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家電大全 > 改革開放後家電的變化說明了什麼

改革開放後家電的變化說明了什麼

發布時間:2022-04-23 07:58:03

A. 以前的家電到現在有什麼變化

開始是煤油燈
---6、70年代白熾燈
---7、80年代日光燈
---80年代開始用電視、電話、收錄機、冰箱、內風扇等容
---90年代使用空調、洗衣機、電飯煲等
---21世紀以來電器品種數以萬計,比如電腦、dvd、各式各樣的廚房電器(開水壺、微波爐、電壓力鍋、抽油煙機、洗菜機、烤箱等)和客房電器(滅蚊機、加濕機、除濕機、自動清洗機、數碼電器),還可以參考順德的聖托電器網上的上萬款的新式電器。

B.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在吃,穿,住,行,用等方面的變化說明了什麼問題

額呵呵呵,這個問題很犀利,說明人類社會在進步,說明生活越變越好,說明只要努力就會有美好的生活。

C. 改革開放30年屋內電器變化

1978年1月,國務院決定將輕工業部同紡織工業部分開。為了發展家用電器工業,在組織機構設置上成立了五金電器工業局。同年,國家計劃委員會(以下簡稱計委)計委決定,由輕工業部統一歸口管理全國各系統、各地區家用電器工業,並將洗衣機、冰箱、電風扇、房間空調器、吸塵器、電熨斗等6個產品列入國家和部管計劃,同時對國內尚不能生產的家用電器零配件和原材料(如冰箱壓縮機、洗衣機定時器、ABS工程塑料等),由國家列入進口計劃,輕工業部統一分配,解決了重要零部件配套問題,這對促進各地主管部門重視發展家用電器工業起到了積極作用。同年,國家還批准引進第一條彩電生產線,定點在原上海電視機廠即現在的上廣電集團。

1979年4~5月,以輕工業部部長梁靈光為團長的中國輕工業代表團訪問日本。在考察期間,同日本著名家電公司洽談引進冰箱心臟部分——壓縮機項目,該項目於1984年正式列為國家重點項目。7月,輕工業部五金電器工業局在蘇州召開了全國家用電器發展規劃座談會,此次會議被稱為「家用電器發展誓師大會」。會上規劃重點省市二輕系統集團所有制機械修配廠、五金廠、工具廠轉產洗衣機、冰箱、電風扇和電飯鍋等家用電器產品定點生產工作,利用集體經濟資金發展家用電器生產,並對轉產的家用電器生產的供產銷和基建投資技術改造措施費用,納入國家和地方計劃進行了綜合平衡,妥善安排;會上同時制定了1979年~1981年3年發展規劃。為了加強產品質量檢測和制定統一標准,1979年在廣州成立了中國日用電器工業標准化質量檢測中心。

1981年,中國家用電器工業標准質量檢測中心在北京成立。

1982年,家用電器工業局從五金電器工業局獨立出來,主要負責洗衣機、冰箱、電風扇、房間空調器、吸塵器、電熨斗等6個產品的生產管理工作。10月,國內第一個彩管廠——咸陽彩虹廠成立。這期間中國彩電業迅速升溫,很快形成規模,全國引進大大小小彩電生產線100多條,並涌現出熊貓、金星、牡丹、飛躍等一大批國產品牌。

1983年,輕工業部根據國務院關於對市場需求變化預測的指示精神,對全國421個家用電器企業、192個商店(商場)和20196戶城市職工和農民家庭進行了調查,這是中國第一次大規模的家用電器產銷調查和預測。這一年洗衣機產量由1978年的400台上升到365萬台,此後全國各地掀起了大規模的技術引進熱潮,大約有40多個廠家先後從洗衣機技術先進國—日本、英國、法國、義大利、澳大利亞等引進技術60多項。從1983年起,中國開始引進冰箱壓縮機的生產技術和設備。

1984年2月,電子工業部做出了加快彩電國產化步伐的決策,開始實施彩電國產化「一條龍」工程。

1985年3月和9月,計委、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以下簡稱經貿委)、輕工業部聯合在北京召開了全國冰箱、洗衣機專業會議。這是國家對家用電器工業發展進行宏觀經濟調控的一次重要會議。會議最後形成了國務院以國發[1985]77號文件,批轉計委、經貿委、輕工業部《關於加強電冰箱行業管理,控制盲目引進的報告》,確定了「七五」計劃期間42個定點廠,引進規模為842萬台。9月,電子工業部承建的23套衛星電視接收站全部開通,實收效果良好。年底,第一批採用國外技術設備生產的冰箱壓縮機投放市場。

