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日本人為什麼過分節儉用80年代的老電視,睡地板,吃泡菜~~~
你不了解日本社會的……
你所看到的,可能都是日本的電視劇、老電影裡面的東西,和現實脫節太遠了。
日本的現代化程度很高的,你說的那種「鼓肚子電視」、「暖腳茶幾」,都是上個世紀70年代就陸續被淘汰的東西。
至於睡在地上,那個就是榻榻米了。但是現在的日本,能睡榻榻米是身份地位的象徵,普通老百姓家裡都是軟床了。因為榻榻米的宗旨是全自然的接觸;榻榻米由特殊的草製作,能夠讓滿屋子都是草木的清香;但是需要專人打理,太麻煩了。
我在京都旅行的時候,為了追求全日本文化接觸,特意訂了那種傳統日本式旅店。就是日本式風格的庭院旅店,有榻榻米的,貴得不得了。其價格不遜於麗斯凱爾頓酒店的房間。
『貳』 日本人把機器扔到海里很過分嗎不能理解,為什麼這樣就讓女主由原來對日本人的好感轉化成了憎恨
也不能這么說日本人以前是對中國做了很多很過分的是但是那都是過去的事了民族的恩怨不會牽扯到個人的再說了..我相信還是好人多不過建議你去韓國也不錯哦呵呵,祝你開心
『叄』 日本不是會把不用的家電放在路旁,留給別人。為什麼不賣二手呢
日本處理垃圾是要收費的,如果是家電費用會更貴的。
日本也是有二手店的,在日本叫作中古店。
日本人的工資是很高的,低的也要二十多萬日元,二手家電也就賣幾千日元,收益非常小
兩者情況都有了。
『肆』 日本為什麼是家電王國
日本曾經是世界的「家電王國」,不僅家電業技術領先、產品精緻,還幾乎壟版斷了世界家權電業市場,既是「日本製造」的代表,還是日本對外輸出產業四大支柱之一。但近年大環境起大變化,即中國、韓國等新興工業國崛起的結果,不僅產能、技術不再讓日本一枝獨秀,更在價格和銷售等領域也已追趕上了日本,使它在國內外首次面對強烈競爭,不得不撤退或轉型。
『伍』 為什麼日本人把垃圾當寶貝
一個國家的垃圾多寡,與現代化社會的發達程度及國民素質和環保意識息息相關。
日本是一個比較注重環保的國家。最早在世界上建立並完善了政府、企業與國民「三位一體」的垃圾回收系統。所以,日本人均垃圾產量是世界最低的,只有410公斤。
在日本,每年年終,居民都會收到一張來年的特殊「年歷」,不同垃圾的收集日期都由黃、綠、藍等不同顏色按月日標明在「年歷」上,並配有各種垃圾的漫畫,對垃圾分類和每天可扔什麼垃圾使人一看便知。在新的一年裡,人們都要按照「年歷」上的規定來扔不同的垃圾。
日本對垃圾的回收分類十分仔細。有「資源垃圾」、「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危險垃圾」、「塑料垃圾」、「金屬垃圾」和「粗大垃圾」等。在日本有些城市,垃圾分類已經達到幾十種。日本的每個家庭,都擺有分放不同垃圾的幾個垃圾桶,這種看似繁瑣的做法已經成為日本人的良好習慣。
日本對垃圾的分類回收管理也很嚴格。不同的垃圾只能在規定的不同日期、不同時間,扔到指定的不同場所。垃圾的收送,是居民將分好類的垃圾用垃圾袋包裝好送到各自小區指定的垃圾回收點,再由相關部門統一來回收。出行時,日本人的做法是把垃圾放在塑料袋中帶回家。市民如違反規定亂扔垃圾,就是違反了「廢棄處置法」,會被警察拘捕並課以3-5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980-3250元)的罰款。
在日本扔垃圾有許多必須遵守的規定:可燃垃圾與不可燃垃圾要嚴格分開;舊書籍、舊報紙要碼放整齊並打成十字捆好;肉盒、奶盒等包裝容器要洗凈晾乾送回商店經翻新處理後循環使用;回收塑料瓶要先將瓶蓋擰下來,再將瓶體的塑料包裝紙沿撕口撕下,關鍵是用清水將瓶內沖洗干凈再分別收集。
如今在日本,環保和節約資源的觀念已深入人心,並成為整個社會和每個國民的自覺行動,人們都會自覺地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垃圾。
