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家電大全 > 家電經濟因素包括哪些

家電經濟因素包括哪些

發布時間:2022-04-14 09:45:57

① 我不會請教教我

工業布局是工業地理學的重要研究內容,也是客觀存在的一種社會經濟現象。工業分布的形成與發展總是遵循一定的客觀規律,是一系列自然、技術、社會經濟等多種客觀條件綜合影響的產物。這些條件的制約是相對的,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這些條件的地位也會發生變化,是工業布局呈現出一個新的面貌。
關鍵詞:
自然條件;能源和資源;市場;勞動力;環境;區域協作;
一、自然及資源條件影響工業分布
我認為影響工業布局的自然因素主要有:礦產資源、能源條件、土地資源、地理位置以及氣候、水文因素。這些因素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企業的區位選擇上面。
對於採掘業工業為主的工業部門來說,礦產資源的儲量、品位、分布及開采條件都會很大程度影響。礦產資源的含量可以決定該採掘業開發期的長短,採掘業必須在開采之前對該地區進行開采價值的衡量,如果該地區的礦產資源的收益遠遠大於開採的成本時,方進行開采。因此只有礦產資源豐富之地,才能有大型的採掘礦,具體的例子就是中國的山西省,擁有著全國最豐富的煤炭資源,因此許多大型的礦場在此省建立,分布在該省的大部分地區,形成了許多個很大采礦區,我們可以清晰的從這個例子中看出礦產資源對工業分布的影響。山西省在發展煤炭資源的同時,也在發展著當地的交通條件,造鐵路,修公路。便利的交通條件才可以使工業更好、更快的發展,交通條件也是工業布局的一個重要條件,在交通便利的才會有更多的工廠建立。
對於煉鋼業來說,水文條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工業生產需要較多的供水,因此,建廠必須考慮地面水和地下水的情況,既可以通過引用地表水來進行供應,也可以通過開采地下水來進行。例如首鋼這個鋼鐵企業,水文因素對該廠的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該廠的建立也是無時無刻的考慮該問題,在北京建廠時,它選擇了靠近永定河的石景山西部建廠,這樣首鋼就可以比較方便的引用永定河的水,以此來達到煉鋼的目的。當首鋼遷場到了河北之後,也是依然選擇了水源豐富且臨海的曹妃甸地區來作為新的廠址。因此我們可以看出來,水文因素對鋼鐵工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 1 / 4 ~
能源條件對於第二產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第二產業在生產的過程當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依然拿首鋼作為例子,首鋼在北京建廠時選擇了石景山西部的原因不僅僅是靠近永定河,以此來獲取水資源,還有一個原因是石景山西部毗鄰門頭溝區,門頭溝區是北京重要的煤炭資源的開采地,素有「京城火盆」之稱。首鋼靠近門頭溝建廠,就會降低煤炭的運輸成本,節約時間,更加方便的獲取煉鋼必須的能源條件,因此能源條件決定著工業的分布。
另外還需要強調一下氣候因素,氣候因素對於工業的作用沒有上述的因素那麼重要,因為我們可以通過人工的技術來創造適合工業生產需要的室內環境,以此來彌補不足。例如:對於棉紗廠,如果車間空間濕度低,棉紗易斷,因而不建立在乾旱地區,而如今的技術可以通過人工的辦法來對濕度進行調節,以此來解決該問題。但是採用這種辦法的同時一定要考慮經濟因素,如果這種做法超過了一定的限度,那必須放棄該做法,另外選擇其他地址來進行。通過這也可以看成這些條件的制約是相對的,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這些條件的地位也會發生變化,是工業布局呈現出一個新的面貌,但是必要的前提是不能越過「度」。
二、社會經濟制度、生產力水平、勞動力條件因素
影響工業布局的社會經濟技術因素,概括起來分兩類:一類是對任何形態都產生影響的因素,我們把它稱為一般因素或共性歷素;另一類是在不同的社會制度或社會形態條件下方能發揮作用的因素。共性因素主要包括:生產力因素、效益因素、科技因素、政策功能因素、民族宗教因素、國防因素等。
在影響工業布局的個性因素中,最重要的是社會經濟制度因素。它決定了在某種社會形態下工業布局的性質與方向。宏觀來說,生產力水平決定工業布局水平;社會制度決定布局的性質與方向。在計劃經濟國家中,要特別注意政策功能對布局的影響。
例如:20世紀後半葉,一些區域性的經濟組織日益實體化,歐盟、東盟、OPEC等是跨國經濟合作的成功版樣。在一些主要的工業國家為了降低成本,擴大產品的市場、方便融資,在工業的各個環節進行了合作,許多發達國家開始將目光從發達國家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將一些工業產品的某些生產環節轉移到發展中國家進行生產。許多國外的工業企業也紛紛選擇了我國沿海地區來進行合作,另外自從我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之後,與外界的合作越來越多了,更加促進了工業全球化的進程。因此我們可以看出來,社會經濟制度可以影響工業的布局,它影響了工業布局的性質與方向。
~ 2 / 4 ~
另外,勞動力是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也是產品增值的重要因素,因此產業在選擇區位時要十分注意生產力的條件,包括生產力的供應數量、平均的工資水平以及勞動力的技術水平。對於勞動密集型的產業來說,需要更多的是勞動力的供應數量,因此會分布在人口密度比較大的地區,例如:珠三角以優惠政策、豐富而廉價的勞動力和土地資源,吸引外資,引進技術,在發展「三來一補」經濟的基礎上形成了家電產業集群。紡織服裝產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農村廣大的勞動力,加之東部沿海這些城市經濟開放程度較高,有著現代化的產業技術與專業服務,使得勞動力、資本、專業技術能夠有效組合,大大降低了生產開支成本。
對於技術密集型的產業來說,對勞動力的技術水平要求高,工人必須經過嚴格的技術培訓,具有一定的水平、能熟練操作機器之後才可以上崗。這種類型的企業必須選擇不僅要選擇人口密集的地區還要考慮技術水平較高的地區,這種類型的企業受限制的程度高。
三、市場條件及生產布局的歷史基礎