1986年,廣州建成了從日本松下電器株式會社引進年產百萬台的冰箱壓縮機廠。與此同時,北京也建成了從飛利浦設在義大利的「伊瑞」公司引進年產百萬台的冰箱壓縮機廠。這兩個冰箱壓縮機廠對保證發展冰箱國產化起到了重要作用。7月30日,經貿委等8個部委聯合發出《關於認真落實三包的規定通知》,對冰箱、洗衣機、電風扇、彩色電視機、黑白電視機和收錄機這6類家用電器(包括進口零部件組裝的家用電器)的三包辦法做出了統一規定,1986年10月1日起實行包修、包退、包換。10月,國家決定把彩電國產化作為重大項目列入「七五」計劃。12月底,頒發洗衣機生產許可證大會在上海召開,首推生產許可證制,當時共計43家企業和43個產品領取到生產資格證明。

1987年3月,彩電國產化的工作方針被確定為「引進、消化、開發、創新」。7月,中國彩電(北京牌8308型PS47cm彩電)首次獲國際金獎。同時,為表彰在促進科學技術進步中做出的重大貢獻,「家用電動洗衣機及其安全要求」國家標准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這是中國家電行業首次獲得國家級重大獎勵。這一年,首屆「全國家用電器展覽會」在北京召開,展覽總面積達1.4萬平方米,以全國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為參展團的300多個家電製造企業參加了展覽,由此拉開了中國家電業會展文化和會展經濟的序幕。

1988年,第一台國產分體壁掛機空調—KF-19G1A「雪蓮」在華寶空調廠誕生,開啟了中國家用空調行業的一個新時代,這一個里程碑式的事件標志著中國空調行業的發展迎來了歷史上第一個高峰。同年,琴島—利勃海爾四星BCD-212升雙門冰箱,上菱四星BCD-180升雙門冰箱獲國家優質產品金獎,這是家電行業首次獲得國家質量最高榮譽獎。10月,第二屆全國彩色電視機質量評比結果揭曉,熊貓、金星、牡丹等58種型號的18英寸彩電和海燕、金星、宇航的3種型號22英寸彩電獲一等獎。這次評比結果表明,中國自己生產的彩電從整體性能和可靠性方面已接近或達到20世紀80年代世界先進水平。1988年國家機構進行改革,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於12月13日在北京正式成立;12月19日,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家電分會也在北京正式成立。

1989年1月,國務院發出通知,決定從該年2月1日起對彩色電視機實行專營管理,並開始徵收彩電特別消費稅和國產化發展基金。8月,機械電子工業部和國家技術監督局在京發布《彩電綜合標准》,總共包括344個標准,其中國家標准173個,行業標准171個,它的貫徹實施標志著中國家電的質量和可靠性達到了國際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11月,北京市利用外資建成的最大合資企業——北京松下彩色顯像管公司舉行開工典禮,該公司是中國第一個被認證向美國出口的顯像管生產企業。

1990年1月,中國第一條自行設計建造的錄像機生產線在南京無線電廠投入試生產。5月底,「第二屆全國家電產品展覽會」在北京舉行,這是20世紀90年代家電行業最為宏大的展覽會,展示了許多名優新產品,小家電品種數量占絕對優勢。7月份,廣東珠海壓縮機廠生產的空調壓縮機成功出口,這是中國壓縮機行業首次打入國際市場。華飛彩色顯示系統有限公司於11月在南京成立,至此,中國「七五」期間規劃的陝西咸陽、北京松下、上海永新、南京華飛4個項目全面投產,中國彩電生產配套能力大大提高。11月,「全國電子工業引進消化吸收國產化工作會議」和「全國第五次彩電國產化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1991年,眾多家電企業積極開發新產品。杭州冰箱廠率先研製成功替代氟利昂的新型冰箱製冷劑R500,並推出具有「除臭保鮮」功能的冰箱。截至1991年,已有23個企業的24個產品獲得符合國際標準的安全認證。10月底,輕工業部召開「房間空調八五發展規劃座談會」。會議討論和編制了中國第一個房間空調發展規劃。自此之後,尤其是90年代初突破定點生產之後,中國家電業進入全面快速增長期。年底,企業調整消息不時見諸報端,北京的白蘭、白菊電器公司合並,成立蘭菊電器公司;同月,琴島海爾集團公司成立。

