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寶寶的牙齒有壞了怎麼回事
寶寶的牙齒壞了,通常是因為奶里的糖份導致,寶寶喝奶或者餵食後,都需要漱口保持牙齒健康
❷ 三歲小孩爛牙齒怎麼辦
你只有一句話,具體情況不詳,請參考下面文章一一對照找出原因。
二、乳牙摔傷後怎麼辦?
乳牙外傷多發生於1-2歲剛學會走路的幼兒,以乳前牙多見。由於乳牙的牙根較短,幼兒牙槽骨骨組織疏鬆,乳前牙外傷後多致牙齒移位、嵌入或脫位,牙折發生的較少。
(1) 部分脫位和移位:乳前牙在外力的作用下向外或向內傾斜移位後部分脫出牙槽窩時,可將外傷牙恢復到原位後結扎固定,一般預後較好,但日後有可能發生牙髓壞死,根尖感染或牙槽膿腫。如接近替牙期牙根已吸收1/2以上者可拔除患牙。
(2) 嵌入性脫位:乳牙嵌入牙槽窩是乳牙外傷常見的一種類型,有時僅切端外露甚至完全嵌入牙槽窩內。如牙齒移位方向偏向齶側,乳牙根尖傾向恆牙胚,應將乳牙拔除,以避免可能對恆牙胚產生損傷。乳牙嵌入後不應拉出復位,避免二次創傷。可觀察讓其自行萌出,接近替牙期的乳牙應拔除。
(3) 完全脫位:不宜再植。
(4) 牙冠或牙根折斷:牙冠折斷多已暴露牙髓,可在局麻下做活髓切斷術或進行根管治療。牙根折斷可將冠部斷端去掉,保留斷根,可不做處理,如無感染斷根可能吸收。乳牙外傷多系幼兒,如不能合作,不宜進行保守治療,可以拔牙。一般前牙缺牙對於正常發育影響不大。
四、牙齒萌出後再補鈣有用嗎?
有的孩子患齲率非常高,幾乎口內所有的牙都有齲。醫生在檢查時發現患兒的牙齒表面有黃白色的斑塊,甚至有釉質缺損,告訴家長說:"您的孩子的牙在發育時可能缺鈣,因而造成釉質鈣化不良。牙質不好才易患齲。"家長常回答說:"那我現在就開始給孩子補鈣。"牙齒萌出後補鈣還有用嗎?
這就要知道牙齒表面的釉質鈣化是在什麼時候完成的。牙齒的發育是經過生長期,鈣化期和萌出期三個階段。全部乳牙硬組織形成是在胎兒期開始的,最晚的在生後一年內也告完成。恆牙除六齡齒在新生兒有小部分牙尖鈣化外,其餘的都在嬰兒出生後開始鈣化,到7、8歲左右,除第三恆磨牙外所有恆牙牙冠的釉質已鈣化完成。因此牙齒在萌出前釉質的鈣化就已經完成了。而且牙齒釉質的鈣化是從外到內,三歲之前恆牙表面的釉質就已經鈣化完成了。
所以,牙齒萌出後再口服補鈣對已萌出的牙作用甚微,對正處於釉質鈣化期的牙胚可產生作用。要想讓您的孩子有一口發育良好的牙齒,補鈣要從孕期開始,注意營養均衡,增強抵抗力,防止全身疾病,特別是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發生,三歲之內尤為重要。另外,乳牙的慢性根尖炎症及牙外傷也會對恆牙釉質鈣化產生影響要及早治療。
五、有哪些原因會引起乳牙早失
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幅牙齒,即乳牙和恆牙。大約從6歲開始乳牙逐漸脫落,恆牙相繼萌出。替牙期為6-12歲,乳前牙約在6-8歲時替換。乳尖牙及磨牙約在9-12歲時替換。乳牙在正常替牙時間范圍之前缺失即為乳牙早失,一般來講指提前一年以上。
乳牙早失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
(1) 齲壞嚴重無法保留而拔除:齲壞嚴重只剩殘根;齲壞引起慢性根尖炎症,根周牙槽骨吸收多,病灶大與其下恆牙胚之間無硬骨板相隔,無法通過治療而保留;炎症影響恆牙胚發育
(2) 或炎症導致乳牙牙根過早吸收。
(3) 恆牙異位萌出:常見於上頜第一恆磨牙。由於第一恆磨牙向前傾斜萌出壓迫第二乳磨牙的牙根,使牙根吸收導致其松動脫落。
(4) 牙齒因外傷脫落或拔除:兒童大多活潑好動,容易發生碰傷,跌傷。而乳前牙的牙根較短受到外力撞擊後易移位或脫出,並常伴有牙槽骨骨折。因乳前牙牙冠較短,不易固位較難結扎固定,且乳前牙根短,固位力差,如移位多拔除。
(5) 先天牙齒缺失:如"外胚葉發育不全綜合症"是一種遺傳性疾病。
