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家電大全 > 石門縣澧水家電製冷維修部怎麼樣

石門縣澧水家電製冷維修部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1-10-21 07:59:50

㈠ 澧縣為什麼又稱九澧

「九澧」是指哪九條水系?《水經》上注,「澧九水,曰溫、曰渫、曰黃、曰茹、曰道、曰溇、曰澹、曰涔、總名曰澧」。

溫水。俗稱熱水溪(位於原渡水鄉境內),距石門縣城約50公里。熱水溪由五股溫泉匯成,常年水溫在40℃以上,水中含有多種礦物質,是治療皮膚病、關節炎的極好場所。石門縣投資建起熱水溪溫泉療養中心。熱水溪東流15公里,經過仙人蹬與九渡河匯合,而後注入渫水。

渫水。據《石門縣志》載:渫水有北、中、南三源,北為北溪河,中為泉坪河,南為後河,三支流先後在江坪龍洞轉江馬橋匯合東流,流經泥沙、水南渡、所街、雁池、磨市、沿公渡、皂角市至新關俞家河與澧水匯合。全長165公里,流域面積3125.5平方公里,是澧水第二大支流。

黃水。黃水又稱黃溪,發源於石門西北黃石山,故稱黃水。黃石山盛產雄磺,古稱石黃或雄精。雄磺品位高,開采歷史逾千年,產品暢銷國內外。黃水流經慈利、石門二縣,至沿公渡注入渫水。

茹水。「水經注雲」澧水自充縣(今桑植、大庸一帶),東經臨澧、零陽二縣(今慈利、石門)故界,又「東茹水注之」。又說,「茹水」在澧州東六里至溶滋港注入澧水。這是說茹水在澧縣東邊。據《慈利縣志》載:「茹水源出龍茹山……在慈利縣西北極陲,茹水所出,不著其溪流。」兩說並存,省地理志也未作斷定。

道水。河源分南北二支,均發源於慈利五雷山麓。南支東流至三王村入蒙泉水庫,北支經官渡橋於尖刀嘴與南支匯合,流經白洋湖龍口入臨澧,石門境內流程31.7公里,流域面積為362.4平方公里。

溇水。溇水是澧水一支最大支流,源於湖北鶴峰七眼泉,流經桑植、江埡、象市,於慈利縣城西北注入澧水,全長249公里。

澹水。源於石門燕子山女兒埡,流經臨澧、澧縣、至中渡口與涔水匯合,在小渡口入澧水,石門境內流程10.5公里,流域面積41.6平方公里。

涔水。在石門境內有一、二級支流各一條。一級支流源於石門燕子山黑天坑,於洞灣入澧縣,匯澹水至小渡口入澧水,石門境內流程14公里,流域面積41.6平方公里。

澧水。澧水是湖南四大水系之一。源於桑植縣杉木界,流經永順、大庸、慈利、石門、臨澧、澧縣、津市入洞庭湖,全長378公里,流域面積近2萬平方公里。

㈡ 石門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簡介:石門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廠址位於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新關鎮境內,北臨澧水河,南靠焦柳鐵路。2006年9月在長沙舉辦的首屆中部地區投資貿易博覽會上,海螺水泥與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政府簽訂了投資協議書,石門海螺水泥項目作為省級簽約項目成功簽約。
法定代表人:何廣元
成立時間:2006-10-18
注冊資本:42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3072600000128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寶峰街道七松社區一組

㈢ 石門長沙動車一天幾趟幾小時一趟

石門長沙火車一天13趟:

車次 發站-到站 發時-到時 運行時間 參考票價

T8335 石門縣北-長沙 07:08-10:15 3小時7分 硬座41.5

T8331 石門縣北-長沙 11:00-14:09 3小時9分 硬座41.5

T8333 石門縣北-長沙 15:00-17:58 2小時58分 硬座41.5

車次 發站-到站 發時-到時 運行時間 參考票價

K109... 石門縣北-長沙 01:23-04:47 3小時24分 硬座41.5

K117... 石門縣北-長沙 01:39-05:20 3小時41分 硬座41.5

K501... 石門縣北-長沙 01:49-06:06 4小時17分 硬座41.5

K646... 石門縣北-長沙 08:31-11:48 3小時17分 硬座41.5

K535... 石門縣北-長沙 09:06-12:22 3小時16分 硬座41.5

㈣ 澧水河發源於哪裡,有多長,最後流進哪裡

澧水發源於湖南省桑植縣五道水,澧水幹流全長407公里,石門至小渡口稱澧水下游,澧縣境內長32公里。

澧水幹流流經湖南省龍山縣,湖北省宣恩縣,湖南省桑植縣、永順縣、張家界市永定區、慈利縣、石門縣、臨澧縣、澧縣、津市市,在澧縣小渡口流入洞庭湖。

澧水是中國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澧水幹流分北、中、南三源,以北源為主,北源源於湖南省桑植縣杉木界,中源源於桑植縣八大公山東麓,南源源於湖南永順縣龍家寨,三源於桑植縣南岔匯合後東流。

