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家電大全 > 為什麼日本家電企業倒閉

為什麼日本家電企業倒閉

發布時間:2021-03-04 03:41:47

『壹』 為什麼日企在中國正走向衰落

看這篇文章
國際金融危機、日元持續升值、「3.11」大地震、其它國家電企業強有力的競爭。沒錯,這些都是讓日本電子巨頭們遭到重創的原因,但是25年前,「全球半導體廠商中前三名是雷打不動的NEC、Toshiba和Hitachi,到2003年,索尼、日立、松下、NEC、東芝5家公司的總利潤就已不敵三星一家。」目前為止,也只有日本的晶振行業在中國還有一定的市場,這些原因顯然不具備說服力。
2005年,日本手機接二連三的撤出中國;2005年日本空調在中國市場上的銷售報告顯示全線虧損,撤出中國;2006年,日本廠商的DC問題不斷,尼康電池危機、索尼CCD質量事件、產品召回公告,使得企業聲譽一落千丈;2006年底,NEC筆記本電腦已全面退出中國市場。日系電器在中國市場拉開了潰敗的序幕。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絕大多數消費者印象中,日本製造甚至成了「質量上乘」的代名詞。是什麼導致日企日漸衰退,步入沼澤。
拋開宏觀的外部因素(如市場大環境不景氣,日本政局不穩、外交薄弱、大地震、能源緊張導致原材料成本提高)不談,從企業內部的經營與管理上,日企也存在一些「致命傷」

1987年,我從日本坐船到上海,一下船馬上被一群人包圍,問的都是同一句話:「有大件讓給我嗎?」

有人乾脆問我借護照,說借幾分鍾就給多少錢。當初我完全不明白是什麼意思,後來才知道,原來他們想用我的日本護照去領「大件券」,再用券去買日本進口家電。

由此可以想像當時的日貨是多麼「吃香」,我也曾為此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

1997年,我在上海為在華日資企業進行中國市場的調研和整體廣告策劃,業務非常繁忙。來自家電企業的業務尤其繁多,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是很正常的事,我們服務的不少客戶企業普遍存在生產跟不上銷售的現象。

十幾年後的今天,這樣的場景已經看不到了。為何日資企業的處境在短短十幾年間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並且被部分韓國企業與中國企業反超?

首先,拋開宏觀的外部因素(如市場大環境不景氣,日本政局不穩、外交薄弱、大地震、能源緊張導致原材料成本提高)不談,從企業內部的經營與管理上,日企也存在一些「致命傷」。

比如,對中國市場的認識與解讀有誤。

我剛到上海時,最主要的工作內容就是調研市場,然後整理成報告提交給客戶。

一次做一個茶飲料的市場調研,定性調查結果表明,當時被訪的消費者幾乎90%以上是把茶葉放在自己杯子里泡著喝的,而且沒有喝涼茶的習慣。於是客戶選擇了暫時放棄中國市場。

但我當時曾提出,中國的消費者市場還是要加以引導的,千萬不要光看調查數據,更何況中國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在快速遞增,一旦認可你的產品,爆發力極強。後來三得利烏龍茶在中國市場的成功即證明了這一點。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是怎樣設計調查問卷。我們要得到客戶同意後才能執行,但客戶往往會在一些細節問題上糾結不定,在日本式思維習慣和我們建議的中國式習慣上不停打轉。

比如客戶想要問受訪者:「你平時什麼時候看電視?」按我們對中國人的了解,應該設計為:「你平時每天看電視嗎」,選項設計為「幾乎每天看」、「一周3~4天」、「一周2~3天」、「一周1~2天」、「幾乎不看」的單選題就可以。

但日本客戶會最終決定從早上6點開始到深夜12點之間每小時都列上去,讓受訪者多選。結果因為調查問卷所需時間太長,受訪者厭倦後不認真填寫,甚至直接由調查公司員工填寫。

類似事情我經常發現,可能現在還在繼續。雖然看起來只是小事,卻會影響公司對整個市場的判斷,十分危險。

除此之外,還有產品研發力量非本地化導致產品更新不及時、不注重人才培育和正確用人、「下基層」不夠、收入分配太均衡、「吃大鍋飯」味道太濃等等因素。

『貳』 日系家電敗走中國的原因是什麼

這取決於中國人的愛國熱情,中國人團結一心,沒有戰勝不了的敵人。

『叄』 日本近500家公司破產,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日本自20世紀以來一直是經濟排行上非常靠前的一個國家,但是今年卻有50家公司破產了,這到底是因為什麼?

