導抓了可就壞拉.當你在變電站值班5年後,你可能從副職,升到了正值,原後到了技術員,又過了若干時候,你的哪位英明的領導突然記起了你,把你安排到了某二級單位的科室裡面,也算是完成了從做技術民工到技術管理的轉變了.偶見了一個華工的,幹了有十多年了,領導至今也沒有記起他來:(

2,當然你也可以去做繼電保護,或搞高壓試驗,或是遠動,這么幾個班組在電網公司屬於重點班組.如果你做了繼電保護,那麼你需要用大半年的時間來學習摸索,以熟悉各類保護的邏輯迴路,操作迴路,此後你便成了一名從事繼電保護技工的助理工程師工人了.你可以Put you in the list了,你可以盤算著生技部繼電保護專責或者是整定專責什麼時候能被提升,部門繼電專責什麼時候被調動,班上的師兄什麼時候能到科室里去,在掐指一算,你還不等上七八年才弄個管理崗啊-----老天啊!這期間,如果有工程項目,那麼你便要鑽電纜溝,爬電纜夾層,你有時候需要接端子排,原後對設備進行測試,如果某運行中的設備故障報警了,即使是深夜,你也必須前往處理.

3,當然,你也可以去抄電表,收費.自己弄個小踏板,拎個小皮包,-----呵呵,這個比較好玩.
除了上面的這些,當然你還有一些別的去處.
如果你是某文科專業的畢業生,如果你又不是那麼幾所特有名的學校的相應財會專業的,倘若沒有關系,千萬不要來這里好了.對於這些專業的反例太多了.一重點院校(原來老牌子的重點)會計本科畢業生從財務到調通的財務,現在被扁到了遠動班了,以後估計就要拉電纜了.一工商管理的(也是名校)現在還在設計院.-----這兩位在你們的一些校友錄上應該查的到的.商學院倘且如此,就更別說外語,中文,法律等專業了.一學德語的女生在遠動呆了幾年, 終於去成了Deutsch.一學經濟終於不能忍受開關班的折磨而選擇了離開,去了Cal國.一經濟系畢業生終於放棄了抄電表的生活而去了Austr洲了.於是這里沒有真正的市場營銷,更沒有滿意度等等參數的調查分析了.這里在市場方面的動作都是自上而下的,省公司有什麼動作,有什麼風聲,地市便跟風好了.
這里有安全方面的教育,但基本沒有業務技術方面的培訓,更談不上完善的職業培訓體系了,大家都是自學成材的.對於電網公司核心技術之一的繼電保護,一電氣的本科生自學成材需要大半年的時間,對於一中專生或技校的學生,通常需要3~4年或者更長.技術培訓在這里大都依賴廠家,省公司老總璋璋同志在一篇講話中曾說:"要加強技術人員的培養",就這一句話,可以理解為我們的璋璋老總在向廣大的畢業生同胞們發出深情的邀請:偶們這里可以為廣大畢業生提供廣闊的個人發展空間-------你們可以來偶這里做個技術民工的拉~~~ 當然,如果你來這里一下子就當了某科長,或某處長,那麼你會比絕對大多數的外企待遇要好,壓力要小,

Ⅵ 國網公司固定資產分多少類

1、按經濟用途區分,固定資產可分為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和非生產經營用固定。
2、按使用情況區分,固定資產可分為使用中固定資產、未使用固定資產和不需用固定資產。
3、按所有權區分,固定資產可分為自有固定資產和租入固定資產。

Ⅶ 國家電網一年納稅多少億

30億。公司作為關系國家能源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以建設和運營電網為核心業務,承擔著保障更安全、更經濟、更清潔、可持續的電力供應的基本使命,經營區域覆蓋全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覆蓋國土面積的88%,供電人口超過11億人,公司員工總量超過186萬人。 公司在菲律賓、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2016年,國家電網以3055.68億元的品牌價值榮登本年度品牌價值榜首,公司位列《財富》世界500強第2名 ,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業企業。 公司實行總經理負責制,總經理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2017年6月,中國國家電網斥資24億元收購希臘國家電網24%股權。2018年9月2日,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發布「2018中國企業500強」排行榜,國家電網以23581億元位居第一位。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第2名。誠信」,是企業立業、員工立身的道德基石。
【拓展資料】
每一位員工、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單位,每時每刻都要重誠信、講誠信,遵紀守法、言行一致,忠誠國家、忠誠企業。這是公司履行職責,實現企業與員工、公司與社會共同發展的基本前提。

