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已經提完折舊的固定資產後續發生維修費用怎麼處理
一般日常的固定資產維修費直接費用化記入管理費用就可以
如果是對方條件的改良支出,調整固定資產入賬價值
Ⅱ 固定資產折舊折完以後怎麼處理
(2)固定資產提完折舊,繼續使用的話,就不再提折舊了。
二、到專該固定資產需要進行清理屬時才做賬務處理?對不對啊?1、是的。
2、清理帳務處理
(1)清理時
借:固定資產清理
借:累計折舊
貸:固定資產
(2)發生清理費用等支出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銀行存款(或現金)
(3)發生清理變價收入等
借:銀行存款(或原材料等)
貸:固定資產清理
(4)結轉清理凈損益
A.屬於清理後凈收益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營業外收入
B.屬於清理後凈損失
借:營業外支出
貸:固定資產清理
Ⅲ 固定資產沒折舊完,又新購入了一些怎麼處理
你說的是不是同類型的固定資產還沒折舊完 ,不用了,再購入一台新的呀?
如果是這樣的話,老的停用當月還是要提折舊的,下月就不用提了;新購入的,如果不需要安裝的話,自購入的下月開始提折舊。
Ⅳ 固定資產提完折舊之後應該怎麼辦呢
一般,提完折舊後,如果繼續使用,先在賬上掛著,賬面價值為固定資產的殘值。
如果固定資產提完折舊後,不再使用,則由使用部門提出報廢等清理申請,按公司內控程序將固定資產清理,殘值變賣後,做賬:
借:固定資產清理
借:固定資產減值損失
借:累計折舊
貸:固定資產
借:現金等
貸:固定資產清理
將固定資產清理余額轉入營業外收入/支出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營業外收入
或:
借:營業外支出
貸:固定資產清理
結轉後,固定資產清理賬戶無余額。
(4)固定資產折舊後又翻新怎麼辦擴展閱讀:
關於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其實《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規定已十分明確。《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除正常計提折舊外,財稅部門也下發了加速折舊的相關規定,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所得稅處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9]81號)第三條規定,企業採取縮短折舊年限方法的,對其購置的新固定資產。
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於《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的折舊年限的60%;若為購置已使用過的固定資產,其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於《實施條例》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減去已使用年限後剩餘年限的60%。最低折舊年限一經確定,一般不得變更。
主要特點
1.固定資產的價值一般比較大,使用時間比較長,能長期地、重復地參加生產過程。
2.在生產過程中雖然發生磨損,但是並不改變其本身的實物形態,而是根據其磨損程度,逐步地將其價值轉移到產品中去,其價值轉移部分回收後形成折舊基金。
固定資金作為固定資產的貨幣表現,也有以下特點:
1.固定資金的循環期比較長,它不是取決於產品的生產周期,而是取決於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
2.固定資金的價值補償和實物更新是分別進行的,前者是隨著固定資產折舊逐步完成的,後者是在固定資產不能使用或不宜使用時,用平時積累的折舊基金來實現的。
3.在購置和建造固定資產時,需要支付相當數量的貨幣資金,這種投資是一次性的,但投資的回收是通過固定資產折舊分期進行的。
Ⅳ 已折舊完的固定資產怎麼處理
固定資產計提完折舊後,如果還可以使用,那麼,凈殘值應該繼續掛帳,直到報廢時再作賬務處理。
固定資產報廢時分錄:
(1)將固定資產從賬面上轉出
借:固定資產清理(凈殘值)
借:累計折舊
貸:固定資產
(2)結轉清理凈損失
借:營業外支出
貸:固定資產清理(凈殘值)
先將凈殘值轉入固定資產清理科目,然後往下進行,最後將固定資產清理科目余額轉入營業外收入或營業外支出科目。
固定資產
固定資產是指企業使用期限超過1年的房屋、機器、建築物、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有關的設備、工具、器具等。其是企業的勞動手段,也是企業賴以生產經營的主要資產。
固定資產從會計的角度劃分為生產用固定資產、非生產用固定資產、不需用固定資產、融資租賃固定資產等。
(5)固定資產折舊後又翻新怎麼辦擴展閱讀:固定資產的會計計價
(1)原始價值。
原始價值也稱歷史成本、原始成本,它是指企業為取得某項固定資產所支付的全部價款以及使固定資產達到預期工作狀態前所發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採用原始價值計價的主要優點在於原始價值具有客觀性和可驗證性;同時,原始價值可以如實反映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是企業計提折舊的依據。因此,原始價值是固定資產的基本計價標准,我國對
