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購買家電產品出現問題在那裡維權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三包」規定等諸多法律法規為消費者構築了一道道家電消費的安全屏障,但通過對家電消費投訴分析後,生活中一些消費者因自身行為的疏忽或不當,也會使權益無法得到保障。
購物憑證應注意保存
一些消費者則是在消費時,或是圖便宜不要發票,或是開具了其他商品名稱,一旦權益受損,因缺乏充足的證據,使自己陷入被動境地。因此,消費者要多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在購買家電產品時要保留發票、「三包」憑證等,而且上面不僅要有購物時間、地點、經銷商名稱等重要信息,對於企業的額外承諾和消費者的特別要求,也應進行特別標注。
維修記錄須詳細填寫
廠家維修人員上門維修不填維修記錄是目前的一大「通病」,不但中小企業有,一些知名大企業也存在這種現象。為此,消協提醒廣大消費者,家電出了問題上門維修時,一定要求對方詳細填寫保修卡,並保留換下來的配件,以便事後出現問題作為投訴證據。如果維修人員拒不填寫,可以向當地質監或消協部門投訴。
隨便拆卸千萬使不得
電器發生故障,應與出售電器的商場聯系,如果在當地沒有維修點,相關責任由經銷商負擔。確認電器是否損壞事宜不應由消費者自己來做,以免與「不得自行拆開機器,否則不予保修」的服務條款相抵觸,應該讓經銷商確認內膽是否破裂及產品是否還處於保修期內等等。
說明書閱讀不能馬虎
說明書包含了產品的操作指南、簡單故障排除、售後服務保障等基本信息,理應是消費者選購產品後的首要讀物。但有37.1%的消費者買回新產品後不願看使用說明書,而是憑經驗直接操作。雖然調查顯示「重點不突出、操作性弱」是說明書缺乏吸引力的主要問題,但在家電的售後服務糾紛中,有不少是由於消費者使用不當或缺乏應有保養造成的產品損壞。
❷ 電器商品出現質量問題需要自己去檢測嗎
一個星期內包退,一個月包換,只要不是你弄壞的你就去找商家交涉。
❸ 家裡電器出毛病在哪裡檢測是當地的質量監督局嗎收費嗎
去質量監督局幹嘛啊,質量監督局是負責全市產品質量安全監督和產品質量監督檢查工作,負責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監督管理工作的地方,不管修家電,你應該打相應品牌的維修電話,或者找維修部檢測,只檢測不收費
❹ 家電壞了如何界定出廠問題還是使用問題
有經驗的維修人員只要看到故障,就能斷定清楚是產品本身問題還是使用不當所導致的。
對於家用電器產品來說,從業人員對產品非常熟悉,對於產品所可能出現的各種異常故障都非常熟悉,判斷起來沒有任何難度可言。
比如冰箱左右側板嚴重劃傷,這種異常一定是使用不當導致的。冰箱門掉落,一定是使用問題。而冰箱主控制板異常燒毀,大多都是產品本身問題。
❺ 哪個部門鑒定電器設備的質量問題
要找產品質量司法鑒定機構做鑒定。產品質量司法鑒定機構,是實行登記管理制度,可通過「回廣東法院司法技術答輔助網」和「人民法院資產訴訟網」均可查詢產品質量鑒定機構,中科檢測產品質量鑒定中心是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的產品質量鑒定的名冊內。
❻ 電器質量問題鑒定單怎麼出
一個星期內包退,一個月包換,只要不是你弄壞的你就去找商家交涉。
購買商品遇到質量問題的時候,先找所購買商品經營者反映,但若反映未果,則可拿起法律武器,向當地質監、工商部門以及銷協投訴,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二十六條生產者應當對其生產的產品質量負責。產品質量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不存在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有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應當符合該標准。
(二)具備產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但是,對產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說明的除外。
(三)符合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註明採用的產品標准,符合以產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
❼ 家電售後如何辨別電器的真偽
如果是廠家售後就會有些內部資料告訴維修人員怎麼鑒別是不是廠家出廠的電器。有些廠家在專電器里有機身碼屬,這個碼可以通過聯網查詢真偽的。還有就是廠家售後服務人員維修多了就可以看出電器的做工是不是廠家的商品。也可以通過關鍵部件來鑒別電器真假。
❽ 要鑒定家電牌子的真假,要到什麼地方
家電現在都是白菜價,劣質假貨還是很少的,只要你去正規渠道購買一般都不會出現假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