「責任」,是勇挑重擔、盡職盡責的工作態度。

公司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擔負著重要的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每一位員工都要堅持局部服從整體、小局服從大局,主動把這種責任轉化為貫徹公司黨組決策部署的自覺行動,轉化為推進「兩個轉變」的統一意志,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強勁動力,做到對國家負責、對企業負責、對自己負責。

「創新」,是企業發展、事業進步的根本動力。

公司發展的歷程就是創新的過程,沒有創新就不可能建成世界一流電網、國際一流企業。需要大力倡導勇於變革、敢為人先、敢於打破常規、敢於承擔風險的創新精神,全面推進理論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實踐創新。

「奉獻」,是愛國愛企、愛崗敬業的自覺行動。

企業對國家、員工對企業都要講奉獻。在抗冰搶險、抗震救災、奧運保電、世博保電等急難險重任務面前,公司員工不計代價、不講條件、不怕犧牲,全力拚搏保供電,這就是奉獻;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緩解煤電油運緊張矛盾、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措施等重大考驗面前,公司上下堅決貫徹中央的決策部署,積極承擔社會責任,這也是奉獻;廣大員工在平凡的崗位上恪盡職守、埋頭苦幹,腳踏實地做好本職工作,同樣是奉獻。堅持在奉獻中體現價值,在奉獻中贏得尊重,在奉獻中提升形象

Ⅷ 供電局很好嗎

在供電公司待了這些年再加上一些師兄師姐的感受特寫此感受送想進國家電網的師弟師妹們,1,電網公司簡介 國家電網公司是2002年從原來國家電力公司分離出來的特大型國企,似乎去年還率領中國其他14家企業進入世界500強了.----因此,你如果想了解國企,那麼這個企業將會是個令你滿意的案例.國家電網公司和南方電網公司以嶺南水系為界劃定了各自的地盤.他們共同的母親---原國家電力公司的固定資產約2.2萬億,佔到國家固定資產11萬億的1/4左右.2002年, 他們的這個母親產下了包括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國電公司,華能公司,華電公司,中電投等等十一家電力企業. 湖北電力公司棣屬於國家電網公司,處於華中網局的管轄范圍.華中網局就是去年一下子抓了好幾十人,至今仍然有20左右在面壁思過的那家公司-----相信大家已有耳聞.湖北省各地市的供電公司均是湖北電力公司的派出機構.地市供電公司一般下設變電部(專管把高電壓變成低電壓),輸電部(專管電力線路),調通部(電力調度與通信),以及若干個縣級供電公司.