初到日本的外國人,都會對其嘆為觀止的垃圾分類所折服。瞥其一斑,日本的垃圾分類有以下幾大特點。
日本垃圾分類
一是分類精細,回收及時。最大分類有可燃物、不可燃物、資源類、粗大類,有害類,這幾類再細分為若乾子項目,每個子項目又可分為孫項目,以此類推。
可燃類:簡單講就是可以燃燒的--但不包括塑料,橡膠製片,一般剩菜剩飯,和一些可燃的生活垃圾都屬於可燃垃圾。
資源類:報紙,書籍,塑料飲料瓶,玻璃飲料瓶
不可燃類:廢舊小家電(電水壺,收錄音機)衣物,玩具,陶瓷製品,鐵質容器。
粗大類:大的傢具,大型電器(電視機,空調),自行車。
前幾年橫濱市把垃圾類別由原來的五類更細分為十類,並給每個市民發了長達27頁的手冊,其條款有518項之多。試看幾例:口紅屬可燃物,但用完的口紅管屬小金屬物;水壺屬金屬物,但12英寸以下屬小金屬物,12英寸以上則屬大廢棄物;襪子,若為一隻屬可燃物,若為兩只並且「沒被穿破、左右腳搭配」則屬舊衣料;領帶也屬舊衣料,但前提是「洗過、晾乾」。不過,這與德島縣上勝町相比,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該町已把垃圾細分到44類,並計劃到2020年實現「零垃圾」的目標。
在回收方面,有的社區擺放著一排分類垃圾箱,有的沒有垃圾箱而是規定在每周特定時間把特定垃圾袋放在特定地點,由專人及時拉走。如在東京都港區,每周三、六上午收可燃垃圾,周一上午收不可燃垃圾,周二上午收資源垃圾。很多社區規定早8點之前扔垃圾,有的則放寬到中午,但都是當天就拉走,不致污染環境或引來害蟲和烏鴉。
二是管理到位,措施得當。
外國人到日本後,要到居住地政府進行登記,這時往往就會領到當地有關扔垃圾的規定。當你入住出租房時,房東也許在交付鑰匙的同時就一並交予扔垃圾規定。有的行政區年底會給居民送上來年的日歷,上面一些日期上標有黃、綠、藍等顏色,下方說明每一顏色代表哪天可以扔何種垃圾。在一些公共場所,也往往會看到一排垃圾箱,分別寫著:紙杯、可燃物、塑料類,每個垃圾箱上還寫有日文、英文、中文和韓文。
三是人人自覺,認真細致。
養成良好習慣,非一日之功。日本的兒童打小就從家長和學校那裡受到正確處理垃圾的教育。如果不按規定扔垃圾,就可能受到政府人員的說服和周圍輿論的壓力。日本居民扔垃圾真可謂一絲不苟,非常嚴格:廢舊報紙和書本要捆得非常整齊,有水分的垃圾要控干水分,鋒利的物品要用紙包好,用過的噴霧罐要扎一個孔以防出現爆炸。
四是廢物利用,節能環保。
分類垃圾被專人回收後,報紙被送到造紙廠,用以生產再生紙,很多日本人以名片上印有「使用再生紙」為榮;飲料容器被分別送到相關工廠,成為再生資源;廢棄電器被送到專門公司分解處理;可燃垃圾燃燒後可作為肥料;不可燃垃圾經過壓縮無毒化處理後可作為填海造田的原料。日本商品的包裝盒上就已註明了其屬於哪類垃圾,牛奶盒上甚至還有這樣的提示:要洗凈、拆開、晾乾、折疊以後再扔。
在垃圾分類方面,日本又走在了世界最前列。上世紀60年代的嚴重環境污染「逼」出了一流的環保技術,70年代的深刻石油危機又促成了最好的節能技術。就在認真克服一個個危機的過程中,日本把其他先進國家一一超過。
我的一位年長的日本友人曾被長期派駐西歐,他說起過每年回國探親時逐年難買禮物的「尷尬」。這是因為,他的親戚、朋友由原來追捧西歐產品紛紛變得喜愛精工手錶、豐田汽車、尼康相機等世界一流水平的本國產品了。如此成就的取得,除了有高效、合理的管理體系外,靠的就是廣大民眾的精神與干勁。而垃圾分類中透射出的那種認真精神,無疑是其中最放異彩的一個部分。
日本人最講認真、細致,這在眾多方面都表現得淋漓盡致。如,東京都各商業區人行道上的地磚幾十年都不會出現凹凸不平的塌陷,建築師要求樓梯毛坯的背面等看不見的地方也要整潔光滑,等等,不勝枚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的上述事例給我們很多啟示。僅就垃圾分類而言,我國大部分地區的硬體還遠不能與日本相比,但更大的差距恐怕還是在軟體上,即在於政府和民眾對垃圾分類的認識上,在於政府關於垃圾分類的制度建設上,也在於每個市民對垃圾分類的認真細致精神和環保節能意識上。由此引申開來,只有大家都摒棄嫌麻煩的想法、大概其的思維習慣和安於中流的低標准,才有可能做到垃圾分類趕上世界先進水平,消滅城市管理中「三不管」的死角,有專人來治理臟、亂、差的現象。