商品的特點決定了商品生產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市場、消費條件是從生產目的方面影響生產布局的。接近消費市場,可以方便直接地獲取產品與需求信息,迅速靈活的調整發展戰略,有針對性、有效的進行生產。例如:北京就是一個非常大的消費市場,因此許多食品工業就紛紛落戶於北京郊區縣及北京的周邊地區---廊坊、涿州等地。由於食品從生產到消費的周期很短,因此必須接近消費市場,以此來減少運輸、倉儲、批發、零售等各個環節的流通時間。因

② 、 家電行業市場特徵表現在哪些方面

家電行業市場特徵表現如下:

1、競爭力方面

在行業發展初期,企業之間最主要的競爭策略是並購同業企業和佔領競爭對手的市場,但是隨著競爭的加劇,家電行業的集中度逐步提高,逐漸形成寡頭市場,競爭對手勢力相當,競爭更加困難。

家電業各個產業都是從產品的裝配起步的,通過引進國外的裝配線,模仿國外的生產技術發展壯大起來的,裝配工藝基本相同,而且技術含量較低,無法構成進入壁壘。

但由於家電行業屬於製造型企業,其特點就是固定資產佔有總資產的很大一塊比重,這就使得家電行業的資產專用性很強,這就增加其轉型的成本,市場的退出壁壘高,這使得家電市場的進出壁壘具有不對稱性,造成轉型的困難,也加劇了行業內的競爭程度。

2、市場方面

市場集中度高。許多小規模的廠商會不斷被大企業兼並、收購和聯合。目前,在彩電、空調、洗衣機、電冰箱等行業前三家企業所佔的市場份額總和均已超過50%,而且這一數字還在不斷提高。中國家用電器企業已從1997年的100餘家減少到2007年的10餘家。

國家政策和資本市場環境等宏觀因素的影響也促進了行業集中度的提高。國務院2001年11月發布的《關於「十五」期間進一步促進機電產品出口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加大對機電產品(家電)的支持力度,而且在政府「十五」規劃中也提出提高生產集中度,擴大名牌產品的市場佔有率。

3、售賣方面

零售市場規模逐年萎縮。2019年,受到宏觀經濟增速放緩,房地產政策持續收緊等因素的影響,疊加中國的大家電市場已經進入更新需求為主的存量競爭階段,中國家電零售市場規模已經出現小幅回落。中怡康數據顯示,2019全年中國家電市場整體零售額8920億元,同比下降3.88%。

2020年的新冠疫情更是讓本已疲軟的市場雪上加霜,一季度零售下降近四成。隨著國內疫情得到良好控制,市場需求逐步恢復,根據奧維雲網監測數據,行業全年的零售額約在7083億元左右,同比下降11.1%,下半年需求和2019年基本相當。

家電行業的特徵:

