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預計負債是否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預計負債需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Ⅱ 保修費的預計負債怎麼計算
實際可抄抵扣=-50+10=-40(萬元)轉回遞延襲所得稅資產10萬元借:所得稅費用 10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10 應交所得稅=(1610-50+10)*25%=392.5(萬元)借:所得稅費用 402.5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392.5 遞延所得稅資產 10 沒有稅率變動,沒有永久性差異,驗證,1610*25%=402.5(萬元)正確
Ⅲ 所得稅會計 例題
1.是測試 減值的,是和攤余成本比
實際利率也叫內含報酬率
2.期初預計負債 遞延所得稅資產為20
當年實際支付產品保修費用50萬元,沖減前期已經確認的預計負債而形成的遞延資產50X0.25=12.5
因為這50是當期實際發生的保修費用,稅法允許扣除
當年又確認產品保修費用10萬元,增加預計負債。又確認了10X0.25=2.5的遞延資產
當年又確認產品保修費用10萬元,形成了的暫時性差異,本期又確認了10X0.25=2.5的遞延資產
期末預計負債,賬面價值是80-50+10=40,計稅基礎是0,期末遞延資產是40X0.25=10
3.會計按10年,稅法按15年
Ⅳ 年底不確認預計負債,本期支付的保修費確認遞延所得稅嗎
您好!
一、支付的保修費不確認遞延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是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存在差異時確認的。支付保修費不會產生這種差異,所以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
二、就產品保修業務的賬務處理,舉例如下:
A公司根據歷史經驗,預計2X18年度銷售的產品將發生產品保修費用100萬元。2X19年度支付保修費用80萬元。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假設將來有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可以抵扣。
賬務處理如下:
1、2X18年度確認預計的保修費用。存在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借:管理費用 100
貸:預計負債 100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25
貸:所得稅費用 25
2、2X19年度支付保修費用80萬元
借:預計負債 80
貸:銀行存款(存貨、職工薪酬等) 80
借:所得稅費用 20
貸: 遞延所得稅資產 20
註:遞延所得稅資產余額5萬元,是已計提還未使用的保修費用20萬元對應的部分。
三、政策依據:
企業會計准則第18號——所得稅(2006)第四條 企業在取得資產、負債時,應當確定其計稅基礎。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存在差異的,應當按照本准則規定確認所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Ⅳ 保修費用遞延所得稅
(1)實際發生修理費用:
借:預計負債——產品質量保證 300 000
貸:銀行存款等 300 000
(2)年末應有預計負債:2000*2%=40萬元
應計提預計負債:
40-(45-30)=25萬元
借:銷售費用 250 000
貸:預計負債——產品質量保證 250 000
(3)計提當期所得稅費用:1000*25%=250萬元
借:所得稅費用——當期所得稅 2 500 000
貸:應交稅費——企業所得稅 2 500 000
期末應有遞延所得稅資產:40*25%=10萬元,轉回11.25-10=1.25萬元遞延所得稅資產
借: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 12 500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12 500
Ⅵ 計提保修費的遞延所得稅的核算,請看下面的例題~~謝謝啦,我的疑問是關於計提保修費40萬
正是因為在會計利潤基礎上做納稅調增且稅法上允許在保修費用實際發生時扣除,才形成了遞延資產。現在多交稅將來在實際發生的時候少交稅,應納稅所得額調減,會計上做遞延資產轉回。
Ⅶ 保修費確認預計負債本年發生的減去去年已經發生的嗎
保修費一般是按銷售的額度比列去計提預計負債修理費用,但是以前年度已經計提但是過了保修期的應該是沖回,實際支出的費用也是應該減去的。期末的余額就應該是期初加上本年計提,減去實際發生和需要沖回的,等於期末數據。
Ⅷ 保修費不就是預計負債嗎為何最後還用余額減去銷售費用裡面的發生的和耗用的
2801 預計負債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確認的對外提供擔保、未決訴訟、產品質量保證、重組義務、虧損性合同等預計負債。
二、本科目可按形成預計負債的交易或事項進行明細核算。
三、預計負債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由對外提供擔保、未決訴訟、重組義務產生的預計負債,應按確定的金額,借記「營業外支出」等科目,貸記本科目。由產品質量保證產生的預計負債,應按確定的金額,借記「銷售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 由資產棄置義務產生的預計負債,應按確定的金額,借記「固定資產」或「油氣資產」科目,貸記本科目。在固定資產或油氣資產的使用壽命內,按計算確定各期應負擔的利息費用,借記「財務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
(二)實際清償或沖減的預計負債,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三)根據確鑿證據需要對已確認的預計負債進行調整的,調整增加的預計負債,借記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調整減少的預計負債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已確認尚未支付的預計負債。
預提產品保修費時的會計分錄為:
借:銷售費用
貸:預計負債——產品保修費
實際發生保修業務,領取原材料、發生人工費用時不再計入「銷售費用」科目(否則會重復計費用),而是沖減預計負債,分錄為:
借:預計負債——產品保修費
貸:原材料
應付職工薪酬
由以上的分錄可以看出預計負債的余額=上年末余額+本年計提數-本年因發生保修業務而沖減的金額。
Ⅸ 老師,關於預計負債的計稅基礎不懂 例如:因提供銷售產品承諾提供3年的保修服務,當年確認了800
你好!
當年800的預計負債,同時也確認了遞延所得稅資產。下年度發生的200支出實際發生時作為費用可以扣除,下年可少繳稅,同時沖減了以前計提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剩餘的遞延所得稅資產繼續留在賬上嗎?
……是的,你的理解很對
Ⅹ 中級會計關於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計提和沖減問題
當期應納所得稅=(利潤總額+加上調增項目-調減項目)*25%,這一部分是當年交到稅務局的部分。
遞延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負債期末余額-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余額)-(遞延所得資產債期末余額-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余額),這一部分是按照權責發生制計算的當期不用交,但是是企業應當承擔的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