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家電大全 >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太陽能公司有哪些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太陽能公司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1-03-10 20:40:17

❶ 中國五大國有電力集團及其下屬公司有哪些

電力集團(公司)主要有:
· 國家電網公司
· 中國南方電專網有限公司
·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
· 中國大唐集屬團公司
· 中國華電集團公司
·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
·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
· 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公司
· 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
· 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

❷ 中國太陽能十大品牌都有哪些

1、皇明太陽能熱水器 (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產品)
2、天普太陽能熱水器 (國家免撿產品,中國最大的太陽熱水器企業之一)
3、億家能太陽能熱水器 (中國名牌,國家免檢產品)
4、桑樂太陽能熱水器 (國家免撿產品)
5、太陽雨太陽能熱水器 (中國名牌,國家免檢產品)
6、華揚太陽能熱水器 (中國名牌,國家免檢產品)
7、海爾太陽能熱水器 (中國馳名商標,中國的世界品牌)
8、清華太陽能熱水器 (中國名牌,國家免檢產品)
9、力諾瑞特太陽能熱水器 (中國名牌,國家免檢產品)
10、桑夏太陽能熱水器 (國家免撿產品)

❸ 中國從事太陽能光熱發電企業有哪些

目前沒有成功商業運行的項目,太陽能光熱發電企業從系統到各個環節均處於研製階段。不過國家已經在試點光熱發電項目,具體詳見下面的

2010年中國太陽能光熱發電發展分析
慧典市場研究報告網訊 「我現在手頭有20億元現金,賬戶里可動用資金200億元,希望能投資光熱發電項目。」2010年初,一家從事傳統能源開發的跨國企業告訴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人士,該所是國內太陽能光熱發電研究的主導機構。

急於尋找類似投資渠道的巨量資金還有很多,面對傳統能源的日漸稀缺和央企不可撼動的壟斷地位,新能源自然成為最理想的出口之一。而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繼水電、風電、核電、光伏發電等投資熱潮之後,光熱發電漸漸升溫,進入投資者和戰略決策者的視野。

10月20日,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的50兆瓦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特許權示範項目(下稱50兆瓦熱電項目)正式招標,這是全國首個太陽能商業化光熱發電項目,預計最初年發電量為1.2億千瓦時。業界寄望於藉助該項目考量國內研發技術,探索符合國情的商業模式並帶動市場規模化發展。

2007年頒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指出,「十一五」期間,在甘肅敦煌和西藏拉薩建設大型並網型太陽能光伏電站示範項目,在內蒙古、甘肅、新疆等地建設太陽能熱發電示範項目。到2020年,全國太陽能光伏電站總容量達到2000兆瓦,太陽能熱發電總容量也將達到2000兆瓦。

但當下,光熱發電的進展遠遠落後於光伏。「相對於光伏電價,光熱電價依然很高,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對發展太陽能熱發電一直有所顧慮。」參與鄂爾多斯項目可行性研究的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畢竟可再生能源基金有限,決策層還是更傾向於選擇成本低廉的可再生能源先行發展。」

按照財政部今年4月制定的《可再生能源專項基金管理辦法(初稿)》安排,基金將主要用於補貼電網企業接受可再生能源電量產生的財務費用,其來源是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收入和財政部專項資金。以目前每度4厘錢的可再生能源附加額度計算,基金總量每年約120億元。

由於光熱發電沒有光伏、風電等新能源不穩定、不連續的缺陷,許多國家在未來能源規劃中將其定位為電力的基礎負荷。根據聚熱方式,光熱發電可分為槽式、塔式、碟式三種,槽式最具商業化可行性。

973(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太陽能熱發電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電氣協會副理事長黃湘估算,到2020年,中國光熱發電市場規模可達22.5萬億至30萬億元,熱發電總量可佔全年總發電量的30%-40%。

但是,也有悲觀者。多家從事太陽能熱發電設備製造的企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熱電市場前景雖好,規模化難度卻很大,目前還只是「沙盤上的房子」。

七年延遲

鄂爾多斯50兆瓦熱電項目早在2003年就開始醞釀,原定於2010年一季度招標,但電價方案一直懸而未決,導致招標時間一再拖延。

在2006年召開的中德科技論壇上,該項目被正式確定為中德合作項目。2007年,獲發改委開展前期工作的同意復函。

隨後,德國太陽千年公司(下稱太陽千年)與內蒙古綠能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稱綠能)合資建立內蒙古施德普太陽能開發有限公司(下稱施德普),專門從事該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實施工作。其中,綠能占股75%,太陽千年占股25%。

綠能公司總經理薛際鋼告訴記者,項目開始之初,太陽千年打算自己融資運作項目,但依中國相關規定,外資投資電力的比例不能超過25%。於是,太陽千年找到綠能作為合作夥伴。

按照2008年10月的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測算,該項目總成本約為18億元,年均總發電量約為1.2億千瓦時,以25年營運期計算,若要實現8%的資本金內部收益率,稅後上網電價需達到2.26元/千瓦時。

「與國外的電價相比,我們還是低一些的。」薛際鋼解釋,即使比照當年發改委已批復的光伏電價,光熱發電仍具有很大競爭優勢。彼時,發改委對上海崇明島光伏項目和內蒙古鄂爾多斯聚光光伏項目的批復電價均在4元/千瓦時以上。