1、技術更新速度快。通常以1年為一個周期。個別產品更新速度以月為周期(如電腦)。

2、產品從研發至大規模投入生產的周期短。

3、產品以模塊化組裝生產為主,其技術核心都採用的是少數相同廠家產品。如液晶電視的的液晶板,電腦中的CPU等。

4、不同品牌產品的同質性高。如液晶電視、空調、DVD機等,其產品性能在同價位基本都差不多。這也是由於3項所致。

5、品牌優勢與售後服務及該企業的核心技術開發能力有關。

6、高價格的產品需求彈性高,會隨著產品價格的降低相應地提高其銷售量。

7、低價格的產品其品牌忠實度較低,一般顧客購買時較之於品牌而言,更注重於外觀、性能與價格。

③ 在經濟學中影響需求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一種商品的需求通常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這些因素是:
1.商品自身的價格
一般情況下,商品本身價格高,需求量小;價格低,需求量大,春運期間對飛機和火車票的需求就是這種情形。飛機票價格高,需求量小,相對就容易買到,火車票價格低,需求量大,容易形成一票難求的情況。
2.相關商品的價格
某種商品的需求量不僅取決於自身的價格,而且還取決於其他商品的價格。這種影響可以分兩種情形分析:一是其他商品是互補品,二是其他商品是替代品。互補商品是指兩種商品用來共同滿足某一種慾望,兩者之間是互補的,缺少任何一個商品,都難以達到消費或使用的目的。如鋼筆與墨水、手機和充電器、香煙與打火機。互補關系的商品,當一種商品價格上升時,對另一種商品的需求就下降,反之亦然。
替代關系是指兩種商品都能滿足某一種慾望,他們之間是可替代的。如豬肉與牛肉、麵粉與大米、公路與鐵路。這種替代關系的商品,當一種商品價格上升時,對另一種商品的需求就上升,反之亦然。2007年的豬肉價格上漲,馬上導致牛肉價格也上漲。
3.消費者的收入水平以及社會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
消費者收入增加時,對商品的需求一般會增加;收入減少時,需求量減少,不過,並不是任何商品的需求量都和消費者收入同方向變動,對低檔商品的需求量和消費者收入可能發生反方向變動,進入白領、金領階層的高收入人士對低檔商品消費的數量是很少的。社會收入分配平等程度對需求也會發生影響。雖然人們目前的收入水平已經大大的提高,坐飛機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對於學生和農民工等低收入階層來說,火車還是他們的首選。
4.消費者的偏好
偏好是消費者基於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價值觀念而產生的不同口味和嗜好,一般來說,偏好的商品需求量最大,反之需求量小。滿族人不食狗肉,而朝鮮族人喜食狗肉,需求量很大,偏好不同所致。男人和女人對服裝消費的偏好就有很大的差異。
5.消費者對未來價格的預期
如果預期未來商品價格水平上升,會增加現在的需求量;反之,會減少現在的需求量。目前居民房價上漲,需求量依然激增,除了其他因素外,害怕以後價格還會增加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有時候一些家電採取降價促銷,結果銷售量增加的並不多,其原因是消費者可能認為還會降價,採取持幣觀望造成的。
6.人口數量與結構
人口數量的增減直接影響需求的變化。人口結構的變動主要影響需求的結構,進而影響某些商品的需求。例如,人口的老齡化會減少對碳酸飲料、時髦服裝、口香糖、兒童用品等的需求,但會增加對保健品、葯品的需求。
家庭的不同結構也是影響消費的一個因素,比如新婚家庭、有孩子的家庭和孩子上大學以後的家庭,對生活用品、教育等的需求就有很大的差別。
此外,政府的經濟政策也會影響需求,例如,偏緊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會抑制消費需求,而鼓勵消費的消費信貸制度則會增加需求。2009年國家為了刺激內需,對農民採取了「家電下鄉」、「汽車下鄉」等補貼政策,刺激了農民的消費需求。

④ 電器銷售量產生變動的影響因素有什麼

1·市場飽和度:地區只有30萬人口,約1萬個家庭,每家基本上一個冰箱,在逐漸銷量上升後趨於飽和時,銷量下降是必然趨勢。
2·地區或全國經濟發展狀況:經濟不好老百姓消費熱情下降,收入僅供溫飽,電器就要靠後了。
3·氣候:南方城市冬天沒有暖氣,如果哪一年突然變冷,電熱器肯定會銷量上升,同理,如果哪一年突然夏季炎熱,空調銷量就會上漲。
4·其他行業影響:新房子賣不動。裝修減少,家電購置量下降,不詳細解釋也明白。
5·同行業競爭:無論是多小的品牌,只要進駐市場都會爭得一席之地,比如某地原來只有兩個品牌的冰箱,突然有品牌進入,只有瓜分原來兩家市場的前提下才有銷量,這勢必會使原來商家的銷量下降。
6·經銷商惡意壓縮銷量,對於當前品牌的利潤或者合作不滿足時,經銷商會陸續縮減當前品牌的銷量,用其他品牌進行市場彌補。
電器銷量下降基本上就是這些因素,也有些不正當競爭,或者其他負面新聞所到來的銷量下降等等,這些都是直觀能看到的,你自己分析吧