2,待遇情況
很多同學找工作首要關心的是企業的工資待遇.但是大多數企業是難以明確的告訴你具體的工資獎金數額的,電力系統企業更是如此.因此,同學們很難知道這個企業究竟能給你多少salary,一來即使問了,別人也不一定告訴你;二來即使跟你講了也不一定準確;三來這里的職工很少計算自己全年所得,因為別人都有的那我便也有,如此便不用操心費神的計算了;四是很多人根本也沒有弄清楚自己一年究竟拿了多少. 如果你不小心簽約了某地市供電公司.那麼你在7月15日之前報道,你便拿到7月份整月的實習工資,並且工齡從7月1日開始算起.在31日之前報道,便只能拿半個月的實習工資了.實習工資每月約800元多一些,在你一年的實習期里每個月只拿這么多,期間,遇到十一,給你發一半的獎金,遇到元旦也有一半,春節也有一點,如果你是女孩子,到了三八,或許給你發一大堆卷紙,一些衛生用品,(內衣有時也會發的:)). 實習期過後,你便成為正式職工了.如果你是技術類專業,你很可能定為10崗.此時,你的基本工資為0.35k,其中包括你技能工資,工齡工資,電貼,報貼,住房補助等等,你的崗位工資約1.2k,加上誤餐補助等等一些東東,你的月資為1.8k左右.工資年收入為23k. 獎金包括1k左右的安全獎,5k左右的資產經營獎,2k左右的五一勞動獎,1k左右的十一獎,2k左右的元旦獎,5k左右的年終獎.亂七八糟的一些獎項暫且作數16k吧.獎金隨著各個年度的變化很大. 福利分為基本養老保險,補充養老保險,住房公積金,各地建帳的比例可能不一.單位大約承擔0.6k/每人. 以上三項相加,你一年的總收入會是45k左右. 另加一些灰色收入: 如從單位"拿"一卷2*4mm的照明線路啊,作假400rmb;從單位"借用"200m電纜裝修房子啊,作假2k;變電站把廢棄的電纜給私賣了啊,工程班把銅排給做廢品處理了啊,Cu作假20元/kg;工程費用啊,滯納金啊,....名目眾多.@%$^#$&@7不過建議偶爾為之,最好不為,因為涉及到個人的道德的問題,但也不能太脫離群眾了. 以下是一些其他單位的薪資情況:
武漢供電公司:同崗位比其他地市公司每月多出1k
湖北電力公司,網公司:如果你不小心弄到了某一個科室,原後又遇到了象原網公司林老總(現正在其老家面壁思過)這樣惠澤一方的"好"領導,那你便偷著樂吧-----不過這個可能性比較小.透露一下:或許調通公司還是要人的.
建設銀行湖北總部:如果你是信息類專業,則為60k/y;如果你簽到某地市,或是武漢的哪個支行的某儲蓄所的某門面,那麼你現在便開始准備毀約吧,不死心的話等到7月到單位看過以後再毀約也不遲,當然你要是在那地方奈下去了不走那便是死不悔改了.
湖北招行:職工較少,待遇65k/y
地市移動通信公司:人均產值約200萬,60k/y,一崗的差別較大
地市電信公司:40k/y左右
國稅局,地稅局:問過武漢一哥們,聲稱2k/y,鬼也不相信,這個應該只是他們待遇中的一部分.地稅弱於國稅
公務員:各單位各職位差別較大,某同學(重點本科MBA已畢業省直單位)透漏:2.5k/m,他的確是養的很肥,估計這里定餓不死人的
華電公司湖北新廠:年資60k,外加單位的一些股票(把國有資產轉化為私人財產的一種有效方式,或者說是國企對其員工的一種有效的激勵機制),住房公積金300+300,一些福利,單位有房,水電氣全部免費.其他新廠的情況基本類似.(此處僅適用於新廠,即每120萬千瓦裝機不足500正式員工的電廠)
(看以上工資待遇,就知道了中部為什麼塌陷了)