難以預料的是,正當施德普以2.26元/千瓦時的上網電價將項目上報給發改委時,金融危機發生,光伏組件價格驟降,國內首個光伏並網發電示範項目——敦煌10兆瓦太陽能項目最終中標價僅為1.09元/千瓦時。

這一突然的變化直接導致發改委否決了施德普的方案。此後,施德普將電價降至1.8元/千瓦時,仍因電價過高未獲許可。

「核准電價與火電上網價之間的差價,需要政府埋單。」鄂爾多斯項目科研工作負責人姜絲拉夫表示,內蒙古火電上網價是0.285元/千瓦時,二者差價接近每千瓦時2元。照此計算,國家每年需財政補貼約2億元,25年就是50億元。

接近國家能源局人士向記者表示,一個項目的補貼政府能夠承受,但一旦形成示範,各地紛紛效仿蜂擁而上,決策層擔心應付不過來。此外,光伏上網電價經特許權招標後一降再降,決策部門有意效仿。

2010年3月25日,國家能源局再次下發《關於建設內蒙古太陽能熱發電示範項目的復函》,決定改以特許權招標方式建設該項目,通過公開招標選擇投資者和確定上網電價,並要求電站設備和部件按價值折算的本地化率需達到60%以上。

可這一復函並沒有讓鄂爾多斯項目馬上啟動。「之前的價格都是按照設備、部件進口價格計算,中國由於沒有一個樣本可供借鑒,本地化能力還有待考察。」薛際鋼說。

就在綠能為實現本地化率要求進行前期考察的同時,光伏發電市場的競爭愈發激烈。8月,國家第二批大型光伏電站特許權項目開標,13個項目的上網電價均低於1元/千瓦時。遠超預期的普遍低價讓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倍感為難(詳見2010年第18期「光電低價搏殺」)。

受此牽連,國家能源局內部曾一度傳出消息,50兆瓦熱電項目特許權招標無限期推遲。

「在企業層面,光熱發電市場早就啟動,但若遲遲沒有一個商業化項目推出,企業在捕捉到政府的無作為後,很有可能掉轉航向,這個市場也就沒法培育了。」一位太陽能設備製造商對記者說。

9月,國家能源局召集意向投資商和相關設備提供商連續召開內部會議。一個半月後,50兆瓦熱電項目終於在籌備七年之後發出招標公告,招標項目總投資商,期限為三個月,至12月20日止。開標時間定在2011年1月20日,項目建設周期30個月。

發改委搖擺

七年來,上網電價一直影響著發改委的態度,它猶如懸在政策制定者頭頂上的一柄利劍,即使項目現已開標,這一擔憂仍未散去。

「對待這個項目,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一直很謹慎,很認真,很操心。」接近發改委人士對記者透露。

5月10日,在「十二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重點咨詢研究項目之新能源產業課題組項目會議上,光熱發電作為重點被要求詳細陳述。

記者了解到,對於光熱發電,發改委的初衷是比照光伏發電做法,先核准一兩個項目啟動市場,而後通過特許權招標摸索出標桿上網電價,並藉此拉動產業朝規模化發展。這也是鄂爾多斯項目起初走核准程序申報的原因。

但光伏發電上網電價的驟降和可再生能源基金的捉襟見肘讓發改委左右為難。上述接近發改委人士表示,一方面,電價到底核准在什麼位置上才合理,發改委一直無法給出定論。國內沒有可資借鑒的示範性項目,產業鏈也不成熟完整,致使發改委既無參照標准也無法准確計算,「政府也不知道該定多少,自然就不敢批,批得是否合理他們心裡沒數。」

另一方面,光伏上網電價下降幅度頗大,支持光熱的補貼可以兩倍作用於光伏,「所以決定先發展光伏,等電價能降得比較多的時候,再上光熱。畢竟這些補貼最後都要攤到用戶身上,結果就是提電價,這也會給發改委帶來很多爭議」。

3月,發改委提出了特許權招標方式和60%的本地化率要求,希望藉此降低光熱電價。

有專家指出,光熱發電站建設成本直接影響熱電並網價格。如果每千瓦單位造價降至1萬元以下,上網電價就可降到1元/千瓦時以內,並逐漸接近現行每千瓦時0.51元至0.61元的風電標桿電價。

一度,發改委曾希望與歐盟開展合作。記者獲悉,8月,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等人,在參加完布魯塞爾能源會議後特地前往西班牙實地考察光熱發電項目。

在此前後,史多次與歐盟接觸,希望歐盟以贈款或貼息貸款的形式大力支持這個中德政府的合作項目,目的就是減少中方支付的成本費用,降低電價以便盡快啟動項目。

「歐盟沒有答應,不然可能還會走核准電價方式。」知情人士透露,直到此項目發出招標公告前半個月,發改委還在做最後努力,但始終沒有談成,「各種方式行不通之後就只能招標了」。

記者了解到,為遏制光熱電價過高,發改委還特意在招標書中加設了一道「特別條款」——此次投標電價不得高於國家已核準的光伏電價。目前,在已核準的光伏上網電價中,最高價為1.15元/千瓦時。