首先,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疫情的原因,疫情在日本肆虐導致很多公司都無法經營,可能也是因為這樣子的原因導致他們的經濟壓力越來越大,最後面臨破產。不得不說這500家公司非常的可憐,因為面臨破產不僅意味著沒有了穩定的工作,而且還意味著沒有了穩定的收入質量。在疫情期間的日本人民無法再有更好的消費力。

根據相關數據的統計,這500家公司當中大多數都是餐飲業倒閉,因為一些疫情的原因導致很多的餐飲店全部關門,所以他們沒有了生意導致他們一直在賠錢,最後關閉倒閉了。不得不說,疫情給日本代持了很多的麻煩和經濟上的壓力,導致他們現在的經濟一直在下降。

『肆』 日本的家電業為什麼不行了

中國的產品質量上去了,自然他的優勢就喪失了。

『伍』 如何評價日本企業在家電領域的衰落是他們因為利潤低主動放棄的,還是被中國家電業打垮了呢

因為跟中國關系不好

『陸』 日本家電企業 為什麼虧損

  1. 消費需求轉變,人民從注重功能變為注重外在,這就是蘋果為何成功的原因。

  2. 中國和韓國的製造業迅速發展,參與到國際市場的競爭。

  3. 日本企業龐大的研發和生產機構,成本過高。

『柒』 我們中國人都在用日本的產品嗎 ,,為什麼日本的企業不倒閉啊

你一個人不買就想擠垮日本企業?你知道全世界有多少人在用啊?你一專個人算個毛啊?
方便麵是日本屬牌子,但生產你能買到的方便麵的都是中國人啊,大家都不買日本品牌了,那些中國國內的生產廠家都倒閉了,那些中國工人就失業了,你希望是這樣的結果?

愛國不是這樣愛的。
就像看體育比賽,想讓自己的隊伍贏,我們都會對自己的隊伍喊「加油」,而不會對對手喊「去死」。這就是素養。

『捌』 日本家電品牌為何衰落

個人覺得,日系家電比較保守,功能偏向於實用性,就冰箱來說,不如韓系絢麗,不如歐式的大氣,不如國產的便宜,所以市場就差了些。但是日系家電的核心技術確實是很牛的!這個不得不佩服。

『玖』 為什麼近幾年日本的製造業漸漸沒落了

日本企業之潰敗,始於家電行業。

2009年,先鋒電子陷入經營困難,將Pioneer的品牌使用權出售給蘇寧電器。2016年,陷入巨額虧損的夏普賣身富士康。索尼也好不到哪去,在2008至2015年的8個財年裡,累計虧損1.15萬億日元(695億人民幣)。最慘的莫過於三洋,先變賣部分業務,又整體賣給松下,最後又被松下賣給了海爾和投資基金。

日本引以為傲的汽車產業,也不容樂觀。

2016年4月20日,日本第五大汽車製造商三菱汽車承認油耗造假。不到一個月內,日本第二大輕型汽車生產商鈴木汽車也承認燃效數據造假。就連稱霸全球的豐田,蟬聯4屆冠軍後,在2016年被大眾超越,讓出了全球銷售第一的寶座。

日本企業的集體潰敗,在「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上亦見端倪。1996年,日本上榜企業多達99家,與美國並駕齊驅;2006年減少至70家;2016年僅剩52家,比20年前,銳減了近一半。

短短20年,日本企業經歷了什麼,為何呈現集體潰敗的趨勢?

高官無能,低層愚忠

最後說一點,日本的大企業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創業家族保持影響力的大企業,並不一定是家族企業,但創業家族在人事方面有決定權,比如豐田汽車,鈴木汽車,這種企業的強項是戰略決策速度快。也有軟肋,一旦決策錯誤可能導致致命傷。

另一類企業,就如東芝和夏普,其高層是從公司內部提拔上來的,每一屆總經理做3-4年,然後就換人,很難期待這些領導有什麼先見之明,因為他的責任和任務是在任期內少犯錯誤,所以,這一類企業的領導層通常沒有創新能力,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比起市場競爭,他們更擅長於在同事之間搞關系。

那為什麼大部分日本的大公司沒有落到東芝和夏普的地步呢?

應該說,很多公司也不同程度地遇到相同的問題,只是沒有暴露出來。另一方面,日本大企業的上層雖然無能,但其中層非常堅固,所以,最上層的領導像走馬燈似地換,短期看似乎並不影響其經營管理。

關於這一點,哈佛大學的杜維明教授有非常精典的觀察,他指出:「儒學在日本的發展不是孝道,而是忠君。」也就是,日本人可以不孝,但不能不忠。不能說日本社會完全是這樣,但有一定道理。忠誠是美德,但同時一個社會和一個企業要有修正領袖錯誤的能力,才能保證其可持續發展。否則,可能導致全軍覆沒。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日本家電企業倒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索尼a6300微單怎麼看是不是翻新 瀏覽:979
佛山東芝電視售後維修 瀏覽:639
萬家樂電熱水器的維修視頻教程 瀏覽:75
黃石九陽電器維修部電話 瀏覽:216
利仁電器維修部 瀏覽:95
格力空調蒸發器腐朽保修嗎 瀏覽:382
品尚傢具廠都是怎麼銷售的 瀏覽:919
打草機怎麼保養維修 瀏覽:969
貼吧家用小家電什麼牌子好 瀏覽:332
傢具怎麼安裝送貨 瀏覽:681
斯可諾傢具怎麼樣 瀏覽:674
家電物流模式包括什麼 瀏覽:678
傳統風格傢具配什麼樣的木地板 瀏覽:846
昆明家電維修便民網 瀏覽:235
潘多拉維修要等多久 瀏覽:208
坡頭區電器維修 瀏覽:951
廣東天際電器維修點寧波店 瀏覽:429
東成電東扳手維修電話 瀏覽:517
滲透型防水劑怎麼補裂縫 瀏覽:580
上門修家電維修要修多少錢 瀏覽: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