沿途接納溇水、渫水、道水和涔水等支流,至津市小渡囗注入洞庭湖,多年平均徑流量131.2億立方米。

澧水是張家界的母親河。張家界依水而建、臨水而居,澧水在張家界城區蜿蜒十餘里,澧水風光帶猶如城區的水上畫廊。

乘坐「澧水船說」,是感受張家界城市變化,欣賞張家界城市美景,尤其是璀璨夜景的最佳選擇。

自2014年3月14日觀音大橋南端匝道工程項目開工以來,濱水環線澧水南岸完成了觀音大橋南端匝道工程、澧蘭西路、澧蘭東路、澧蘭橋、澧蘭中路等5個工程;

2015年,濱水環線澧水北岸「兩路兩橋」項目啟動,隨著2016年12月22日澧水大橋和白馬泉高架橋建成通車,實現了濱水內環線基本貫通,形成了四通八達的城區路網結構。

(4)石門縣澧水家電製冷維修部怎麼樣擴展閱讀:

澧水河長不及湘江長度的一半,流域面積及湘江的1/5,但由於中上游與長江三峽屬同一暴雨區,降水量特多;徑流模數居全省之冠,並以洪水漲落迅速而聞名。

澧水上源有三,即北、中、南三源。北源一支出桑植縣五道水鎮杉木界,一支出桑植縣西北八大公山天堂窩,二者在五道水會合,通常認為是為主源。

澧水與長江三峽同屬一個暴雨區,上游有以五道水為中心的降水高值區。

㈤ 澧水的治理開發

澧水水能蘊藏205.13萬千瓦。有主要水利工程22處,設計灌溉面積15萬公頃。下游建有3處骨幹工程,對澧陽平原及其附近低丘區不僅擴大自流灌溉面積,且兼具防洪效益。
1992年10月,水利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簽署協議,組建了湖南澧水流域水利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是全國首家由部省合作成立的流域性開發管理公司。 在澧水公司成立20年後,建成了江埡水庫、皂市水庫兩個國家重點防洪控制性水庫,以及索溪水庫和關門岩水電站。 澧水公司於2002年投資建設了國家4A級旅遊景區江埡溫泉度假村,已發展成為張家界東線旅遊的重點景區。 澧水常德段建有澧縣灧洲、臨澧青山、石門三江口三座梯級開發水電站,其中灧洲兩座水電站分別按6級和5級航道標准建有通航船閘。石門縣城下游易家渡港口以下的澧水航道水流平緩,航行條件良好,可常年通航100噸級以下船舶,因此,影響通航的主要因素是澧水石門段黃岩頭灘、下渡口灘、中渡口灘、尼姑灘等險阻,以及三江口大壩未建通航設施等。
津市小渡口至澧縣城關18公里,河寬300—350米。平均坡降0.08‰,水深1.6米,彎曲半徑500米,通航保證95%,該航段受洞庭湖水頂托,水流平緩,航行條件良好,可常年航行300噸級船舶。
澧縣城關至石門縣城45公里,河寬200—250米,平均坡降0.4‰,水深1.3米,彎曲半徑350米,通航保證率95%,該航段水面寬闊,邊灘低平,水流分散,有灘險多處,枯水時礙航。1982—1990年澧縣建成艷洲水電樞紐,同步建成年通過能力為150萬噸的船閘。1963—1969年臨澧縣建成青山水泵站,建有年通過能力為120萬噸的船閘。
石門縣城至界溪14公里,河寬150—200米,平均坡降0.62%,水深1.2米,彎曲半徑300米,通航保證率95% 澧水流域水力資源豐富,水能蘊藏量有152萬千瓦,占湖南省的9.9%,其中可開發利用的有137.11萬千瓦,占湖南省的12.7%。 (也有說法稱,理論蘊藏量為205.2×104kW,可能開發的水能資源為141×104kW。 )
澧水幹流上起澧水北源下至小渡口,共規劃有16個梯級電站,截至2013年年底,已建成有賀龍、八斗溪、漁潭、花岩、木龍灘、紅壁岩、茶庵、慈利(城關)、茶林河、三江口、青山、灧洲12個水電站,待建的有涼水口(北源)、黃家鋪、宜沖橋、岩泊渡4個電站。
慈利縣:1974年,建成以改善通航為主的城關水電站,安裝500千瓦的發電機組8台。1981年建成茶庵水電站,安裝1250千瓦的發電機組6台,總裝機7500千瓦。
石門縣:1988年建成三江口中型水電站,控制流域面積1526平方公里,設計裝機5台,已安裝12500千瓦發電機組2台,計25000千瓦。
臨澧:1971年攔截澧水建成全國最大的青山水輪泵站,安裝100一8型水輪泵35台,將澧水提高58米,灌溉澧水南岸的32萬畝農田。還結合建成水力發電站2座,安裝650千瓦發電機組6台,2500千瓦機組2台。
澧縣:在彭山附近,1976年動工興建澧水最末一級的艷洲電站,位於澧水下游,是澧水梯級開發的最末一級。樞紐工程由發電廠、船閘、攔河大壩、公路橋等組成。具有發電、交通、灌溉、航運等綜合效益。發電廠裝機10台,總容量3.03萬千瓦,設計年發電量1.54億度。船閘為300噸級。