這一「特別條款」源於9月國家能源局組織召開的一次內部協調會。華電、中廣核、大唐、華能、國電等七八家意向投資商和五六家設備供應商均出席會議,會上,中廣核、大唐、國電均表示1.15元以下的電價可以做,其他未表態企業也沒有當場反映此價格過低。

薛際鋼告訴記者,據此前去各設備廠家詢價的結果看,1.5元/千瓦時左右的電價比較合適,但發改委仍然認為太高。「我畢竟是詢價,並沒有談到規模化生產後的成本問題,也許大企業去談1.15元的價格就沒有什麼問題。」

事實上,擔心電價過高之餘,發改委對可能產生的超低電價也心存忌憚。記者獲悉,為避免招標過程中出現惡性競爭,此次評標先審技術方案,待其合格後再審價格標,電價約占考量因素的七成左右。

沙盤上的房子

籌備七年終上馬,政府釋放出的這個積極信號讓投身其中者歡欣鼓舞。

863太陽能熱發電項目總體組組長、中科院電工所研究員王志峰表示,50兆瓦熱電項目不僅將引起光熱發電行業的覺醒,也將引發整個熱發電產業鏈的覺醒,包括電力企業、設備製造企業、銀行、投資商等,光熱發電有望成為下一個新能源投資的藍海。

不少聲音則認為「過於倉促」,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過程一般從技術研發起步,經試驗示範成功後再步入商業化推廣階段。

目前,國內僅限於研發工作,試驗示範項目雖在建設但結果尚未可知,加之國家沒有出台有針對性的扶持政策,不足以支撐這個裝機容量不算小的商業化項目。

一位從事光熱研究利用的央企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現在的自主研發有點不計成本,只是為了自主知識產權,成本卻沒降下來。商業化運行方面,規范、管理、維護等標准體系和盈利模式,以及財務、融資、建設、產業鏈體系、政策管理等一整套鏈條都沒有形成,還沒有做到商業化的可能性。」

不容忽視的事實是,熱電產業鏈上的核心技術,如系統集成,集熱管、聚光鏡等,仍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若不能解決將嚴重阻礙市場規模化發展,這也是發改委要求50兆瓦熱電項目本地化率的重要原因。

50兆瓦熱電項目的前期本地化調研結果並不樂觀。系統集成方面,目前只有中航空港和華電工程兩家企業在建設完整的發電試驗系統,由於還沒實際應用,並不能證明其完整性、成熟性、可靠性,這成為一個令人擔心的問題。

集熱管部分,雖有北京市太陽能研究所、皇明太陽能、深圳唯真太陽能等多家企業從事自主研發,但眼下只是樣品產出階段,沒有工程驗證,量產能力和品質如何不得而知。

聚光鏡部分,鏡面產品彎曲精度和反射率最主要依靠先進的設備做保證。據了解,浙江大明玻璃從國外引進的世界第三條生產線還在運輸過程中,年底若完成安裝,明年或可供貨。倘若不能按期供貨,目前國內沒有其他可提供滿足國外同等技術水平要求產品的生產商。

可國外企業至今都不希望將其技術轉移給中國,即使用市場份額交換也不樂意。中國光伏產業的迅速規模化,肇始於國外企業將光伏設備製造產業全部轉移至中國,光熱發電領域卻還沒有這樣的機會。

據悉,西班牙最大的太陽能企業阿本戈集團(Abengoa Solar),進駐中國已有四五年,一直希望能在中國獨立運作項目,而不肯與中國本土企業進行技術合作。

前述央企負責人表示,光熱發電的核心技術由國外大企業壟斷,既沒有污染壓力,回報也豐厚,如集熱管的利潤可達200%-300%,國外企業沒有動力轉移。「我們曾和西門子、阿本戈等大企業談合作,承諾可以幫他們在中國拿項目,但要求有技術合作,但這些企業都不願意技術換項目。」

「不管誰中標,詳細設計國內做不了,光場安裝、維護國內也做不了。」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對記者說,「希望最後中標的投資人能和國外公司聯手做,這樣成功的幾率會更大。」

央企入場

「國家就想把電價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但他們對熱發電不大了解,一系列問題他們認為都是小事,可以在具體項目上自己去解決。」參與鄂爾多斯項目全過程的黃湘對記者表示,他不認同發改委設置的1.15元/千瓦時電價上限。

黃湘認為,「對於第一個或者前若干個項目,不應在電價上提太多要求,不能只想著做一個價格特別低的,而要做一個好的,不能只看著價格來。」

而更為不利的是,耗時多年的鄂爾多斯項目在其開始階段便已面臨多重額外成本。據了解,在輾轉數年之後,這一項目的前期勘探考察、方案咨詢費用已高達3000萬元,這一費用需要中標人埋單。

此外,該項目選址鄂爾多斯杭錦旗巴拉貢鎮,佔地約需1.95平方公里,土地成本約4000萬元-5000萬元,「這是塊可以發展農田牧場的土地,價格較高,選擇地點不大合理。其實幾十塊錢一畝甚至白送的土地有很多,更適合熱電站建設。」

光熱發電只適合陽光年輻射量在2000千瓦時/平方米以上地區,且土地坡度不能超過3%,該項目年用水量約15萬方,與火電基本一致。但項目地水源不足,只能做空冷(空氣冷卻),不僅導致電能轉換率可能下降1%,也抬高了投資成本,以上述電價來進行消化並不合理。