『陸』 日系家電敗走中國的原因是什麼
這取決於中國人的愛國熱情,中國人團結一心,沒有戰勝不了的敵人。
『柒』 我在日本東京留學!為什麼日本人每逢星期五都會把家裡沒用的家用電器扔出來呢
日本留學相對於其他國家留學的優勢在於你可以合法打工。當然,有的人打工為了掙學費,不少赴日留學的學生家庭並不富裕,自己爭取在日生活學習的費用,而且畢業後還可以有節余。而也有部分家庭很富裕的學生也會積極打工,目的是為了盡快融入日本社會,通過打工與日本人多接觸,開闊視野,促進專業知識的學習。這是其他國家所不能比擬的。哦,韓國也可以,但是好像沒法和日本比,最近聽說韓國對中國留學生很殘酷。
---關於和澳洲比,各有利弊吧,澳洲生活愜意,節奏緩和,適合度假式的留學。日本節奏快,人每時每刻都充滿精神,很充實的,而且真的可以學到很多知識,並且這是知識對於你繼承家業或者自己創業非常有幫助。有時候開玩笑說到了澳洲人就會廢掉,哈哈,不知道科學不科學。
『捌』 為什麼日本窮人家裡「飯盒」總是垃圾成堆
我們經常在網路上看到一些圖片:貧窮的日本人家中總是到處都是一次性便當盒,塑料袋等。為什麼他們不扔掉垃圾,而是扔到家裡?這些人太懶了嗎?
實際上,這不是因為它們太懶惰,而是因為它們很窮,無法承受扔掉它們的風險!
因此,日本的窮人沒有多餘的錢扔垃圾。相反,由於亂拋垃圾會被罰款,所以他們只能將這些垃圾留在家中。
在日本的綜藝節目中,有一個骨灰級的啃老族。父母去世後,他一直以父母的遺產為生。當演出人員去他家時,發現爺爺的房子里滿是垃圾。這位老祖父不喜歡打掃衛生,也沒有多餘的錢請人打掃,所以他只能把垃圾扔在家裡。之後,演出人員自掏腰包,幫助老人清理了所有垃圾,總共花費了32萬日元。日本的垃圾清理費用也很高!
『玖』 我家的電器大多用的是日本的,20年了還在用,為什麼說日本人壞
說你就信哦?孩子,這世界上的很多事情要親身經歷才能知道,跟著媒體人內雲亦雲的人大都連容日本人都沒見過。日本壞在當年侵略我們,壞在政府實行帝國主義。事實上普通日本百姓大都有禮和善,社會也富裕安定,壞不知從何說起。
『拾』 日本人認為沒用的家電有哪些
日前,日本INLIFE調查公司在其網站inlife以20至50歲的男女為對象進行了關於「對你來說用處不多的家電【 家電( かでん ) 】 是什麼」的調查。結果,看似人氣的智能手機【 スマートフォン 】 以28.3%的高得票率當選為了最沒有用武之地的家電。
對其理由網民表示:「我的智能手機是最新款,但是兒子用的舊款花樣更多,想不通為什麼」。最近的新版智能手機多是客戶自定義應用軟體【 ソフトウエア 】 ,可以看出多數用戶不會使用這一功能,就大大減少了智能手機帶來的樂趣。此外也有不少埋怨「電池消耗太厲害,一下子就沒電了」的意見。
接下來排名第二的是「攪拌機,榨汁機【 ミキサー 】 」(19.6%)。理由是「從安裝到製作,最後清洗太花時間,還不如廚刀方便」。第三是「電腦【 コンピューター 】 」(15.3%),理由是「主要看社交網站,所以用平板電腦或者智能手機更方便」。第四位是「數碼相 機【 デジカメ 】」(10.4%),理由是「太重,很多功能不會使用。用智能手機拍攝的話還能當場加工,所以更方便」。可以看出,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等端末產品的普及使佔地方的電腦以及笨重的相機等商品逐漸失去了存在價值。
最後是「洗碗機【 食器洗い器( しょっきあらいき ) 】 」(7.1%),入圍理由是,「電費,水費,專用洗滌劑費用太高,還不如手洗」,「家庭成員的吃飯時間不一致,所以每次要洗的茶碗也不多,也就用不著洗碗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