⑤ 當前通貨膨脹、銀根緊縮政策、原油價格上漲等因素,對家電行業整個產業鏈有什麼具體影響

家電行業的成本主要是銅,PVC等。通貨膨脹當然漲價,而銀根緊縮又會平抑價格。但是目前來回說向上趨勢似答乎沒有發生改變。只是暫時回調而已。
而銷售方面,經濟環境不好對於人們消費心理也是有影響,另外物價上漲可結余的收入就變少,而對於家電等耐用品大件可能就會推遲消費。而對於富人階層享受的高端產品則不會受影響。
至於你說的產業鏈,廠家說完了,說下渠道。渠道迫於租金上漲等肯定會提高進場費,人工也會漲,所以雖然提高了進場費廠家不一定都會買單,所以也不能說是好,但是也不一定是壞。具體分析得。
另外,上游的配套企業,原材料成本上升,人工上升,需求減少,利潤也不好受。

⑥ 新消費崛起「缺芯」蔓延至家電,家電為什麼會漲價

新消費崛起“缺芯”蔓延至家電,家電漲價主要原因:1.晶元上漲助推家電生產成本,2.晶元緊缺導致家電供應減少需求增加,3.經濟刺激導致物價上漲。

疫情導致世界經濟都發生了變化,疫情也讓一些企業沒有辦法正常生產,晶元作為人工智慧和家電的核心組成,如果晶元緊缺可能給家電行業帶來巨大的問題。新消費崛起“缺芯”蔓延至家電,家電漲價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生產成本增加,商家把成本轉移到老百姓身上。晶元是人工智慧的大腦,它的上漲會直接刺激家電,晶元供應緊張導致家電庫存受到影響,需求加大,供應減少,漲價就成為了必然,同時為了刺激經濟,寬松的貨幣政策也刺激了部分物價上漲,從而家電也水漲船高。

價格上漲表明上看是供需決定,但實際上影響家電漲價的原因還有很多,物價上漲,經濟刺激後的放水都對家電價格都會造成影響,漲價是一個綜合的因素。

⑦ 用經濟學有關知識分析家電價格下降的原因

①價值決定價格,家電價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商品價值量減小。
②供求影響價格,家電價格下降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家電產品供過於求。

⑧ 多種家電漲價,漲價的原因是什麼

漲價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現在很多電器的原材料價格在上漲同時,相關電器的物流成本和工作成本也在提高,所以很多家電的價格都出現了上漲的情況。

空調,電視機,洗衣機,冰箱這種東西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換一句話說,這些家電將會直接影響到每個人的生活品質,現在社會也正是因為這些家電的問世,才能給我們帶來這么多的便利。很多人在買家電的時候,都會覺得現在的家電價格應該會越來越低,但是真實的情況正好相反,很多家電的價格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關於這個問題我會從以下幾點做詳細解答。

多種家電價格上漲是怎麼回事?

在年後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覺得家電的銷售本來是處在一個淡季,這個時候價格應該是下跌的,但是真實情況正好相反,很多家電的價格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而這些上漲的家電主要是一些中低端的家電,有些高檔的家電反而出現了一些輕微下跌的情況。小夥伴們在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感到非常驚訝,也不知道是為什麼。

⑨ 家電主要包括哪些

1、洗衣機

洗衣機是利用電能產生機械作用來洗滌衣物的清潔電器,按其額定洗滌容量分為家用和集體用兩類。

中國規定洗滌容量在6千克以下的屬於家用洗衣機:家用洗衣機主要由箱體、洗滌脫水桶(有的洗滌和脫水桶分開)、傳動和控制系統等組成,有的還裝有加熱裝置。洗衣機一般專指使用水作為主要的清洗液體,有別於使用特製清潔溶液,及通常由專人負責的乾洗。

2、電冰箱

家用電冰箱的容積通常為20~500升。1910年世界上第一台壓縮式製冷的家用電冰箱在美國問世。1925年瑞典麗都公司開發了家用吸收式冰箱。

1927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研製出全封閉式電冰箱。1930年採用不同加熱方式的空氣冷卻連續擴散吸收式電冰箱投放市場。1931年研製成功新型製冷劑氟利昂12。50年代後半期開始生產家用熱電冰箱,中國從50年代開始生產電冰箱。