而價格上限的嚴苛要求可能導致的結果是,資金實力小、融資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弱的民營企業被拒之門外,實力雄厚又有節能減排壓力的央企再次集體登場。記者了解到,截至11月中旬,中廣核、大唐、國電、中節能和阿本戈已購買標書,央企佔八成。

「每個發電集團對新能源都非常看好。」一位五大電力巨頭負責人對記者直言,「為了增加可再生能源份額,大家都非常努力。」

目前,五大發電集團都有各自的太陽能光熱發電小型示範項目。有分析人士指出,這些企業可能通過今後擴大規模的方式,大幅度壓低投標電價,以求先拿下 50兆瓦熱電項目。原因不言自明,光熱發電規模越大,每千瓦時電價成本越低,拿下的項目可以作為未來更大容量電站的一部分,先以低電價中標,再將成本分攤到後續建設項目中。

也有媒體報道稱,各大電力集團已開始在光熱發電領域圈地。國內適宜發展光熱發電的土地資源有限,「誰先上項目,土地就給誰,大家自然蜂擁而上,並預留大量後續擴建土地。」

三年前,五大發電集團中只有華電跟隨中科院做示範性項目,而最近半年來,約300萬千瓦熱電項目已完成項目建議書,幾大電力巨頭更私下裡運作了部分未公開項目。國電集團吐魯番光熱發電項目人士曾表示,其項目僅為100千瓦,但圈地達幾千畝,目的正是為了將來大規模擴張。

光伏發電已經出現的央企超低價壟斷局面似乎又將要在光熱發電領域上演。結果是,如果熱電低電價持續,無法提高投資回報率,將無法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也將會影響到有針對性的補貼政策出台。

「政府對太陽能熱電項目的認知度還不夠,對市場前景也不那麼了解。」前述熱電設備製造商表示,熱電項目要能夠長期穩定地完善下去,必須得到有針對性的政策支持,這樣銀行融資才會相應跟進。

決策層有矛盾之處,像超白玻璃是生產光熱發電所需聚光鏡的基本原料,但玻璃製造已被工信部劃為淘汰落後產能的重點領域,銀行「一刀切」地停止對玻璃製造業放貸,這也勢必影響到光熱發電所需的上游原料的生產。

2010年8月,美國能源基金會曾委託上海中科清潔能源技術發展中心,對中國光熱發電市場進行調研。調研結論是,中國對可再生能源的扶持力度呈現與重視程度的正相關,雖然扶持政策種類較齊全,但存在跟風上政策現象,不具備長期性和穩定性。

「今天這個能源熱,政策就一窩蜂地來;明天那個能源熱,這邊的政策就忽然不見了,全跑到那個領域。這會讓投資者看不到穩定的市場回報。」上述調研主管龔思源對記者說。

分析報告。

❹ 太陽能光伏公司有哪些

中國光伏業的巨頭企業有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天合光能有限公司、科宇電器電器有限公司、良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等。
1、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STP) 董事長、常務董事——施正榮

是國內首家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民營高科技企業,專業從事晶體硅太陽電池、組件,薄膜太陽電池、光伏發電系統和光伏建築一體化(BIPV)產品的研發、製造與銷售。到2008年底,公司已形成1000兆瓦太陽電池生產能力,躋身世界光伏前三強。
2、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TSL) 董事長、常務董事——高紀凡

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組件供應商和領先的系統集成商。公司於1997年創立,2006年在美國紐交所上市。2014年,公司光伏組件出貨量達3.66吉瓦,實現銷售收入22.9億美元。天合光能高品質的光伏組件被運用在世界各地並網和離網狀態下的太陽能電站,為當地民眾帶去了潔凈、可靠的綠色電力。
3、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董事長、常務董事——朱共山

是全球領先的多晶硅及矽片供應商,為光伏發電提供質優價廉的原材料。保利協鑫也是中國一流的環保能源供應商,通過熱電聯產、生物質發電、垃圾發電、風力發電及太陽能發電,提供高效環保的電力與熱力。
4、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苗連生

位於保定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高新技術光伏企業。主要從事晶體硅硅錠、矽片、太陽電池、組件、控制-逆變器、光伏系統工程及光伏應用產品的研究、製造、銷售和服務。
5、溫州科宇電器有限公司

是目前亞洲規模最大公司專業研發生產分布式光伏發電集成系統、光伏智能產品、光伏匯流監測單元、智能防雷匯流箱、交流接觸器、空調專用接觸器、斷路器、漏電斷路器、塑殼斷路器、配電箱、配電開關等低壓電器。
6、良信電器光伏有限公司

中國▪良信電器是一家專注於高低壓電器製造的公司,主要產品涉及高低斷路器、交流接觸器、光伏專用直流部件、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KBO、高低壓成套、真空斷路器的研發和製造的高科技企業。公司擁有一批高素質的技術和管理人才,現有員工400餘人,中高級以上職稱達30餘人,大中專及以上學歷者佔50%以上。公司擁有先進的製造設備和國內一流的製造工藝,擁有先進的產品檢試驗中心,擁有CCC、UL、CB、KAMA、SEMKO、CE有效地保證了產品的質量、可靠性
7、天華陽光集團
是一家從事以綠電(包括光伏和風能)開發為核心的新能源電力項目開發、投融資、技術研發、工程設計、建設及運營管理的全球性跨國企業,是綠電行業的全球領袖企業,所建成的電站遍及美洲、歐洲和亞洲,截至2012年年底總裝機及開發容量約達400兆瓦。

