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工時抵用劵什麼意思
就是你在修車或者做保養的時候,維修工通常都會收取一定的工時費。車行為了吸引客戶來洗車或者保養或者維修,就會發給客戶一些工時抵用券。工時抵用券可以抵扣維修工的工時費。
代金券代金券(卡)並非中國所創,而是向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學來的,而且越是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代金券的種類越多,使用也越廣泛。
由此看來,代金券首先不是個社會風氣問題,而是一種經濟現象,或者說是一種被其他國家廣泛使用的一種營銷方式,作為一種營銷方式的代金券(卡),其功能和形式多種多樣,似乎也不宜一概予以打擊。
(1)保養維修現金券與工時券哪個好擴展閱讀:
普通代金券
但是根據其特性、功能的不同可以分成不同的幾類。
像麥當勞、肯德基、飯統網等面向全體消費者的優惠券更多的意義是一個吸引新顧客的工具;
另外,如果企業是一個會員制的狀態,那麼更重要的一種優惠券則是提供回報老客戶或者是拉回即將流失的老客戶的一種手段。另外,這種企業還可以通過自己的平台在推出新菜品和新活動時可以發送一些特殊的優惠券:如新菜品品嘗券等等。
最後,根據用途的不同,通常代金券的類型也會有很大的差別。譬如:吸引即將流失的老顧客通常和吸引新顧客或者是回報老顧客的面值及使用方式上會有很大的差別。
譬如:大家可以看到,企業通常會針對不同的客戶做一些不同的活動,都是可以看到優惠券的出現。但是前提是必須是會員制企業才能夠實行這樣的活動。當今的時代紙制代金券會被電子代金券、手機代金券等虛擬的形式代替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那麼代金券營銷實際上就是會員營銷的形式,只有找到適應消費者的優惠券形式,並發放給合適的人群,這樣才能使商戶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多的利潤。
B. 買車送的工時券是啥東西
加油卡、工時券、保養首選,和其他禮品
比起來,加油卡或者工時券是比較難要到
的,但又是最有折現意義的東西了,油卡
自然不必多說,而工時券又能在你保養的
時候直接抵扣,都算是真金白銀的禮品
了,所以如果4S要送東西,首先選擇類似
於油卡或者工時券這樣的禮品。
太陽膜,而這種車膜又分全車的跟部分車
身的,這種的話實用性還比較高。除了車
膜外,有些店家還會贈送地墊或地毯,這
種就有利於車內的衛生。再者可能還會送
擋泥板,這種也是比較實用的物品。
還有一些會送行李箱防水墊、隔網、座椅
套、發動機護板等,要是買的是比較高端
的汽車,還有可能送衛星導航儀,商家們
為了能把車子賣出去,總是會額外送很多
東西來吸引消費者的。
C. 買車時4S店贈送的贈品,都值多少錢
買車時4S店贈送的贈品,都值多少錢?
去4S店買車砍價,銷售往往會跟我們說:「價格真的是不能少了,但是可以多送點東西。」「2000塊錢的車膜,1000塊錢的腳墊,反正以後也要買,幫你省了好幾千塊錢。」這些贈品到底值多少錢?水分到底有多大?
加油卡、保養券水分最少
首先,加油卡、保養券、工時券,這種能直接衡量價值的,水分應該算是比較少的。比如說送1000塊錢的油卡,那實打實就價值1000塊錢,直接不就能用嘛?
保養券、工時券、機油券比油卡水分要大一點,但也是能抵扣實實在在的金額。拿工時券來說好了,面額200,維修保養的時候直接就抵掉200了。實際的價值不太好確定,4S店工時費定價有很大自主權的。
《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第25條規定:機動車維修工時定額可以參考多個標准,當標准不一致時,優先適用機動車維修經營者備案的標准。
不用記,說人話,工時費收多少錢,4S店經常都是自己說了算的。比如說同樣做個車輛檢測,有的4S店工時200,有的店80,這個時候工時券的實際價值是要打折扣的。
和網上買東西的紅包、優惠券一個道理,面額挺大,立減200,但商品定價如果變高了,那實際優惠幅度其實沒想像中的那麼猛了,對吧?