一旦兒童出現乳牙早失,家長應帶孩子到孩子到兒童口腔專科門診就診檢查,拍片確定恆牙胚發育情況。乳牙早失後可引起鄰牙傾斜移位,對頜牙過長,使得缺牙間隙變小,造成恆牙萌出困難或擁擠。還可以引起恆牙早萌,尤其是乳牙有慢性根尖炎症。早萌的恆牙牙根未發育,咬硬物時可導致其松動,甚至脫落。過早萌出的恆牙表面釉質發育不成熟,鈣化差易患齲。因此需做間隙保持器以維持缺牙間隙,或阻萌器防止恆牙過早萌出。
六、釉質發育不全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
恆牙萌出後,發現新萌出的牙齒表面有白堊色或黃褐色的橫紋狀或小窩狀的缺損,嚴重者整個牙面呈蜂窩狀的缺損,甚至完全沒有釉質,人們稱這種現象為釉質發育不全。
釉質發育不全與下列因素有關:
(1) 全身營養失調:特別是鈣、磷、維生素A、D、C的不足或缺乏。
(2) 全身疾病:小兒的發皰性疾病如水痘、猩紅熱可使造釉細胞發育發生障礙,嚴重的消化不良也可成為釉質發育不全的原因。孕婦患風疹、血毒症或服用葯物可使胎兒在此期間形成的釉質發育不全。因乳牙的釉質鈣化是從孕期到出生一年內發育完成,恆牙胚的鈣化除六齡齒外都是在孩子出生後到三歲之間發育完成。因此孕期和嬰幼兒期的疾病是容易發生釉質發育不全的時期。
(3) 乳牙的根尖周炎症感染:乳牙根尖周炎反復發作時乳牙根分歧下或根尖部分的牙槽骨在炎症細胞的作用下吸收,與其下正在礦化的恆牙胚相接觸,影響繼承恆牙表面釉質的礦化造成釉質發育不全。
(4) 乳牙的牙外傷:乳前牙常見。恆切牙的牙胚位於乳牙的齶側與乳牙的根尖部很接近,乳牙外傷致冠折露髓或日後牙髓壞死引起的根尖部炎症可影響恆牙胚。嚴重的外傷如牙齒嵌入性移位也可能影響恆牙的發育。
(5) 遺傳因素:家族中幾代成員連續出現釉質發育不全的患者。
釉質發育不全是牙齒發育受到障礙留下的紀錄,不是患兒現在的健康狀況。所以對患兒現在再補充鈣和維生素治療已經無治療意義。重要的是孕期及嬰幼兒時期的保健可預防釉質發育不全的出現。
七、兒童的生長發育特點與口腔疾病的關系
胚芽期是受精卵細胞增殖和分化時期。此時乳牙胚已經發生。該期最易受基因變異和環境有害因素的影響,輕度的刺激可誘發胎兒先天畸形,嚴重的刺激則可引起流產或妊娠終止。
胎兒期的特點是組織器官的迅速生長和功能漸趨出現。此時乳牙鈣化開始。由於此時胎兒與母體血液進行物質交換,母體的營養或疾病,直接影響到快速生長的胎兒。如母親鈣、磷、維生素缺乏,可使乳牙鈣化受影響,而出現乳牙釉質發育不良。
新生兒期最大的特點是胎兒由原來母體內的宮內生活轉變為宮外的新環境,低溫而乾燥。新生兒的唾液腺不發達,唾液分泌量很少,口腔粘膜比較乾燥,容易發生感染。最常見的有白色念珠菌感染。因此,喂養時使用的奶瓶等器具要注意消毒衛生。同時,經常喂些白開水,以保持口腔清潔。
嬰兒期的特點是生長速度快,對熱量和蛋白質的需求比成人多。另一特點是由母體得來得被動免疫逐漸消失,後天獲得性免疫尚未完全建立。小兒容易罹患傳染性疾病,如麻疹、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此期正是乳牙開始萌出,恆牙的鈣化期,營養紊亂或疾病均可導致乳牙的萌出遲緩,恆牙的釉質發育不良。
幼兒期3歲時乳牙全部出齊,但牙齒的鈣化度不夠,若不注意口腔衛生,極易引起齲壞。由齲齒引起的根尖周炎,常常是引起全身疾病的感染病灶。因此,乳牙齲病的防治對預防全身性疾病是很重要的。隨後由於幼兒行為動作能力的迅速提高,如果監護不當,容易引起乳牙外傷。
學齡期兒童智力發育迅速發展,是學習文化、掌握一定技能的重要時期。此時淋巴系統的發育仍然處於高峰期,扁桃體肥大或咽部腺樣體增生常常影響兒童呼吸道的通暢,患兒則張口呼吸,久之容易引起患兒開唇露齒等牙齒畸形。
青春發育期的特點是身體骨骼,包括顏面骨骼出現第2次快速生長。同時,呼吸、循環、肌肉等系統的發育,致使力量和耐力增強。智力的發育和情感的易沖動也是此期青少年心理變化的特點。
八、為何乳牙也要做牙根治療?