❺ 中國十大新能源公司有哪些

中國新能源企業30強名單:

公司名稱入選理由無錫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尚德是中國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生產商,也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生產商之一。作為全球及中國光伏產業的領軍企業之一,在光伏自主技術創新以及國際市場開拓方面取得了公認的成就。尚德是第一家在紐交所上市的光伏企業,推動了行業的發展。比亞迪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比亞迪是全球最大汽車動力電池供應商之一,是中國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領跑者。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領軍企業,比亞迪在鋰電池及電動汽車研發領域引領國際先進水平,並且率先生產出雙模純電動和純電動汽車,在電動汽車行業處於領先地位。該公司獲得了投資大師巴菲特的親睞。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華銳是中國最大的風電整機生產企業,中國風電產業的領軍企業之一,在大功率風電機組及海上風電方面具備國際領先水平,為我國風電機組製造的國產化作出了很大貢獻。華銳也是全球最大的風電設備供應商之一。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風科技是中國風電行業的先行者,堅持自主研發,具備3MW風機的自主研發技術,為推動中國風電產業發展做出很大貢獻。金風是行業內第一家上市的風電企業,推動了行業的發展。金風還是全球最大的風電設備供應商之一。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英利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縱向整合企業之一,中國光伏產業的領軍企業之一,以垂直整合產業鏈取得了行業領先優勢。英利積極投身參與公共事業,累計向邊遠地區捐助1500萬元,很好地履行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賽維LDK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矽片生產商。在光伏晶硅原料和矽片領域具備國內領先的規模和技術水平,通過產業鏈縱向延伸進一步確立了行業競爭優勢。該公司在2009年成功投產萬噸級高純硅項目,打破了國外在此項技術上的壟斷。賽維LDK是較早在海外上市的新能源企業之一,推動了行業的發展。皇明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皇明是中國最大的太陽能熱水器生產商之一,國內光熱產品行業的龍頭企業,近年來在光伏及節能建築領域不斷創新開拓,成為國內新能源產業的領軍企業之一。中航惠騰風電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中航惠騰是中國最大的風機葉片生產商,全球知名的葉片生產商之一。其大型風機葉片已經打入國際市場。該公司在開發新產品的過程中,從產品設計、工藝到模具研製、試驗檢測等各個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關於風電葉片的科研成果,同時也擁有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使企業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具備了絕對優勢。廣東明陽風電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明陽風電是中國排名靠前的知名風電企業,中國民營風電企業中領軍者之一。該公司研發的超緊湊型風機技術為今後大功率風電機組的研發提供了技術基礎。明陽風電獲得多家國際著名VC投資,即將登陸資本市場。蘇州阿特斯陽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阿特斯是中國光伏產業著名企業,是行業內較早在海外上市的新能源企業之一,近年發展速度很快,其產能在行業中排名靠前。該公司研發的UNG硅組件系列已正式下線,新產品正式投放市場,填補了光伏市場的空白,有利於光伏電池的成本下降。江蘇太陽雨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太陽雨是中國最大的太陽能熱水器供應商之一。產品已銷往全球100多個國家。2008年,憑借 「保熱牆」技術,太陽雨為行業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哈丁博士也因此榮獲世界太陽能行業最高獎「霍特爾獎」。 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陽光是中國最大的逆變器生產商,技術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擁有逆變器行業國內唯一的自主創新技術,為解決光伏和風電並網提供了關鍵性解決方案。晶澳太陽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晶澳是較早海外上市的光伏企業之一,國內光伏產業領軍企業之一。