固定資產的原始價值登記入賬後,除發生下列情況外,企業不得任意變動、調整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
①根據國家規定對固定資產價值重新估價,如產權變動、股份制改造時對固定資產價值進行重估。
②增加補充設備或改良裝置。
③將固定資產的一部分拆除。
④根據實際價值調整原來的暫估價值。
⑤發現原固定資產價值有誤。
(2)重置完全價值。
重置完全價值也稱現時重置成本,它是指在當前的生產技術條件下重新構建同樣的固定資產所需要的全部支出。按重置完全價值計價可以比較真實地反映固定資產的現時價值,因此,有人主張以重置完全價值代替原始價值作為固定資產的計價依據。但是這種方法缺乏可驗證性,具體操作也比較復雜,一般在無法取得固定資產原始價值或需要對報表進行補充說明時採用。如發現盤盈固定資產時,可以用重置完全價值入賬。但在這種情況下,重置完全價值一經入賬,即成為該固定資產的原始價值。
(3)凈值。
凈值也稱折余價值,是指固定資產的原始價值或重置完全價值減去已提折舊後的凈額。固定資產凈值可以反映企業一定時期固定資產尚未磨損的現有價值和固定資產實際佔用的資金數額。將凈值與原始價值相比,可反映企業當前固定資產的新舊程度。
Ⅵ 固定資產計提完折舊後又維修怎麼做賬
如果維修沒有改變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 預計使用年限 就按照正常折舊就是 維修費用就在發生當期就計入管理費用 如果維修達到達到大修理程度 就復雜多了
Ⅶ 固定資產計提完折舊後但仍在繼續使用,如何做賬務處理
1、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已經完畢,繼續在固定資產明細賬中登記,但不能計提折舊。
2、如果還在生產經營中使用,發生的維護修理費用,可以報銷列支。
3、登記時價值:固定資產原值、累計折舊、凈值等,與其他未計提完折舊的固定資產一樣登記。
4、最後報廢時要清理時的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清理-XX資產(賬面凈值額)
借:折舊(已計提的累計折舊)
貸:固定資產(賬面原值)
拓展資料
固定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時間超過12個月的,價值達到一定標準的非貨幣性資產,包括房屋、建築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固定資產是企業的勞動手段,也是企業賴以生產經營的主要資產。從會計的角度劃分,固定資產一般被分為生產用固定資產、非生產用固定資產、租出固定資產、未使用固定資產、不需用固定資產、融資租賃固定資產、接受捐贈固定資產等。
固定資產的特點:
1、固定資產的價值一般比較大,使用時間比較長,能長期地、重復地參加生產過程。
2、在生產過程中雖然發生磨損,但是並不改變其本身的實物形態,而是根據其磨損程度,逐步地將其價值轉移到產品中去,其價值轉移部分回收後形成折舊基金。
固定資金作為固定資產的貨幣表現,也有以下特點:
1、固定資金的循環期比較長,它不是取決於產品的生產周期,而是取決於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
2、固定資金的價值補償和實物更新是分別進行的,前者是隨著固定資產折舊逐步完成的,後者是在固定資產不能使用或不宜使用時,用平時積累的折舊基金來實現的。
3、在購置和建造固定資產時,需要支付相當數量的貨幣資金,這種投資是一次性的,但投資的回收是通過固定資產折舊分期進行的。
Ⅷ 已經提完折舊的固定資產後續發生維修費用怎麼處理
建議來如果發生費用較大建議計入長源期待攤費用。小額維修計入管理費用。
企業所得稅法
第十三條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發生的下列支出作為長期待攤費用,按照規定攤銷的,准予扣除:
(一)已足額提取折舊的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
(三)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
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三)項所稱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支出:
(一)修理支出達到取得固定資產時的計稅基礎50%以上;
(二)修理後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延長2年以上。
Ⅸ 固定資產折舊折完了繼續使用會計怎麼處理
固定資產折舊折完了繼續使用的,會計上不用做任何處理。
按會計准則規定,已經提足折舊,仍在使用的固定資產,帳務上不再計提折舊,也不做其他任何處理
到該固定資產報廢清理或處置時,連同累計折舊,再轉入固定資產清理裡面。
賬面轉出固定資產:
借:固定資產清理
累計折舊
貸:固定資產
收到錢以後
借:銀行存款(現金)
貸:固定資產清理
結轉清理凈收益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營業外收入
Ⅹ 固定資產折舊完了怎麼處理
一般可以通過繼續使用、作價出售、資產清理等3種方式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