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梯質量問題找哪個部門投訴
找房管部門物業科投訴。
電梯質量問題找技術監督局投訴,電梯的質保期是1年,1年內由廠家進行免費維修維護保養。
乘坐電梯的注意事項是:
1、超載電梯不能乘坐;
2、火災發生時,不能乘坐;
3、電梯門快關上時,不強行乘坐;
4、切忌隨便按應急按鈕;
5、電梯有故障,不能乘坐;
6、乘坐時電梯發生故障,不要慌張,按緊急按鈕或報警;
7、電梯停穩後,看電梯轎廂的地板和樓層水平再進入。
電梯是一種垂直運送行人或貨物的運輸設備。
垂直升降電梯有一個轎廂,運行在至少兩列垂直的或傾斜角小於15度的剛性導軌之間,便於乘客出入或裝卸貨物,按速度可分低速電梯、快速電梯和高速電梯。
電梯根據曳引驅動裝置的安裝位置形式分為有機房和無機房兩種。
無機房電梯是利用現代化生產技術將機房內設備盡量在保持原有性能的前提下小型化,省去了機房,以便滿足客戶對高度和屋頂的特殊要求。
無機房的噪音比有機房電梯的大,舒適感也弱於有機房。
有機房電梯的載重量大於無機房電梯,而且無機房電梯的散熱功能差於有機房電梯,特別是那種全透明的觀光梯其實是不適應安裝無機房電梯的,夏季電梯內聚集的熱氣沒辦法排出,電梯的故障會增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八十一條 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屬於業主共有。經業主共同決定,可以用於電梯、屋頂、外牆、無障礙設施等共有部分的維修、更新和改造。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的籌集、使用情況應當定期公布。
緊急情況下需要維修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可以依法申請使用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
2. 電梯壞了物業遲遲不修如何投訴
電梯壞了物業遲遲不修投訴方法:
(一)找房管部門物業科投訴
所有的物業都有著相對應的部門進行管理,而管理物業的部門就叫做房管部門,如果電梯出現故障,物業遲遲不維修,那麼我們就可以直接去房管部門物業科進行投訴。
(二)到技術監督局特行科投訴,不管什麼東西都有一個保質期,對於電梯而言,一般可以用了十幾年,如果維修做得好,就算用幾十年也沒有毛病,如果電梯出現了故障,又沒有達到一定的年限,那麼我們就可以去技術監督局特行科進行投訴。
(三)維修費用,電梯還在保質期內出現了故障,那麼我們就要找開發公司出現維修,如果過了保質期,那麼就需要先有物業公司進行墊付,等專項維修資金申請到位後,再撥款給物業工資,當然也可以等費用到了再進行相對應的維修,這個都可以和物業協商決定。
3. 電梯維修超過多久可以舉報
法律分析:一般保證12個月到18個月。新安裝電梯的質量保修期由電梯製造廠保證,自驗收合格之日起一年,但不超過交付後18個月。因電梯用戶管理、使用不當造成的損害,由電梯用戶負責,生產企業可以賠償修復。
法律依據:《電梯監督檢驗規程》 第三條 安裝、大修或改造後擬投入使用的電梯,應當按照本規程對驗收檢驗規定的內容進行檢驗;在用電梯應當按照本規程對定期檢驗規定的內容,每年進行一次檢驗。遇可能影響其安全技術性能的自然災害或者發生設備事故後的電梯,以及停止使用一年以上再次使用的電梯,進行設備大修後,應當按照驗收檢驗的要求進行檢驗。
4. 電梯有問題應該投訴那個部門
法律分析:1.找房管部門物業科投訴。
2.到質監局特設局(處、科)投訴,電話:96333或12365。
3.如果在國家規定的保修期限內,物業由開發建設單位負責維修。保修期限屆滿後,產權人(業主)對專有部分負責維修、養護。
法律依據:《信訪條例》 第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應當做好信訪工作,認真處理來信、接待來訪,傾聽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和要求,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努力為人民群眾服務。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應當暢通信訪渠道,為信訪人採用本條例規定的形式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提供便利條件。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打擊報復信訪人。
5. 電梯故障物業不處理投訴哪個部門
法律分析:一般電梯都有專業的電梯維保公司維修。物業有義務通知維保人員及時修理。如果物業長時間不能保障電梯正常運行,造成業主的不方便,可以找房管部門物業科投訴。或者到質監局特設局(處、科)投訴,電話:96333或12365。如果在國家規定的保修期限內,物業由開發建設單位負責維修。保修期限屆滿後,產權人(業主)對專有部分負責維修、養護。電梯屬於特種設備,是共有的,共有人可以委託物業服務單位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特種設備,受託人履行規定的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的義務,承擔相應責任。對於住宅電梯全體業主是電梯的產權共有人,物業公司進行管理並承擔相應責任。
法律依據:《物業管理條例》
第一條 為了規范物業管理活動,維護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的合法權益,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物業管理,是指業主通過選聘物業服務企業,由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約定,對房屋及配套的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進行維修、養護、管理,維護物業管理區域內的環境衛生和相關秩序的活動。
6. 電梯壞了物業不管怎麼辦到哪裡投訴
電梯壞了物業不管的處理方法如下:
1、找房管部門物業科,房管部門物業科會核實情況,盡快聯系人員維修電梯;
2、可以找技術監督局特行科,使用的電梯還在維修保修期,就會聯系維修人員來維修電梯;
3、通過新聞媒體等進行投訴,在甄別情況屬實後會在新聞上公布情況,解決電梯故障問題。
物業的責任有哪些
1、物業維修管理,物業管理公司應當按照國家對物業管理的標准,對其經營管理的物業進行維修和技術管理,包括對房屋安全與質量的管理、對房屋維修技術的管理以及對房屋維修施工的管理;
2、物業設備的管理,需要管理的物業設備主要有給排水設備、燃氣設備、供暖設備和通風設備、電氣設備等;
3、物業環境管理,物業管理公司有義務對住宅小區的環境進行管理,使其達到國家規定的標准;
4、物業管理安全,物業公司應當採取各種措施,保障業主和房屋使用者的人身財產安全;
5、就公共市政設施的有關事務與政府和公共事業部門聯系,如果物業管理公司不盡責任則可以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
【法律依據】:《物業管理條例》第十七條
管理規約應當對有關物業的使用、維護、管理,業主的共同利益,業主應當履行的義務,違反管理規約應當承擔的責任等事項依法作出約定。
管理規約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違反法律、法規或者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管理規約對全體業主具有約束力。