㈥ 葉公故里澧水河畔是哪裡

湖南省西北部
澧水,因澧水上游「綠水六十里,水成靛澧色」而得名,又因屈原「沅芷澧蘭」詩名曰蘭江。
澧水位於湖南省西北部,流域跨越湘鄂兩省邊境,地理位置在北緯29°30′~30°12′,東經109°30′~112°之間。澧水是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徑流模數居全省之冠,並以洪水漲落迅速而聞名。澧水幹流分北、中、南三源,以北源為主,三源於桑植縣打穀泉與橋子灣的小茅岩匯合後東流。沿途接納溇水、渫水、道水和涔水等支流,至澧縣小渡囗注入洞庭湖,多年平均徑流量131.2億立方米,流域面積18496平方公里,其中湖南境內15736平方公里。流域內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1600毫米。年徑流總量(三江口站)131.2億立方米。
澧水有河長5公里以上的支流325條,其中面積較大的支流如溇水、渫水、道水有8大支流,合稱九澧。澧水幹流流經縣市:湖南省龍山縣,湖北省宣恩縣,湖南省桑植縣、永順縣、張家界市永定區、慈利縣、石門縣、臨澧縣、澧縣、津市市,幹流全長407公里,尾閭小渡口至洞庭湖口96公里。

㈦ 張家界有一條什麼河

澧水河。

澧水幹流流經縣市:湖南省龍山縣,湖北省宣恩縣,湖南省桑植縣、永順縣、張家界市永定區、慈利縣、石門縣、臨澧縣、澧縣、津市市,在澧縣小渡口匯入洞庭湖。

澧水干支流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約152.45萬千瓦,可開發的水能資源為137.11萬千瓦。澧水流域已建成(溇水)和皂市水利樞紐(渫水)等控制性工程,澧水幹流上的宜沖橋水利樞紐在擬建中。

(7)石門縣澧水家電製冷維修部怎麼樣擴展閱讀

澧水是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位於湖南省西北部,流域跨湘鄂兩省。澧水幹流分北、中、南三源,以北源為主,北源源於湖南省桑植縣杉木界,中源源於桑植縣八大公山東麓,南源源於湖南永順縣龍家寨,三源於桑植縣南岔匯合後東流。

沿途接渫水、道水和涔水等支流,至澧縣小渡囗注入洞庭湖。幹流全長407公里,流域面積18496平方公里(湖南境內1573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131.2億立方米。

張家界市境內溪河縱橫,水系以澧水和溇水為主,澧水幹流在桑植縣南岔以上有北、中、南三源。北源為主幹,發源於桑植縣杉木界;中源出八大公山東麓;

南源出永順縣龍家寨,三源在龍江口匯合後往南經桑植縣、永定區、慈利縣等河流最後流入洞庭湖,幹流流貫張家界市的長度是313公里,流域面積8135平方公里。

㈧ 臨澧澧水河有多少年歷史

澧水是一個大的水系,涵蓋很多,具體的時間年限我查不到,但是關於澧水河的詳細介紹就這么多了。。如果還有需要幫助的,麻煩繼續問,如果有所幫助的話,請採納好評。。謝謝、、祝學習進步。、、