1992年1月,由北京集成電路設計中心等單位研究開發的集成電路CAD熊貓系統通過國家技術鑒定,它的研製成功對中國集成電路技術特別是集成電路CAD技術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2月,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和中國信託投資公司聯合組團參加「德國科隆家用電器及用具展」,這是中國家電行業首次參加德國科隆展,共有10個企業參加,中國展區引人注目。4月,青島冰箱總廠經過DNV國際專家嚴格審核,率先在行業內通過ISO9001認證。5月,「全國集成電路設計(ICCAD)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研究了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的發展思路和規劃布局,確定了集成電路定點設計單位的基本條件等。6月,青島冰箱總廠上半年冰箱出口量達8萬台,成為世界級供應商,同時成為亞洲地區出口德國市場冰箱最多的廠家;天津空調公司與土耳其合資興建的一家空調工廠在土耳其建成,該廠技術設備全部由天津空調公司提供,這是中國空調生產企業首次在境外建廠。

1993年,電子工業部提出實施「大公司戰略」,加快了彩電行業生產向大公司、大集團集中的過程,提高了彩電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實力。這一年,中國研製出氟利昂替代品CFC-11,解決了冰箱行業發泡劑替代難題。家電產品的開發也突出了科技的先導作用,許多企業在開發低氟產品、加強電腦技術應用等方面做出積極努力。在國際組織的支援下,萬寶、海爾、長嶺、華意等公司紛紛推出低氟冰箱產品。琴島海爾集團推出變頻式空調。11月初,「北京國際家用電器產品及技術裝備展覽會」成功舉辦,這是中國家用電器協會首次主辦的國際家電行業大展。12月初在河南新鄉召開了「全國家用製冷CFC替代工作會議」,會議確定了中國家用製冷行業CFC替代總體思路和戰略。
後面看參考資料

D. 以前和現在的家電有什麼變化

現在的家電是比以前的功能多,智能化,顏色好看,體積小。但是說到質量問題,現在的家電不禁用,不像以前的家電能用很多年

E. 我國改革開放發生了什麼變化,變化說明了什麼

經濟變得發達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以前的小土房都成高樓大廈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家電,手機,電腦,現在都普及了,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都提高了,我國的軍事,科技,航空航天,外交等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這些變化說明了鄧小平的理論使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貧變富,由富轉強!人民團結一心,為祖國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奮斗!!!!!!!!!!!!!!!

F. 改革開放給我們帶來哪些變化

改革開放使中國經濟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特別是農村人口占很大比重的國家。改革開放前,處於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的長期束縛、閉關自鎖的封閉狀態,特別是「文革」期間,生產力遭到了嚴重破壞,物資短缺,日用生活品嚴重匱乏,國民經濟已經到了瀕臨崩潰的邊緣。

十一屆三中全會吹向改革開放的號角之後,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主線先行,從農村起步,逐步向城市推進,從國有企業改革到宏觀管理體制改革,從所有制結構改革到分配製度改革,再到朝著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前進的改革。

逐步推進其他方面的改革。改革與開放兩個輪子同時推進,相互促進,實施「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開放戰略。

2、廣大農民群眾煥發出空前勞動積極性。僵化的經濟體制被沖破了,國有企業從主要依靠政府和政策,逐步轉向主要依靠市場和法律,現代企業制度陸續建立。這些大大增強了國有經濟的活力、控制力和競爭力。

而非公有經濟的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公有制經濟一統天下的局面。市場機制的引進,使經濟日趨活躍、市場逐步繁榮、人民群眾不斷受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同市場經濟在人類歷史上首次結合了起來,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活力。

科技、教育體制的改革,使科技資源得到優化配置,大大提高了自主創新能力,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上升;教育事業全面發展,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從經濟特區的創建開始,到加入WTO,我國已經形成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開放的格局。