3、空調

空調即空氣調節器(Air Conditioner)。是指用人工手段,對建築/構築物內環境空氣的溫度、濕度、潔凈度、流速等參數進行調節和控制的設備。

一般包括冷源/熱源設備,冷熱介質輸配系統,末端裝置等幾大部分和其他輔助設備。主要包括,製冷主機、水泵、風機和管路系統。末端裝置則負責利用輸配來的冷熱量,具體處理空氣狀態,使目標環境的空氣參數達到要求。

4、音響

歌舞作為一種流傳數千年的娛樂形式,深入各族人民的生活。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進步,人們對於歌舞的表演形式和場地要求越來越多、越來越高。音響系統隨著人們的需求不斷改進和完善。大到滿足上萬人演唱會現場擴聲需求,小到滿足個人家庭彈奏樂器、K歌的需要。

5、電磁爐

電磁爐又稱為電磁灶,1957年第一台家用電磁爐誕生於德國。1972年,美國開始生產電磁爐,20世紀80年代初電磁爐在歐美及日本開始熱銷。

電磁爐的原理是電磁感應現象,即利用交變電流通過線圈產生方向不斷改變的交變磁場,處於交變磁場中的導體的內部將會出現渦旋電流,這是渦旋電場推動導體中載流子(鍋里的是電子而絕非鐵原子)運動所致;渦旋電流的焦耳熱效應使導體升溫,從而實現加熱。

⑩ 家電行業發展現狀分析怎麼寫

1、我國家電行業已經進入成熟期:

中國整個家電行業已經進入成熟期,但是與其他產品不同,家電產品的生命力相對來說比較強,因此就算進入成熟期,但是要進入衰退期甚至產品消失,還要過很長一段時間,成熟期主要在於一般市場幾乎飽和,各大家電之間將會在有限的市場份額內相互競爭。

從具體產品來看,大部分大家電產品如冰箱、空調、洗衣機均已進入成熟期,而空氣凈化器、凈水器等產品因起步較晚,仍處於成長期。

2、2020年上半年各類家電產量均下降:

2020年1-6月全國家用洗衣機產量3260.2萬台,同比下降7.2%;家用電冰箱產量3759.3萬台,同比下降6.9%;彩電產量為8312萬台,同比減少2.5%;房間空氣調節器產量10414.9萬台,同比下降16.4%。

3、家電代表企業營收均出現下滑:

中國三家家電行業代表企業——美的集團、海爾智家和格力電器,2020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均遭遇下滑。從營收規模來看,美的集團領先於海爾智家,而海爾智家領先於格力電器;在營業收入下降幅度上,海爾智家下降幅度較小,同比2019年下滑4%,下滑幅度最大的是格力電器,其較2019年同期下滑了28.21%,而在2020年第一季格力電器營業收入為203.96億元,同比下降49.7%,營業收入僅有2019年同期的一半。

4、小家電子板塊營收恢復正增長:

2020年第二季度,小家電子板塊營業收入已經恢復同比正增長,增速達到了15.29%,小家電受益於消費流量向線上集中,且部分小家電企業線上收入佔比較高,收入表現處於各子板塊領先位置。

5、家電行業發展趨勢:

從宏觀層面上看,我國經濟穩定增長、居民可支配收入預期提升、社保水平提高等因素,將繼續成為推動家電行業增長的驅動力。「十四五」時期,國內家電市場將迎來新一輪消費結構的快速升級和農村市場的全面普及,智能家電正不斷地成為家電消費的主要選擇,可以預計,智能家電行業將實現快速的發展。

閱讀全文

與家電經濟因素包括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boost電路原理 瀏覽:225
飛塗外牆防水膠怎麼樣 瀏覽:8
如何查詢百邦維修進度 瀏覽:742
廣東gf防水材料多少錢一公斤 瀏覽:348
膠州仿古傢具市場在哪裡 瀏覽:249
汽車水泵保修期限 瀏覽:101
贛州市哪裡回收舊家電 瀏覽:293
深圳市邸高家居 瀏覽:539
房屋漏水物業如何維修 瀏覽:54
前鋒熱水器瀘州維修點 瀏覽:768
電動車維修技巧免費視頻教程全集 瀏覽:449
電影里的智能家居 瀏覽:277
塔吊維修怎麼寫 瀏覽:373
成都家居用品公司 瀏覽:927
多久壓電路 瀏覽:328
濟南歷城區家電維修地址 瀏覽:429
買華為平板如何注意買到翻新機 瀏覽:162
switch如何驗證是不是翻新 瀏覽:275
濟南lg空調售後維修電話 瀏覽:286
小米虹口維修點 瀏覽: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