3,電網公司的文化,公司人力資源
這個企業通常自詡為科技密集型企業,或許湖北省電力公司也曾到武大請過兩個學生來做過CI設計,於是常常聽人說要創建什麼學習型企業啊,有人甚至提出要秉承快樂工作,快樂生活的理念.這里的管理者通常也自詡為已建立起了扁平模式的管理體系.這里的科技是有的,但是不多,也沒有太多自己的核心技術.有的只是作為電網運營商的行業優勢;學習在這里也是有的,前不久還每個人發了一本<>(沒有任何借口),這里用10kRMB可以弄來一個本科文憑,可以換來在工資單上多出其他人員2RMB的報刊補貼:),難以想像的是這里充斥著大量的甚至不懂得電工基礎知識的領導,(甚至你的小頭目曾經初中尚未畢業就被招進了單位),他們會怎樣的引導員工進行技術學習?於是這里的學習大都是讀讀報紙,喝喝茶,聊聊天.這里的工作除了老總比較愉快外,其他人員只能說是較為安逸罷了.這里的既得利益者整天的吃喝玩樂,還會在意什麼樣的管理模式?他們的管理只是對天祈禱:千萬別出什麼安全事故,別出什麼亂子好了.他們的願境只是,偷偷的受點賄賂啊,官再升一點啊."吃,喝,玩,樂"便成了這里的生活哲學.關系,派系成為這個企業核心文化最好的標示.這些關系裡麵包羅了親戚關系,裙帶關系,利益關系.利益成為維系關系最為重要的紐帶,也成為新的關系建立起來的原始的動力.個人要維系你的上升途徑,需要實現個人的經濟利益,那麼你需要一一拜訪你的領導,宴請各利益相關者.各二級單位亦需要送紅包,宴請資金鏈的上游科室.關系在這樣的企業中發揮到了極致.本公司對外則力爭樹立起"坑,蒙,騙"的良好形象.報裝費用便是電力企業把一部分電力網路增容費用間接的轉嫁給了用戶.對某些大型負荷點收取數額龐大的增容費用.制定了各種收費方式由你挑,但選來選去虧的不會是電網公司.要求一些大型用戶裝上低周減載裝置,但該裝置甚至未曾經過准確的校驗,滑差閉鎖等很多人根本就模擬不出來,還收取價格不菲的工程費用.對用戶工程更是漫天要價,凡此不一而足.至於騙吃騙喝的事情就更不用提了.曾經參與了N次飯局,本單位職工對外表現出的蠻橫的確讓我感到羞愧,但對這一切,似乎均已被社會認同,已經為供求雙方所適應了.------看來全國人民都睡了.經歷過由於工作人員的錯誤,導致用戶電容器全部燒損,而把責任全部轉嫁給用戶,最後還弄了筆重新安裝的費用.----臉紅啊
電網公司是一個有些年頭的國企了,估計再過若干年也倒閉不了.可以把它比如成為一艘航母,但它是一條要沉而未沉的航母.在其上,有精英,但更多的是糟粕,這些人塞滿了甚至附著在這條船的邊緣,於是船快要沉沒了.但我們偉大的黨說了的,一切要從穩定出發,一切要從大局出發,所以這只船便沒有沉沒了:)電網公司職工類別眾多,等級森嚴,有正式的全民員工,有集體職工,還有農電工,土地工,臨時工等等.以一個4000人的電力公司為例,4000人中有接近一半是全民職工,全民員工中有約不到150人擁有原始的大學本科學歷.這些人中,上海交通大學的我接觸過3人,均是95年以前不小心來此的,華工的接觸了多人,其中一個是93年華工計算機的應屆碩士,現在已經跳槽了,也有計算機的,有電氣的.原來水利電力大學的也有一些.----但這些學校的單位子弟少有回到本單位的.更多的是一些其他的學校,如現在的三峽大學,長沙電力學院,華北電力學院,鄭州電院等等. 但2000人中擁有大專大本文憑的就不計其數了.我來本單位報道後,曾經先後代別人考試30多場次(本性不想為之但勉而為之),涉及英語,電子,電工,信息,控制,經濟等多門函授課程,也代人寫過文章,由此可見一斑.後來我道聽途說的知道了,原來我們這里曾經有人在半年之內弄到了某名牌大學的專科本科文憑----偶驚為天人.這里還有為數眾多的碩士學歷人員,有原來華工的,也有原來水利電力大學的,有中南財經大學的,單位現在還有幾個人在武大混在職.這些碩士中甚至有人連簡單的職稱英語考試也搞不定.武大的研究生同學們注意了:當你的導師要求在你的論文後邊加上一個人的名字的時候,你一定要堅決的抵制,以鏟除水貨誕生的土壤啊:).也不知道省公司的璋璋同志有沒有也弄個專科,再來個本科,原後再來一個小碩,再接著掛個博.不過璋璋同志越級給溫溫總理寫信,不懼三峽,柳絮排馬的工夫可見一斑,當然勇氣也可嘉.

2000年前後,電力公司面臨減員壓力,同時各地市電力公司的地理位置較偏,工作性質不好, 以及職工福利減少,各高校研究生又闊招,外部公司吸引力進一步擴大,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而其時湖北電力公司自我感覺正過於良好,因此出台了一個招聘的政策----在其中列舉了包括清華北大在內的35所高校,在其後說明只招收這么些學校的學生.其中武漢包括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原華工,原武大,財大四個學校.因此地市公司在此間遭遇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人才流失,在畢業生中盡失信譽.2000年之後來此的重點院校畢業生悉數紛紛離開,98年前後來此的武大華工畢業生所剩無幾,留下的基本都是有家有口的了,離開的基本都是精英.再回頭看一下2004年度某地市公司招聘的6個畢業生的簡單資料吧:
華工電氣學院畢業生一名:79年出生,曾在原水利電力大學讀專科,專升本未果,重新高考,轉戰華工,經過關系進入該學院.
中南民族學院電子信息本科畢業生一名:81年出生,165cm,是否子弟不詳.關系戶之一
湖北經濟貿易大學(民辦):財會專科生一名,子弟
黃岡師范專科學校計算機專業本科生一名,曾念過三個高三,81年出生,子弟. 湖北師范學院英語本科畢業生一名,TEM-4過否不詳.子弟
三峽大學畢業生一名,子弟.
這樣的6人中,有3人曾表示要考研究生離開:)
這里的人力資源部里基本沒有真正學習人力資源出身的.記得剛到單位報道後,某天飯後聽過時任勞資科長談到"要電氣的,我到水院去招;要財會的,到財大去招人;至於計算機專業的現在人人都會用電腦了,招過來也沒什麼用."----無知而又膚淺得可怕.如果你辛辛苦苦的考了計算機專業,而又象我一些同學那樣的努力學好編程,做過ORACLE的開發,但惟獨從來沒有自己裝過機,那麼你如果遇到了這樣的領導便壞菜了.哪天他把你叫到她的辦公室去處理一個小的故障,而你沒能搞定,那麼你便等著接他那句"裝機都不會還是學計算機的!?"吧.