原廠精品,價值差別很大
除了加油卡、保養券,4S店常送的還有原廠精品,這個實際價值要分情況了,有些確實比較值。
比如說原廠匹配過的行車記錄儀、倒車影像這種,像大眾的原廠行車記錄儀,官方單賣的價格要458塊錢,我們自己去買也要這個錢。像這種原廠貨,車上一般都會預留好安裝孔位、電源介面,就不需要很長的線了,裝起來更美觀、更安全、匹配性更好。
但也有些品牌,本來就是沒有原廠記錄儀的,送給我們的是汽配城那個帶引號的「專供」的4S店的產品,這水分可就大了。
外包裝上面廠名、廠址、廠家電話,基本信息有可能都沒有,4S店進價有可能就兩三百。送給我們的時候說:「這可是800的好東西,這可是1000塊錢的無上良品。」那明顯不值。而且這種搞了不好算是三無產品,4S店沒辦法提供質保,出了問題要修要換,修的時候不小心把車子其他的線剪斷,把其他的設備給帶了燒起來了。
除了剛才說的這些實用配置,有些4S店還會送一些「原廠生活精品」,這在豪華品牌4S店比較常見。單看價格也不便宜,寶馬定製雨傘,某寶官方旗艦店去看,143塊錢,保溫杯126塊錢。
但如果看成本的話,這類產品,汽車廠自己不生產,也是找別人定製的,成本確實也就幾十塊錢。這時候到底值不值錢,這挺看個人了。如果對品牌沒什麼特殊情感,那就真的是普通生活用品,價值也就一般,雨傘就是雨傘,對不對?
但如果很喜歡這個品牌,那也不錯,舉了把雨傘,「你看,我是尊貴的寶馬車主」,是不是?這個就難說了,是比較價值真實的東西。
就好比一些游戲定製的手辦,網上面各種膠佬,是吧?或者是lo娘,「我就是願意為它付錢,你管不著」,也有。高檔腳墊、車膜,得打3-4折喚敗贈品裡面水分最大的,還是4S店送的高檔腳墊、車膜,實際價格基本上打個3折,有可能還是偏貴的。
腳墊來說,4S店送的時候說:「我這個賣四五百塊錢,高檔貨一套」,實際進貨100不到。記者做過調查的,4S店汽車腳墊幾十塊到上百不等。後面去汽配市場問了一下,80%的車商新車,贈送的免費腳墊,在汽配城,10塊錢、20塊錢搜前左右。說誇張點,銷售報的價格,打3折已經算客氣了,有可能還沒到腳墊的零售價。
贈品一定要寫進合同
有些朋友有可能說了:「贈品反正白送了,就算不值錢,不要不合適吧,對不對?」確實是這個道理,贈品我們該要還是得要,是吧?
不過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價值比較高的贈品,具體的明細、型號、各種券的使用規則、車膜的牌子、具體系列的名稱,寫到合同裡面去。
特別是贈送的保養券、機油券,後面保養的時候才拿出來用,是不是?本來買車的時候說機油券能抵200,結果過了一年去保養的時候,「對不起我們換領導了」。
或者說領導是沒換,「要用中杯、大杯、超大杯最貴的機油 ,我才給你抵200,用普通機油,這個券不能用」,會被惡心死。如果買車的時候是口頭承諾的,那後面4S店還真有可能不認賬的。
4S店送世鏈清的贈品要有選擇性的要
所以總得來說,4S店送的贈品我們要有選擇性的要,肯定不能盲目聽銷售說的價格,不然他報個大幾千,還真就大幾千,說不定成本100都沒到。要過來其實失去了真正便宜車價的機會,是不是?這些羊毛哪來的?
為什麼網上報價和4S店的價格差這么多
買車要贈品基本到最後一步了,我們打算買車,一開始基本上就網上自己先翻翻看看了。好不容易看中一輛,打電話給4S店問問價格,他們都說得很模糊的。
「價格很好商量的,也看是誠心買的,店裡也都是搞活動的」,他反正隨便怎麼說,最後肯定一句話,「到店詳談,不來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