乳牙是嬰兒期、幼兒期和學齡期咀嚼器官的主要組成部分。嬰幼兒時期是生長發育的旺盛期,健康的乳牙有助於消化作用,有利於生長發育。乳牙齲蝕發展速度快,牙體因齲蝕能很快崩壞,在短期內易轉變為牙髓炎、根尖周炎。乳牙的根尖周病會破壞其根尖周組織,導致乳牙根的破壞吸收,乳牙過早脫落,影響兒童的咀嚼功能,進而影響兒童的消化功能和生長發育。同時,乳牙過早脫落不利於恆牙的萌出及恆牙列的形成。另一方面,乳牙的根尖周病一旦破壞了其根尖周組織,進一步可影響其下方繼承恆牙牙胚的發育,使其釉質發育不全。
未經治療的乳牙根尖周炎還常常是引起全身疾病的感染病灶。因此,乳牙一旦發生牙髓感染,就應做徹底的牙根治療。
九、乳牙釉質發育不良的原因
釉質發育不全是牙釉質在發育過程中,受到某些全身性或局部性因素的影響而出現的釉質結構異常。釉質發育不全的主要表現為牙齒變色和牙釉質缺損。牙齒變色指的是變色的釉質顏色為白堊色或黃褐色。缺損指的是釉質出現實質性缺損。
胚胎兩個月時乳牙胚開始發生。胚胎四個月時乳牙的硬組織開始形成。
妊娠初期(1~3個月):胎兒乳牙牙胚正處於形成階段,應當適當攝取豐富的蛋白質和足夠的鈣、磷和維生素A等,以免影響乳牙的抗齲力。
妊娠中期(4~6個月):胎兒乳牙牙胚正處於礦化的過程,鈣、磷等無機物和與鈣代謝有關的維生素A、D的攝取必須充分。
妊娠後期(7~9個月):胎兒的乳牙形成,也有部分恆牙胚形成,一些葯物或精神緊張均可給胎兒造成影響。因此,應盡量不服用葯物,若必須用葯時,應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對胎兒無害的葯物。
全身營養失調,特別是鈣、磷、維生素A D C的失調。佝僂病患兒的釉質發育不全與維生素D缺乏有關。甲狀旁腺素缺乏和維生素D引起的低鈣血症也可出現釉質發育不全。有人調查有手足畜弱症的新生兒112名,發現有63名(56%)兒童出現乳牙釉質發育不全。在早產兒的調查中,約有一半兒童出現乳牙釉質發育不全。
食物中的鈣、磷和維生素D、維生素C、維生素A和多種維生素B,是形成堅固牙齒的要素。孕婦和兒童應攝入足夠富含上述元素的食物,如乳製品、肉、蛋和各種豆類等。而在牙齒萌出後,口服補鈣對牙齒的鈣化作用甚小。
硬組織發育不良的牙齒,在口腔環境中很容易被腐蝕,形成齲齒,應特別注意預防。因此,要想擁有一副健康、堅固的牙齒,不但要注意口腔保健,更要做好婦幼保健。
十一、嬰幼兒如何保持口腔衛生?
口腔保健應在嬰兒出生後不久就開始。孩子在長牙以前,父母應在餵奶後或睡覺之前用溫熱水浸濕的紗布輕擦小兒口腔各部分粘膜和牙床,以去掉殘留在口腔內的乳凝塊。實踐證明,這種清潔方法不僅能清潔口腔,而且能促進小兒口腔粘膜、頜骨的生長發育,增強抗病能力。
當牙齒萌出後,父母可用食指纏上消毒紗布、用淡鹽水輕擦小兒牙齒的各面。一日數次,最好在飯後和睡前進行。上下牙全部萌出後,可用小型軟質牙刷沿牙齒的縫隙上下刷,即上牙向下刷,下牙向上刷。也可用牙刷沿牙頸部作小旋轉輕刷。在洗刷中注意不要使刷毛傷及口腔粘膜和牙齦。為預防齲齒,應喂不含蔗糖的飲料與流食。喂葯或其它營養品後應用清潔水幫助潔牙。嬰幼兒的餐具、毛巾等用品應定期消毒。母親餵奶之前應清潔奶頭。
十二、馬牙子是怎麼回事?
剛出生的新生兒或出生後1~2個月的嬰兒,有的口內牙床上長出像小米或大米樣大小的白色球狀顆粒,數目不一,看上去很像小牙。其實這不是牙齒,而是牙齒在發育過程中,口腔粘膜上皮細胞增生增厚,形成板狀,並按照頜骨牙床的形式彎曲成馬蹄形,這就是牙板。
牙板形成後深部細胞加速增生,在一定的位置上形成20個乳牙胚,這就是乳牙發育的開始。最初牙板和口腔上皮相連,乳牙牙胚發育到一定時候,牙板破碎,破碎的牙板一部分被吸收,沒有被吸收的就逐漸增生角化,在牙床上形成小球狀的白顆粒,醫學上稱之為上皮珠,俗稱"馬牙子"。它們逐漸增生,接近口腔粘膜或露出粘膜之上,幾個星期後,經進食、吸吮的摩擦,可自行脫落。
一般無任何症狀,對口腔頜面部的發育和健康沒有任何影響,不需做任何處理,切不可用針挑或用毛巾擦,否則容易損傷粘膜,造成感染,一旦細菌感染,甚至發生敗血症而危及生命。如果長期不脫落,應請醫生診治。
十三、乳牙齲有哪些特點?