3、改革開放幾十年來,中國社會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解放和發展,國內生產總值從2165億美元增長到26269億美元,年均增長9.7%,遠遠高於同時期世界經濟平均3%左右的增長速度。我國連續20多年經濟高速增長,成為世界上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創造了世界經濟增長史的新奇跡,刷新了世界記錄。

4、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快速增長。前不久世界銀行公布的數據表明,在過去25年全球脫貧事業所取得的成就中,有67%的成就歸功於中國。

各類商品豐富多彩、應有盡有的時代取代了商品匱乏的短缺經濟時代。我國人民千百年來衣食無虞的夢想變成現實,實現了由貧困——溫飽——總體上達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大批外逃的現象早已銷聲匿跡,並出現迴流的現象。

(6)改革開放後家電的變化說明了什麼擴展閱讀: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導下,中國共產黨和人民銳意改革,努力奮斗,整個國家煥發出了勃勃生機,中華大地發生了歷史性的偉大變化。社會生產力獲得新的解放。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不斷鞏固。11億人民的溫飽問題基本解決,正在向小康邁進。

中國經濟建設上了一個大台階,人民生活上了一個大台階,綜合國力上了一個大台階。在世界風雲急劇變幻的情況下,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經受住嚴峻的考驗,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

中國改革開放成就斐然,通過這個大改革、大開放,實現了三個偉大的轉折:

第一個偉大轉折就是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

第二個偉大轉折是從封閉半封閉的社會向全面開放的社會轉變;

第三個偉大轉折是人民的生活從溫飽轉向基本小康的社會轉變。如果沒有改革開放就不可能實現三個偉大轉變,

所以,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來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G. 改革開放前後的變化

首先,鄧小平理論是在反對本本主義、思想僵化的斗爭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在高舉解放思想,實事求事的大旗,在黨內恢復和重新確立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的情況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沒有反對本本主義和思想僵化斗爭的勝利,鄧小平理論就不可能形成和發展
第二,鄧小平理論關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每一個問題的論述,都是解放思想、實事求事思想路線的鮮明體現。諸如我國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問題、改革開放問題、社會主義本質問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問題、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兩手抓問題、「一國兩制」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問題等等,無一不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偉大成果和光輝體現。沒有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這些問題就不可能提出和解決。 第三,鄧小平理論是從實踐中來,總結我國和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經驗,又回到實踐中去,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的理論。鄧小平改革開放的思想,最初從農民群眾的實踐經驗中總結出來,在農村中推廣,並在農村改革實踐中豐富和發展。然後,推廣到城市,在城市改革實踐中檢驗和發展而逐步完善起來,並且還要在今後的實踐中不斷發展。
第四,鄧小平對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的內涵作了精闢地、完整的闡述和概括,他說:「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准,這就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
總之,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現在,中國共產黨在領導全國人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所取得的理論和實踐的重大成果。都離不開對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這一思想路線的堅持。離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就不可能有改革開放的新局面的出現,也就不可能有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
其實改革開放說起來應該很簡單,如果當初按既定的方向和道路走得好好的,我們為什麼偏要改弦易轍,「摸著石頭過河」?必定是認清了「此路不通」,才痛下決心,另謀出路。
事實也正是這樣。對於當時的普通老百姓來說,他們吃不飽、穿不暖,連肥皂、火柴、燈油都要憑票限量供應,所謂「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不是醜化和恫嚇,而是一種無日無之的生存體驗和沉重壓力;而對於具有國際視野的鄧小平等中央領導人,更有與周邊國家發展速度相比較而產生的緊迫感。正是這種種內外因素,促成了真理標准大討論,達成了「不改革開放,只能是死路一條」的基本共識,最終促使我們在實現現代化的路徑上選擇了市場取向。

H. 改革開放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變化

1、信息傳遞的改變

改革開放以來,通信技術迅猛發展,從固定電話到移動手機,從語音通話到視頻聊天,人們的聯系告別了「家書抵萬金」的時代。

2、家電的改變

過去家家戶戶沒有一件電器,如今太陽能路燈在村裡徹夜通明,液晶電視的屏幕越來越大,家家戶戶接上了寬頻網路,看上了APTV。

3、衣著服飾的改變

改革開放40年來,服裝也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變得絢麗多彩。如今,人們的衣著早已不再顏色單調、款式單一,服裝講究多樣化,款式趨向個性化,製作強調工藝化,面料趨高檔化。