晶澳在單晶硅電池領域具備國際一流的技術水平和綜合競爭力。該公司堅持自主研發,單晶硅電池轉換效率達到了18.7%,在全球大規模光伏電池生產商中處於領先水平。湘電集團有限公司湘電集團是國內電力和新能源裝備領域的領先企業,開創中國機電產品的多項第一,在風電直流電機等技術領域位居國內前列。該公司是我國機電一體化裝備製造的骨幹企業,在我國大功率風電機組研發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中廣核是國內核電運營的重點企業之一,同時也大規模投資建設風電、並網光伏電站,是國內領先的清潔能源綜合服務集團。新奧集團新奧是中國最早致力於清潔能源的民營企業之一,國內領先的新能源綜合技術研發服務企業,在生物質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利用領域具備國內一流的技術水平。新奧還是國內最大的城市燃氣運營商之一。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天合光能是國內晶硅電池領域領先的企業之一,是光伏建築一體化領域的領先者。天合光能積極開拓下游應用市場開發,由其研發的原材料回收及廢料專有加工技術提高了原材料的利用率,符合低碳經濟理念。是行業的推動者之一。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核集團是中國最大的核能企業之一。擁有完整的核科技工業體系,是中國核科技工業的主體,同時也是我國核工業發展的核心保障力量。該公司是我國核電行業的領軍企業,目前已完全具備了四代核電技術的研發能力。今年該公司第四代核能技術獲重大突破,實驗快堆首次臨界。龍源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龍源電力是中國最早從事新能源開發的電力企業之一,目前是國內最大的風電運營商。在我國風電並網發電突破和生物質能開發方面,建立了從發電到服務的整合化核心競爭力。到2009年底,該公司的風機裝機總量達到亞洲第一,世界第五。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保利協鑫是中國領先、亞洲第一、世界知名的多晶硅生產商。是中國光伏產業的領軍企業之一。勝利油田勝利動力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勝動集團是我國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燃氣發電機組生產企業,該企業具有強大技術研發團隊,成功研發了適用於低濃度煤層氣、沼氣、秸稈燃氣等系列燃氣發電機組。南京高精齒輪集團有限公司南京高齒是中國最大的風電齒輪箱供應商之一。國內生產風力發電主傳動及偏航變槳傳動設備主要廠商,在大功率風機齒輪技術方面取得國內領先水平。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大唐集團是我國最大的電力企業之一,擔負著可再生能源發電配額的重任。作為中國五大發電集團之一,大唐集團近年來在清潔煤利用、生物質能、光伏和風力發電、碳交易等新能源相關領域表現突出,致力於成為中國領先的清潔能源集團浙江正泰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正泰太陽能是國內非晶硅薄膜電池行業的領先企業之一,通過吸收國際先進技術突破技術瓶頸,在薄膜光伏領域取得領先水平。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杉杉科技是中國第一、世界最大的鋰電池正負極材料供應商之一,是汽車動力電池重要的材料供應商。杉杉科技從鋰電池負極材料起步,相繼建立起鋰電池正極材料、電解液等完整鋰離子電池材料生產線。致力於成為動力電池領域全球領先的企業之一。中通客車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通客車是中國新能源客車的領跑者。是我國唯一一家純電動及混合動力大型客車的生產企業。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中電投集團是五大發電集團之一,清潔能源已佔集團總發電量30%,居五大發電集團首位。中電投還是電力裝備行業的重點龍頭企業,為我國智能電網建設的裝備升級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華能集團公司華能是中國五大發電集團之一,除在火電清潔煤利用領域取得新的突破之外,同時在新能源領域積極拓展。近年大規模投資風能和太陽能電站,致力於成為中國領先的清潔能源集團之一。常州億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億晶光電是全球排名前列的具備垂直一體化的光伏企業,其電池片產量已躋身全國前十位,是全球最大的單晶垂直一體化光伏企業。2009年,億晶光電榮獲福布斯「2009中國潛力企業榜」。該公司自行研製的低成本高效率太陽能電池銀漿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打破了國際壟斷。該公司在國內主板上市。江蘇林洋新能源有限公司林洋新能源是國內光伏產業著名企業,是一家集硅棒、矽片、太陽能電池片、電池組件、BIPV的研發、系統集成於一體的國內領先企業之一。公司於2006年12月21日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公司產品質量均達到國際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市場佔有率和知名度居行業前列。