與恆牙齲相比,乳牙齲有其特異性。
(1) 齲率高、發病早 乳牙患齲率高,7歲左右達高峰。我國乳牙患齲率為60-80%。乳牙萌出不久即可患齲,發病時間早。
(2) 齲齒多發、齲蝕范圍廣 在同一個口腔內的多數乳牙常同時患齲,也常在一個牙的多個牙面同時患齲。兩牙相鄰的部位常同時有破壞。分布有對稱性,檢查的時候,往往一側如磨牙相鄰的部位有齲壞,另一側相鄰的部位也有齲壞,有時甚至上、下、左、右四處鄰接面同時發生齲壞。
(3) 齲蝕發展速度快 牙體因齲蝕能很快崩懷,在短期間易轉變為牙髓炎、根尖周炎和殘冠、殘根等。
(4) 自覺症狀不明顯 乳牙齲蝕發展快,但自覺症狀不如恆牙明顯,常被家長忽視,在發展成牙髓病或根尖周病時才去就診。
十四、乳牙齲有哪些危害?
(一) 局部的危害性:
(1) 乳牙齲病可造成多個牙齒的喪失,使相鄰的牙齒向缺隙處傾斜,上、下牙的咬合關系改變,功能紊亂,影響頜骨及顏面的發育。
(2) 對恆牙胚的影響。乳牙長期慢性根周病變,會影響繼承恆牙胚的發育,出現發育障礙,有的會引起恆牙胚囊腫,恆牙不能正常萌出。
(3) 影響咀嚼功能。乳牙冠被破壞,或是齲齒造成乳牙脫落,使咀嚼力下降,咀嚼功能降低。
(4) 損傷口腔粘膜。殘破的牙冠和牙根,可刺激口腔軟組織形成潰瘍。
(5) 誘發恆牙齲。齲壞乳牙和相鄰恆牙之間,很容易積存食物,好發齲病。
(6) 助長口腔不良習慣。患兒常因疼痛而不願使用患側牙齒咀嚼食物,患側頜骨缺少生理性刺激,時間長了,兩側頜骨發育會不對稱。
(二) 全身的危害性
(1) 影響生長發育。多個乳牙受累時,則食慾減退,消化不良,影響全身生長發育。
(2) 病灶感染。齲齒所致的慢性根尖周炎,可稱為病灶,當身體抵抗力下降時,細菌轉移到全身其他部位致病,如關節炎、腎炎。
(3) 造成心理障礙。前牙的齲齒看上去很不美觀,也影響發音。會對孩子產生心理壓力。
由此可見,保護乳牙很重要。
十五、什麽是奶瓶齲?
小兒出生後不久,很多年輕媽媽用奶瓶餵食。由於喂養的食物中含糖太多或方法不正確引起的小兒齲齒稱"奶瓶齲"。小兒出生後到乳牙全部長出以前一段時間母乳不足或缺乏,須用奶瓶喂小兒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如其中放糖太多,或讓小兒躺著使奶瓶嘴直接與上前牙接觸餵食,很容易發生"奶瓶齲"。
奶瓶齲發病早,有些小兒不到兩歲,牙齒全爛光了,僅存一點牙根在牙床內。奶瓶齲一般從上前牙開始,逐漸向兩側後牙發展。牙齒齲壞降低了咀嚼功能,從而影響小兒全身的發育,甚至造成面部畸形。
預防奶瓶齲首先要講究科學的喂養方法。在為代乳品時不要放糖太多,餵食時應讓小兒坐立,而不要躺著喂。奶瓶嘴應放在小兒上下牙之間,減少食物直接與牙齒接觸的時間。餵食後應給小兒清洗口腔,去除食物殘渣和乳凝塊,以防被細菌發酵破壞牙齒。其次還要講究餵食時間,一般在小兒睡醒後為好,不要睡前餵食,以免餵食後小兒很快進入睡眠狀態。因為睡眠時唾液分泌減少或停止,牙齒得不到清潔,因而易發生"奶瓶齲"。
十六、乳牙遲早要脫落,患齲齒還需要治療嗎?
乳牙是兒童時期的咀嚼器官,只有乳牙健康齊全,才能保證食物在口腔內充分咀嚼,完成消化的第一步,以保證兒童生長發育所需要的足夠營養。咀嚼功能還可對面部的肌肉、頜骨和牙弓的生長發育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從而使恆牙排列整齊,面容豐滿,美觀。
由於恆牙胚就在乳牙根下方發育,若乳牙有病不治療,經常發炎,就會影響在它下方的恆牙胚的發育,造成恆牙胚發育障礙,甚至壞死,將來就長不出恆牙來了。若乳牙保護不好,過早喪失,還可導致恆牙錯位萌出。
乳牙還是輔助發音的器官,藉助牙齒的作用,發出清楚的聲音。若乳牙缺失,勢必影響兒童的准確發音。
綜上所述,乳牙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乳牙從開始萌出到完全脫落,在兒童口內大約要存留6~10年的時間,這一階段正是兒童生長發育的最重要時期。因此無論是乳牙的疾病還是過早缺失,對兒童這一階段的消化和營養都是非常不利的。而且乳牙生病或缺失,還能直接影響到恆牙的健康和整個牙頜系統的發育。所以乳牙如果患了疾病,需及時到醫院檢查和治療才好。即便在沒有自覺症狀的情況下,家長也應每隔半年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口腔一次,做到預防為主,早發現、早治療。
十七、嬰兒出生後就長牙是怎麽回事?