(8)改革開放後家電的變化說明了什麼擴展閱讀:

改革開放的歷史意義:

中國改革開放成就斐然,通過這個大改革、大開放,實現了三個偉大的轉折:

1、第一個偉大轉折就是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

2、第二個偉大轉折是從封閉半封閉的社會向全面開放的社會轉變。

3、第三個偉大轉折是人民的生活從溫飽轉向基本小康的社會轉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改革開放

I. 改革開放帶來的生活變化有哪些

法律分析:1、信息傳遞的改變:改革開放以來,通信技術迅猛發展,從固定電話到移動手機,從語音通話到視頻聊天,人們的聯系告別了「家書抵萬金」的時代。

2、家電的改變:過去家家戶戶沒有一件電器,如今太陽能路燈在村裡徹夜通明,液晶電視的屏幕越來越大,家家戶戶接上了寬頻網路,看上了APTV。

3、衣著服飾的改變:改革開放40年來,服裝也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變得絢麗多彩。如今,人們的衣著早已不再顏色單調、款式單一,服裝講究多樣化,款式趨向個性化,製作強調工藝化,面料趨高檔化。

法律依據:《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關於十三屆中央委員會報告的決議》 大會贊成報告對14年偉大實踐的基本總結。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領導各族人民實行改革開放,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開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我們所以能夠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根本原因是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逐步形成和發展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制定和實行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鄧小平同志作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為這一理論和路線的創立作出了歷史性的重大貢獻。大會認為,報告對黨在實踐過程中形成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一系列戰略決策,作出鄭重的結論是十分必要的。這對於進一步統一全黨思想,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路線不動搖,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

J. 改革開放後,我國取得那哪些巨大的變化請列舉說明。

14個沿海開放城市

1984年,中共中央決定進一步開放沿海14個港口城市:大連、秦皇島、天津、煙台、青島、連雲港、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它們與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及海南島由北到南連成一線,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前沿地帶。

計劃生育基本國策

早在1957年,新中國第一任北京大學校長馬寅初教授就認識到了中國的人口問題,提出了新人口論,他大事疾呼「控制人口,刻不容緩。」可是在當時,國家某些領導人卻認為"人多好辦事"。結果「錯批一個人,多生了幾個億」。1980年,國家正式把「計劃生育"」確定為基本國策。

(10)改革開放後家電的變化說明了什麼擴展閱讀:

偉大轉折

1978年12月18日-22日,鄧小平召開了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它是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1.十一屆三中全會是繼往開來的會議。具體表現在它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淡化了「階級斗爭為綱」這個不適用於當下社會主義社會的口號,決定把全黨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

2.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一次開創未來的會議。全會明確指出黨在新時期的歷史任務是把中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揭開了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序幕。

3.以十一屆三中全會為起點,中國人民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從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逐步開辟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40年來,中國人民沿著這條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建設成就。

鄧小平說:「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都要學習別的民族,別的國家的長處,學習人家的先進科學技術。」於是他率先提出要在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並為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被譽為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的總設計師!

閱讀全文

與改革開放後家電的變化說明了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boost電路原理 瀏覽:225
飛塗外牆防水膠怎麼樣 瀏覽:8
如何查詢百邦維修進度 瀏覽:742
廣東gf防水材料多少錢一公斤 瀏覽:348
膠州仿古傢具市場在哪裡 瀏覽:249
汽車水泵保修期限 瀏覽:101
贛州市哪裡回收舊家電 瀏覽:293
深圳市邸高家居 瀏覽:539
房屋漏水物業如何維修 瀏覽:54
前鋒熱水器瀘州維修點 瀏覽:768
電動車維修技巧免費視頻教程全集 瀏覽:449
電影里的智能家居 瀏覽:277
塔吊維修怎麼寫 瀏覽:373
成都家居用品公司 瀏覽:927
多久壓電路 瀏覽:328
濟南歷城區家電維修地址 瀏覽:429
買華為平板如何注意買到翻新機 瀏覽:162
switch如何驗證是不是翻新 瀏覽:275
濟南lg空調售後維修電話 瀏覽:286
小米虹口維修點 瀏覽: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