記得在省公司麵食時,我很張狂,開玩笑的問過一老太太:你看我象人才吧?後來才知道了那老太太是省公司人力資源部的長官,不知道她是否是學人力資源出身的:)

4,工作環境,職業培訓,個人發展等
電網公司總體來說屬於技術導向型企業,盡管近期有做大營銷的趨勢.技術類專業畢業生,若是沒有基層崗位上的工作經歷,會缺乏對電網設備的深入了解,不會擔負起大型工作的指揮的,因此也缺乏了上升空間;如果進入基層班組,倘若你是孤軍奮戰,那麼你便開始漫長的煎熬吧-----這是一對矛盾.對於大多數學工程科學的畢業生來說,從做技術到技術管理是一道坎.如果你是分配過來的技術類型專業的畢業生,譬如電氣,電子,計算機等等專業的,那麼:
1,你很可能要去一個郊區的變電站值班.你可以休息4天原後工作兩天,這兩天中你可以進行8小時的輪值---這樣的作息對於備戰研究生考試倒是可以接受的.轉正後你可以拿到副值10崗的工資.原後你便在這里日復一日重復著這樣的日子,沒有領導來過問你,也許某天領導突然記起來了你也說不準,你就這樣的獨自忍受著孤寂吧.或許在某個雨夜,你可以看到漂亮的閃絡,蘭色的火焰一直延續到瓷柱的底座;你或許可以有幸聽到變壓器發出低沉的牛叫的聲音,原後你看到變壓器油沖出十幾米高,原後整個城市便陷入了黑暗中了----這種情況偶也只聽說過沒有見過:);你或許可以看到並車不成功後轉輪飛出幾十米的壯闊場景;你或許可以見到避雷器巨大的爆炸.----生活就這么平淡,你隨時都期待著有些異樣新鮮的出現.但這些現象你一輩子見一次也就夠了,最好還是不要見的好:).另外,站里是可以上網的,可以看看電影,但是如果被領導抓了可就壞拉.當你在變電站值班5年後,你可能從副職,升到了正值,原後到了技術員,又過了若干時候,你的哪位英明的領導突然記起了你,把你安排到了某二級單位的科室裡面,也算是完成了從做技術民工到技術管理的轉變了.偶見了一個華工的,幹了有十多年了,領導至今也沒有記起他來:(

2,當然你也可以去做繼電保護,或搞高壓試驗,或是遠動,這么幾個班組在電網公司屬於重點班組.如果你做了繼電保護,那麼你需要用大半年的時間來學習摸索,以熟悉各類保護的邏輯迴路,操作迴路,此後你便成了一名從事繼電保護技工的助理工程師工人了.你可以Put you in the list了,你可以盤算著生技部繼電保護專責或者是整定專責什麼時候能被提升,部門繼電專責什麼時候被調動,班上的師兄什麼時候能到科室里去,在掐指一算,你還不等上七八年才弄個管理崗啊-----老天啊!這期間,如果有工程項目,那麼你便要鑽電纜溝,爬電纜夾層,你有時候需要接端子排,原後對設備進行測試,如果某運行中的設備故障報警了,即使是深夜,你也必須前往處理.