在正常的情況下,新生兒口腔里是看不到牙齒的。但有個別的新生兒剛生出來就有少數發育完好的如前牙長在牙床上。其實這種乳牙在母體內就已經萌出了,是先天性出齦的牙齒。原來乳牙早就牙槽骨里發育、生長和鈣化。在胚胎的第四個月,乳牙就開始發育。出生時,乳前牙牙冠接近發育完成,而乳磨牙牙冠的形成要到1周歲。有些嬰兒的乳牙牙胚長在牙槽骨的表層,與牙齦粘膜比較接近,在牙冠發育、生長和鈣化的同時,就開始萌出。這種乳牙的牙冠外形與正常萌出的乳牙一樣,只要不妨礙嬰兒的吃奶,就可以保留。有的胎兒牙不松動,但嬰幼兒吮乳時舌系帶及兩側軟組織與牙齒摩擦而產生潰瘍,長期不癒合,會引起嬰兒哭鬧,不願吸允,此時應停止吸允哺乳,改為匙喂。但如果這種牙明顯松動,說明根基太淺,可能脫落,有吸入氣管的危險,這種情況下應攝X線片,鑒別後在必要時拔除。
十八、為什麽大門牙萌出後常會出現間隙?
兒童初萌出的上頜兩個門牙(中切牙)之間有一毫米左右的間隙是正常現象,日後隨其它鄰牙萌出,其間隙會慢慢關閉。若門牙萌出三年後仍有較大間隙,則應找醫生矯治了。
門牙之間的縫隙與以下原因有關:(1)上唇系帶位置過低。正常情況下,翻開上唇可見唇內側中央有一條薄而窄的粘膜皺襞附著在距牙齦乳頭上3~4毫米處,稱之為上唇系帶。嬰兒期上唇系帶與牙槽嵴頂相連,隨身體發育和牙槽嵴的增高,唇系帶退縮。若唇系帶退縮不好,位置仍然過低時,兩門牙長出後則受唇系帶牽拉,兩牙之間便會出現縫隙。(2)兩牙之間有多餘牙。多餘牙常夾在兩門牙之間或一同長出,或埋在牙床骨內。對於後者經X線照片即可查出。
有上唇系帶位置過低引起的中切牙縫隙,可採用手術方法將系帶移位,牙縫便可慢慢閉攏。由多餘牙引起的縫隙,應根據具體情況拔除多餘牙後再行矯正治療。
十九、母親在懷孕期間服葯會影響孩子的牙齒發育嗎?
妊娠期婦女最好不用或少用葯物,用葯也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因為幾乎所有葯物均可通過胎盤進入發展中的胎兒循環,許多葯物可致畸形。一些鎮靜安眠葯和激素,如利眠寧、安定、苯妥英鈉、潑尼松、可的松等可引起胎兒唇裂或齶裂。四環素類葯物,如四環素、土黴素等則可引起牙齒內源性色素沉著。顏色的輕重與服葯劑量和時間有關,用葯量越大變色越重,用葯時間越長,牙冠變色范圍越廣。妊娠5個月以上的婦女服用四環素葯物後,嬰兒的乳牙即可著色。而恆牙的四環素著色主要是在嬰幼兒時期服用四環素類葯物後造成。乳牙和恆牙最容易受影響的時期是從胎兒4個月到出生後7歲左右,因此,孕婦和兒童必須禁用四環素類葯物。
二十、孩子在嬰幼兒時期生病會影響牙齒發育嗎?
恆牙胚均在胚胎4個月即發生,除第一恆磨牙出生時有少部分牙尖鈣化外,其餘的恆牙胚均在出生後開始鈣化,到7~8歲左右除第三磨牙外,所有牙冠才鈣化完成,恆牙的牙根也要等到牙齒萌出後三年才能完全形成。
嬰幼兒期正是恆牙基質形成和鈣化的關鍵時期,輕度的全身障礙也可能會使其受到影響。許多患過熱性病或代謝病的兒童,釉質發育不全的發病率較高。例如,小兒麻疹、猩紅熱、肝炎、半乳糖血症、苯酮尿症等先天性代謝障礙及腸道疾病等。
輕度釉質發育不全表現為釉質形態正常,無實質缺損,牙面橫紋明顯,釉質呈白堊色不透明,表明較疏鬆粗糙,由於外來色素沉著而呈黃褐色。重度釉質發育不全釉質有實質性缺損,表明呈帶狀、窩狀,嚴重者整個牙面呈蜂窩狀,甚至無釉質覆蓋。
由於釉質發育不全是既往牙齒發育狀態的記錄,根據各牙發育期先後不一和釉質發育不全的部位,可以推斷全身性發育障礙所發生的時間。釉質發育不全是牙齒發育過程中兒童機體障礙引起的,而不是當前兒童身體狀況的反映。
二十一、氟斑牙是怎樣造成的?