❻ 有哪些投資公司涉及到投資太陽能光伏的

投資太陽的公司太多了,國有幾乎所有涉及能源的公司都投資 了太陽能

❼ 十大國內著名光伏央企,誰知道

排名不分先後,大致按照進入光伏業時間
NO.1 雲南天達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重組後隸屬於中國兵工集團下屬企業新華光股份。雲南天達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最早、最大的進行太陽電池製造、設計、銷售和安裝的專業公司之一,1978年開始研製生產單晶硅太陽電池。在近30年的時間里,在中國累計安裝數萬高質量的太陽電池發電站(系統),遍及中國大陸,廣泛用於民用、商業和工業領域,為中國的太陽能利用的推廣和環境改善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天達利用雲南省優質的光伏資源發展光伏產業,經驗十分豐富。
NO.2 中電48所,全名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隸屬於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中國電科為涉足光伏業最早的集團之一,旗下48所,18所,2所,45所,36所均涉足光伏產業。其中18所為國內光伏產品測試檢驗的權威機構,48所為國內光伏裝備的權威研發生產機構。
國內光伏裝備生產的搖籃。全國唯一一家連續三年被評為全球十大光伏裝備供應商的企業,擁有全國唯一的國家光伏裝備研發中心的國家級研究中心。旗下擁有三家全資子公司,北京中科信電子裝備有限公司,湖南紅太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紅太陽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企業擁有子上而下完整的產業鏈1.5GW,具備生產光伏裝備,光伏電池、組件,電站設計、施工全方位的系統集成能力。
NO.3 天威集團,中國兵裝集團子公司。天威集團涉足光伏產業鏈的全部,特別是上游硅材料。擁有天威四川硅業,樂山樂電天威硅業,四川新光硅業等國內知名硅材料生產企業。中游擁有天威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天威(成都)光伏組件有限公司。下游有天威新能源系統工程(北京)有限公司。
天威在光伏領域具有很強的實力。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企業擁有1.5GW的產能。
NO.4 中國恩菲,隸屬於中國冶金科工集團。中國恩菲工程研究院為國家甲級設計院,特別在有色金屬設計領域具有很強地位。中國恩菲在光伏行業主要集中於產業鏈兩端。前端為硅材料生產,其控股的洛陽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為國內硅業前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末端為光伏電站的投資、開發及運營。此階段由恩菲自行。
恩菲目前並網運營的電站超過30MW,項目儲備超過500MW。在電站建設領域自主設計了跟蹤系統,成功運用與寧夏中衛光伏電站項目。
NO.5 上海航天機電,隸屬於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為上海航天八院旗下公司。上海航天八院近兩年發展態勢迅猛。旗下全資或者控股子公司眾多。較著名的有上海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其組件銷售企業及應用系統集成企業。還有,上海神舟新能源、連雲港神舟新能源、內蒙古神舟硅業、內蒙古神舟電力、上海神舟電力均為八院的光伏相關企業。整個光伏產業鏈比較全面。
上海航天機電從去年下半年至今動作頻頻,特別是在光伏電站開發這一領域,在甘肅省待建項目超過500MW。作為上市企業,上海航天機電在光伏電站開發領域具有較強的融資能力。
NO.6 陝西電子信息集團有限公司,直屬於陝西國資委管轄的大型集團。在光伏領域的下屬企業有:陝西光伏產業有限公司(與延長石油公司各占股50%),西安黃河光伏有限公司(陝西電子信息集團與下屬企業西安黃河集團共同出資),西安烽火光伏科技有限公司(陝西電子信息集團下屬企業陝西烽火通信集團與陝西光伏產業有限公司共同出資),陝西長嶺光伏電氣有限公司等。
電子信息集團幾乎占據了陝西省光伏行業的大半壁江山,投資力度極大。擁有自硅料、矽片、電池、組件、系統集成、逆變器生產的全產業鏈。
NO.7 寧夏銀星多晶硅有限公司,直屬於寧夏發電集團,旗下銀星能源為上市公司。依託寧夏發電集團在電力行業的強大優勢,銀星在光伏領域發展較為迅猛。寧夏銀星多晶硅採用有別於其他企業的物理冶煉法,成功克服了難題並擁有相關知識產權。 公司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集團公司「兩頭在內」(即多晶硅原料完全由自己生產,不依賴進口;最終自己建設太陽能光伏電站,而不完全依賴國外市場)的太陽能產業發展戰略和太陽能級多晶硅的產品定位。
旗下還擁有寧夏銀星光伏發電設備有限公司,專注於組件生產。意科能源專注於投資運營。
NO.8 國電光伏(江蘇)有限公司,隸屬於是中國國電集團——國電環保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藉助於中國國電在電力系統的強大優勢,國電光伏(江蘇)有限公司主要集中於組件生產、系統集成總包服務。在宜興,控股了國電晶德太陽能科技(宜興)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了國電太陽能系統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專注於做電站總包服務。
NO.9 東方 電氣集團(宜興)邁吉新能源有限公司,屬於東方 電氣集團。專注於單晶156的生產。東方邁吉位於江蘇宜興經濟開發區,於2008年9月開工建設,2009年9月生產出試制產品,2010年1月第一條60MW太陽能電池片生產線進入批量生產。公司實行分期建設,一期工程於2010年全部竣工,二期工程已於2011年10月全面投產。全部建成後,東方邁吉已達到480MW的電池片生產能力和適度的、高水平的組件生產規模。產品通過TUV\CE\CB\金太陽等認證。
NO.10 中國科技光伏電力控股有限公司,其母公司中國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隸屬於招商局集團,中國科技光伏電力雖進入行業不久,但近兩年發展態勢較為迅猛,其下屬公司有:青海網路光電有限責任公司,青海宏科新能源集成科技有限公司(籌)。此外招商局新能源又收購了凌陽新能源,旗下擁有招商局漳州開發區傳達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
招商局新能源自2011年進入太陽能電站領域,進行了大量電站的開發。與保利協鑫合作共同開發建設光伏電站。利用集團資源在倉庫港口發展太陽能光伏電站。

❽ 中國有幾家做太陽能光伏的公司

現在幾十家有了、

無錫尚德比較有名。

--------------
38家企業參與招標中國最大光伏發電項目啟動
本報記者梁鍾榮 深圳報道 2009-2-4 1:55:34
作為中國最大的光伏發電項目,甘肅敦煌10兆瓦並網光伏發電項目已經進入沖刺期,緊隨其後的是地方及中央更大的光伏發電投資規劃,而隨之破爐而出的政府補貼與電價釐定難題則成為業界關注的大規模啟動國內光伏發電市場的核心要義。

「目前已經有38家企業參與了敦煌1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的招標,計劃於3月20日開標。」敦煌市發改委能源處主任趙平乾告訴記者,參與投標的38家企業,分為丹麥與德國2家國際企業與36家國內企業;國內企業之中,既有中電投、華能等五大發電集團,亦有無錫尚德等太陽能企業。

在敦煌10兆瓦光伏項目啟動同時,中國科學院於1月中旬高調宣布啟動「太陽能行動計劃」,稱舉全院之力,聯合全國相關科研力量,分三個階段實施計劃:2015年分布式利用、2025年替代利用、2035年規模利用,使在2050年前後太陽能成為我國重要能源。

「項目之外另有政府扶助難題,在這一塊,政府補貼與電價釐定都要跟上。」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伏專業委員會主任趙玉文對記者如是表示。