澧水水系在石門縣境內有干支流196條,佔全縣溪河總條數的83%;流域面積3347.95平方公里,佔全縣國土總面積的84.3%。境內一級支流有渫水、道水、澹水等21條,其中在境內匯入澧水的支流有10條。二級支流有61條,三級支流85條,四級支流28條。 九澧指澧水幹流及其8大支流,合稱九澧。 酈道元(公元466~527年)《水經注》上載:澧九水,曰溫、曰渫、曰黃、曰茹、曰道、曰溇、曰澹、曰涔,總名曰澧。九水中除茹、溇兩水外,其餘7條皆發源或流經石門縣境內,石門得澧在常德市中首屈一指。

澧水為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有北中南三源。北源出桑植縣西北與湖北鶴峰交界之七眼泉,中源出桑植縣西北與龍山、湖北宣恩交界之栗山坡仙人洞,南源出永順縣北萬笏山龍泉寨十萬坪,至兩夾瀾合而水勢大盛,名龍江口。三源既會,經桑植縣城西,東南流經桑植、永順、張家界(大庸)、慈利、石門、臨澧、澧縣、津市等縣(市)後注入洞庭湖之七里湖。
澧水幹流自桑植縣杉木界至津市小渡口,全長388公里,流域面積18496平方公里。北以武陵山脈北支與湖北省清江水系相隔,南以武陵山脈南支與沅水水系分野,西起湘鄂崇山,東瀕洞庭湖平原;地勢北、西、南三面高,東部較低;幹流及主要支流自西北流向東南,構成平行的河流系統。
河源至張家界(大庸)為上游,張家界至石門為中游,石門至津市小渡口為下游。上、中游為灰岩沉積地區,易形成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沿途峽谷幽深,石壁聳立。下游為第三紀紅砂岩及第四紀沖積地區,易被剝蝕,形成低矮的丘陵、台地和沖積平原,地勢開闊平坦。
澧水自源頭奔流而東,經慈利縣牯牛岩進入石門縣西境新關鎮界溪河,至月光洲分為二流,洲下復合為一,於喻家河口納渫水,至烏龜岩(按:烏龜岩橫攔江中,常為舟患。民國13年賀龍軍經此,用火葯炸毀,舟人便之),三江匯流,俗稱為三江口(即酈道元《水經注》中所謂的渫口)。合流的江水自西而東流經任家坊、向家坪、鹽井灘、大龍潭、竹園塌、新街口、縣城區、閆家壩、易家渡、鐵弓堤,沿途納入支流,最後於二都鄉青龍灣(又名龍溪口)入臨澧縣境,歷經新關鎮、楚江鎮、易家渡鎮、二都鄉四個鄉鎮。過石門境江段長約30公里,坡降5‰。縣境內幹流流域面積342.48平方公里(渫水、道水、澹水流域面積除外)。幹流自上而下有三江口、鹽井灘、二忤溶、洄洑灘、顏陵灘、八角樓、東方灘(亦名尼姑灘)等灘險16處。古時自三江口往下經石門市區的一段河,又名零陽河,臨河北岸街市區晉時為澧陽縣治,並設天門郡治於此。
1966年,臨澧縣在下游修建了青山水輪泵站,使上游過境江段的河道特性發生了顯著變化。一方面,因水位抬高,原來沿主河槽下泄的江流轉而常年沖刷兩岸,使兩岸嚴重崩塌。據觀察記載,自建壩以來,易家渡鎮和二都鄉沿河兩岸已平均內推30~50米,最寬處鐵弓堤已內推150米;另一方面,建壩後,河水流速變緩,挾沙能力減弱,加之上游地區水土流失嚴重,泥沙大量淤積河底,加劇了水位抬升,加重了沿江地區的防洪壓力。據水文站觀測記載,自青山水輪泵站大壩至易家渡一段河床,僅1980~1989年的10年間就平均抬高1米多。
1976年,石門縣在距縣城上游3公里處的澧水幹流上,興建了三江口水電站。
為防洪水泛濫,石門縣自1970年冬始,大規模興建堤防工程,陸續在澧水幹流南、北兩岸修建防洪大堤。1987年12月,在澧水幹流南岸新關鎮任家坊村修建了河堤2.1公里,保護著堤內530畝農田。以後,重點修建石門縣城區河堤。至今,澧水北岸堤長17.3公里,西起城區碼頭,下至青山水輪泵站附壩,歷楚江、易家渡兩鎮;南岸堤長21.2公里,上起新街口渡口,下至二都鄉鎮龍村,歷經二都鄉和寶峰開發區,保護著兩岸石門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帶27.5平方公里的土地,15.8萬人口。特別是城區南北兩岸約9公里的防洪大堤,從1991年11月始建,到2002年底全面竣工,歷時12年,將兩岸沿河建成了全縣最美的風景線,成為造福子孫的「民心工程」。大堤及改造後的沿江大道,為日夜奔流的澧水增添了許多勝景。在堤山,行人憑欄遠眺,看澧水朝暉夕陽,望街心繁燈閃耀,真有說不盡的心曠神怡。
石門境內澧水幹流河段共有4座鐵路、公路大橋。1971年建成的三江口大橋,是座鐵路、公路兩用橋,是枝柳鐵路跨澧水的第一座大橋,橋上兩側通汽車,慈(慈利)張(張公廟)公路運輸賴以暢通無阻。三江電站大壩也是一座公路大橋。1993年10月16日,地處縣城中心的澧水石門公路大橋通車,大橋的建成,將石門南北兩岸縣城連接成一個整體。1993年1月8日,石長鐵路石門澧水特大橋動工,1995年10月竣工,該橋全長1590.146米,共計58個墩台。這是澧水鐵路、公路大橋,對溝通湘西北交通,促使其經濟繁榮發揮著重要作用。
悠悠澧水,日夜東流。臨水而立的石門縣治楚江鎮,如一幅氣勢恢宏的圖畫,鋪展於藍天白雲之下。
她東南瀕澧水,西北依山丘。地形狹長,俗稱船形地,「地形逼仄,環堵不具,以嶂為城,以溪為池」,故謂山城。舊時屢遭兵燹水患,到解放前夕人丁不滿3000,店坊僅40餘家,面積僅0.4平方公里。建國後至今,已有大街小巷縱橫交錯45條,面積擴展至16.8平方公里,居民增加到7萬人。天然秀美的山城,經石門人民的悉心裝扮,更加絢麗多彩。澧水河上,4座大橋如巨龍卧波,枝柳、石長鐵路作為連接全國各地的大動脈,在白雲山麓和十九峰下縱橫而去。澧水兩岸,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大街如弦,車水馬龍。花壇綠樹遍布街心巷裡,花香日新,讓縣城春色常駐。寶峰、東城、楚江,三城相望,互為犄角,一座嶄新的城市正迅速崛起於澧水之濱。今日的石門縣城,市政設施齊備,又是國家級衛生縣城、全國創建文明小城鎮示範點、湖南省景區城市。石門,這座美麗的新城,正向世界和未來敞開燦爛的大門。