正常的牙齒在萌出後是乳白色,有光澤,但是有少數人的牙齒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變色,氟斑牙就是其中的一種,它是在牙齒形成的過程中因氟的攝入量過多而引起的地方性早期慢性氟中毒的表現,嚴重者可有氟骨症的表現。氟斑牙俗稱"黃板牙"因不美觀前來求醫。氟斑牙的發生與下列因素有關。
(1) 飲水中的氟含量過高,這是影響氟攝入量及氟中毒的重要因素。
(2) 發病年齡主要在出生後到7歲這段時間,恆牙處於發育和礦化時期,此時飲用了含氟過高的水,使機體攝入量,影響牙齒發育,使牙齒顏色改變,牙齒組織不能更好的鈣化,在牙萌出時,牙的顏色和形態異常。
二十二、先天缺牙該怎麼辦?
牙齒數目不足又稱先天缺牙,它可分為個別缺牙,部分缺牙和全口缺牙。先天缺牙與遺傳有關,也有可能是胚胎早期受有害物質影響的結果。先天缺失個別牙齒對咀嚼功能、牙列形態、美觀影響不大,可以不做處理,缺牙數目較多時,可作活動性義齒修復,恢復咀嚼功能,促進頜面部骨骼和肌肉的發育,但修復體必須隨著兒童牙合系統的生長發育不斷更換。
恆牙先天缺失時,乳牙的保存或拔除常常是臨床值得考慮的一個問題。當恆牙列較擁護時,缺繼承恆牙的乳牙可以拔除,為擁擠的恆牙列提供間隙。當恆牙較稀疏間隙充足時,則可保留滯留的乳牙,以維持完整的牙列和咀嚼功能。
二十三、乳牙反頜應何時治療?
家長在帶孩子來看牙的時候,往往只注意到孩子嘴裡的蟲牙,而忽略了孩子的牙頜關系的異常,孩子頜關系的異常往往開始於學齡前兒童和替牙期的少年。有些是先天發育的異常,如牙瘤、多生牙等,有些是口腔不良習慣和牙病造成,這些異常由於是在孩子建頜不久發生的,如給與適當的糾正,就可以避免嚴重錯合的出現。而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乳牙反頜。乳牙反頜常常是骨骼生長發育的問題,可有不良習慣或頜骨創傷造成,它分為乳前牙反頜和乳後牙反頜,乳前牙反頜俗稱兜齒或"地包天",主要表現為下前牙覆蓋上前牙,嚴重的會造成下頜前突,顏面中央凹陷,側面觀呈鐮刀樣彎面型。乳後牙反頜可分為單個後牙反頜和一側後牙反頜,單個後牙反頜可能對顳頜關節有不良的影響,而一側後牙的反頜常常對頜骨的發育,以及顳頜關節均有影響,不僅造成切牙中線偏斜,而且頜部也偏向患側,致使面型不對稱。
總之,對於乳牙反頜,早期矯治可以減輕顏面部骨骼的畸形,也可防止因反合導致的嚴重並發症,而且乳牙的反頜糾正應保持在乳牙牙根發育的穩定期,否則過程中如果牙齒活動,直接導致治療失敗。
二十四、兒童吮指會造成哪些危害?
兒童在建頜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多種多樣的口腔不良習慣,其中吮指就是最常見的一種,造成吮指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斷乳時間不長,使用形態不良的乳頭以及不適當的方法,是乳兒的欲求不能滿足,可導致心理上的不滿足感,還有早期斷乳,喂養姿勢不正確都會吮指的習慣。
嬰幼兒階段的吮指可能會出現暫時性的錯合畸形,使上下前牙不能咬頜。持續到4歲以後,會引起口腔肌肉的異常功能以及牙頜的變化,甚至錯頜,關鍵取決於不良習慣持續的時間,發生的頻率和作用的強度,吮指常會引起上下牙前突,形成前牙深覆蓋,甚至導致前牙的間隙,繼而產生不良的舌習慣形成開頜,使得面形牙弓長度,高度及寬度都有明顯的變化,還會影響語音的發育以及正常的切割功能。所以在糾正吮指引起的錯頜時,先要糾正這種不良習慣,應該採取行為療法和心理療法,多抑制這種動作或給孩子的手指戴上指套,多講解、多開導,其次通過唇舌肌肉的運動有助於牙齒的排列,第三是加強患兒的自尊心,使其有強烈的矯正慾望。第四是佩戴矯治器
二十五、吐舌會影響牙齒排列嗎?