敦煌10兆瓦項目啟動前後

甘肅敦煌10兆瓦並網光伏發電項目距敦煌市區13公里,佔地100萬平方米,總投資約5億元,年均發電1637萬千瓦時。

「由於這個項目為國家光伏發電的示範性項目,意義極為重大,所以招標活動由國家發改委來負責,地方主要做配合工作。」趙平乾說。

資料顯示,截至目前中國政府僅批准了三家太陽能電站示範項目,除卻該敦煌項目外,另有1兆瓦的上海市崇明島項目、255千瓦的內蒙古鄂爾多斯項目。

趙平乾回憶,建設敦煌光伏發電項目的想法於21世紀初即開始萌發;2004年9月,甘肅省發改委在敦煌召開了《敦煌8MWp並網光伏發電系統建設預可行性研究報告》評審會,標志該項目正式啟動;2007年8月,甘肅省發改委委託甘肅匯能新能源技術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完成了敦煌10兆瓦並網光伏發電項目的預可研,並上報國家發改委。

其間的2006年,中濠新能源投資(北京)有限公司切入到該項目中,成為建設方。「後來由於投資額度太大,當時的太陽能政策亦尚不明朗,中濠新能源隨後退出。」甘肅省發改委人士證實,中濠新能源投資(北京)有限公司由遼寧友緣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與中濠東海升國際投資公司合資而成,「規模並不是很大」。

及至2008年3月,該項目被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列入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中,並於同年9月正式得到國家能源局復函,同意採取特許權招標方式建設敦煌10兆瓦並網光伏發電示範工程。

「各競標方已於1月中旬到選址基地進行了一次實地觀察,估計將於2月份在北京再召開一次招標吹風會,聽取各競標方意見。」趙平乾表示,根據國家能源局的復函,競標勝出方需在18個月內將此項目建成,同時擁有25年的特許經營權。

兩大解決路徑

在敦煌1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之後,各省紛紛提出興建世界級大型太陽能發電站的計劃。以雲南與青海為例,雲南省要在昆明開工建設國內最大的並網光伏電站實驗示範項目,總裝機容量為166兆瓦;青海省手筆更大,宣布將在柴達木盆地建設總裝機容量為1G瓦(1000兆瓦)的電站。後者如若全部建成,將可能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並網光伏電站。

然而,目前的現實是,雖然中國貴為世界第一的光伏太陽能電池生產大國,但95%的產品均銷往國外,僅有5%左右產品留予國內,造成產業與市場的脫節。國內光伏市場遲遲沒有啟動,與中國尚未通過對太陽能發電的補貼政策、電價釐定法規相關。

「中國暫未啟動此市場的原因之一,是目前技術條件下,補貼太陽能發電代價過於高昂。」一位公司高管介紹,崇明和鄂爾多斯兩個示範項目,每發1度電,政府需要補貼4元錢。據此計算,太陽能發電每千瓦時成本為普通居民用電的8倍以上。

不過該高管也表示,這主要是因為以前的技術不成熟,而今已不需要那麼多的補貼了。由於金融危機的發生,占據太陽能電池70%成本的硅料價格、基建成本等均已大幅下降,「就基礎情況而言,現在補貼2.5元/度電即可。」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在江蘇常州舉行的「第十屆中國太陽能光伏會議」上表示,國家還即將對推廣太陽能光伏發電予以適當的財政補貼,具體補貼標准正在由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和財政部等部門進行協商。

另一方面,雖然2007年9月國家電監會就頒布了《電網企業全額收購可再生能源電量監管辦法》,但目前對於並網發電還沒有一個具體可以執行的「成本加合理利潤」的上網電價,至今採取「一事一議」的並網價格。

「目前國家有關部門正在對太陽能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法》積極醞釀,近一兩年內即有望正式出台,目前實施《上網電價法》的條件已經成熟。」趙玉文說。

在趙玉文看來,《上網電價法》是把我國光伏發電的份額從百萬分之一向百分之一過渡所啟動實施的法規,以銷售電價為例,一次性向用戶平攤光伏發電成本,只要每度電平攤六厘錢,可持續使用15年。或者採取分期平攤,第一次平攤1厘,以後每兩年增加1厘,到第15年也已足夠。而我國近年來由於煤炭漲價等因素,電價上漲每年均超過1.25厘。

閱讀全文

與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太陽能公司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把手的櫃子怎麼翻新 瀏覽:760
濰坊丙綸防水布用什麼好 瀏覽:442
咖色卧室門搭配什麼顏色傢具 瀏覽:230
師傅防水補漏一般多少錢 瀏覽:932
定製傢具物流破損客戶退款怎麼辦 瀏覽:111
米家電助力折疊自行車怎麼樣 瀏覽:671
苗葯瑰寶廠家電話多少 瀏覽:458
防水機械費包括什麼 瀏覽:159
新意蜂傢具 瀏覽:772
茶系傢具怎麼樣 瀏覽:291
皇瑪和全友哪個傢具牌子好 瀏覽:538
電瓶三輪車維修怎麼樣 瀏覽:244
家用電器字型大小 瀏覽:50
多納傢具怎麼樣 瀏覽:518
怎麼鑒別紅木傢具的角磨做假 瀏覽:517
新房維修基金開發商不交有什麼問題 瀏覽:974
容聲北京維修點 瀏覽:923
安徽家用傢具多少錢 瀏覽:267
荔枝木傢具圖片欣賞 瀏覽:675
五洋電器家電製冷維修怎麼樣 瀏覽: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