㈨ 張家界市內的河叫什麼

澧水:

中國湖南省西北部河流。發源於桑植縣北部山區。東流經張家界、慈利、石門、臨澧等縣市,在澧縣新州流入洞庭湖後歸長江。澧水總長372公里。大部分流經山區,多亂石暗礁,下游可通航。張家界市的張家界是著名的自然保護風景區。

澧水夕照位於中國湖南省西北部。流域跨湘鄂兩省。上游有北、中、南三源。其中北源最長,發源於桑植縣杉木界;中源水量最大,源出湘鄂邊境八大公山東麓;南源較小,發源於永順縣步塔。三源匯合後,往南經桑植、永順,再向東流,經張家界市、慈利縣、石門縣、澧縣,沿途接納溇水、渫水、道水等主要支流,經澧縣小渡口注入洞庭湖。長388千米,流域面積1.85萬平方千米。澧水與長江三峽、清江處於同一暴雨區,易與長江分流入松滋河的洪水相遇,造成下游洪災。流域內石灰岩地層分布廣,喀斯特發育,尤以支流溇、渫二河上游為甚,溶洞暗河遍布。中上游大都經山區和丘陵區,多亂石、暗礁。自石門以下為下游,屬平原區,河道平緩,可通航。

閱讀全文

與石門縣澧水家電製冷維修部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boost電路原理 瀏覽:225
飛塗外牆防水膠怎麼樣 瀏覽:8
如何查詢百邦維修進度 瀏覽:742
廣東gf防水材料多少錢一公斤 瀏覽:348
膠州仿古傢具市場在哪裡 瀏覽:249
汽車水泵保修期限 瀏覽:101
贛州市哪裡回收舊家電 瀏覽:293
深圳市邸高家居 瀏覽:539
房屋漏水物業如何維修 瀏覽:54
前鋒熱水器瀘州維修點 瀏覽:768
電動車維修技巧免費視頻教程全集 瀏覽:449
電影里的智能家居 瀏覽:277
塔吊維修怎麼寫 瀏覽:373
成都家居用品公司 瀏覽:927
多久壓電路 瀏覽:328
濟南歷城區家電維修地址 瀏覽:429
買華為平板如何注意買到翻新機 瀏覽:162
switch如何驗證是不是翻新 瀏覽:275
濟南lg空調售後維修電話 瀏覽:286
小米虹口維修點 瀏覽: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