吐舌也是兒童口腔不良習慣的一種,造成吐舌習慣的原因很多,例如
(1)過長時間的吮指回逐漸發展成為吐舌
(2)有巨舌症,舌體過大
(3)舌系帶過短使吸吮動作不能充分完成,逐漸發展為吐舌
(4)鼻咽部的病變引起的口呼吸會直接導致吐舌
(5)乳牙因齲壞或先天缺失使牙列中存在較大間隙,舌體不由自主的向空隙伸出
(6)遺傳因素。
吐舌可以引起牙齒萌出受阻,牙槽骨垂直發育受抑制,發音不準確,進一步造成有開合,引起顏面部變長,口唇閉合困難並引起口腔機能障礙。
而吐舌癖的治療,首先要去除不良習慣,採用功能療法,如果失敗,可用舌刺幫助糾正,如果已造成開合,需要進行矯正治療。
❸ 兒童牙壞了黑洞怎麼辦
家長發現兩歲左右的孩子牙齒變黑了,出現蛀牙的情況,十分的擔心。孩子還會時常牙痛,帶他們到醫科診所看牙,通常孩子會特別害怕,一直拖著不治,還會影響到孩子的飲食,那麼,小孩長蛀牙有黑洞怎麼辦黑洞?
孩子乳牙容易出現問題,長蛀牙有黑洞的情況發生,家長應該帶他們及時到醫院做檢查,針對蛀牙做出正確的處理。如果家長沒有及時阻止蛀牙的情況,慢慢會影響到孩子的口腔健康,咀嚼受到影響,會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導致孩子抵抗力降低,誘發身體疾病。
家長要警惕孩子乳牙出現問題,乳牙的表面結構不成熟,硬度比較低,抵抗酸的能力差。家長發現孩子有蛀牙發生時,除了帶他到醫院進行醫治外,還要注意平時不能讓孩子吃太多的甜食。
為了避免孩子出現蛀牙的情況,家長給孩子選擇牙刷與牙膏時,應該選擇刷頭柔軟且有韌性的牙刷。家長可以用手指套著指套,給小孩子刷刷牙,掌握好力度與方向。給孩子選擇牙膏方面也要注意,孩子若是已經七歲或以上了,就要給其購買大齡兒童牙刷了,牙膏選擇無氟的牙膏。
❹ 小孩牙壞了對以後換牙有沒有影響
病情分析:
小孩患有齡齒對以後換牙沒有多大的影響,等到七八歲的時候換恆牙的時候,所有的齲齒就會換成新的恆牙,建議帶孩子到醫院把壞死的牙根拔出來。到時有利於新的恆牙生長。
指導意見:
建議每晚盡量讓孩子少吃零食,平時少吃甜食,睡前刷牙。注意口腔衛生。
❺ 5歲小孩子的牙齒壞了能不能拔牙
你好,建議自然脫落
牙齒分為幾種情況:
牙齒松動不大:牙齒松動分為3種程度,I度:稍微活動,II度:前後左右均有活動;III度:前後左右的垂直方向都能活動的。
若牙齒松動的程度在I、II之前,通過一些治療,牙齒就可以保留。
蛀牙:牙齒齲壞到牙齦以上或者牙齦以下1-2mm,牙根長度仍足夠長的話,可以保留牙根,經過根管治療可打樁做冠修復。
乳牙:若恆牙先天缺失或者埋伏,乳牙功能良好,可以考慮不拔除
什麼情況下需要盡早拔牙:
III度牙齒松動:一般情況是由於嚴重牙周炎導致的,造成牙槽骨流失,經常牙周溢膿,影響到吃飯的盡快拔除。
嚴重蛀牙:牙冠遭到嚴重破壞的,而且牙根或牙周情況無法做樁冠修復的。
阻生牙:因位置不正,經常引起牙齦發炎,牙疼,臉腫,影響鄰牙的牙齒必須拔掉。
牙髓壞死:牙髓壞死了或者不可逆的牙髓炎,那些不願意做根管治療或者根管失敗的,還有嚴重的根尖炎症,不能用根管治療挽留的,則需要拔掉。
希望以上的內容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❻ 兒童壞牙的原因是什麼啊
又叫爛牙、蟲牙、蛀牙,是以細菌感染為主,多種因素綜合作用引起的牙齒硬組織破壞性疾病。方便的話,建議你帶上孩子到醫院進一步檢查,詳細檢查過孩子情況後,規范處理。另外需要提醒注意的是:除了需要到醫院規范治療外,在生活上需要注意口腔清潔,餐後刷牙,減少食用甜性食物等。
❼ 2歲孩子牙齒壞了,怎麼辦
1,關於你的孩子這種情況,現在有很多,。 2,牙壞從醫學來說一般要兩年時間,成人建議用一用漱口液等。 3,給孩子補上是最好的,牙壞已對孩子的將來長牙有一定的影響,如果不補,他會老是起炎症,這樣對孩子的長牙會更不好。小孩子的補牙用的東西和成人的是不一樣,你最好到正規的醫院去! 4.要是補牙的話也沒有什麼注意的,要聽從大夫說的,補後,你要特別注意孩子的口腔衛生! 嘿嘿……做父母要辛苦了,希望能幫到你!祝福你的寶寶健康萬歲!! 以上的那些問題,有什麼問題你留言就行了!怕你留言我看不到,所以又給你個留言