7. 小區電梯經常壞找哪個部門投訴
一般電梯都有專業的電梯維保公司維修,物業有義務通知維保人員及時修理,如果物業長時間不能回復電梯正常運行,造成業主的不方便,可以先告訴他們,可以找2個部門來解決,找房管部門物業科投訴,到技術監督局特行科投訴。
1、找房管部門物業科投訴。
2、到質監局特設局(處、科)投訴,電話:96333或12365。
3、如果在國家規定的保修期限內,物業由開發建設單位負責維修。保修期限屆滿後,產權人(業主)對專有部分負責維修、養護。
4、無論有沒有物業,供水、供電、供氣、供熱、通信、有線電視等專業經營服務單位,應當直接為業主提供服務,向最終用戶收取有關費用,並依法承擔物業管理區域內相關管線和設施設備維修、養護責任。
5、沒有物業的老小區,產權人(業主)專有部分以外的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一條 業主對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所有權,對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
《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三條 業主對建築物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權利,承擔義務;不得以放棄權利為由不履行義務。
業主轉讓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其對共有部分享有的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一並轉讓。
《民法典》第二百八十一條 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屬於業主共有。經業主共同決定,可以用於電梯、屋頂、外牆、無障礙設施等共有部分的維修、更新和改造。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的籌集、使用情況應當定期公布。
緊急情況下需要維修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可以依法申請使用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
《民法典》第二百八十二條 建設單位、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業主的共有部分產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後,屬於業主共有。
《民法典》第二百八十三條 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費用分攤、收益分配等事項,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業主專有部分面積所佔比例確定。
《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四條 業主可以自行管理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也可以委託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
對建設單位聘請的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業主有權依法更換。
《民法典》第二百八十五條 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根據業主的委託,依照本法第三編有關物業服務合同的規定管理建築區劃內的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接受業主的監督,並及時答復業主對物業服務情況提出的詢問。
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應當執行政府依法實施的應急處置措施和其他管理措施,積極配合開展相關工作。
8. 過了保修期還能向12315投訴嗎
法律分析:12315平台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接收投訴和舉報的一體化渠道,產品保修是生產廠家對消費者作出的質量承諾,產品是否超出保修期不是向12315平台投訴的前提條件,因此,過了保修期仍然可以向12315平台投訴。
法律依據:《市場監督管理投訴舉報處理暫行辦法》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的投訴,是指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與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請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解決該爭議的行為。本辦法所稱的舉報,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反映經營者涉嫌違反市場監督管理法律、法規、規章線索的行為。
第九條 投訴應當提供下列材料:(一)投訴人的姓名、電話號碼、通訊地址;(二)被投訴人的名稱(姓名)、地址;(三)具體的投訴請求以及消費者權益爭議事實。投訴人採取非書面方式進行投訴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工作人員應當記錄前款規定信息。
第十五條 投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不予受理:(一)投訴事項不屬於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職責,或者本行政機關不具有處理許可權的;(二)法院、仲裁機構、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或者其他行政機關、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已經受理或者處理過同一消費者權益爭議的;(三)不是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或者不能證明與被投訴人之間存在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四)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投訴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的權益受到被投訴人侵害之日起超過三年的;(五)未提供本法第九條第一款和第十條規定的材料的;(六)法律、法規、規章規定不予受理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六條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暢通全國12315平台、12315專用電話等投訴舉報接收渠道,實行統一的投訴舉報數據標准和用戶規則,實現全國投訴舉報信息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