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麼讓鐵出現包漿
鐵器包漿的辦法是用粗棉布打磨。
包漿既然承托歲月,年代越久的東西,包漿越厚。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新買來的竹席,不論打磨得多麼光滑,都不算有包漿,但老祖母睡了五十年的竹席,包漿紅亮不待言說。新鋤頭的把柄沒有包漿,老農民的鋤頭柄,無不包漿厚實。
它是在悠悠歲月中因為灰塵、汗水,把玩者的手漬,或者土埋水沁,經久的摩挲,甚至空氣中射線的穿越,層層積淀,逐漸形成的表麵皮殼。
它滑熟可喜,幽光沉靜,告訴人們這件東西有了年紀,顯露出一種溫存的舊氣。那恰恰是與剛出爐的新貨那種刺目的「賊光」,浮躁的色調,干澀的肌理相對照的。
包漿的原因:
其實,玉器、印石、銅件、硯台、瓷器等傳世古玩之所以也會出現「包漿」,原因之一,是因為人們長期把玩、擦拭的結果。由於成千上萬次把玩和擦拭,把這些器物表面磨擦得十分平滑,因此變得光鑒可以照人了。
也因為這原因,一些小器件,如玉佩、鼻煙壺、硯台、印章、核桃雕件等等,人們把玩、擦拭、使用得更加頻繁,「包漿」也愈加明顯。當然,這里也因為人們手上和身上的油汗附在上面,年深日久,幫助了「包漿」的形成。
所以,一些較大型的瓷器,如瓷瓶、瓷罐,人們不可能天天去把玩、去擦拭。尤其是古時候空氣潔凈,一年中大概只要拂塵數次,也就更難形成「包漿」了。如果你輕易地認為這種瓶罐由於缺少「包漿」而斷定是新貨贗品,那就像竹籃打水,永遠要「漏」定了。
『貳』 鐵和銅的合金,要把他們分開,用什麼方法
因為銅包住了鐵
銅在表面,可以拿濃硝酸分離
銅和濃硝酸常溫下劇烈反應
鐵和濃硝酸常溫下鈍化
加入濃硝酸後,剩下的物質為鐵和硫酸銅
再加入金屬鋅,將銅置換出來
如果是合金,那麼他們完全混合均勻
加熱的稀硫酸分離,生成的硫酸鐵用金屬鋅分離
銅不和稀硫酸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