❽ 兒童牙齒爛洞怎麼辦
兒童牙齒,由於還沒有長出恆牙,不可輕易的拔除,應當盡量保住牙髓及壓根,等恆牙萌出後,就可以了,如果齲壞到了神經。可以實行牙髓切斷術,保留根髓,也許這是個好辦法。
❾ 兒童乳牙壞了怎麼辦
大家知道人一生共有三副牙列。(1)乳牙列:從6個月左右開始長出第一顆牙起,到6歲左右恆牙沒有長出以前。(2)混合牙列:從6歲左右開始長出第一顆恆牙起,到12歲左右乳牙未完全脫落以前。(3)恆牙列:12~13歲就開始進入恆牙列期,乳牙已完全脫落,這時口腔里共有28顆恆牙(到17~21歲第三恆磨牙才萌出)。這說明在乳牙列期和混合牙列期各種乳牙均在發揮各自的作用,但時間長短不等,有的早脫落,有的晚脫落。在這12年的時間里,孩子度過嬰兒期、幼兒期、學齡前期和學齡期等不同的年齡階段,這是孩子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而孩子的生長發育直接受乳牙好壞的影響。
1.乳牙是兒童咀嚼器官的重要組成部分。兒童生長速度快,代謝旺盛,每天飲食需要一定的營養才能保障生長發育的需要。只有健康的乳牙才能發揮正常的咀嚼功能,才有利於消化和吸收。如果牙齒不好,孩子就不可能很好地咀嚼,大塊的食物就進入胃裡,影響消化和吸收,而且增加胃的負擔。
有的兒童為了避免進食帶來的痛苦,如牙疼、塞牙等,就養成偏食的不良習慣,如不吃蔬菜和瘦肉等,造成營養不良,影響兒童正常的生長和發育。
還有的兒童因一側牙疼,就專用另一側進行咀嚼,這稱為偏側咀嚼。不用的一側因沒有食物的自潔作用,時間長了就堆滿了牙石。牙石及其表面的牙菌斑(一層細菌性薄膜,是齲病和牙周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刺激牙齦,使牙跟發炎,致牙齦松軟、紅腫、易出血。
2.健康的乳牙在咀嚼時,給頜面部的骨骸和肌肉功能性的刺激,使頜面部發育正常。有偏側咀嚼的兒童,不用的這一側便沒有咀嚼的良性刺激,影響頜面部的這一側正常發育,使面部左右不對稱。
3.在乳牙開始萌出和乳牙列時期是兒童開始學說話的重要時期。完整的乳牙列對兒童的正常發音非常重要,尤其是上前牙。上前牙缺失的兒童就不能發唇齒音和舌齒音,嚴重妨礙語言的習得。
4.潔白健康的牙齒對兒童的外貌和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上前牙。上前牙過早缺失或因齲壞而變黑時,很影響美觀,使孩子在大家面前不敢說笑,影響交流,給兒童心理帶來不良刺激。當多數牙缺失時,因缺乏支撐作用,面部就要凹陷,很像沒有牙的小老太太。
5.乳牙對恆牙的萌出起「向導」作用。孩子到六,歲左右時,第一恆磨牙(又稱「六齡齒」)就要在第二乳磨牙的遠中萌出,牙齒就能排列整齊。如果第二乳磨牙過早喪失,第一恆磨牙萌出時就沒有「向導」,它就要向近中移位,部分據原第二乳磨牙的位置,或向近中傾斜,恆牙就排列不齊。同理,每個乳牙的根下有繼承恆牙的牙胚。乳牙到了替換年齡就要脫落,繼承恆牙就要在乳牙原來的位置長出。乳牙如果過早地喪失,鄰牙就要發生移位,乳牙原所佔的空間就要縮小。繼承恆牙因空間不足而萌出於不正常的位置,造成恆牙排列不齊。
6.乳牙過早喪失還能使繼承恆牙萌出過早。過早萌出的恆牙,牙根發育不成熟,牙根短,經不起咀嚼壓力,很容易松動,甚至脫落。
7.齲壞的乳牙如果不治療,可引起牙髓和根尖病變。根尖病變時能影響繼承恆牙的發育,造成牙釉質發育不全,牙齒呈黃褐色,牙齒表面有缺陷,抗酸性差,容易患齲。
綜上所述,可見乳牙對兒童的正常發育和身心健康是何等重要。因此家長對孩子的乳牙要專心進行保護,預防齲病的發生。有齲病時,應及早進行治療,使乳牙行使其正常的功能並維持到自然脫落的年齡。這樣,您的孩子在換牙後就可擁有潔白、健康、排列整齊的牙齒。
❿ 小孩牙齒爛了痛怎麼辦
估計是齲齒過深沒有及時治療,引起了牙髓炎,建議到口腔科就診,做根管治療。建議去正規的醫院去檢查診治。