3,當然,你也可以去抄電表,收費.自己弄個小踏板,拎個小皮包,-----呵呵,這個比較好玩.
除了上面的這些,當然你還有一些別的去處.
如果你是某文科專業的畢業生,如果你又不是那麼幾所特有名的學校的相應財會專業的,倘若沒有關系,千萬不要來這里好了.對於這些專業的反例太多了.一重點院校(原來老牌子的重點)會計本科畢業生從財務到調通的財務,現在被扁到了遠動班了,以後估計就要拉電纜了.一工商管理的(也是名校)現在還在設計院.-----這兩位在你們的一些校友錄上應該查的到的.商學院倘且如此,就更別說外語,中文,法律等專業了.一學德語的女生在遠動呆了幾年, 終於去成了Deutsch.一學經濟終於不能忍受開關班的折磨而選擇了離開,去了Cal國.一經濟系畢業生終於放棄了抄電表的生活而去了Austr洲了.於是這里沒有真正的市場營銷,更沒有滿意度等等參數的調查分析了.這里在市場方面的動作都是自上而下的,省公司有什麼動作,有什麼風聲,地市便跟風好了.
這里有安全方面的教育,但基本沒有業務技術方面的培訓,更談不上完善的職業培訓體系了,大家都是自學成材的.對於電網公司核心技術之一的繼電保護,一電氣的本科生自學成材需要大半年的時間,對於一中專生或技校的學生,通常需要3~4年或者更長.技術培訓在這里大都依賴廠家,省公司老總璋璋同志在一篇講話中曾說:"要加強技術人員的培養",就這一句話,可以理解為我們的璋璋老總在向廣大的畢業生同胞們發出深情的邀請:偶們這里可以為廣大畢業生提供廣闊的個人發展空間-------你們可以來偶這里做個技術民工的拉~~~ 當然,如果你來這里一下子就當了某科長,或某處長,那麼你會比絕對大多數的外企待遇要好,壓力要小,

Ⅸ 國家電網公司股票代碼是多少

國家電網還沒上市但它的子公司有上市:汕電力(000534),粵電力(000539),華電國際(600027),華電能源(600726),國電電力(600795)

Ⅹ 國家電網分多少個省級公司

國家電網共27個省公司:

華北地區:北京市電力公司,天津市電力專公司,河北省電力有限屬公司,冀北電力有限公司,山西省電力公司。

華東地區:山東省電力公司,上海市電力公司,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江西省電力有限公司。

華中地區: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河南省電力公司。

西南地區:四川省電力公司,重慶市電力公司,西藏電力有限公司。

西北地區:陝西省電力公司,甘肅省電力公司,青海省電力公司,寧夏電力有限公司,新疆電力有限公司。

東北地區: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內蒙古東部電力有限公司。

(10)國家電網固定資產多少擴展閱讀:

電網業務

電網是高效快捷的能源輸送通道和優化配置平台,是能源電力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在現代能源供應體系中發揮著重要的樞紐作用,關系國家能源安全。

產業

國家電網公司是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業務板塊包括電工裝備製造、信息通信與電子商務、節能與電能替代、境外投資與運營、工程總承包等。擁有16家產業公司、6家上市公司。

參考資料來源: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業務領域

閱讀全文

與國家電網固定資產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家裝水電保修五年 瀏覽:755
工貿家電員工多少人 瀏覽:60
龍崗中心城有華為維修點 瀏覽:306
農村房子怎麼做才能防水 瀏覽:597
玉溪市太標太陽能維修電話 瀏覽:292
設備維修人員差旅進什麼科目 瀏覽:882
國家電網15崗多少薪 瀏覽:332
貼實木傢具膜哪個品牌比較好 瀏覽:418
德龍售後上海維修點 瀏覽:918
橙藍色家居 瀏覽:894
傢具封角線包括哪些 瀏覽:975
數字電路安全 瀏覽:941
雷達手錶廣州維修中心 瀏覽:439
海鷗手錶長春維修點 瀏覽:909
方向盤倆邊金屬條怎麼翻新 瀏覽:457
原木傢具製作用什麼工具 瀏覽:315
長沙電話手錶維修 瀏覽:32
換了減震平面軸承壞了可以保修嗎 瀏覽:8
常用維修筒有哪些 瀏覽:117
餐飲里有什麼傢具 瀏覽: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